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小学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 / 四年级上册 / 第七单元 /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答案

还剩 1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答案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1、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坚定(坚决)(动摇)  清晰(清楚)(模糊)  崛起(兴起)(覆灭)  欺凌(欺负)(扶助)  2、我会用“抱负”造一个句子:  人要有远大的抱负,远大的理想,才能不断向前,功成名就。  3、第1自然段在文在是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朗读7自然段是,应该这样读(b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答案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1、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坚定(坚决)(动摇)  清晰(清楚)(模糊)  崛起(兴起)(覆灭)  欺凌(欺负)(扶助)  2、我会用“抱负”造一个句子:  人要有远大的抱负,远大的理想,才能不断向前,功成名就。  3、第1自然段在文在是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朗读7自然段是,应该这样读(b )。  a、魏校长受到感染,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  b、魏校长吃惊,要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  5、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词语。  (1)“有志者”的意思是_有志向的人,“效”的意思是_仿效,“周生”指_学习周恩来,“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都应该向周恩来学习。  (2)“静静地”看出周恩来正在认真思考,不急于表明自己的观点。  6、根据意思在文段中找词。  (1)大声叫好。(喝彩)  (2)形容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铿锵有力)  7、从租界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思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什么  答:他在想为什么而读书。  8、“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中的“如此抱负和胸怀”是指心系中华的振兴。  9、周恩来的回答与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  答: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周恩来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10、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作为青少年一代,读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写下来。  答:提高能力,适应将来的生存发展环境。 (增长见识,学会认识处理复杂问题)  (修身养性,培养健康积极的个人品格。)  11、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答: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所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周恩来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爱国少年。  12、辨音组词。  喝hè(喝彩)hē(喝水)当dāng(当心)dàng(上当)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 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