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27* 海的女儿【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着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教学重点】抓住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着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教学难点】感受童话的奇妙。【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1.读书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慧。今天,让我们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一起走进童话《海的女儿》。2.听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生质疑:海的女儿是谁?(想了解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品评人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想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板书:读懂内容)设计意图: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探究欲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浏览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读书后汇报交流,教师相 机与学生共同梳理:课文主要写了小人鱼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为了不伤害别人的生命,她不仅放弃了爱情,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感人故事。3.预习反馈。(1)字词检测。出示生词,抽读。相机正音“都(dū)城”。(2)海的女儿指的是小人鱼。(3)主要内容:王子要和公主结婚,小人鱼就要死去了。姐姐们告诉小人鱼,只要用巫婆给的这把刀刺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脚上,小人鱼就可以恢复人鱼的原形,可以再活三百年。小人鱼没有那么做,为了心爱的王子化为泡沫。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三、再读感悟,加深体会。学习提示:默读全文,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小人鱼美好的心灵?画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简单批注自己的理解或是体会,小组内交流。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在相关的段落旁可以做适当的标注。2.学生交流读书收获。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人鱼矛盾而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小人鱼的善良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重点语段的预设:(1)小人鱼知道,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个夜晚——为了他,她离开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她美妙的声音;为了他,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苦痛,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点拨引导:小人鱼为了王子,离开了家庭,她承受着离家之痛;为了王子,被贪心的巫婆要去了美丽的声音,她承受着变哑之痛;为了王子,变人形,她承受着肉体之痛。她所做的一切王子却一点儿也不知道。①有感情地朗读。②全班配乐朗读。(2)小人鱼把紫金帐篷的帘子掀开,那位美丽的新娘把头枕在王子的怀里睡着了。她弯下腰,在王子清秀的脸庞上吻了一下,再望了望天空,朝霞渐渐明亮起来了。她看了看手中锋利的刀,又深情地看了王子一眼,他正在梦中喃喃地念着新娘的名字。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 她马上将那把锋利的刀远远地抛到海里……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纵身跳到海里。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点地化为泡沫。点拨:小人鱼要么用王子的血让自己复活,要么自己死去化为泡沫;“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具体的描写,细致地刻画出小人鱼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在这生命抉择的时刻,善良的小人鱼选择了自己化为泡沫。最后“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她是在与自己深爱的人诀别。①想象画面,感受小人鱼的不舍与善良。②抽生读。3.看着小人鱼纵身跳入海中,化为泡沫,你想对小人鱼说些什么?生:小人鱼,你真善良!生:小人鱼,你执着追求幸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生:只要曾经努力过便再也无悔。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人鱼当时的内心活动,感受小人鱼的善良和对幸福的执着追求。四、读写结合,感情升华。1.选择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2.练笔:小人鱼变成了透明的小天使在天空中飞翔着,在世界的上空撒播着快乐的微笑和爱心……小人鱼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试着写一写。五、走近作者,拓展阅读。师: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小人鱼为了别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她善良的心灵打动着每一个读者。你们知道创作出这样优美的童话的作者是谁吗?——安徒生交流安徒生的资料: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一生中共写了170多篇童话故事,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得到高度称赞: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广泛流传。课后我们可以读一读。设计意图: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丰富、共享资源。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课上交流心得。【板书设计】27* 海的女儿阅读方法:1.读懂内容 2.品评人物 3.升华情感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