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文本15 肖邦故园学习目标 1.理解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体会肖邦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之情。2.体会景物描写和音乐艺术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马厩( ) ②掳掠( )③庇护( )④伶仃( )⑤夙愿( )⑥通衢( )⑦茕茕孑立( )⑧瘠薄( )⑨缱绻( )⑩命途多舛( )⑪婆娑( )⑫簌簌( )⑬有条不紊( )⑭玲珑剔透( )⑮雪橇( )⑯狐裘( )⑰寥寥无几( )答案 ①jiù ②lǔ ③bì ④dīnɡ ⑤sù ⑥qú ⑦qiónɡjié ⑧jí ⑨qiǎnquǎn ⑩chuǎn ⑪suō ⑫sù⑬wěn ⑭tī ⑮qiāo ⑯qiú ⑰liáo17
(2)多音字①垛 ②处③冠④量答案 ①duǒ/duò ②chǔ/chù ③ɡuān/ɡuàn ④liánɡ/liànɡ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2)(3)(4)答案 (1)灯影幢幢/憧憬/瞳孔 (2)诀别/抉择/决定 (3)寥落/蓼蓝/屠戮 (4)纰缪/庇护/砒霜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富丽堂皇: (2)茕茕孑立: (3)不容置疑: (4)命途多舛: (5)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6)曾几何时: (7)寥寥无几: (8)不可估量: (9)浮想联翩: (10)玲珑剔透: (11)荡然无存: (12)养尊处优: (13)独具一格: (14)春风得意: (15)有条不紊: 答案 (1)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丽,场面的盛大豪华。也形容文章涵盖广大,辞藻华丽。(2)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3)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4)经历坎坷,多灾多难。(5)形容很丰富,用不完。(6)时间过去没有多久。(7)非常稀少,没有几个。(8)很难估算。多用来指数量至大,程度至重或影响深远。(9)漂浮不定的想象就像鸟飞一样。许多感想在脑子里连续涌现。(10)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也形容人聪明伶俐。(11)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12)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13)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14)进士及第,也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15)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17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这篇文章,可谓富丽堂皇。( )(2)我凑着茕茕孑立的小油灯,尽情享受秋灯夜读的乐趣。( )(3)中国政府不容置疑地扮演着人民币“守门人”的角色,而且它青睐一种极其谨慎的、受控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正视自己的生命,欣赏自己的命运,纵然命途多舛也要淡然、坦然。( )(5)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我们要珍惜用水。( )(6)曾几何时,这里荒无人烟,一片凄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今已变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7)大秋作物虽然没有干死,但收到手的粮食却寥寥无几。( )(8)初三这一年,我各科学习抓得很紧,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成绩。( )(9)他认定入睡不能强求,到时候就会睡着,于是精神放松,清醒地躺着,任思绪浮想联翩。( )(10)那块白玉通体晶莹,雕琢细致,好似是女娲补天用的神石,玲珑剔透;又仿佛是少女羊脂般细腻的皮肤,温润圆滑。( )(1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12)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唯独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舍。( )(13)他的画独具一格,清雅细腻。( )(14)在这些“伸手”派心目中,新社会也不过是一个猎场,可以任由他们在其中践踏一切,呼朋引类,春风得意,纵马狩猎。( )(15)他的爱干净在这所学校是出了名的,办公桌上的各种物件总是摆放得有条不紊。( )答案 (1)√ (2)×。“茕茕孑立”用于人 (3)√ (4)√ (5)√ (6)×。望文生义 (7)√ (8)×。程度过深 (9)√ (10)√ (11)√ (12)√ (13)√ (14)√ (15)×。不合语境,句子强调东西摆放整齐、干净,“有条不紊”常用于说话、做事、写文章方面,可改为“井井有条”2.辨词填空(1)质疑·置疑二者都有对事实或情况存在怀疑之意。“质疑”指提出疑问;“置疑”指怀疑(多用于否定式)。①分析人士称,在事故调查结果公布前,比亚迪E6起火原因还不能下定论,但公众已有________产生,可能令比亚迪股价承压。17
