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说木叶优秀教案0篇一:说木叶公开课一等奖0《说“木叶”》教学设计囹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刖2、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12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诗词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0教学重点: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国高考导航:0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成语,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0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0学法指导: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
的观点。囹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囹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学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S【提问】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一一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0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0二、文本探究0(一)摆现象一一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0【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S——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
s【PPT展示】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一屈原《九歌》洞庭始波,
木叶微脱。谢庄《月赋》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褒《渡河北》12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一一陆厥《临江王节士歌》0【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0(二)析问题一一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囹(1)“树叶”与“木叶”0【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0(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囹树一一有生命力的,翠绿的,枝叶繁密的0木一一没有活力的,枯黄的,树叶落尽的【朗读】第四段最后两句话0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a(2)“落叶”与“木叶”0【提问】“树叶”会让人联想到饱满青翠的叶子,的确不适合秋风叶落的季节,那我们改用“落叶”是不El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五段、第六段)囹落叶一一强调的只是树叶落下的动态
0木叶一一不仅强调了树叶落尽,树干光秃秃的样子,还暗含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0【朗读】第六段囹第一句:“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0第三句: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第五句: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0【过渡】由于“木叶”一词更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秋天疏朗干燥的特点,所以古代诗人就特别钟爱“木叶”一词了,甚至推陈出新,在诗中运用“落木”一词。比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比起“木叶”又有什么暗示性的信息呢?0(3)“木叶”与“落木”
0【朗读】第六段倒数三到六行S“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0(三)下结论一一“木叶”与“树叶”在艺术领域有巨大差别;0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囹【朗读】最后一段(第七段)“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更正】课本的“一字千金”应改为“一字千里”。囹【高考链接】把握常考成语的含义0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个字,用来比喻相差的很少。相去无几:两者之间距离不远或者差别不大。一字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0一字千里:在某句话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别,表达出的意蕴却相差很大。0三、拓展延伸S“树叶”与“木叶”不过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却一字千里,这种一字千里的差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下面就分析诗人为何钟爱“落红”“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0“落英”“落红”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诗歌中“落英”出现的情况不少,《全唐诗》约有16句,《全宋诗》中约有36句,而《全宋词》就约有26句,但其中也有个别句“落英”不是做“落
花”的意思。S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暮春门有感》“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秦观《如梦令》“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晏几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等等0以“落红”表落花意的也不胜枚举,《全唐诗》中约26处,仅《全宋词》中就约有91处,如:张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0【提问】诗人们为何在当用“落花”时而弃之不用,却钟情于“落英”“落红”呢?0【结论】一、花字出现的时间比英字晚,“英”在《诗经》中就有,如《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见《辞源》)。0二“落英”“落红”与“落花”相比,前两者雅致,后者通俗。S三.意韵不同,“落英”状花瓣缤纷飘落之态落红”尽显花的明艳之色,这都是“落花”一词所不能勾画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0【过渡】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一个词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诗句能暗示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OE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一苏轼《水调歌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一李清照《醉花阴》林庚,字静希。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与季羡林等人并称清华园“四剑客”。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决意退出讲坛,为学生最后一次讲屈原和李白。开讲那日,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却讲得激情飞扬,贯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神奇般地复活了。这堂课下来,听者皆感慨:诗歌竟然可以讲到这个境界!0是的,读诗可以获得心灵的抚慰,而写诗亦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初学写诗,可以从一些小片段写起,重在灵感与坚持。下面,请同学们每人根据儿歌《春天在哪里》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诗《秋天在哪里》。S春天在哪里呀0春天在哪里0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0映出红的花呀囿映出绿的草圍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鹏s【过渡语】:囹老师根据木叶的形象也写了一首诗,与同学们分享。配乐诗朗诵《听见叶落的声音》。0傍晚,天灰蒙蒙的,像个委屈的孩子,眼里唸满了泪水;刖秋夜,眼帘紧闭,在她微微的鼾声中,我听见,一片叶落的声音;清晨,窗子微合间,溜进一丝泥土的气息,我看见,一地斑斓;原来,银杏与红枫,相约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见了个面。五、课堂小结及板书《说“木叶”》一文从“木叶”出发,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诗句,诠释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奥道理,让学生在体悟诗歌魅力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0《说“木叶”》・0树叶——木叶・囹・・51落叶木叶囹木叶落木0六.课后作业刖搜集整理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及情感特征。02.阅读文章《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积累写作素材。
