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人教版 / 必修2 / 第二单元 / / 诗经氓采薇

诗经氓采薇

  • 2022-02-26
  • 43页
  • 802.5 K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关于《诗经》——概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多用四言,内容广泛,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2 关于《诗经》——编集过程汉代学者有采诗的说法。统治阶级采诗的目的:除教育自己的子弟和娱乐外,主要是为了解人民的反映,考察其政治效果,进一步巩固统治,所谓:“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3 风-民间歌谣雅-宫廷乐曲歌词颂-宗庙祭祀的乐歌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陈述铺叙)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譬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开头)关于《诗经》——诗经六义表现手法内容4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暑退将寒时十一月bì风寒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寒风凛冽没有衣服怎样过冬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sì修耕具举足而耕yè送饭亩。田畯至喜。jùn农官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叙述农夫在一年中所从事的农业劳动,反映了人民的艰苦生活。5 《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多年事“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不肯顾念我助词无意往乐土,爰得我所。才得到使我安居乐业的居所比-以彼物比此物也用令人憎恶的老鼠来比喻统治者的不讲礼仪、贪婪可恶。6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和鸣声鸟名水中可居之地君子好逑。hǎoqiú好的配偶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以雌雄和鸣的雎鸠,引出“君子”“淑女”的融洽。7 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现了他们的不满,以至于深刻的仇恨和愤怒的反抗情绪。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反映人们的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周南·关睢》《静女》《卫风·氓》反映爱国思想。如《秦风·无衣》关于《诗经》——内容8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句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还运用叠字、双声(两个字或几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等修辞手段。关于《诗经》——艺术技巧9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喻所在之远逆流而上顺流而下晒干水边高崖jī需攀登chí水中高地这个人众多;干水边迂回zhǐ小洲1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总集。内容:形式:手法:收入时期的诗歌首。汉以前被称为或。《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诗歌从西周到春秋305《诗》《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重章叠句四言为主现实主义11 《诗经》地位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诗经》。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12 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2.诵读课文,体会感情。初步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3.分析把握诗歌中妇女的形象。氓13 自主学习: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14 结合注释通读全诗,思考:《氓》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单概括情节。15 合作探究:(1)女子答应嫁给氓,是不是太草率?(2)女子被遗弃,责任在氓还是在女子?(3)氓为什么要遗弃女子?(4)女主人公从这场失败的爱情中总结出了什么经验?(5)女子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6)从全诗看,女子内心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7)女子的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8)这场婚姻失败,除了氓的变心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9)女主人公婚变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讨论。(10)男女主人公的性格(11)本文三处提到淇水,其用意是什么?16 (6)从全诗看,女子内心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恋爱时的温柔痴情——婚变中的怨恨沉痛——觉醒后的清醒刚烈。(7)女子的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不是。这一婚姻悲剧又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他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者,娘家的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子在爱情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8)这场婚姻失败,除了氓的变心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讨论。虽然不是很草率,但是对氓的人品还是缺乏深入了解。有点仓促。在家里太勤劳(9)女主人公婚变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讨论。(10)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女:温柔痴情,清醒刚烈。男:用情不专,没有责任心。这时负心男子的典型。(11)本文三处提到淇水,其用意是什么?一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四章: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六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三处写淇水,是为了给我们提示女主人公的思绪轨迹。淇水是女子这段不幸婚姻的见证。当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见证我对你的温柔和痴情。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见证我对你的忠贞和专一。虽然婚后生活是贫困的,但当初我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对你是多么的专一,可是你却如此无情。(郑笺《毛诗正义》)因此,淇水是女主人公那段以欢乐始,以悲伤终的生活的见证人。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见证了这桩不幸的婚姻。用河水和洼地有岸和边,反比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不知道回头。在这里,淇水就是这位负心汉的见证。17 《氓》恋爱婚变决绝章节:一二三四五六人物:女:秋以为期 载笑载言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亦已焉哉!男: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反是不思(憨厚老实)(热情纯真)(自私变心)(辛苦蒙辱)(冷酷无情)(毅然决绝)(对比)情节:手法:赋三四—比、兴五—赋赋18 对比手法的运用:氓婚前与婚后的态度形成对比。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性格形成对比。