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论阿Q的形象作者:辽源市东丰县大阳镇影壁山小学电话:15843578255申恒博论文摘要:小说真实地描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灰色图画:麻木的人们,专制的统治,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以及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给人带来的变态与畸形心理。鲁迅在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艺术再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愚弱国民的灵魂,并把中国人潜在的心理因素生动的揭示出来。阿Q的出现,对于安于现状、丧失自我意识的国民来说,无疑是梦醒的警钟。同时也再提思想启蒙的迫切性。关键词:阿Q形象流浪精神胜利法辛亥革命引言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资产阶级把有强烈革命要求的农民拒之门外,而与封建势力妥协。所以,革命遭到失败。因此,广大农民在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向来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就后者说,是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的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于是写了一篇《阿Q正传》。《阿Q正传》最初发表在创办于1916年8月的北京《晨报》副刊上。虽然当时已经是中华民国了,但是文化上还是要求很严,不可以谈论政治。而报纸只提倡写一些让人开心的故事。鲁迅的这篇小说是应这份报纸的编辑孙伏园的邀请,写的一个叫做“开心话”的栏目的连载。用笔名“巴人”发表。取的是“下里巴人”并不高雅的意思。这个小说写得很有趣,大家都喜欢看,但是后来越写越不开心,越写越沉重,写出了中国国民性的典型,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思索。江南水乡的未庄,土谷伺里住着一个人。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他叫阿Q。有一回,阿Q说他似乎是姓赵,和赵太爷原是本家,细细地排起来,比起赵太爷的儿子赵秀才还长三辈。哪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赵太爷一见,大声喝道:“阿Q,你这个混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阿Q没有抗辩,从此也不敢再姓赵。阿Q既自尊又自负。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里,和别人口角时,间或睁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就是对有钱有势的赵太爷、钱太爷也不表现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呢。阿Q就是这样用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实际上的失败的地位。后来想赵太爷的女仆吴妈“求爱被赵秀才打出门外。为讨“生计”,被迫进城入伙偷盗。辛亥革命波及未庄时,他从县城返回,虽一向反对“造反”,但见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对此惊恐万状,于是也不免对革命“神往”起来,摇身一变为“”革
命党的假洋鬼子扬起“哭丧棒”,不许他革命,赵家遭抢后,无辜的阿Q又突然被“革命党”抓进县大牢处决了。可悲的是,他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枪毙,而且还在死前表演了他最后的精神胜利法:“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这一章里,还提到城里依然如故,掌权的还是原班人马,举人还在追究陈年老租,依然游街示众,依然看客如云,只是审问的跪改为站,处决的砍头改为枪毙。小说显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仍然是一团漆黑;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人,依然是那样麻木。下面,我就从小说的情节入手,沿着情节的进展,来分析一下阿Q这个典型形象。一、《阿Q正传》开辟了农民形象进入艺术殿堂的新纪元中国农民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最早得到表现是在诗经中,多数是勤劳善良的形象;在小说中,农民一般都是麻木,愚蠢的,都是被利用的工具。像这类小说塑造的人物都脱离了农民生活,他们的身上只有一点农民的味,而真正以农民为核心的小说,《阿Q正传》是第一部,然而这并不是说明农民的地位提高了。这样一个艺术新天地的开拓,从根本上说来,并不是简单地仅仅是作家个人意志和艺术追求的产物,而主要是社会的历史变化所引起的小说题材转变的结果。清末民初,随着辛亥革命的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了变化,革命的呼声响彻中国。历来是被利用对象的农民,这次会有怎样的表现?社会观念的改变在普通人中是非常缓慢的,既重视了他们的存在,又更加鲜明的显现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轻贱和卑微。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具体生动地展示封建末期中国农民的形象,反映了许多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在具体描写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生活在今天,我们要想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它的后期,在地主占统治地位的土地私有制度下,农民的悲剧命运及其生活风貌。了解农民的肉体和人格是怎样被蹂躏和被侮辱的,灵魂是怎样被腐蚀和被污染的,人性是怎样被异化和被扭曲的,了解他们过人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的活力是怎样被消解在庸俗无聊的斗争中的,就不能不读《阿Q正传》。二、阿Q是一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赤贫者。他生活在辛亥革命前一个偏僻的农村未庄。他没有家室,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的职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别人雇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过着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他是一个很能劳动但极端贫困的流浪雇农。他的极端贫困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极端低贱的社会地位,低贱到连一个姓名也没有。有一回,他喝了两杯黄酒,说自己姓赵,和赵太爷是本家,结果挨了赵太爷一个嘴巴,说阿Q不配和他一样姓赵。平时,谁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只是在雇短工时才想到他,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劳动力,一个生产工具而已。或者,只是人们来取笑的材料。谁也不把阿Q当作一个人,他简直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因此,后来当赵太爷和其他村里人都不雇佣他时,他只得落荒而走,流浪到城里去了,不然只能饿死。所以我们要认识阿Q,首先要把握这一点,这是一个极端贫苦的农民,他受尽了地主阶级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剥削、压迫和欺凌,极其不幸,