②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行政机构副主管江宜桦22日表示,媒体报道有关包装米售价的状况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当局查价的作为与稳定物价的决心不容________,希望全民努力,让蠢蠢欲动的物价得以稳定。答案 ①质疑 ②置疑(2)坚韧·坚忍坚韧:坚固有韧性。坚忍:(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形容人的性格、意志时可以通用;形容物体时,只能用“坚韧”。①攀登者把一根________的绳子掷挂在下部的大树枝上。②在这场冷酷无情的表演中,________和聪敏坐在贵宾席上,荒谬、希望以及死亡常驻足于他们的嘴角边。答案 ①坚韧 ②坚忍三、名言警句课外名句(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4)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一、作者简介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作家。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主要作品有诗集《另外的生活》《奥林匹克颂》、小说《荣誉和赞扬》、剧本《诺汉特之夏》《假面舞会》等。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奥林匹克颂》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欧洲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阴暗的小道》《明天收割节》《一整年》等,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他的散文自成一派,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二、背景展示17
肖邦(1810—1849),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时就写出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在他二十九岁那年,德军攻占波兰,以后肖邦一直漂泊异国,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直到长眠于巴黎的拉雪兹公墓,但他的心脏被运回祖国。在国外的日日夜夜,肖邦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祖国,他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的音乐成为波兰人最有力量的音乐,就像“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他选取肖邦故园作为切入点,介绍了肖邦故居的历史和现状,追叙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眷恋。作为著名的“浪漫主义钢琴诗人”,他的音乐被称为“花丛中的大炮”,为同时代的音乐大家李斯特、舒曼等激赏;作为一名波兰的爱国者,因为不愿当亡国奴,他后半生再也没能踏上故土,却在遗嘱之中要求把他的心脏装在瓮里并移到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际钢琴比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著名、最严格、最权威、级别最高的钢琴比赛之一,有“钢琴奥运”之称——他就是波兰钢琴家肖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雅-伊瓦什凯维奇满含深情所写的《肖邦故园》。根据图示,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本文第二部分写出了哪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在图中空缺处(①②)。(2)作者认为肖邦故园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在图中空缺处(③)。肖邦故园③____的基础和支柱答案 (1)①环境 ②创作 (2)③民族精神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答: 17
答案 (1)肖邦故园是喷射肖邦伟大音乐的“不竭源泉”。肖邦故园的环境及周围的景色陶冶了肖邦,在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拨动过肖邦的心弦。(2)肖邦故园是肖邦的出生地,肖邦对这片出生地怀有无限的眷恋之情,这是在肖邦的音乐之中我们都能发现他的一缕乡音的缘由;这也是肖邦半世坎坷、命途多舛、关山阻隔、有国难投时,通过音乐表达万种离情、一怀愁绪的故土,是他爱国之情的生发之地。(3)肖邦故园是现在波兰人民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世界各地的人涌向这里,去听肖邦的音乐,品赏波兰文化,肖邦的音乐成了波兰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2.肖邦的音乐对于波兰民族来说意味着什么?答: 答案 (1)馨香醉人的玉浆,揭示无限美好的世界,莫大的精神享受。(2)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量的威力。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肖邦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3.是什么让肖邦的小屋成为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圣地?答: 答案 (1)是小屋的主人。因为肖邦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关于他的一切自然也就成为人们追慕的对象,就像现在各地的种种故居一样。(2)是肖邦的音乐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肖邦是个音乐天才,他的音乐给了世界人民鼓励和安抚,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每个聆听他音乐的人的心坎上。同时,他在音乐上的不懈努力与执着追求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的。(3)是肖邦的爱国主义精神。音乐没有国界,但音乐家有自己的祖国。肖邦一生都挚爱着自己的祖国,虽然他大部分时间漂泊海外,但他的心永远与祖国联系在一起,甚至临终时都要求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安葬在祖国的土地上。他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大家都愿意到他的家中去瞻仰、感悟。4.本文在第7段和21~25段两次集中描写了故园四季的景色,为什么?两次描写有何不同?答: 答案 (1)第7段通过景物描写,解释肖邦音乐给人的总体印象:朴素、淡雅、持久和深沉!作者描写春天的丁香花,选用“淡紫色”为色彩,并作了“云霞”的联想;形容夏天的树木,用的是“青翠欲滴”;描绘秋天的景色,用的是“遍野金黄”;涂抹冬天的是“粉妆玉琢”……画面清新素雅、安谧温柔。其目的是让读者捕捉肖邦音乐的动人之处,音乐与景物是紧靠在一起的,概括出肖邦音乐的最基本特点——朴素、淡雅、持久和深沉。17
