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小学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 / 六年级下册 / 第五单元 /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

  • 2022-03-18
  • 22页
  • 59 K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两小儿辩日》  执教:靳家彦  时间:不详  地点:不详  实录整理:炼狱之火      师:刚刚见面,彼此不熟悉,就要上课,有很多困难。我先做自我介绍,我的自我介绍一共有6句话,这6句话当中有真有假,请你分辨一下,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特别注意听,然后加以分辨。哪个“辨”字呢?(板书“辨”)分辨的辨,撇点的辨。好,现在我开始来说。我姓靳,叫靳家彦;第二句,我是南师附小的语文老师;第三句,今年60岁;第四句,我喜欢阅读和写作;第五句,《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就是我写的;第六句,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请分辨,哪句真,那句假。好,你讲。  生1:第二句和第五句是假的。  师:第二句什么是假的?  生1:第二句说您是南师附小的老师是错误的。(师:为什么?)因为您是天津人。  师:天津来的老师,从来没见过在学校里。对吧?因此这一句是真的,是假的?  生(齐):假的。  师:假的。接着说。  生1:第五句也是假的。因为这篇文章不是您写的。是您教我们的。   师:哦,是我教,不是我写的。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知道是谁吗?(学生不知)是列子,队列的列。列子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一个人的名字。他的真实名字叫列御寇。双立人抵御的御,寇是宝盖那个寇。他的名字叫列御寇,成书叫《列子》。《列子》其中有一篇,《列子》一共八篇,其中一篇叫《汤问》,三点水那个汤,问话的那个问。《愚公移山》也是从这里选取的。《列子》里关于孔子的故事有十六个,我们今天讲的是其中之一。(对生1)你说的两点都特别特别准确。你请坐。同学们,第一句,我姓靳,叫靳家彦,真的假的?(生:真的)大声说,真的假的?(生:真的)。我是南师附小的语文老师,真的假的?(生:假的)今年六十岁,真的假的?(生:真的)我喜欢阅读和写作,真的假的?(生:真的)这篇文章我写的,真的假的?(生:假的)今天学这篇文章,真的假的?(生:真的)你看,你们分辨得清清楚楚。(板书:分辨)哪个辨?撇点得辨。如果我们要说话,把话说清楚,两个人来争论,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字的字心就不是撇点了,而应该是个什么?(擦掉“辨”中间的“言”)谁知道?好,都清楚,你说。  生3:我认为是言字旁的辨。  师:言字心(板书)。对了,它因为不在旁边,它在中间,我们说它是言字心。这是哪个辩?  生(纷纷):争辩(辩论……)的辩。  师:争辩的辩,辩论的辩。对吗?请坐。注意,有一个词特别特殊,就是“分辨(辩)”。前面加上“分”字,两个都可以用,辨别一下,分辨一下,撇点辨。用嘴来说一说,我来表白一下,言字心。一个字一个字扎扎实实地掌握,丁点都不许错。好了,请同学看,我们今天课题上的“辩”字,就是言字心这个“辩”。是用语言来辩别清楚。所以中间是个言字心。辩什么?题目上写的很清楚,辩什么?  生:辩日。  师:对了,辩日(板书:日)谁来辩日?  生:两小儿。  师:两小儿就是两个……  生:小孩。  师:对了,两个小孩来辩论关于太阳的问题。(板书:两小儿)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两小儿辩日  再读。  生(齐读):两小儿辩日。  师:高声诵读  生(齐读):两小儿辩日。   师:请你解释,什么叫“两小儿辩日”。  生4:两小儿辩日就是两个小孩在争辩日。  师:在辩论什么的问题?  生4:太阳。  师:艾,在辩论关于什么的问题?  生(齐):太阳  师:哪个字是太阳?  生:日  师:好,一起说。两个——预备,说。  生(齐)(师一边帮着说,一边数字数):两个小孩一起辩论关于太阳的问题。多少字?十五个字,现代的话,用古文,文言文,五个字就表示清楚了,哪五个字?  生(齐):两小儿辩日。  师:你们得出一个结论,古文比现代白话文怎么样?一个字?特点?谁能用一个字,马上、很尖锐地抓住古文和现代文的区别?古文它怎么样?  生6:短。  生7:精。  生8:简。  师:对了,就是一个字,“简”(板书:简)。古文很简,简练,简洁。我们再来读——两小儿辩日。读。  生(齐):两小儿辩日。  