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囚绿记湖北襄阳五中田玉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象征、对比等手法在散文中的应用2、体味以常春藤为线索组织全篇以及首尾照应的结构特点过程与方法:教师质疑,学生思考讨论,共同走入当时情境,体味常春藤的象征意义,探究文章主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体味常春藤桀骜不屈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生命特征,感悟在日本帝国侵略下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1、象征、对比等手法的运用2、本文严谨完整、集中清晰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探究常春藤的象征意义,理解文章主旨。【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数十年前,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在回忆一位青年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说话,“仿佛听完贝多芬的一首交响乐”,因为他的作品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这位青年作家就是我们今天要接触到的陆蠡。二、结合预习,梳理考点。1、生字词瞥见涸澈镶嵌直截了当急不暇择揠苗助长婆娑葱茏猗郁蕈菌2、作者陆蠡的相关文学常识。三、课文结构内容分析1、教师问题1: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囚绿记》,从题目看本文表述的主体是什么?学生答:绿问题2:既然表述主体是“绿”,从题目《囚绿记》可明显看出是记叙文,那么作者围绕“绿”怎样谋篇布局的?(梳理文章内空,理清文章结构)得绿(1----4)赏绿(5----7)绿囚绿(8----11)常春藤(线索)释绿(12--13)怀绿(14)问题3:常春藤被因前后有什么样的不同?(探讨对比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来被囚之前:舒开折叠的嫩叶,渐渐变青纤细的脉络,嫩芽, 下雨时,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被囚之中:先是依旧伸长,依旧攀缘“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被囚之后: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问题3从常春藤被囚的过程,你能发现它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讨论得出结论:生命力旺盛倔强不屈向往自由和光明四、探究文章主题问题4:一株不起眼的常春藤为什么会引起作者心灵的震动,让它最终把它放掉?作者写这样一段囚绿的经历有什么意义?明确:13段,烽火四逼中的旧都。彼时的作者处于旧都之中,这何尝不是一种囚啊!作者的命运和这株绿枝条是不是很相似?(补充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入侵租界为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作者当时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囚绿记》就写于抗战前期(1938年)“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作者怀着“过于抑郁的心情”,自然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于是作者由于恋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囚系住它,引为“绿友”,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但是作者慢慢地发现,这“绿友”“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而在它见不到阳光的地方,“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黄”。从而,文章引申出更深层的意蕴:因为文章所述之事发生在芦沟桥事变后,地点是又是烽烟四逼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体味到,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族的象征,体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也体会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发了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心情。小结:1、(象征意义)常春藤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不屈抗争的中国人民的写照生命是不可囚禁的,一个固执坚强的民族更是不可囚禁的!2、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常春藤→个人→整个中华民族五、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对学生而言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例文,一节课不能面面俱到,要注意分析出文章中最主要的东西,要考虑到对学生写作实际的指导意义,多启发,多点拨,让学生在深入体会中受益。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