(2)21~25段:①通过细微具体可感的景物描写,写出景物与音乐的契合点。作家的观察更全面、描绘更细腻、比喻更精彩。春天,嫩黄的栗树新叶“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它们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夏天,用“排筏”喻扁平的莲叶,“叠句”喻其倒影,“琶音”喻幽香,“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喻“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整整齐齐”的树干。“簌簌的声响”与“芬芳的香味”采用通感,在音乐“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中融入了情感共鸣!秋天,由树叶的沙沙声引发的,景物忧伤的情感基调,能让人对肖邦心系祖国的“深沉的郁闷”有更深的理解。②冬天,将一般的景物美提升到了精神之美、情感之美。将叙述的角度转向内心的感悟,转向从心灵深处去感知、理解肖邦。用了六个“没有”的排比句,强调肖邦故园冬天的寂静冷清和了无生机,在这无边的静寂中,肖邦和他的音乐才能与你在一起,你仿佛听到了他遥远的心跳,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孤独及思念故园之苦。③当一切都成为往事之时,只有音乐家的精神永存,只有音乐家崇高的文化人格长在,这正是作家从肖邦故园的四季景物变化中所感受到的“大美”!这样的景物描写不再是纯粹的景物描写,而是经过作家主观感受过滤后实现的景物描写,是审美意义上的景物描写,晶莹、纯洁、完美到极致的描写。它把笔墨触及到音乐本质及人物文化人格的探究上:柔美忧伤的描写即是对高雅缠绵的音乐的倾听,自然的永恒即是音乐的永恒。这里的文字比第7段的文字更有永恒性,更有张力,是作家情感世界张扬的结果,是作家发自内心的纯情的昭示。谈谈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的影响。答: 答案 (1)肖邦:不仅是波兰人民的骄傲,更是世界人民景仰和膜拜的音乐天才。肖邦被后世称为“神童”“音乐诗人”,是“第二个莫扎特”,是始终心怀祖国的爱国者。(2)肖邦音乐:是后世音乐家创作的清流源泉,能给人以最大的精神享受,更是一尊“花丛中的大炮”,它已经渗透进了波兰民族的最深层,已经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量的威力。(3)肖邦故园:已经不再只是波兰的文化遗产,它已经超越了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它成为那些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者的精神家园和归宿,已经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图腾,为后人所景仰和膜拜。多角度描写景物17
《肖邦故园》中,作者从多角度对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如:(1)“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树影婆娑”。(视觉)这些都写出了景物色彩、线面、光影的组合,营造出绘画的效果。(2)“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嗅觉),“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听觉),这两句配合视觉的描写,对景物细微美妙处的表现更为充分,从整体上给读者一种直观、立体、综合、全方位的阅读感觉。17
技巧点拨(1)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好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契诃夫论文学》)。(2)注意观察顺序。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因事物状态不同,故观察顺序也不同。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静止状态的时候,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或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按构成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或按事物不同的特点进行观察。(3)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适当地运用合理的想象,引用民间传说或谚语等也可以达到具体的效果。(4)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迁移运用请运用多角度描写的手法,从家乡值得写的景、物、人中选择一个,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答: 答案 (示例)家乡的小巷家乡的小巷四通八达,幽深曲折,宛若一张脉络分明的网。每一条小巷都铺着青石板,拥挤在两旁的低矮的小阁楼的屋檐,向前挑着,显得古朴、典雅,似乎与外面现代化的喧闹、繁华极不谐调。然而,当你独行在小巷,听着脚下踏着石板发出的“啪啪”声和水滴的溅落声,在幽静的小巷中回响,望前方,小巷尽头透出时隐时现的灯光,你会忽然感到一阵舒畅,一阵温馨。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不加任何修饰的。小巷也有热闹的时候,当忙碌了一天的人回到家时,听吧,小巷会奏出一首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时候,会有许多孩子在小巷里追逐打闹:有的逗着小狗乱窜,有的斗蛐蛐正战得不亦乐乎,有的蹑手蹑脚地偷摘老头的鸟笼……一时间嬉笑打闹,为平静的小巷注入了活力。主妇们则在低矮的阁楼里做饭,不一会儿,肉香、蛋香,以至混杂的香气一起一个劲儿地浸入人的口鼻,令人馋涎欲滴。老头们仰面躺在太师椅上,悠然地听着收音机,不时哼上几句……此时,小巷又像一张风情画,没有什么大红大绿,却透着一股朴实劲儿,朴实的人,朴实的生活。每当夏夜乘凉,人们大都要歇了,小巷一时显得很寂静,只有一些小虫仍然不肯闲着。一开始,小巷黑洞洞的,无边无际,似乎没有尽头。不久,月亮便悄悄地爬上枝头,淡淡的月光泻在石板路上,像一盆水泼在上面,静静地滚动。微风和着花儿的清香,轻轻拂过人们的面庞,让人简直要醉了。这时,再看小巷,小巷仿佛是大海中泊着的一叶小舟,人们静静地躺在它的怀抱中,月光像是为人们盖上了一层薄纱,船在轻轻摇动,人们的心在荡漾……17