师:两个小孩就太阳的问题进行辩论,你看看,那么长的一段话用文言文五个字就表示清楚了。所以你们自己就比较出来,古文的第一个特点,比现代的白话文要怎么样?  生(齐):简。  师:刚刚发的教材,事先都没有见到,现在请你把课文拿起来,自己顺畅地读一遍。看看能不能读下来。这么长一段古文。开始练习读。自己读,放开声音读。不要齐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有什么问题没有?读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没有?把它读下来有什么困难没有?没有?你有吗?请讲。  生1:我想问盘盂是什么意思。  师:盘盂是什么。我发给了大家三份资料。我想你自己一定能解决。有资料吗?有?自己解决。盘盂是什么,一会儿我来向您请教。那么这节课,你做老师,我做学生,我来向你学习(板书:师生),看看你能不能教会我。好,盘盂。还有谁有什么问题?高声地说。你讲。  生2:我不懂什么叫探汤。  师:什么叫探汤。把探和汤分开来理解,请查资料。自己学。还有什么问题?还有问题吗?真学,真钻,真问,真练,真悟,真会,课堂上是实实在在的地方,不会就把它学会。还有不会的吗?没有了?好,我们一边学,可能问题会更多。因为你刚上课你没有钻进去,没有那么多问题,越钻研得深,问题会越多。好,我们现在学起来。大家知道,我们学习一篇文章,最重要的也是一个字,哪个字?知道吗?你说。  生3:我想应该是问。  师:学习最重要的。当然问很重要,我们要是学习文章的话,知道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办法是什么吗?应该都知道。你说。  生4:应该是读。  师;对了,大家说,是什么?  生(齐):读  师(板书:读):对,读书读书,一定要读。必须要读。像喝茶一样,我们把茶沏好,小小地喝一口,然后去品位它的滋味,它的苦涩,它的清香,它的甘甜,都在茶水里。满齿留香。这叫品茶。读书也是这样,细细地品味每一句话,特别是古文的每个词,每个字,都有讲究。现在请同学起立来读,谁读第一段?谁愿意读第一段?请你读。拿起课文来,我拿话筒。酝酿好再读。  生1(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评价。(对生1)不要坐下。  生2:我觉得他读得比较平淡。  师:哪里平淡?  生2:“辩斗”有些平淡。   师:你能把这一段读好吗?读一读。(对生1)你注意听。放开声音读。  生2: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评价她,读得怎么样?  生3:她读得很有感情。  师:还有什么?  生3:把这一句的含义基本上都读出来了。  师:老师表扬你,为什么呢?你有一个最大的美德,赞美别人。你特别善于发现人家哪里好,就说明你很想向她学。对吗?(对生2)你听到她的赞扬以后心里舒服吗?  生2:舒服。  师:好,现在请你重新评价那位同学(生1)读得怎么样?  生2:那位同学读得比较流畅。  师:还有吗?他的态度怎么样?  生2:他的态度认真。  师:非常认真。(对生1)你听到她这次对你的评价,心里感觉怎么样?  生1:很舒服。  师:舒服啊。你自己也觉得哪儿不足?  生1:觉得感情没有读出来。  师:还有。除了感情没读出来,还有。知道吗?声音——  生1:太小了。  师:对啦,不够洪亮。你能声音很洪亮地读吗?  生1:能。  师:大声点。  生1(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进步那么一大块。当堂看着你进步。(对生2)他进步了吗?鼓励他。  生2:他进步了。÷  师;你再读,比他还好。大声读,声音超过他。读。  生2(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真好(对生3)你再读,比他们俩都好。读   生3(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全班读,超过他们仨去。孔子东游,预备,读。  生(齐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把课文扣上,三位请坐,全班背。孔子东游,预备,背。  生(齐背):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怎么就背下来了?这很有意思,念了三五回就背下来了。老师没说背,什么原因?分析。这太宝贵了。分析,为什么能背下来。  生4:因为我们理解它的意思了。  师:理解。  生5:而且我们用心去读了。  师:用心读,说得好。  生6:而且我们吸取别人的经验了。  师:吸取别人的经验,好。还有吗?理解,用心读,吸取别人的经验,虚心向别人学习,自己的态度还特别什么?  生(齐):认真。  师:特别认真,踏踏实实地学习。不信再背一遍。孔子东游,预备,背。  生(齐背):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你们不是老师吗?我不是学生吗?我有三个问题要请教各位老师。