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荷塘月色朱自清
水上君子——荷花
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秋实。1917年改名为: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著名学者及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大后在江浙一带从事中学教育工作;1924年出版诗文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抗战爆发后,在党抗日民主运动影响下,思想认识逐步提高。1948年贫病中逝
时代背景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然,看不到前进的方向。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实,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
初步感知课文1、找出作者的行踪和集中描写景色的语段家中——煤屑路——清华园里的荷塘——家里
2、课文题目是“荷塘”“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色
3、分析第4段,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月下的荷塘美景的?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5、四、五、六段中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找出并赏析其妙处。比喻、通感、拟人
比喻句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④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⑥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⑦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⑧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⑨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⑩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是渴睡人的眼。
本体喻体原句相似点荷叶白花(荷花)清香舞女的裙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渺茫的歌声……………………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很相似月光下,白色荷花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的星星相似渺茫的歌声和微风中荷香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通感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书中例子:(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常见例子:(3)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4)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
拟人句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小结:拟人灵秀动人
叠词迷迷糊糊悄悄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缕缕静静薄薄峭楞楞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隐隐约约轻轻小结:叠词节奏鲜明具有韵律美
第5段荷塘中的月色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流水
“泻”的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结论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金志华
第六段荷塘四周由及以有声衬。远近无声
荷塘月色荷塘四周黑影斑驳杨柳如画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田田亭亭风致袅娜羞涩如明珠似星星丝丝缕缕、渺茫如歌凝碧的波痕侧写月色(多种感官)远山隐约
问:作者全身心地享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最终有没有得到解脱呢?没有,作者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一听到蝉声与蛙声,刚获得的自由和宁静又在一片蛙声中失去了,不禁发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
第七段由联想旧时江南采莲的情景想到,想到。眼前的荷塘两千里外的江南故乡千余年前的六朝
问:为什么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作者出其不意地将人们带到六朝时代采莲的热闹场景中,似乎古人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中,是作者心驰神往的,宁静又得不到宁静,深切微妙地反映出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全文的景与情⒈去荷塘途中的景:曲径、树、月色淡淡的哀愁⒉荷塘边凝望的景:①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月光淡淡的喜悦②塘上月色:月色、树影淡淡的喜悦③荷塘四周:树、远山、路灯光、蝉声和蛙声淡淡的哀愁⒊思接千载采莲景—《采莲赋》向往、遗憾
感情发展脉络“不宁静”→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观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求超脱不得。心路轨迹:不静——寻静——得静——出静
荷塘月色画面是—美丽的气氛是—宁静的格调是—雅致的美静雅
三、写作特点1、形象美——手法多样(鲜明的比喻,明显的对比,强烈的衬托,生动的拟人,传神的通感)2、语言美——新颖而不失生动自然,描述传神,节奏协调(量词、叠词)3、意境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朱自清通过在月下荷塘静谧幽美的景色中独处的心境描述,表达了他抑郁孤寂、想超脱现实自得其乐而不可得的情绪,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四、小结
袅()娜()蓊()蓊郁郁敛裾()煤屑()路霎()时踱()步参差()含情脉()脉纤()细媛()女颤()动颤()栗知能大整合给下列加线字注音:返回目录
根据注音,填写课文中的汉字。幽pìmí望niǎo娜稀shūqiàn影wěnɡwěnɡ郁郁miǎo茫shà时nínɡ碧没精打cǎilǒnɡ着轻纱返回目录知能大整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