一、课本素材点击文本 到了肖邦之家,你会亲眼见到,而且确信,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密茨凯维支的诗,肖邦的音乐,对于波兰人而言,就是这样的支柱。运用示例 肖邦是纤弱的、细致的,浪漫而又带点不羁。听他的夜曲,听不到拍岸的惊涛声,却可以隐隐看见远方海面上汹涌澎湃的波涛。而肖邦又是充满热情的,静夜中听见他的琴声,如同看见在夜空中的一丝烟火,一点一点地升向天际,一点一点地舒展,再一点一点地绽放,自由地,毫无拘束地,任其围绕着各自的主题,消逝在黑夜中,而留在我们心中的,就只有他那久久回荡的琴声。是啊,钢琴诗人肖邦,在他奔波异国的一生中,只度过了短短的39年。他把一丝丝的哀愁,幻化成一首首精致的诗篇,或映衬在迷人的夜空,或放逐于纷繁的世间,倾诉着自己永恒的怀念,也撩动着人们的心弦。二、课外素材爱国艺术家肖邦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岁月,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词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选材感言 巴斯德曾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艺术也是如此,艺术家也是属于祖国的,钦佩肖邦!春天去看肖邦肖复兴说来真巧,去肖邦故居那天,正好赶上是春分。肖邦故居位于华沙市区50公里外一个叫作沃拉的小村。车子驶出市区,便是一片开阔的原野,平坦的土地大部分裸露着,还没有返青,到处是一丛丛亭亭玉立的白桦树,一片片的苹果树和樱桃树,油画一样静静地站立在湛蓝的天空之下。再晚一个多星期,田野就绿了,果树都会开花,那样的话,肖邦会在缤纷的花丛中迎接我们了。17
肖邦故居的门口很小,里面的院子大得出乎我的想象,虽还是一片萧瑟,但树木多得惊人,深邃的树林里铺满经冬未扫的厚厚树叶,疏朗的枝条筛下雾一样飘曳的阳光,右手的方向还有条弯弯的小河,宁静得如同旷世已久的童话,阔大得如同一个贵族的庄园。肖邦的父亲当时只是参加反对沙皇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跑到这里教法语的一个法国人,破落而贫寒,怎么可能买得起这么大的庄园?我真是很怀疑,无论是波兰人还是我们,都很愿意剪裁历史而为名人锦上添花,心里便暗暗地揣测,会不会是在建肖邦故居时扩大了地盘?那幢在繁茂树木掩映下的白色房子,就是肖邦的故居了。房子不大,倒很和肖邦当时家境吻合。如果房前没有两尊肖邦的青铜和铁铸的雕像,和村里其他普通的房子没有什么两样。它中间开门,左右备三间小屋,如今成为了展室,展柜里有肖邦小时候画的画,他的画很有天分,还有他送给父亲的生日贺卡,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墙上的镜框里陈列着1821年肖邦12岁时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的手稿:降A大调波罗乃兹。五线谱上的每一个音符都写得那样清秀纤细,让我忍不住想起他的那些天籁一般的夜曲。客厅的一侧,有一个拱形的门洞,门洞的后面是一扇窗,走过去一看才知道,那里就是肖邦出生的地方,竟然只是一间窄窄的长屋,长有五六米,宽却大概连1米都不到,因为中间放着一个大花瓶就把宽的位置占满了。实在想象不到肖邦出生在这里,家里还有别的房间,为什么他的母亲非要把他生在这样一个憋屈的角落里?命定一般让肖邦短促的一生难逃命运多蹇的阴影。肖邦只活了39岁,命够短的。在这39年里,只有前9年的时光,肖邦生活在沃拉这里,那应该是他最无忧无虑的时候,以后的岁月里,疾病和情感的折磨,以及在异国他乡的颠沛流离,一直影子一样苦苦地跟随着他,直至最后无情地夺去他的生命。肖邦的母亲是纯粹的波兰人,富有教养,弹得一手好钢琴,给予他小时候良好的音乐启蒙。肖邦就是在这里和瑞夫纳老师学习钢琴,那一年,他才6岁。8岁的时候,他登台华沙演奏钢琴,引起轰动,被称为“第二个莫扎特”。瑞夫纳说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再教他的,建议他去华沙。他去了华沙,和华沙音乐学院的院长约瑟夫·埃尔斯纳系统地学习音乐,又是埃尔斯纳建议他去巴黎。他去了巴黎,开创了音乐新的道路。在肖邦故居里迎风遥想肖邦的往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个那么弱小而疾病缠身的人,竟然可以让整个欧洲为之倾倒,让所有的人对波兰当时一个那么弱小一直被人欺侮的国家与民族刮目相看,该是多么了不起。音乐常常能够超越某些有形的东西而创造历史。走出故居,沿着它的侧门走去,下一个矮矮的台阶,那里草木丛丛,更漂亮而幽静。忽然,传来一阵钢琴声,听出来了,是肖邦的第一钢琴叙事曲,是从肖邦故居里传出来的。明明知道是从音响唱盘里播放出来的,却还觉得好像是肖邦突然出现在故居里,推开了置放钢琴的房间里的那扇窗子,为我们特意的演奏。17
读后启悟 作者写肖邦故园,营造了静谧、庄重的氛围。虽然肖邦弱小而疾病缠身,虽然波兰是一个弱小而一直被人欺侮的国家和民族,但是肖邦的音乐(钢琴曲)让整个欧洲为之倾倒,创造了个人、国家、民族的历史。本文表达了对肖邦个人的音乐才华和肖邦音乐的魅力的高度赞美。1.[名句]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荀子·正名》[大意]奋矜(jīn):傲慢。伐:自夸。这几句的大意是有善于全面听取各种意见的明智,而没有傲慢自大的样子;有恩泽普及万物的宽容和仁厚,而没有自吹自擂的得意之色。这几句可引以形容那些谦虚、谨慎、贤明、宽厚的人。2.[名句]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大意]大:尊。天:生长万物的大自然。思:犹“慕”,寄希望。孰与:何如。物畜:把天当成物质看待。制:管制,控制。从:顺从。颂:歌颂。用:利用。这几句的大意是与其尊敬天而希望它赐以福泽,还不如把它当成物质看待而管制它;与其顺从天意而歌颂它,还不如对天生的物质加以控制而充分利用它。在荀子的宇宙观中,天只是自然存在的物质,而不是宇宙万物的主宰者。人在天的面前,不是俯首帖耳任其摆布的奴隶,而是人能胜天,人力可以控制和利用自然。