第一,孔子东游这个游字,我可会讲。就是旅游、就是游玩。或者就是做游戏,对不对?哪位老师告诉我?对不对?茫然的同学和我差不多。举手的同学可能比我们要高明。我说的这句对吗?  生7:不对,应该这个游的意思是游说的意思。孔子他有自己的学说,他到各地去为他的学说进行传播。  师:这种传播我们不叫游说(shuo)。就是你说的游说(shuo),也是读音读shui,叫游说。在那个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一些个人要到各个国家去,说服那些国家的君主采纳他的政策,连横也好,合纵也好,那叫游说。这里说的孔子,不是游说,叫游什么?  生8:游学。  师:怎么知道游学这个词的?   生8:在书上看的。  师:艾,资料上写了,这里的游,就是什么?  生(齐):游学。  师:这条经验很重要,当我们遇到问题,学习中有困难的时候,要怎么样?要查阅——  生8:查阅资料。  师:对了,查阅相关的资料,可不要小看这两个字,资料,太宝贵了。谁占有的资料多,谁的知识就丰富。谁的能力就强。那么,你们说,不是游说,也不是我说的旅游、游玩,是游学。游学是到他们那里跟他们干什么呀?  生9:我觉得应该是一些学术的交流。  师:学术交流。我有知识,讲给大家;大家有学问,我来学习。对吗?这就叫做“如切入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诗经上的话。孔子也说过,有朋自远方来——  生(齐):不亦乐乎?  师:说全了。有朋自——预备,说。  生(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师:这是孔子的意思,朋友来了,交流学问,愉快吗?  生(齐):愉快。  师:这事情高兴吗?  生(齐):高兴。  师;快乐吗?  生(齐):快乐。  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这里是游学。你们帮助了我。非常感谢。我还有一处我也懂。“见两小儿辩斗”,这个“斗”字我懂,就是打起来,打架。斗么,你打我一下,我踢你一脚。是不是?斗,是打不是?我认为是打,我看到斗,就是斗争,就是打架,打仗。对吗?  生1:我觉得是不对的。斗的意思是争论。  师:是争。那辩斗呢?  生1:辩斗就是用语言争论。   师:对的,就是辩争,调过来就是——争辩。这里的辩斗,就是什么?  生(齐):争辩。  师:大声说。  生(齐):争辩  师:再告诉我。  生(齐):争辩。  师:对了,两处都纠正了我。太好了。问其故,问谁啊?  生2:我觉得应该是问这两个小孩。  师:问他什么呀?  生2:问他们在斗什么。  师:问他们争论的——  生2:原因。  师:哪个字是原因呢?  生(齐):故  师:哪个字代表原因?  生(齐):故。  师:全懂了。读一下就知道懂不懂。孔子东游,读出古文的韵味来。虽然不是韵脚,叶韵押韵那个韵,但是读古文和读白话文是不一样的。(示范)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起读。孔子东游,预备,读。  生(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会解释吗?  生:会。  师:真好。而这个解释你们发现,不是从头到尾一句一句地注脚,而是你把关键的地方抓住了,能够会讲解了,你这一段就会了。比如,东游的游,比如,辩斗的斗,比如,问其故的故。就这样学。会学了?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学了?下面请你们自己学。试一试,学学第二段。我看,能自己学会吗?行吗?好,自己开始学。第二段。两分钟。两分钟学第二段。  (生自学。师巡视,提示:放开声音读)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问题,这个字读什么。(板书:曰)有认得的吗?  生:曰   师:到底是四声还是一声?  生:第一声。  师:念什么?当什么讲?  生:说  师:子曰,就是谁说?  生:孔子说。  师:对了。一小儿曰,一儿曰,就是一个——  生:小孩说。  师:对了。这我要说一下,这个曰字,左边要接触上,右边不要接触,是个扁日为曰。写长了就是“日”了。(板书:日)如果写感冒的冒,帽子的帽,这两边都不能挨上,挨上便错。请你注意这三个字,细微的差别。我们对基础知识要特别扎实。决不能大概齐差不离,蜻蜓点水就过去。再读这一段。放开声音自己大声读。我就希望你们放开声音大声读。读吧。读第二段。反复地读。  (生自由读第二段)  师:谁能读了?谁能站起来读?好,比刚才多得多了。好,我相信每位同学就这样学,都能有长进。(对一生)你能读吗?放开声音大声读,行吗?  生3(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你读得真不错。他读得好吗?(生:好)自己拿过来,这么长的一段古文,就念得这么流畅,大家都向他学习。一儿曰,预备,读。  生(齐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你自己就懂了。