女主人公与氓对婚姻的态度形成对比。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思想感情形成对比。作用: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公与“氓”的形象特点,增强了悲剧效果。艺术特点:1、对比手法找出诗中哪些内容构成对比,请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19 结构上:①叙事线索似断实连,避免平铺直叙;②暗示女子婚后生活并不美满;③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写婚后,在中间起过渡作用。艺术特点:2、比兴手法哪些诗句是比兴句?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思考,运用比兴句的好处是什么?20 内容上:①唤起丰富的联想。以桑叶“沃若”,喻女子年经美貌,以桑叶“黄陨”,喻女子容颜衰老,并相应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生机勃勃之感,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②用女子熟悉的桑树作比,符合其劳动妇女身份,富于生活气息。21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勤劳、温柔、坚强,对爱情与幸福有热烈追求,最终无辜、无奈被损害、被遗弃的妇女形象。诗中女主人公无可告示、无处申诉的哀苦、难言的悔恨和决绝的心志,令人深为感动。小结:诗中女子的形象特点?女主人公从自己的遭遇中得到的最痛楚的认识是什么?于嗟女兮,无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22 参考意见: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或许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家伙。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23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只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致橡树24 《致橡树》赏析《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25 归纳小结本诗的主题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26 芣苢fóuyǐ车前(草名),可食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语助词,无实意得到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摘取、拾取luō成把地握取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jié手持衣角盛物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注释: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迁移训练:07北京高考题27 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1分)赋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答出劳动、唱歌、欢快三个要点的意思即可。)28 补充(成语)1、二三其德形容不专一,三心二意。2、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3、白头偕老夫妇共同生活到老。常用以称颂婚姻美满。(偕老:一同到老)4、总角之交指儿时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指代幼年)5、信誓旦旦形容誓言极其诚恳可信。29 通假字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于嗟女兮,无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非吁脱畔30 助词,无实义助词,无实义快乐古今异义将子无怒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静言思之总角之宴过错财物多年愿,请31 采薇(小雅)(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汉书·匈奴传》32 结合注释通读全诗,思考:请概括每一章的内容。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好处是什么?33 一、二、三、四、五、六、归途之悲概括《采薇》每章内容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忧心烈烈靡使归聘王事靡盬忧心孔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思归之切戍边之苦34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不满。这首诗的主题?35 你还知道哪些表达久戍不归之苦的诗句?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宋·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喻夜深寒重).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感伤之情。”36 什么是重章叠句?“章,音乐名称。‘乐竟为一章(许慎《说文解字》),即乐曲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诗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作重章叠句。”其作用,一是使抒发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递进,二是突出主题。艺术特点:1、重章叠句。37 诗的前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内容上:“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以植物生长暗示时间流逝、时序更替。“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随着戍边时间延长,焦虑、痛苦越来越重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形式上:旋律协调,音节和谐,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哪几章是重章叠句,好处是什么?38 找出四、五章中的细节描写、对比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写将帅与士卒,“君子所依,小人所腓”。由此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士卒的辛劳,也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艺术特点:2、用具体生动的细节、鲜明的对比展现生活图景。39 艺术特点:3、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蕴涵期间,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40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评价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就是说,当初离家出征时,心里悲伤,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高兴,却用大雪纷飞的严寒景象反衬。王夫之认为走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你同意吗?请深入阅读思考,陈述你的观点与理由。艺术特点:3、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41 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很痛苦,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心里不单纯是高兴,而是百感交集。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的应是一种不胜今昔之感。42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朱光潜还从“意象”角度指出这四句的审美价值,他说:“情趣恰隐于意象,可谓达到象征的妙境。”可见,这一意象,一经创造出来,便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43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