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人教版 / 必修2 / 第一单元 / 1 荷塘月色 朱自清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 2022-02-26
  • 19页
  • 498.5 K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朱自清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情感线索。(分组讨论)1、根据课文题目,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2、找出文眼并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3、找出文章能反映作者情感的几个句子。4、找出本文的写作线索 文眼: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 本文的文眼及其作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用:1、为全文奠定情感基调(淡淡的忧愁)2、引起下文,正是因为“颇不宁静”,才有观荷赏月排遣苦闷,才有了下文的描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理清思想感情的脉络(渴求宁静、自由)(暂时获得宁静)(心中怅然)(不再宁静)心中失落 文章内外结构之美 作者的行踪与他的情感紧密相连:正因为在家里“心里不宁静”,所以要走出家门追求宁静,可谓缘情写景;而荷塘一派素淡朦胧,宁静幽寂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的确是“恰倒好处”,与作者的心境吻合,这幽静宁谧的境界正是作者的追求,于是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摆脱不宁静,得到安宁,此乃寄情于景;情景关系: 但宁静只是片刻,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让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热闹与美丽,怀乡的惆怅让作者走出宁静,回到家中,是谓触景生情。形与意有机结合,是典型的情景交融,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让作者产生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由此可见,美是心物结合后的产物。 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思路游踪写景感情结构缘由铺垫主体联想呼应主宾分明带门出去走在路上塘边受用塘边回忆推门进去路线清晰圆和完整院子乘凉塘边小路月下荷塘塘上月光塘边树木江南采莲自家门前虚实结合主次清晰颇不宁静觉得自由暂时忘却借酒浇愁仍不宁静借酒浇愁愁更愁起承承转合跌宕圆转4、整体把握 二、关于写景——如何让写景的文字美起来?1、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通感。2、运用具有表现力的动词3、运用叠词 博喻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它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如: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通感句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事物)…的特点。拟人:把…..拟人化,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事物)…的特点。通感:将……觉转化为……觉,启发人们的遐想,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事物)…的特点。动词:生动传神的写出了……,极富表现力。叠词: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事物)…特点,富有音韵美。答题格式:点手法+析手法+明效果+表情感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袅娜: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三、思考文中写“江南采莲”的作用?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