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记叙文是通过对具体、真实的人和事的记叙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怎样写好记叙文?条理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
如何做到条理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呢?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记叙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的记叙第二人称的记叙第三人称的记叙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第一人称的记叙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第一人称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使人有真实的感受。文中的“我”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自己,在这类习作中,记叙只限于“我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如鲁迅小说中的“我”。
运用第一人称,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我”:1.作者2.讲故事的旁观者3.作品里的任何一个人物4.作品的多个人物多元第一人称
我常常把童年在大自然中的陶醉,比拟成一朵长醉不醒的睡莲。细长细长的枝蔓,支撑起我的骨架;圆圆的绿色叶子,编织成我一个个梦的摇篮。我在一条东流的春水中,起伏颤动,每一朵童腮般的粉艳的花蕾里,都藏着我幼小的精灵。我睡卧花丛,任风儿摇摆,任春水颠簸;不管它流向哪里,都流不走我的精灵,我的梦境……待睡莲的花蕾睁开睡眼,则童年的岁月,已被流水驮走,东去的春水,便再也不回头了。——丛维熙《裸雪》
如:《刺秦》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武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间奔涌。
(二)第二人称的记叙所谓第二人称叙述就是文章中频频出现“你”的称呼,作者采用这种称呼叙述有两种情况:一是把读者称作“你”,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用法。“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这种方式可以消除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使读者觉得亲切、自然。
二是对被叙述对象称作“你”。如:《壮哉,荆轲》你是一名剑客。剑道曾经是你毕生的追求,游侠天下曾经是你唯一的夙愿。一袭青衫,三尺长剑,涉过了吴越的水,翻过了齐鲁的山。烈烈长风,你倚剑而行;皑皑白雪,你把酒而歌。剑客的生活是简单的,而剑客的性格是率直的。于是有了“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臣以左手执其袖,右手揕其胸,将军岂有意乎”,干脆不委婉;于是有了“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坦荡不留痕。然而,你凭着一名剑客一往无前的气势,挟一把匕首闯入秦宫,只为守住那份承诺。
(三)第三人称的记叙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人称的记叙。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
表达效果第三人称:从被记叙者的角度来讲述故事,第三人称的对象既是事件的表现中心,也是串联事件的线索人物,不受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写作比较自由、灵活,能够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不足之处:没有第一人称那样亲切自然,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第三人称的记叙如:每当穿行于闹市之中,他常常不会留意到姑娘们爱慕的目光。越过一片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看见的仍然是那片绿色的草地,奔腾的马群和那张亲切可爱的粉红色笑脸;耳边也总是传来那支慑人魂魄的歌声……他有时候就旁若无人地满面泪水在街头行走,而不管有多少惊诧的目光在瞧他……——路遥《平凡的世界》
他的精力很充沛,态度和悦诚恳而又善于体贴,声音洪亮自然。他说话时像一个老练的演说家一样的明晰有力,而且能极自如地运用丰富的词藻。他是个第一流的牧师,能够对他所喜欢的人毫无顾忌地畅谈一切,更能够在教训别人时不至引起对方的反感,在强迫别人听从自己的意思时不使别人感到屈辱,有时甚至能够在干涉别人的私事时不显得鲁莽无礼。他的热忱和同情心的源泉,一刻也不会干枯……——【英】萧伯纳《康蒂妲》