你不信试试,你准懂。站起来讲,这段什么意思。我找找这边的同学,把机会给你们。能讲吗?起立,大声点,对着全体同学。  生4:一个小孩说  师:一儿曰,你先念完了,然后你说这个什么意思。   生4:一儿曰,一个小孩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是我认为日刚刚出来时离人近。  师:哪个字是“离”啊?  生4:去  师:去不是走了吗?你来了,他走了,这叫你来了,他去了。这里的去是什么意思?  生4:是离的意思。  师:离的意思。这就告诉我们,古今词意怎么样?  生:不一样。  师:有变化没有?  生:有  师:又总结出一个特点。古今的词意啊,有变(板书:变)它过去说去人远,去人近,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离人远离人近。你接着说。读一句讲一句。  生4:而日中时远也。所以日,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远。  师:对,这是一个小孩的意见。对吗?接着读。  生4:一儿以日初出远,  师:什么意思?  生4:一个小孩认为,日刚刚出来的时候远  师: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远。好,底下呢?  生4:而日中时近也。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  师:说得很好。说得非常好。(对生4),起立。(对众)光夸不行,什么都好,不行。也有不足。(对生4)想听吗?老师帮助你,告诉你哪一点不足。愿意听吗?(生4:愿意)你这态度特别好。你说话的时候,把每个字读清楚,字字响亮,一个字不能读错,一个字不能读颠倒,而且你的嘴唇、牙齿、舌尖、喉头都要用力,这样读——一儿曰。读  生4(读):一儿曰  师:使劲  生4(读):一儿曰  师:再使劲。  生4(读)一儿曰   师:有多大劲用多大劲  生4(读):一儿曰  师:判若两人,不像一个人念的。这就叫进步。再念一回。  生4(读):一儿曰  师:想听他这么读吗?  生(齐):想  师:大家都盼着你能这么读,读一句,我以——  生4(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师:比刚才进步了,声音大了。那个节奏感,还得听听大家怎么读。你听听大家怎么读。一儿曰,预备读  生(齐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师:停,让他读,重点是帮助他。一儿曰,读。  生4(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师:进步了又一大块。眼看着你课堂上一个一个台阶长,你们高兴吗?  生(齐):高兴。  师:反正我特别高兴。我看到他站起来,我都有点心里着急。慢慢慢慢的他能这么大声念,读得这么好,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进步的潜能,你相信吗?  生(齐):相信  师:反正我相信。咱们大家一起读,一儿曰,预备,读。  生(齐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读得多流畅。刚拿到课文。我拿到一篇古文也得看半天。你们就能够读得这样好。真不愧为小老师。我特别爱听。再给我读一编,行吗?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以日始出远而日中时……日始出近而日中时远也。对吧?我背乱了。重来,你们背。一儿曰,预备,读。  生(齐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就你们这么读啊,意思就都读懂了。这个书啊,它只要读,它就能懂百分之八十九十,不信你试着讲,准能讲对。有敢讲的吗?谁敢站起来,我讲古文?拿到课文我就念,念完了我站起来我就讲。行吗?有这个勇气吗?起立,读一句讲一句。  生5:一儿曰,就是说一个小孩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就是说我觉得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们很近;  师:哪个是以为认为啊?  生5:以  师:对。接下去。  生5:而日中时远也。但是太阳到中午的时候就离我们远了。  师:说得针对。接着读。  生5:一儿以日初出远  师:这个一儿指谁?  生5:就是另外一个小孩  师:什么意思?  生5:就是说另外一个小孩觉得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离我们远  师:哪个是刚刚?  生5:日初  师:初。接着读下去。  生5:而日中时近也。就是说太阳在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  师:说得好吗?