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32年11月27日摄于北京师范大学操场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一、解题1.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写作背景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天安门集会
学生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
游行群众与段祺瑞政府卫队对峙
徘徊长歌当哭菲薄踌躇桀骜黯然噩耗肆无忌惮喋血攒射屠戮浸渍绯红和蔼洗涤殒身不恤注音páihuáidàngfěibóchóuchújiéàoànèdàndiécuánlùzìfēiǎiyǔnxùXǐdí
1、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一般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一般是通过叙事来凸现人物形象,另外还要交代事件的缘由和结果。
2、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初步疏理文章的整体思路。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三、四、五节。记叙刘和珍君
3、那么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4、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三、分析结构记念刘和珍君记念的目的一、写作缘由——悲哀愤怒二、写的必要——唤起民众记念的内容三、交往始末——暗自诧异四、遇害事实刘:微笑和蔼敌:下劣凶残五、遇害经过——从容辗转记念的意义六、经验教训——选择战法七、死难意义——奋然前行沉痛的悼念、愤怒的控诉
4、分析第一部分(一、二节)的思路学生读思考:•本部分写作的缘由,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5、如何理解这句话?6、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写作缘起(一、二)7、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悼念刘和珍君控诉反动政府痛斥反动文人唤醒麻木庸人
8、学生分别朗读三、四、五节讨论:第二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记念主体(三、四、五)追述生前事迹概括惨遭杀害详写遇难经过
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屠杀的暴行:(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致命创伤,没有便死。想扶起,中了四弹,立仆。又想去扶起,也被击,弹从左边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
屠杀逮捕血衣殴打遗骸
•进一步声讨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9、讨论:详细描写其屠杀过程的目的是什么?•赞扬烈士临难沉着、勇敢和互相救助的精神
10、朗读第六、七节。思考:这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教训意义(六、七)劝诫徒手请愿激励奋然前行
写作缘起(一、二)记念主体(三、四、五)教训意义(六、七)悼念刘和珍君控诉反动政府痛斥反动文人唤醒麻木庸人追述生前事迹概括惨遭杀害详写遇难经过劝戒徒手请愿激励奋然前行感情线索——爱、憎
1、刘和珍是个什么样的人?主要事迹?为人?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句来回答。探究思考:
刘和珍的事——神情举止——品质、精神、性格——作者情感●预定《莽原》全年——“毅然”坚定追求进步思想●参加师大学潮斗争●前往执政府请愿,被杀害——“欣然”前往爱国热忱★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有斗争精神温和善良“微笑”、“温和”“反抗”;虑及母校“黯然”、“泣下”有远见责任感
2、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面影?思考:
“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2处“微笑着的和蔼的”——3处鲁迅所以反复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面影,其用意是与军阀的凶残和诬蔑成为鲜明的对照,这样就更有力地表达鲁迅对反动派的愤怒,同时也更能激起人们对反动派的强烈仇恨。
杨德群
3.以上我们围绕着刘和珍的形象进行了一些探讨,涉及到课文第一、三、四部分,下面我们来探寻一下全文的思路:文章七个部分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贯穿的?
点拨关键: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有两处需注意。快速浏览课文一、二部分,找出第一处反复出现的语句;
一处: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一(2)】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二(5)】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二(5)】引导:鲁迅一向讲究用语简练,但此处为何如此罗嗦?三次“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结合语境分析。
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
另一处:a、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c、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引导分析:结合语境“无话可说”为何反复出现?这“说的无言”是否与前面“写的必要”及文中另一句“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相矛盾?