在文章中,无论是采用第一人称的记叙,还是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都要特别注意人称的统一。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最好采用一种记叙的人称,否则会因不断变换观察点、立足点而使记叙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当然,提倡记叙人称的统一,并不是绝对排斥同一片文章中的人称转换,有些文章,为了避免第一人称的局限,有时将记叙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起来使用。不过这种交替不能过于频繁,在人称转换处,必须交待清楚。
三、如何选取记叙的角度事实上,不论那种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本质上都属于作者视角,只不过是呈现的形式不同而已。各种记叙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而一篇记叙性文章,很少只使用单一的叙述人称,常常是两种或三种叙述人称的交替使用,各有主次、程度的差异而已。在熟练掌握三种人称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表达需要选择记叙角度。
四、如何在不同的视角下写好园丁赞歌①第一人称从自我的角度来写,选择生活中我与老师的各个画面,写老师对我的影响,写我的心里活动,②第二人称:着重表达自我对老师的情感,作文可重点写出我想对老师说的话,或者把我所见的老师的生活的细节以对话形式与老师交流③第三人称:可以着重表现老师的生活,以老师的行为为主线,让老师自己来完成记叙。
选取记叙的角度记叙文的角度要小。记叙文的角度要巧。
我们来看看写老师的好文章
陈老师个子很高。他常穿一件灰布中山装,两肩膀瘦塌塌的,背脊骨却像竹竿一般直。他讲课时,一只手搭在课桌上,另一只手的指缝里,就夹住一颗粉笔。他的手掌片开后,奇大,白白的,筋凸出来,薄薄的像菜刀。一课结束时,他粉笔一丢,两手掌合住,相互擦一擦,沙沙的,那声音很像剃头师在刮布上刮剃刀。——李祥森《小学老师》
初二教我们物理的,是刚从师专毕业的一位男教师,姓何。他个儿不高,身材瘦削单薄,叫人想起郑板桥的竹子;他的头发黑而柔,呈三七分匍匐于最高海拔上,很顺服很有条理;黑发下是一帧白净清香的脸,很年轻很有书卷气;何老师没戴眼镜,一对眼珠,很黑,不动时似乎在亲切微笑,偶尔蝌蚪般地倏忽游动时,便将蕴藏的一股灵气泻了出来。——乐晓薇《红脸儿》
袁老师大眼睛,短头发,中等个,端庄,穿着永远得体,不戴项链,不戴戒指,但没有让你感觉到她没有钱,而是让你感觉到她比很多戴项链戴戒指的人有钱,只化淡妆,轻描淡写,恰到好处,不哇啦哇啦跟学生说话。——梅子涵《女儿的故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画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这位新老师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面目的丑陋和身材的矮瘦。他的眼睛出奇地细小,里面滚转着一颗黄豆大的瞳仁,连颜色也是黄黄的。鼻子显得分外尖削,嘴角边还生有一撮稀疏的黄须。因为年纪大了,腰背也就十分伛偻,仿佛永远俯屈着身子。看到他,很容易使你联想到一只胆小的鼬鼠。不过,外表虽然引不起人家的尊敬,据说他的文理倒是很亨通的……——王西彦《私塾师》
五、佳作赏析教我采花酿蜜的人夏夜,月光静静地泻在校园里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上。同学们欢聚在老师的身旁,争着给老师留下珍贵的礼物:有相片,有画册……可我该呈上什么呢?我手捧《采花酿蜜集》慢慢地走向季老师。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我思绪的溪水向远方淙淙流去……开学后第一个清凉的早晨,我正翻着油墨芳香的语文课本,门口进来一个人——年近六旬,中等个子,穿一身半新的灰色中山装。他步履稳健地走上了讲台,戴着老花镜,那眼镜似乎爬在鼻梁上显得很吃力。第一堂语文课开始了,他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个颇大的“季”字,说:“我姓季。”接着就讲课,季老师声音洪亮,朗读富有感情,课讲得很细,讲完课就提问。他上课没半句废话,也不开玩笑,有一股“夫子”味。碰上这样的老师,我真有点怕。
倒霉的事来了。第二天,他叫我到办公室,指着我的作业薄上面的“自由体”说,“这样潦草的字,是给谁看的呀?”说完叫我重做。我边做边想:这老“夫子”真厉害。等我做完了,他说:“你的语文基础不够好,一开学就要抓紧。像蜜蜂一样辛勤地采花粉,才能酿得出甘醇的蜜来呀。有问题多来问问,啥时候都行。一次,我从书上读到一句话,有“他们俩个”的说法。我想起电影片名《她俩和他俩》,就去问季老师,季老师正在吃午饭,见了我,已搁下碗,兴致勃勃地讲起来:“‘俩’字,就是两个,后面不用‘个’字或其他量词,所以‘他俩’是对的,‘他们俩个’是错的。还有‘仨’字,也同样。”季老师说我看书细致,善于思考,鼓励我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把这些知识一点点积累起来。”我心里美滋滋的,从此对语文发生了兴趣。