准确吗?  生(齐):好。准确。  师:有不同意见或补充吗?讲  生6:还有,她读“而日中时远也”,应该是,但是在中午的时候离我们比较近一点。  师:对了,注意远近不要弄颠倒。好了,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书它要是越读,就把它的意思给读懂了。是靠自己读懂的,自己学懂的,看资料钻研懂的,不是靠老师告诉教懂的。是这样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学习可不能靠听,靠别人来告诉我们,要自己往里钻。我说的有道理吗?(生:有)你看,这位同学讲:一儿曰,就是什么意思?(板书:一儿)  生:一个小孩说。   师:一个小孩,怎么样?(说)说就是哪个字?(生:曰)一儿曰,就是一个小孩(生:说)。他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他说日始出时(板书:始出),就是刚开始出的时候,离人远还是近?(生:近)(板书:近)等到中午的时候,日中时,(板书:日中)近还是远?(生:远)(板书:远)这是一个小孩的意见。另一个小孩跟他的意见截然不同。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生:远),而太阳到中午的时候离人(生:近),正是这相反的观点,用文言来表达,怎样表达呢?一起读。一儿曰,预备,读。  生(齐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理解吗?  生(齐):理解  师:都理解吗?  生(齐)都理解  师:只有一个人会讲不行,每个人都得会讲,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不会,都不能含糊,能做到吗?  生(齐):能。  师:你给他讲一遍,他给你讲一遍。边读边讲,边讲边读。行吗?开始,看哪组合作最好。  (学生同桌互读互说)  师:意思弄清楚了吗?每个人都弄清楚了吗?试一试,用什么办法试?用读的办法试。不讲,读而不讲。因为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读好了,达到目的了。怎么就能读好?通过读来读好。不信你试一试。你一读我就知道你懂了几分。我就知道你理解到什么程度了。我们都不看课文,我也不看。一儿曰,高声诵读,背诵。预备,起。  师生(齐背):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意思懂吗?(生:懂)第一个小孩说日始出,第二个小孩没说“始”,用了另外一个字,哪个字?(板书:初)  生:初   师;谁告诉老师,初,是什么偏旁?  生7:初字是衣字旁。  师:衣字旁,那边是个什么字?(生:刀)谁告诉我,为什么一边是衣字旁,一边是刀。这个字念初,而表示开始的意思?能讲吗?讲。  生8:我认为意思是说,用一把剪刀,剪衣服,是开,衣服撕开了。  师:你的意思我都懂,用一把剪刀剪衣服,撕开了,那叫破坏。用一把剪刀把衣服剪了,还撕开。这叫破坏。你说的是这个话,你心里不是这个意思。心欲言而口不能。想说那个意思,但讲反了。你不是这个意思。你话是这个话,你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找另外的同学,我还找她。你是想说做衣服,是做衣服吗?你说你的意思吧。  生8:我的意思是说,用刀剪衣服……  师:对,我们做衣服,从商店里买来了布,然后量好尺寸,画好图形,开始做了,第一步要干什么?(生:剪)这个刀就代表什么?(生:剪刀)剪刀剪这个布,就表示做衣服的——(生:开始)就是哪个字?(生:初)再读。(初)我们刚刚开始第一次见面,叫初次见面;你们刚上中学叫初中;我们现在是初级阶段,对不对?我们初步地阅读文言文。所以引申为开始的意思。懂了吗?(对生8:你刚才是这意思不是?)  生8:是  师:其实你这意思,说也要这么说,到嘴里,由于词汇不够用,句子说得不太明白,变成了拿着剪刀剪衣服,还得撕,坏了。我们以为你把衣服给破坏了。不是那个意思,对吧?好,很聪明,请坐。你看,你要表达你的意思,是不是得积累啊?词得多吧。句式得多吧。意思得表达准吧。而这一切要想做到,写文章写得好,说话说得清,一定要突出一个字,就是我开始告诉你们的,哪个字?  生(齐):读  师:这个字可是好东西。再读一次。一儿曰,预备。虽然背下来了,还要读它。第二自然段,找到了吗?一儿曰,预备,读。  生(齐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读得多流畅,一个小孩的观点摆在这,另一个小孩的观点也摆在这,针锋相对,截然相反。那我问你,看课文,下两个自然段,和这段,什么关系?谁读懂了?你看有同学特别聪明。一看下面那两段,和这段就有关系,而且关系还特别密切。越来越多的同学读懂了。是读懂的,而不是听懂的。不是我教懂的,不是我告诉你的,是你读,悟出来的。思而后悟叫思悟;马上就明白了,叫顿悟;读而后悟,叫领悟。所以你一定要悟。课堂上最重要的是悟性,灵性,灵动。