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设计(一)作家研究1.生平事迹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琅玡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史。伯父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出将入相,官至太傅。羲之幼时不善于言辞,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王羲之6岁时,父亲下落不明,他在“母兄鞠育”中长大。其嫂为汝南名族周嵩的女儿,非常贤惠,待王羲之甚好。永和年间周嫂病死,王羲之多次写道:“痛彻心肝,当奈何奈何!”在王羲之成长的过程中,周岂页起到了关键作用。王羲之13岁时,时任右长史的周岂页,将洛京名菜“牛心炙”,最先敬给王羲之,从此王羲之名扬天下。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朝廷公卿着重王羲之的才器,屡屡召举为官,他都辞谢。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累迁长史,进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会稽”。永和十年,王羲之听到王述将出任扬州刺史后,他即派一名参军至朝廷,请求将会稽郡分划出去,成立越州。结果被派去的人领会错了王羲之的意图,未果,此“大为时贤所笑”。受此奇辱,王羲之遂在父母墓前发誓不再出仕,称病去职,归隐会稽。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羲之镇日与名士僧人做山水之游,又入山采药,不远千里。尝言,我终当因采药而死。朝廷知其发过重誓,也就不再逼他为官。后以病卒,年五十九,朝廷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其子尊父遗嘱,坚辞不受。羲之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2.思想精神王羲之作为儒家人格玄学化的实践者,其思想则是黄、老用世哲学与早年接受的儒家经世思想结合起来的玄学,他的经世致用思想更多的是来自“五斗米道”的原始道教的情结。玄学为王羲之家族文化。王家玄学中的违礼、狂放在王羲之身上同样打上烙印,“袒腹东床”这一故事最能证明这一点。第6页共6页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羲之接受的是黄、老思想,《晋书》云,郄愔“与姊夫王羲之、高士许询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绝谷,修黄、老之术”。王羲之有一则杂帖,鲜明表明了他对老、庄的态度:“漆园(注:即庄子)比之,殊诞谩如下言也。吾所奉(注:指五斗米道)设教意正同,但为形迹小异耳……”这里王羲之一方面斥责庄子“诞谩如下言”,另一方面表明终始虔诚于“五斗米道”(源于黄、老的天师道)。王羲之更多接受“五斗米道”中关心下层群众疾苦的思想。他在给殷浩、谢万信中分别劝诫他们“引咎责躬,更为善治,省共赋役,与民更始”,“愿君每与士卒之下者同甘共苦”。他任地方官时,实行“宽和为本”的仁政:“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赈贷。”他在做护军将军时,践行了“五斗米道”的“生存权利的公平而均等的思想”:“今所在要在于公役均平……其有老落笃癃,不堪从役,或有饥寒之色,不能自存者,区分处别。”这种均平意识,体恤老弱病残的做法在古代实在罕见。他虽志不在仕林,但对国事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他对殷浩表示:“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他劝谢安说:“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明确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王羲之尽管崇老贬庄,但他对庄子并不是全然否定。王羲之阅读《庄子·逍遥游》时“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兰亭诗》中“万殊莫不均”,明显就是庄子的齐物思想,“群籁虽参差”也是用的《庄子·齐物论》的典故。这与其《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批判言语极其矛盾。倒是钱钟书先生解释相对合理:“只‘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乃出于修神仙、求长寿之妄念虚想。”王羲之这样“修神仙、求长寿”的思想则来自“五斗米道”的道教神仙、方术之说。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是作者从眼前的美景联想到生死问题,表现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是有其积极意义的。3.作品创作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其散文受东晋风流名士的清谈和隐逸之风的影响,一般清新流畅,自然朴素,大都着意于真实性情的流露。尤其是所作杂帖,语言质朴,意味隽永,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往往寥寥数行,随意挥写,而自然有致,代表着六朝简牍的最高成就。4.价值影响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学习的高潮。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第6页共6页
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帝、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 王羲之《兰亭集序》墨迹,乃天下第一行书,其文字亦属天下之第一美文,情旨高妙,风格清淡,为后世所称道。(二)课文研究1.课文内容主旨《兰亭集序》写于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流觞饮酒,感兴赋诗。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文章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快乐和闲适的。第二部分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由乐转痛,第三部分则交代写序的目的,正因人生无常,生命短暂,所以要写文章流传后世,以启来者。主旨:文章通过记叙清谈家们在兰亭的集会盛况,以及引发的人生感慨,反映了作者由乐到痛,又由痛到悲,最后趋于平静的情感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醉心自然,热爱生命,眷念生活的人生态度。2.结构特点艺术文章结构严谨,过渡自然;神聚形散,文势起伏。文章以作者的感情为线索,将所见所闻与人生感慨有机地组合成文。不管是事件的叙述,景物的描写,还是感情的抒发,对人生的的议论,都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为基点来构思全篇的:先写集会的盛况,优美的环境,是乐;次写快乐易逝,人生无常,由乐转痛的哲理思辨;再明确写序目的,著文以流传后世,并启示来者:“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整篇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乐-痛─悲”,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神聚而形散,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兰亭集序》既是游记散文,又是书序。文章运用散文笔法行文,散骈间行,各得其长。作为书序,则是先介绍诗集内容,记述山水游赏之乐,抒发人生无常之感慨,最后明确写序之目的,令人遐思无限。3.表现手法技巧《兰亭集序》作为一篇游记散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既富有诗意画意、又有哲理思辨,发人深思。文章对优美自然环境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画面的意境清幽淡雅,烘托出人物宁静自由又悠闲舒畅的心情。抒发的人生感慨充满了哲理思辨:由自然美景,流觞畅饮之乐,引出快乐易逝,人生无常之叹,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再引用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自然生出“岂不痛哉”的悲叹,表达了“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生命观。第6页共6页