在《童年趣事》的作文中,我写了孩提是要当解放军,缠着妈买军装,盯着爸做手枪,生了病都瞒着大人,怕人家说我生病不能当解放军……季老师说为写得生动,有感情,但又说我错别字太多,要我扎扎实实打好语文基础。他又特地送我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在封面上题了“采花酿蜜集”五个大字,要我博览群书,积累生活,勤摘录,常练笔,还建议我开设“病字医院”呢!。在学习语文经验交流会上,季老师举着我的《采花酿蜜集》,对大家说:“人日积月累辛勤采撷,终于酿出了知识的琼浆。大家都应这样,争做知识的富户啊!”老师有点激动,低低地爬在鼻梁上的眼镜突然滑了下来,正好落在那集子上。大家笑了,季老师也笑了。就这样,我的写作有了进步,好几篇作文登上了班级《学作园地》。从此,我爱上了语文,更深深地爱上了季老师。高中升学考前那个星期天的夜晚,季老师旧病复发,累倒了。半夜,老师们把他送进了公社卫生院。第二天,同学们都悄悄去卫生院看望。
我去的时候,季老师正在挂滴流。可是,下午季老师又出现在讲台上,他脸色憔悴,声音沙哑……我手捧《采花酿蜜集》走近季老师,思绪的溪水从远方流了回来。“季老师”,我把本子捧给老师,深情地叫了声。季老师接过本子,仔细翻阅着,脸上露出了笑容,像是闻到了郁郁芳香的蜜汁似的。“进步不小呀!”季老师说着,又在本子扉页上题了——飞吧,小蜜蜂,采更多的花粉,酿更甜的蜜。我是只遨游知识花海的小蜜蜂,季老师不正是勤勤恳恳“教我采花酿蜜的人”吗?
赏析本文选取了第一人称的记叙角度来赞颂老师,但对老师的赞颂没有堆砌概念化的词汇,而“让事实说话”。季老师教书不苟言笑,颇有些“夫子味”;季老师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积极引导;季老师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循循善诱,育人有方。这些都是通过人物的个性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我”对季老师由“怕”到“深深地爱”这一感情变化过程,写得自然、真实、可信,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尊师之我见我来夸我的老师
如果把下面两段文字的记叙角度对换一下看看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不同。我自愧没有生花妙笔,不能倾吐胸中的柔情,我时而痴情焦虑,时而热烈希望,时而又心中悚然,若有所畏惧。让这张素笺来证明你的美貌在我心中燃起的爱火是多纯洁、多炽热吧!话虽如此,但是我的爱情是无法传达的,我的胸臆是语言所不能表述的。你的美貌使我心中充满了惊奇之感,你的通达事理使我倾倒,你的善良使我膜拜。情欲使我颠倒,疑虑使我迷惘,急躁的心情使我受尽折磨。——[英]斯末莱特《蓝登传》合作探究
他的精力很充沛,态度和悦诚恳而又善于体贴,声音洪亮自然。他说话时像一个老练的演说家一样的明晰有力,而且能极自如地运用丰富的词藻。他是个第一流的牧师,能够对他所喜欢的人毫无顾忌地畅谈一切,更能够在教训别人时不至引起对方的反感,在强迫别人听从自己的意思时不使别人感到屈辱,有时甚至能够在干涉别人的私事时不显得鲁莽无礼。他的热忱和同情心的源泉,一刻也不会干枯……——[英]萧伯纳《康蒂妲》合作探究
在文章中,无论是采用第一人称的记叙,还是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都要特别注意人称的统一。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最好采用一种记叙的人称,否则会因不断变换观察点、立足点而使记叙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当然,提倡记叙人称的统一,并不是绝对排斥同一片文章中的人称转换,有些文章,为了避免第一人称的局限,有时将记叙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起来使用。不过这种交替不能过于频繁,在人称转换处,必须交待清楚。小结
教师姓名:年龄:任教学科:他这样来看待学生:他对学生的期望:他这样看待所教学科:他的兴趣爱好:他最近最高兴的事:他与我之间难忘的故事:
以上同学们都是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夸自己的老师,将这些事情完整的叙述出来就形成了一篇记叙文,然而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记叙文呢?选取最佳的写作视角
请以“肩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字数不少于800字。2、选择恰当的叙述人称。3、写真情实感,写出鲜明个性,杜绝抄袭。作文写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