心要灵,手要巧,培养一种灵感。你说,下两段什么意思?  生9:我觉得下两段其实就是说这两个小孩子在辩论的时候的样子,和他们的语言。  师:辩论的样子和语言。这是概括的说法。关系?  生10:我认为,三四两段和第二段的关系是,它们是第二段的分支。  师:是第二段的分支。进了一步。说内容。  生11:我觉得三四两段是具体讲第二段。  师:具体怎么讲第二段?  生11:是具体介绍那两个小孩的观点。  师:说得好。第二段已经把观点亮明了,而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是两个小孩的什么?(生:理由)对了,各讲论据。各讲根据。我说了早晨近中午远,你说了早晨远中午近,根据什么呀?各自来拿出根据。两个人辩论,在那里要把对方说倒,要把自己的意见立住,这就叫辩。真理越辩越明。不明则辩。现在你们同位的就是两小孩,自己分,谁当第一个,谁当第二个,都行。自己读自己那一段,然后跟他去辩。读通了读懂了,用白话跟他辩。不要用文言跟他辩。读了古文后,吸纳,表达出来是白话。别一次辩,反复地辩。  (学生自由读,同桌辩)  师:行吗?可以了吗?这次一起立就是两个人,两个人站起来一起是一个小组。不能一个人,就我自己,不行。两个人捆绑在一起,一个人读,说,另一个人读,说。行吗?两人商量商量。两人都行了,才能站起来了。这个成果你们共享,责任共负。好吗?由个体到了小组合作。对吧?两人也是一个团队。谁来?哪两个人说?有信心吗?你们两个行吗?(生:行)行,起立,听一听这一组的意见。谁是第一个小孩?   生1:我是读,她是翻译。  师:她是翻译?行行行。原来我以为一个人自读自翻呢,现在原来是一位读一位翻译。行。你们怎么个读法,怎么个翻法呢?是读一句翻一句啊,还是怎么着?  生1:读完了一起翻。  师:全段读完了一块儿再翻?读一段翻一段,是吧?好,一个小孩一个小孩地翻?行吧?行。你读第一个小孩。读。  生1(读):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好,你来翻。  生2: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的时候就像一个盘盂一样,这不就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师:对。早晨的太阳大不大?(生:大)像个什么一样?(生:车盖)古时候的战车有一个棍,上面挑着一个盖,是什么形状的?(生:圆形)像一把什么?(生:伞)记住,这是武官乘的车。武将的车,只有一个伞盖。文官的车才有边上的遮拦,有棚子挡着。女眷、家眷、文官,是那种像轿子一样的车,武官的是上边有一个篷盖,像雨伞一样的。那伞大不大?(生:大)所以,他说大如什么?(生:车盖)到了中午了那太阳像个什么?(生:盘盂)小不小?(生:小)什么是盘盂懂吗?对了,注解上都有,不重复了。像盘子啊,像盛酒的,盛饭食的那个器具,敞口的。现在我们还在用这个词,痰盂,漱口盂,也是这样。则如盘盂,是说它怎么样?(生:小)极言其小,这不就是什么?  生2:这不就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师:对啊,这不就是我刚才说的远小而近大吗?(板书:大小)这不就是我刚才说的远处的小,近处的大吗?讲得多好啊。你们同意她的意见吗?(生:同意)(对生1)你接着读,读完了以后再请她翻,第二个小孩的。读。  生1(读):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好,你接着翻。读。   生2:另外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清清凉凉,等到正午的时候,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就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师:哪个字是热水啊?  生:汤  师:那哪个字是伸到热水里去啊?  生:探  师:探汤合起来就是把手伸到——  生:热水里去  师:你看,探字现在也有这个意思,伸的意思。比如,一开门,一个小孩探头,探头就是什么?  生:伸头  师:我看不见前面,我探着身子,就是把身子怎么样?伸出来。我如探汤,就如同把手怎么样?(生:伸进热水去)不是汤吗?汤怎么会是热水啊?汤不应该有佐料吗?不应该有滋味吗?  生3:汤在古时候的意思是热水。  师:你怎么知道?  生3:因为我看上面资料的。  师:对,资料告诉我们,古时候所说的汤,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什么?(生:热水)两位同学请坐。这又是古今词意怎么样?有变。有不同。(板书:变)有人说学古文哪,虚词最难读,我说不是,之乎者也矣焉哉,很好读。难懂的是实词。它拿出这个词来你不知道是指什么东西。所以难难在这里。汤字今天仍然有热水的意思。比如我们有一处现代京剧叫《沙家浜》,打进胡司令的司令部以后,郭剑光有一句唱词,“此一去好比汤浇蚁穴,火燎蜂房”。热水啊,浇蚂蚁洞,汤浇蚁穴;火燎蜂房呢?