4.语言运用特色本文的语言清新质朴,流畅自然,一扫两晋时期骈俪藻饰盛行之风。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既不尚华丽辞藻,也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例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字就将兰亭周围的角色概括出来。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内容构成了和谐统一,因而后人评价本文“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5.作者情感评价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命的眷念、对生活的热爱。在他看来,对生的执着,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庄齐死生的观点,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在东晋时代,清谈家们多崇尚虚无,清静无为,王羲之的这一观点体现了他的不同流俗之处。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是作者从眼前的美景联想到生死问题,表现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总之,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启迪、思考。(三)教学目标1、诵读,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2、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3、领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诵读,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2、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学难点:领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导语: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千古名篇,请大家齐读文章的题目。明确:兰亭集/序,这是王羲之为兰亭诗集而作的一篇书序。2、补充有关“序”的文体知识。(幻灯片展示)二、整体感知(幻灯片展示)1、听课文录音,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癸丑guǐ会稽kuàijī禊事xì激湍tuān流觞shāng游目骋怀chěng放浪形骸hái嗟悼jiēdào虚诞dàn彭殇shāng趣舍万殊qǔ感慨系之xì第6页共6页
2、这篇书序写了什么内容?3、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文中划出表达作者喜怒哀乐等感情变化的词语。明确:第1、2段叙写集会盛况,第3段抒发人生感慨,第4段阐明写序目的。情感变化:板书:乐情痛悲三、赏析文章(幻灯片展示)乐缘何起?明确:人贤——群贤毕至事雅——一觞一咏景美——山水林竹天好——天清气朗(学生齐读,感受文中清幽淡雅的优美意境。)2、痛因何生?引导:人总是渴望快乐永远,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快乐如此,生命亦然。学生齐读:“向之所欣”至“岂不痛哉!”明确:生命短暂(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痛人生无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3、悲从何来?引导:“今之视昔”的结果是什么?“不能喻之于怀”的又是什么?明确:此处的“悲”情是一种假设,实乃引出写序目的之一:表明自己的生死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以启示后人。补充资料:1、庄子的生死观:生不足喜,死不足悲。2、时代背景:时人的生死观四、问题探究(幻灯片展示)作为“后之览者”,你对“斯文”有何感?学生能结合课文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五、总结全文这是一篇内容完备的书序,也是一篇融情景理为一体的美妙散文,景物描写意境优美,情感变化波澜起伏,人生哲理耐人寻味。王羲之不仅为我们留下了飘逸洒脱的书法精品,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再次诵读这盛传千古的名篇,感受它的无穷魅力。六、布置作业(幻灯片展示)1、背诵全文。2、走近王羲之:搜集有关王羲之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其人其事。板书设计:第6页共6页
景美乐情痛序悲理——死生亦大(七)回顾与感受千古名篇,天下第一行书,浓缩于一堂课的教学中,我该教给学生?学生需要什么?在我选择上《兰亭集序》这篇课文后,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了解了作者的人生经历,研读了作品后,我认为本文的价值主要在两点:一是其清新自然的语言,不事雕琢,写景叙事,骈散间行,文笔洗练,读之顿觉神清气爽。二是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既不同流俗,又能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能否一节课既欣赏语言,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又探讨人生哲理,体会文章的情理之美?取舍之间,考虑到学生不易理解文章的议论抒情部分,故拟把后者作为重点来讲,写景的赏析只能略讲。主要的构思是着眼于文本内容,抓住“乐――痛――悲”这一感情线索来展开,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王羲之的情感变化,明确他写序的目的,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一节课上完,自己感觉很不好,有种两头不到岸的感觉。而且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据说拖堂长达5分钟之久。其实学生的表现比我们自己的学生要好。但我担心时间太紧张,没敢放开让学生拥有足够时间去朗读,结果教学的推进比较慢,语言的赏析不到位,分析情感的变化也不够透彻。作为文言文教学,更没能实实在在从字词的疏通做起,有架空课文之嫌。大家的点评让我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从中我也很受启发。有效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进入真正读书的状态,学生既要口动,更要手动、脑动和情动。文学就是人学,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艺术价值,还要带领学生领略其中的人文价值。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先充实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人。第6页共6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