文章不是无情物,透过这几句看似矛盾又反复出现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中潜藏着作者的感情:即“悲”与“愤”,正是用这样的感情链条,作者才将众多的内容如此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4、探究鲁迅先生的感情变化(线索如何展开)
面对“三一八”惨案,面对被虐杀的爱国青年,鲁迅的感情是非常悲愤的,认为当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并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道: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情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决掩盖不住血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从中可见,鲁迅当时是何等悲愤,我们进一步来探究作者的悲愤之情。
5、在探究悲愤之情时,先结合分析作者的笔触涉及了哪几类人,悲与愤的感情所指。作者悲愤于三类人:当局者,其暴行竟是如此之“下劣凶残”;“有恶意的闲人”——所谓的学者文人,他们将烈士的牺牲作“流言”的种子,其流言竟是如此之“阴险”无耻;“无恶意的闲人”——庸人,他们将烈士的行动作“饭后的谈资”,愤于他们的麻木。
6、探究鲁迅感情悲在何处?愤又在何处?悲悲悼死难烈士悲忆交往经过悲议意义教训愤揭反动当局愤斥文人嘴脸愤批庸人麻木愤
悲愤激励说不说痛惜赞颂爱国青年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悲愤至极不欲敌人快意"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作者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权势集团,而几乎是整个落后的、沉睡的、麻木的社会。
读一读,品一品,揣摩疑难精彩名句。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认为精彩的名句,或者你认为难懂的有深层意蕴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许广平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二
真的猛士:哀痛者和幸福者:惨淡的人生:真正勇敢的革命者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为国为民哀痛;为国为民而牺牲,为改变旧世界而牺牲,并以此为幸福。
阅读三、四、五节1、分别概括3节主要内容。第3节:追述生前事迹。第4节:概述被害经过。第5节:详写遇难经过。
2、该部分写了刘和珍君几件事?这些事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反抗杨荫榆虑及母校,黯然泣下府门喋血难中救助敢于反抗有远见、责任感勇敢坚强、敢于抗争从容善良
3、用一个词概括刘和珍的形象特征:微笑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4、为什么“微笑”反复出现?作用:两组对比(1)微笑而被杀害,反衬政府的凶残,反动文人的无耻。(2)微笑而黯然泣下,说明她是一个有责任感,能深思远虑的青年
阅读第四节1、朗读第四节,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第四部分作者感情脉络初闻噩耗,惊诧怀疑揭露敌人超出想象的凶残下劣抒发悲愤之情,发出战斗号召
2、体会虚词的作用。实词:表实在意义,名动形数量代虚词:连接句子语法手段,介连助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但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他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痕迹。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连用虚词,表意丰富虚词鲁迅消息闭塞噩耗传来神速卫队惨无人道刘遇害出人意料事实之确凿凶残+无耻惨象+流言表意丰富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污蔑。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惨象+流言“沉默”的两种结果:一种是爆发,即进行革命;一种是灭亡,即民众悲观失望,民族衰亡。
1、把“惨象”与“流言”对举,是什么意思?2、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3、最后一句是什么复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思考:
1、把“惨象”与“流言”对举,是什么意思?“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残忍;“流言”,则比刀枪更让人心悸,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比其主子更甚。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舆论,就构成了中国式的专制统治、中国式的白色恐怖。
2、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缘由:惨象——长期镇压,不敢说话流言——不断诽谤,无法说话在这野蛮而又严密的专制统治下,民族渐衰至亡,终于“默无声息”了。
“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
3、最后一句是什么复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选择句式1、对反动派的警告2、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四
教训: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朗读第六、七节,思考作者从惨案中得到了什么教训。
大量的木材: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结果却只是一小块: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才能前进一小步请愿时的流血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探究思考: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思考和感想有哪些?反对请愿这种斗争的方式牺牲给亲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对于将来的意义对于现实的意义类比引用对偶长句
名句欣赏1、“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鲁迅深信,人们会在这次流血事件中得到教育、鼓舞,会摆脱麻木状态,觉悟起来,进行斗争;革命者则将会更坚定地奋勇前进。这一句突出、深化了主题。苟活者——苟且偷生的人真的猛士——革命志士
难句解读这也是用反语写出的最辛辣的讽刺,最强烈的谴责。“伟绩”、“武功”是指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妇女儿童的罪行和血腥镇压学生的暴行;说“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是有意与“三·一八”屠杀女学生这件事作比较来说的。意思是说,在帝国主义唆使下,反动派在“三·一八”事件中屠杀徒手请愿学生的凶残无耻,远远超过了那些“伟绩”和“武功”。2、“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第五部分,记叙惨案发生的情景,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痛斥反动派的凶残、无耻。
文本探究3: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通感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
思想感情:本文记叙了刘和珍等烈士的牺牲经过,表达了对杀人凶手段祺瑞执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无比愤慨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刘和珍等遇害青年的尊敬和悲哀。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