火把什么给烧了?马蜂的窝,蜜蜂的窝。这叫火燎蜂房。汤浇蚁穴,火燎蜂房,这里的汤,仍然是什么意思?(生:热水)这就是古文的词意今文仍有生命力。再读这一段话,一儿曰,两段合起来读,你读懂了,就理解了。高声诵读。一儿曰,第三自然段,预备,读。   生(齐读)::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这不是近的就热,太阳离我们近那不就热吗?离我们远的话那不就凉吗?(板书:远凉,近热)他都用了反问的句式,乎,吗,很好讲,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把两段,两个小孩的论据、根据、理由,合起来读。一儿曰,预备,读。  生(齐读):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课文放下,全体起立,背这两段。这两段拿下来,全文拿下来了。后边还有一句话。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高声诵读,越大声背越容易,越快背越不容易出错,一儿曰,日初出,预备,背。  生(齐背):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有杂乱。教师后半段跟背,出现明显错误)  师:请坐。四段都背下来了。一共五段,还有一段。一起读最后一段。孔子不能决也。预备,读。  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这一句最难的是前边还是后边?(生:后边)后边哪儿难?(生:孰为汝多知乎)孰是什么意思?(生:谁)为是什么意思?(生:说)说,认为。汝?(生:你)多知?(生:知道得多)乎?(生:吗)呀,谁说你知道得多呀?文言就是,孰为汝多知乎?读全段。孔子不能决也。预备,读。  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放下课文,看老师。最后一段背下来,全文拿下来了。努力去背。孔子不能决也。预备,背。  生(齐背):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当堂拿课文,当堂读,当堂懂,当堂会背(板书:背)。那么我们现在请同学议论一个问题(板书:议),讨论一个问题,孔子不能决也。他能决断吗?哪个小孩说得对他知道吗?(生:不知道)真不知道是假不知道?(生:真不知道)真不知道。所以两小儿笑曰,两小孩就笑了。对吗?笑着说,说什么?(生: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道得多呀。你看,两个小孩笑了。(板书:笑)刚才两个小孩在辩日,现在我们全班同学辩一辩笑。你说这两小孩的笑,是什么笑,怎样的笑?  生1:我觉得是嘲笑。  生2:我觉得这两个小孩是讥笑。  生3:我认为应该是带有一些讽刺意味的笑。  生4:我认为是瞧不起的笑。  生5:我觉得这两个小孩是不知道孔子,不知道孔子为什么不懂这个问题,才笑的。  师:什么的笑呢?  生5:好奇的笑。  师:好奇的笑,天真的笑。不理解的笑,对吗?意见分歧了。有人认为是讥笑,是嘲笑,是冷笑,是讽刺的笑,是轻蔑的笑,有人认为是天真的笑,是善良的笑,是不理解的笑。你的意见呢?  生6:我认为他们应该是高兴的笑。也许他们知道孔子是一个大学问家,大学问家却不知道他们、不能判断他们,所以他们才为自己的才能才高兴的。  师:觉得非常高兴。我们的问题把大圣人都给问倒了。什么样的笑?  生1:自豪。  师:谁刚才说讥笑?  生1:那两个小孩……  师:没两个小孩,刚才有一人说嘲笑,谁啊?  生1:我。  师:可不就是你吗?现在改变观点了,说是什么笑?  生1:自豪的笑。  师:到底哪个?  生1:自豪  师:那也不一定。咱们研究一下。   生7:我认为是嘲笑。(师:还是嘲笑?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一个大文学家都不会他们两个小孩争辩的问题。  师:对,一个大教育家大学问家,对两小孩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什么笑?辩论这个笑,什么笑?  生8:我还是认为应该是嘲笑,因为如果把这个“孰为汝多知乎”翻译过来就是“谁说你知道事情多呢?”带有一定的反问意思,就含有嘲笑的意思。  师:含有讥讽,含有嘲笑的意思、意味。好,还有吗?这样读,才能读出文章的言外之意,听出弦外之音。读书啊,就得这样品。不能一看,“孰为汝多知乎”,哦,两小儿笑曰,两小儿笑了,谁说你知道得多,完了。不行,要把读和思结合起来,熟读精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又要读又要思。那我就要问了,孔子知道谁远谁近吗?太阳远近,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以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孔子可能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虽然你是圣人,你了解这个天文知识吗?  