是非常值得人们同情的。鲁迅先生曾针对有人把阿Q写成二流子的模样,说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这里,鲁迅叫人们到洋车夫、小车夫里面去找阿Q的影子,而不是叫人们到剥削阶级或其他别的阶层中去找阿Q的影子,就是对阿Q的阶级属性的规定和强调。三、“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鲜明特征。《阿Q正传》中,通同过对阿Q这个落后的、不觉悟的流浪农民的言行的描写,表现了普遍存在于“国人的魂灵”中的“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是指用虚幻的精神胜利来掩饰或替代事实上的失败。这是一种病态心理,主要症状是妄自尊大、欺弱怕强、自轻自贱、麻木健忘等等。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的形成经历了这样一个动态演变过程:自尊——自欺——自轻——自虐——忘却(麻木)。阿Q性格的鲜明特征,表现为在现实的失败面前,不敢正视,不愿承认,更不想去总结教训,而是以自己假想的胜利来陶醉和欺骗自己,安慰自己,再以自己虚假的喜悦去欺骗别人。这一特征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或者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比如,阿Q不但没有土地,没有房屋,甚至连自己的籍贯也不知道,在未庄也只算得上一个末流农村流浪汉,不仅在经济上受剥削,在政治上也受到沉重的压迫,没有权力,没有地位,然而,他自己却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不但在和别人口角的时候,等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而且,“又很自尊,所有未庄居民,全不在他的眼睛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这种不承认主义即使是在一些小事上,也有这非常鲜明的表现。如:每逢有人揪住他的黄辫子在就近什么地方碰几个响头,说:“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牲。”阿Q总会说到:“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过我么?”可之后不到十秒钟,阿Q就会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可以自轻自贱的人。除“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算什么东西呢?之后,还会跑到酒店上喝上几杯,表现了阿Q令人难以置信的健忘与麻木。阿Q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失败,却用这种方式取胜。这种“精神胜利法”,如同麻醉剂,麻醉了他的每一根神经,使他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悲苦命运,奴隶不如的生活,并且至死不觉醒。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便是“精神不败”。鲁迅通过对阿Q形象多侧面的描写,展示了阿Q性格特征的种种表现形态。我们如果把这种种表现归纳起来,那就是人们所说的“阿Q精神”或“阿Q主义”。又由于这种种形态的表现得目的是求精神上的胜利,故一般又称之为“精神胜利法”。黄修己教授就将这种“病态精神”称为“精神胜利病”。阿Q在失败与屈辱面前,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陶醉,或者把屈辱和失败即刻忘去。也正是阿Q有这样的方法才能安抚自己并自以为永远胜利。由于这种病态精神的支配,他便永难振作起来以求自强,并永远在屈辱中苟活。由此可见,阿Q的性格特征是造成他病态精神的前提,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受欺辱,但是他的性格难以摆脱“自欺欺人”,所以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受尽屈辱的血泪史。直道最后糊涂的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胜利。这是何等令人痛心啊!
四、在革命浪潮卷到身边的时候,在眼看压迫者剥削者受到打击的时候,阿Q还是会表现出自发的革命倾向和翻身的要求的。阿Q起初从封建正统思想出发,认为革命是造反,就是犯上作乱,因而深恶而痛绝之。但当他看到原来压在他头上作威作福的赵太爷,白举人之流听到革命的风声,惶惶不可终日,偷偷地转移财产,他本能地感到革命大概是于他有益的了。他想当革命党了,并且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是革命党了。你看他得意非凡,大声嚷到:‚造反了!造反了!‛而这么一嚷之后,果然全村震惊,尤其是赵太爷,在他面前也变得‚怯怯的‛,还破天荒第一次尊他一声‚老Q‛,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这更实实在在地证实了他的预想,使他觉得翻身之日就要到来,于是感到从未有过的畅快,‚神往‛起革命来。当然,阿Q向往革命,并不是说他已经觉悟了,真是一个革命的农民了。因为他心目中,革命,就是把地主的财产,转变为私有财产。在他的想象中,革命一起来,他就可以闯进赵太爷、钱太爷之类的家里,痛痛快快地占有他们的家具和一切财物,还可以随意选择一个女人做自己的老婆,等等。总之,是他‚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这是一种落后的农民革命观。可是他在‚神往‛革命之后,还是那么糊涂,以至后来把革命与城里抢匪的行径混同起来,结果被裁了脏,被绑上了法场。可见,阿Q至死也没有觉悟。综上所述,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形象,他的性格核心是精神胜利法,除此而外,他身上还有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存在。同时,为他的阶级地位所决定,又必然有某种自发的革命要求。阿Q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形象。鲁迅塑造阿Q形象的意义在于:其一,通过刻画阿Q,深刻地揭露了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和危害。鲁迅为阿Q深受压迫而不知作真正的反抗感到痛心,对他的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进行了无情的边鞭挞。他是多么希望阿Q这样的农民能够觉醒起来,正视自己的处境,进行真正的反抗。其二,作品通过阿Q的悲剧,提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阿Q虽然落后,但如果有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也不会造成悲剧。阿Q这样的农民,对于封建统治者满怀仇恨,本不失为一种使地主阶级恐惧的革命的力量。只要有人正确引导他,把他自发的阶级仇恨转化为自觉的革命行动,他完全可以成为真正的革命者,在革命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的革命党人,根本没有去注意农民,没有去发动他们,启发他们的觉悟。致使阿Q这样受苦的农民,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被所谓的革命政权杀害了,成了革命的牺牲品。这样鲁迅深刻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批判了革命党人对农民的漠视。阿Q的死,就是这一批判的高潮,满含了作者的悲愤。参考文献:1、王艳娥主编《鲁迅的故事》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年2、鲁迅著《鲁迅文集》京华出版社2009年3、 郁华编选 《鲁迅经典》 海南出版公司 1999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