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蒋圣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18个生字,其中5个一类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8个二类字能熟练认读。理解“坚守”“围攻”“会师”等词语。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尝试把握课文大意,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教学重点、难点:1、能认识本课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坚守”“围攻”“会师”等词语。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尝试把握课文大意,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朱德像)。小朋友们,认识他是谁吗?师范写“朱”,提醒注意点。2、关于朱德,你知道些什么呢?请你简单地介绍介绍。教师补充介绍: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大家都称他“朱总司令“建国以后,他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3、(出示:扁担图片)认识这是什么吗?(板书:扁担)提醒“担“读轻声。引导学生认识“扁担”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扁担上的记号:看看这个“记”怎么写的,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吗?你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的吗?师范写。知道这个“记”什么意思吗?是表示要记住吗?现在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人是谁吗?4、(板书:的,指着板书的课题)课文写了朱德的什么呢?你能通过朗告诉大家吗?小结:相同的内容,根据需要,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读法,突出的重点也就不一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朱德爷爷为什么会在扁担写上这三个字呢?请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扁担讲了谁和谁怎样的故事呢?2、教师范读课文。3、课文围绕扁担讲了谁和谁怎样的故事呢?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板书:战士们)他们之间围绕扁担发生了什么事呢?(板书:挑、劝、藏、做)4、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标出自然段序号。(2)大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5、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生字词zhì     shǒu   ɡōnɡ ɡānɡ同志 坚守 围攻 井冈山bì         chǎn    jì必须 生产 标记 一块儿quàn  bìnɡ劝说 并dí        lùdǒu敌人  山高路陡  fěnsuì  yuè粉碎  翻山越岭(开火车读,通过评价提醒:“冈”“攻”“并”后鼻音。“路”声母是l,“粉”前鼻音)(2)老师现在把它们的拼音去掉,顺序改变了一下,你还能认识吗?(分行出示词串)朱德 扁担 井冈山坚守 粉碎 敌围攻山高路陡  翻山越岭(指名读) 小结:这排列有规律的,节奏鲜明的词串,每一行就向我们展示了故事中的一幅画面,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学生齐读)(3)关注反义词:攻和守,学习这两个生字。具体语境理解、运用:A、敌人对我们井冈山根据地围攻,我们红军就要——坚守(出示:围攻——坚守)B、下棋的时候,对方进攻,你就要——防守 (出示:进攻——防守)(4)练习读长句子。出示长句子:A、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B、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学生自由练读,讨论(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纠正和评价。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背景。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当时是怎样的情况呢?(出示第一自然段)数一数,有几句话?2、自己读一读,你知道了些什么?3、你还有什么疑问吗?理解“会师”,体会“会师”时战士们的心情。(谁跟谁,在什么地方会师?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也来到井冈山,这两支队伍合在了一起,这就是——会师。现在这儿这儿有了两支部队,人数生增多了,力量更强大了。大家心情怎么心情怎么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指名朗读。4、(指图,引读第二句)红军在——山下不远处就是——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1、(出示带田字格的“志”,指名读)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这个字真有趣,红军战士心连心,大家互相称同志。所以上面是个“士”字。你会给这个字组词吗?3、写字:把这节课学的5个生字描红1个,临写1个。(学生书写,教师提醒和纠正写字姿势。)(老师选出学生作业指名评价,教师再进行补充和修正。)五、总结课堂,布置作业这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朱德的扁担》,知道了朱德总司令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坚守井冈山根据地,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品读课文。课后请大家给生字找朋友,和同学比赛,看谁知道得多。(出示作业: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给生字找朋友,和同学比赛,看谁知道得多。)六、板书设计:       朱德的扁担         挑做      劝   藏          战士们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