这一光辉思想和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尖锐对立,他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的能动力量,对人类战胜自然和人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3.[名句]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荀子·劝学》[大意]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4.[名句]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荀子·劝学》[大意]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这幢小屋既然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bì)护,才能历尽苍桑,而未跟别的楼舍同遭厄(è)运。17
B.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qú),茕(qiónɡ)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敝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恰恰是在这贵族府第简陋的侧屋里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C.他就是在那缱(qiǎn)绻(juǎn)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经巴黎,浪迹天涯。不料这一别竟成永诀,成了为寻找虚幻的金羊毛而一去不返的远征。D.清风徐来,树影婆娑(suō),花园里充满了簌(sù)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答案 D解析 A项苍—沧。B项敝—蔽。C项“绻”读quǎ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甲]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乙]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只有凤毛麟角的人才能进入那些房间。他们去听肖邦的音乐,[丙]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因而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舒曼把它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不是没有根据的。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几何时B.凤毛麟角C.窒息D.因而答案 B解析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应改为“寥寥无几”。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答案 C解析 分号应改为句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而且为欧洲的音乐增辉。B.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仍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C.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不凡见解,使这画面复杂化了,或者说,像一层雾遮蔽了这些画面。D.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而且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答案 C解析 A项后两个分句位置颠倒,应是“不仅为欧洲的音乐增辉,而且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B项逻辑混乱,“仍能”应改为“只能”。D项“而且”应改为“又”。17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①粉红色的日本樱花②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③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④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⑤如此娇嫩的色调⑥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A.②①④③⑤⑥B.①③②④⑥⑤C.②④①③⑤⑥D.②④⑥①③⑤答案 C解析 由最后一句“速奏”,可以断定同为音乐描写的⑥应与之相联,由此可排除B、D两项。比较A、C两项,只有④与①顺序不同,由④“娇弱的翅膀”可推断,形容的是栗树“新叶初发”时,因此④应放在①前,故选C。6.某音乐组织发动了一次评选“影响音乐史的十位名人”的活动,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都榜上有名。请结合本文为肖邦写一段推荐辞,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富有文采,100字左右。答: 答案 (示例)用燃烧的激情谱写美丽的乐谱,用不息的生命演绎浪漫的华章;遭受了祖国沦陷的创伤,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你用音乐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祖国的历史。时光流逝,铭刻在我们心里的是你那激荡灵魂的音符。请记住这个浪漫与爱国的代名词——肖邦。二、课内阅读强化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7~10题。①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了。乍一看,这种说法或许显得有些荒诞不经。这瘠薄的土地,这平原小道和麦草覆盖的屋顶,跟肖邦音乐所赐予我们的无限财富和充分享受又会有何共同之处呢?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就不难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②诚然,它没有那种招摇的俏丽。但它蕴藏着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只有久居这一带的人才会跟这里的景致结下不解之缘,才能看到这些形、声和色彩的微妙差别,并且给予应有的评价。17
