资料简介
第2课时找规律(2)课题找规律(2)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特作如下教学设计:1.循序渐进,降低难度。教材例题的编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3(1)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得出数字的排列规律,例3(2)在例3(1)的基础上,直接抽象出数字,让学生根据前后数字的差找出存在的规律,有例3(1)作铺垫,学生很容易找出等差数列的排列规律。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整节课采用合作学习的新理念进行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学生之间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讨论、探究,发现一组数字之间的规律。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总结等差数列的特点,进而让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排列规律。学习目标1.能够发现数列的排列规律和数组的排列规律,并能够按照规律填数。2.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发现和欣赏数学中存在的美。学习重点掌握找数列的排列规律和数组的排列规律的方法。学习难点探究数列的排列规律。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直接导入(3分钟)师:上节课我们找到了图形中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2)。明确学习目标,准备进行新知的学习。1.找规律,画一画。2.填一填,算一算。4
3.按规律填数。(1)10、9、8、7、6、5、4、3、2、1。(2)65、60、55、45、40、35、30、25。(3)38、35、32、29、26(4)40、50、60、70、80、90、100。(5)22、24、26、28、30、32、34、36。4.找出规律,填出花瓣上的数。二、合作学习,发现规律。(22分钟)1.教学例3。(1)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例3(1)。谁能找出这道题有什么规律?追问:你能再接着画下去吗?(2)提问:这些图形的规律还可以怎样表示呢?(3)(出示第二行的方块图)这组图形有哪些规律?可以怎样用数字表示?(4)明确:后一项是前一项加或减去一个固定的数得到的,这样的数列就是等差数列。2.教学例4.(1)课件出示例4,理解题意。(2)找出题中的规律。(3)用数字表示数组中的规律。(4)根据发现的规律填出第4和第5组数中的数字。教师小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观察,才能得出数组的排列规律。1.(1)小组讨论,找出各组图形的规律,前一个图形加上3个小正方形就得到下一个图形。动手操作,画出接下来的图形。(2)小组讨论,明确可以用数字表示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在教材中的横线上填出数字。(3)小组讨论,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并尝试用数字表示,全班交流。(4)明确等差数列的概念。2.(1)理解题意:根据前3组中3个数的数量关系,写出后面两朵花上缺少的数字。4
(2)小组观察、讨论后汇报:每朵花上的3个数中,左上角的数是另外两个数的和。(3)用数字表示每组数中的规律。预设第一朵:90=50+40第二朵:70=30+40第三朵:60=20+40(4)自主填出:80和10。三、巩固提高。(10分钟)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第1、2题。先观察、分析、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数。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5分钟)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课后学习的内容。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4
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主要特点是将规律一节的全部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渐进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知识规律。教师点评和总结: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