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作者介绍弗·恩格斯(1820—1895),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德国人。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一个人继续担任欧洲社会主义者的领导和顾问。他一生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给无产阶级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卡尔·马克思标准像
卡尔·马克思墓
马克思、恩格斯帮助法国工人制定纲领
《资本论》第一卷的封面
马克思在特里尔的故居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结构和马克思的伟大功绩。2.学习借助文体特点和有标志性的语句来理解文章内容、结构和层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方法。
“悼词”是“演说词”的一种,是用演说的形式说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文体特点:
文体特点悼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三大结构内容
1、阅读全文,找出每小节标志性的语句,概括每小节的大意。一、听朗读,弄清本文的结构内容
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2、逝世造成的损失对象上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程度上:不可估量地位上:空白3、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4、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殊运动规律5、研究的领域很多,发现独到,不是浅尝辄止6、从事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指导革命实践)7、一生主要革命活动真正使命:推翻资本主义及其国家制度 解放无产阶级革命业绩:8、在当代的巨大影响敌人:忌恨 诬蔑战友:尊敬 爱戴9、深切悼念马克思(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生前的巨大贡献)宣传方面 组织方面
2、根据悼词的三大部分的特点理一下文章的结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二.(2-7)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三.(8-9)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一)阅读文章主体部分的(3---7),思考各小节间逻辑关系。二、理清结构间的逻辑关系
3、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4、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殊运动规律5、研究的领域很多,发现独到,不是浅尝辄止不仅如此,……还层进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一个,也幸福了……层进6、从事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指导革命实践)7、一生主要革命活动真正使命:推翻解放革命业绩:宣传 组织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因果科学家理论家革命家实践家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层进
(二)阅读文章(2—7),思考2与(3—7)的关系。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剩余价值)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剩余价值)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因为这样,所以……贡献之巨大,无可企及指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领导作用而言指马克思对于社会科学的理论创造和推动作用而言第二个对于第一个对于(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过渡请找出文中总括性、过渡性、承递性等有标志性的语句。
思考:1、两个“对于”顺序能否更动变换?“战斗的”三个字能否省去?为什么?这段话两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不可估量”和“空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义?2、作者在3—7展开时为什么不先写实践,后写理论?
明确:1、“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观点之一,而马克思创建革命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服务。“战斗的”体现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现实斗争的指导作用和领导作用。“不可估量”和“空白”分别从程度上和地位上形象地强调马克思的逝世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带来的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颂扬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为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使听众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又能重点突出,作者在2节总说时,采用了由主到次的方法,而在展开时,又注意内容的衔接,采用由次到主,逐步推向高潮,直到顶峰。
2、逝世造成的损失对象上程度上: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不可估量 空白科学家理论家3、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4、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殊运动规律5、研究的领域很多,发现独到,不是浅尝辄止革命家实践家6、从事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指导革命实践)7、一生主要革命活动真正使命:推翻解放革命业绩:宣传 组织层进(生前的巨大贡献)总分(解说)生前的巨大贡献
(三)阅读1、8、9,思考与文章主体部分(2—7)之间的逻辑关系。思考:1、“这个人的逝世”,在第一段中是用哪些词语表述的?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这是怎样一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恩格斯的什么感情?
明确:用了“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但永远地睡着了”这些词写“这个人的逝世”。这样写是不愿意,也是不忍心直接说出。这种修辞方法叫“讳饰”。表达了恩格斯无限痛惜和深切怀念之情。
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巨大贡献2、逝世造成的损失(生前的巨大贡献)科学家理论家3、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4、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动规律5、领域多,发现独到,不浅尝辄止革命家实践家6、从事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7、一生主要革命活动真正使命革命业绩8、在当代的巨大影响敌人:战友:忌恨 诬蔑尊敬爱戴9、深切悼念马克思(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未必有一个私敌因果(一)(二)(三)这个人逝世承接正因为这样因果
理论贡献两个“对于”(总纲)不可估量的损失马克思逝世实践贡献两个发现(点~面)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的规律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用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连接上下段)宣传(编报著书)组织(创立工人协会)思想家革命家深远的影响敌人人民驱逐诽谤诅咒尊敬爱戴悼念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一)(二)(三)
全文1300多字,按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概括地介绍了马克思伟大的一生。‖写作特点‖1.内容高度凝练、概括。2.语言准确严密,处处关照呼应。准确性表现在:对马克思逝世的痛惜与悼念,对他的斗争精神和崇高人格的赞美,评价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以及对反动派的蔑视等,遣词用句都十分确切、明白。严密性表现在:句子中的限制和修饰,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承接和照应。
3.议论、记叙、抒情融为一体。全文以议论为主体,全面而准确地评价了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情景,概述马克思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高度凝练、概括,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抒情的成分贯穿全文,对马克思逝世的悼念和惋惜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对马克思杰出贡献和伟大人格的崇敬赞颂之情流溢于言表,具有感人的力量。
这篇悼词,极其简洁地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不仅令人信服,而且令人感动。令人信服,是因为文章列举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功绩,他的业绩是客观存在的,是无可争辩的。令人感动,是因为文章在说理过程中,运用了适当的描写性语言,从而打动读者。这种在特定场合、特定环境下、特定身份的讲话,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沉痛悼念和热烈赞颂。小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