生:不了解。  师:更不能说出为什么早晨远哪还是中午近,更说不出其中道理来了。对不对?又回到这个问题上,孔子知道吗?(生:不知道)真不知道?确实不知道?我记得孔子说过一句话呀,叫做什么?(板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什么意思?(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是知也)是知也,在这里读成智慧的智。这是有自知之明,有真知,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是知也。一起来读。知之为知之,大声读,预备,读。  生(齐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这句太好了,再读一次,同学们有那么丰富的课外知识。知之为知之,预备,读。  生(齐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用今天的话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叫什么?实事——  生:实事求是。   师:大声说  生(齐):实事求是。  师:实事求是该讥笑吗?该讽刺吗?该嘲笑吗?该轻蔑地笑吗?人家实事求是,孔子说我真不知道。所以两个小孩决不是嘲笑,同意吗?(生:同意)那是什么笑呢?  生9:他们可能是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  师:很好玩。大圣人让我们给问倒了,有意思啊。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还有什么笑?  生10:我觉得还有一个敬佩。  师:敬佩。你看看,大学问家,敬佩他什么?不是敬佩他知道知识多少,敬佩他的什么?  生:实事求是。  师:态度。大圣人不知道就说我不知道。对不对?还有吗?什么笑?天真吗?小孩笑,天真不天真?(生:天真)善良不善良?(生:善良)愉快不愉快?(生:愉快)高兴吗?(生:高兴)有点调侃吗?(生:没有)有没有点跟孔子逗着玩的意思?(生:有)你再品品,孰为汝多知乎。你读读,你读读语气。孔子不能决也。预备,读。  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比如我就是孔子吧。你们笑着对我说。两小儿笑曰——  生(齐):孰为汝多知乎?   师:谁说你知道得多呀?有玩笑的成分没有?(生:有)善意的恶意的?(生:善意的)这就是读书的结果。这就是思考的结果。好,你们看,通过我们刚才的议论啊,弄清了到底这种笑是什么笑,我倒觉得这一段古文特别像个小剧本,像吗?(生:像)什么时间?(生:孔子东游)孔子东游的时候,春秋战国的时候,两千多年前,对吗?什么地点?路边。人物?(生:两小儿,孔子)还有他们有一番对话,对吗?你辩我辩,孔子表态,三个人非常有意思,有语言有情节,还有可以加上动作,是不是个小剧本?(生:是)既然是剧本就能够什么?表演,谁能表演?你自己选角色,你演谁,然后你扮作谁,你自己挑选,准备一下,给你们两分钟,行吧?不然上来就演,你得给我一个排练的过程。但是这次要求说白话,不能说文言,就是你把文言吸纳以后变成你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话表示出来,不许说文言,都说白话。  (四人小组准备)  师:儿童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所有的小孩都爱表演,都愿意上台。先请一组行吗?请你们组。鼓掌欢迎这一组来表演。说一说角色的分配,怎么演法,怎么说。即兴创作,连台词动作什么都即兴创作。谁先介绍一下你们的角色?  (四生介绍自己扮演的角色)  (四生开始表演)  师:停,这个表演有个原则,就是脸要冲着观众,决不能把后背给观众。如果要想转身的话也是侧面脸。明白吗?不能全背着。你在这儿说了,人家看什么呢?看你后背?那不行。重新来。我们一起给他们旁白。孔子东游,预备,齐。  (四生表演)  师:马上表演,而且表演得这么好。好不好?鼓掌,欢迎他们回去。还有组要演的。回去,每四个同学自己表演,设计一下,包括服装,包括布景,包括道具,包括音响,包括舞台调度,然后评论你们自己演的如何。同学们,你们看,这节课我们先读再讲,又加以议论,究竟是怎样的笑,然后又加以表演(板书:演),最后全文背诵下来,这节课我们有五个字把这节课贯通下来,读这五个字,预备,读。  生(齐读):读讲议演背。  师:你们是老师,我是学生,咱们师生互相调了一个位置,(板书:互易位),换了一个个,我又管它叫“师生互易位”。读这五个字。  生(齐读):师生互易位。  师:十个字合起来读。  生(齐读):读讲议演背,师生互易位。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