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苏轼《赠刘景文》阅读答案及赏析】赠刘景文苏轼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①,菊残犹有傲霜②枝。一年好景君③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注】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秋末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已58岁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①擎雨盖:喻指荷叶。擎:举,向上托。②傲霜:不怕霜冻,顽强不屈。③君:你,指刘景文。【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立的菊枝在寒风中依旧显得生气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需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季节啊!【阅读训练及答案】
(1)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_____、_____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剧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荷尽菊残)(2)上联描写残秋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意?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赞美在肃杀的深秋季节,菊枝傲霜独立的品行。写荷与菊意在衬托橙与橘,赞扬它们的盎然生气和不畏寒冷的坚贞气节。)(3)橙黄橘绿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季节?(秋末冬初)(4)诗人为什么称橙黄橘绿是一年好景?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人生哲理?(即使青春消逝,人生将晚,但还是要珍惜这大好时间,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或: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熬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5诗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6这是一首赞咏秋令的诗,诗的表面好像在赞咏晚秋景色之美,事实上是用傲霜枝,来比方刘景文,颂扬他孤傲岸世的品行。7.诗的前两句写荷、写菊有什么作用?(2分)答: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为后两句谈论作铺垫。8.如何理解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诗?(3分)
答: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1分)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1分)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方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消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伴侣珍惜这大好时间,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自暴自弃。(1分)9.请指出诗歌前二句中的意象,并分析借其所表达出的含意。(5分)答:意象有败荷、残菊。(2分)两个意象展现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但已无与犹有形成剧烈的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3分)10.自古逢秋悲寂寥,而在此诗后二句中,所写的秋景有何特点?又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加以分析。(6分)答:后二句所写的秋末冬初的景色虽然萧瑟冷落,但更是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季节,显露出勃勃的生气。(2分)这样写是来比方人到暮年,虽是青春消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之际,(2分)勉励好友要珍惜大好时间,昂扬向上,不行意志消沉。(2分)赏析:
诗中所咏为秋天景物。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渚莲塘荷,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独立疏篱的残菊,虽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挺立的枝干斗风傲霜,依旧劲节。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领风骚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诗人的高超还在于,他不是简洁地写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将描写的笔触伸向了荷叶和菊枝。终荷花之一生,荷叶都是为之增姿,不行或缺的。苏轼用擎雨无盖说荷败净尽真可谓曲笔传神!同样,菊之所以被誉为霜下之杰,不仅由于它蕊寒香冷,姿怀贞秀,还由于它有挺立劲节的枝干。花残了,枝还能傲霜独立,才能充分体现它孤标傲世的品行。诗人的观看可谓细致矣,诗人把握事物本质的力量亦可谓强矣!这两句字面相对,内容相连,是谓流水对。已无、犹有,一挥而就,写出二花之异。
可是,不论是先谢还是后凋,它们到底都过时了,不得不退出竞争,让位于生气盎然的初冬骄子──橙和橘。至此,诗人才满怀喜悦地提示人们:请记住,一年中最美妙的风光还是在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屈原《橘颂》)的初冬季节!这里橙橘并提,实则偏重于橘。从屈原的《橘颂》到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树始终是诗人歌颂的嘉树,橘实则可以荐嘉客。橘树那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的坚贞节操,岂止荷、菊不如,直欲与松柏媲美了。难怪诗人要对它格外垂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