③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丁香怒放,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秋天,遍野金黄,雾缭烟绕;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④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谁若真想探究肖邦音乐的精神,理解肖邦音乐跟波兰有着何等密切的联系,谁就应悉心体会欧根·德拉克洛瓦所谓的蔚蓝的色调,它是波兰景色和在这大平原上诞生的艺术家的音乐的共同色调。……⑤我们恰好能在肖邦的玛祖卡曲和夜曲里找到这平原的歌声——凡是他那些直接留下了这儿时之国画面的作品,我们都能发现一缕乡音。⑥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不凡见解,使这画面复杂化了,或者说,像一层雾遮蔽了这些画面。绚丽的大都会风光,频繁的旅行,丰富的经历,给他提供了另一种创作灵感。但是,既然他在自己生命的末日,在那遥远、寒冷的爱丁堡又怀念起“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我们就有理由想象,故乡的朦胧景色也回到了他的心中。而今,我们也怀着激动的心情瞻仰这些大树、这些灌木丛和这一片清凌凌的水。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一组玛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玛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过滤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7.第①段中写“这瘠薄的土地,这平原小道和麦草覆盖的屋顶”,有什么用意?答: 答案 为了说明肖邦故园所在地朴素的特点,同时使其与“肖邦音乐所赐予我们的无限财富和充分享受”形成对比,表现肖邦音乐的价值。解析 散文中,景物描写都是为表现文章主题服务的。要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首先应联系肖邦的音乐创作和他的爱国情怀,“瘠薄的土地”“平原小道”“麦草覆盖的屋顶”都体现出肖邦故园“简朴”“清寒”的特点,同时也和下文构成对比,以突出肖邦音乐的价值。8.第③段描写的热那佐瓦沃拉四季景色之美有什么共同特点?答: 答案 朴素、淡雅,持久、深沉。解析 由段落中“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即可直接得出答案。热那佐瓦沃拉的朴素、淡雅、持久、深沉可以由四季的颜色均为浅色系体现。9.第④段中“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答: 答案 肖邦的音乐与这片土地有着共同的色调,是这片土地滋养了肖邦音乐中的乡土情结。解析 此题要抓住“土地”“音乐”,结合上下文解析句子含意。17
10.肖邦临终前的最后一组玛祖卡曲为什么会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又与那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答: 答案 异国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所产生的万种离情、一怀愁绪净化了儿时之国的画面,但在肖邦生命的末日,故乡的朦胧景色又回到了他的心中,对那片土地的情感也就熔铸进他的音乐中。解析 解答这类题可以结合文章的感情基调,分析文中人物特点,以利于揣摩出个别词语在文中的用意和表达方式。此题中,临终前的曲子,正是他故乡情结的表现。三、课外阅读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故乡的沉沦耿 立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作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土,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17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我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有删改)11.分析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请分点作答。答: 答案 (1)照应标题,点名“田园风貌被毁坏”的主题。(2)“故乡的沉沦”是统领全文的线索,引出了作者的回忆与乡土中国面貌变换的思考。12.请赏析下面的句子。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答: 答案 这里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揭示了农村的庄稼被毁,树木被砍伐,田园风光被破坏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13.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 (1)故乡的土承载着老兵对故乡深刻的记忆、深切的怀念和对亲人的真挚感情,所以是无可替代的。(2)这句话表达了老兵与故乡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14.本文标题为“故乡的沉沦”,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沉沦”有哪几重含义。答: 答案 (1)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田园风光在消逝。(2)背井离乡,远离了童年的记忆和时光。(3)毁容、整容后的故乡让我们的灵魂找不到归宿。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