囹附录:囹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张伟)0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细、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细、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囹10月4日,与往常一样,他吃过晚饭,上床休息了一会儿。晚7时左右,家人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位杰出的诗人已经停止了呼吸。0“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他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0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他在园子里种了花草,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在那扇油漆有些脱落的大门里,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看着花丛思索,阳光洒在他身上,他的侧影清灌而安详。S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鸣还记得,一次听林庚讲“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讲到“风满袖”的意蕴时,他平静地、引经据典地讲着,站在写满优美板书的黑板前,静静地看着学生。张鸣忽然“感到了先生绸衫的袖子仿佛在轻轻飘动”,虽然那时教室里并没有风。0“从那时起,我才感受到了诗的魅力,那是一种静默中的召唤。”张鸣说。S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
・!■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0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囹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0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0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北大毕业生余杰曾撰文回忆读书时他与林庚的一次接触。林庚站在料峭的寒风中迎接他,主动与他握手,说话总带
着”。S林庚写信给自己的弟子孙玉石,会提笔写道:“玉石兄如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林庚的一些学生创办刊物《红楼》,被打成右派,发配外地,颠沛流离。林庚一直挂念在心,直到他90岁生日时,仍然凭记忆列出他们的名字,嘱咐张鸣,把他们务必请来见面。0林老先生讲究衣着,爱戴围巾,素来整洁。即使披一件夹克,不扣扣子,能让人觉得“高洁”。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0他的学生袁行需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0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卑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0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0“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S林庚给他的学生留下了这样的笑容:“他抬起头,微微含笑,望
着屋宇的东方,目光中有坚毅,有安详,有回忆,有思索,有自足,有憧憬。”S这样的笑容已经成为历史。2006年10月4日黄昏,林庚由保姆陪伴,又一次来到北京大学未名湖边。很快将是中秋,他有些失望地说:“怎么月亮不圆啊?”0“快了,后天就是中秋了。”保姆答道。0“好,到时候我们出来看月亮。”林庚有些高兴地说。这天晚上,他在燕南园62号的家中,永远地离开了。S(原文有删改)E1篇二:《说木叶》优秀教案囹说“木叶”教学设计0教学目标Ell.比较“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E12•善于根据题目,关键性的字、词、句,去理清文章的大体思路,化繁为简。E1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S教学重难点S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0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
诗歌语言的特点。囹学情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0第二课时0教学过程: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背诵杜甫《登高X师:请想象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0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0师: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给我们解答吧。0二、整体感知,明确观点回I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II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sm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一字千里。0三、合作探究,品味“木”的丰富意蕴恥•多媒体显示诗句,学生体味“木”与“树”的不同,得出“木”
的第一个特征。囹“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0“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0“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0一个落叶的因素。……E12.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0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了。概括“木”03•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的不同意味,第二个艺术特征。囹“木”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0(表格见学生导学案)13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囹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0诗歌语言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人蕴含在诗歌里的情感,这是读诗歌的关键。0四.学以致用,鉴赏诗歌
0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0春夜洛城闻笛李白0谁家玉笛暗飞声,三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种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述这首诗的时候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0明确:“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0多媒体投影: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0相看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李冶《送韩揆之江西》)秦楼月,年年柳色,瀟陵伤别。(李白《忆秦娥》)0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移家别湖上亭》)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0五、布置作业:S六、小结:今天,林庚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就启示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重对意象的细细体会,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平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
刖篇三:《说木叶》教案设计贵州省思南中学张志敏教材概述:本文是林庚先生的一篇文化随笔。文章内容表面上看是分析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诗人们用意象“木叶”而不用“树叶”的原因,其实质是来阐发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0文章分析深入浅出,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对古诗“木叶”这一意象的捕捉之中,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表现力进行了透视。S教学目标:01.理清文章的思路,即古代诗人为何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这一意象。2、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03.了解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明确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学会利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找到诗歌鉴赏的通道。04.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情,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0教学重点:0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所引用诗文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
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教学难点:S全文表面上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其实质是谈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课时安排:两课时。0教学方式:讲授与提问式相结合的教学法。囹第一课时13课时目标:理清文章思路。0教学过程:0一、导入课文0让学生背诵杜甫的《登高》,赏析其中的名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01>问:这两句诗所营造的意境是什么?02.从赏析中同学们知道“落木”则为在秋风作用下漫天飞舞的树叶。则问:杜甫写作此诗时为什么使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呢?囹二、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把每段序号标出,把每段中的古诗句划出来。(教师提问式教学方法来理清思路)。0(一)让学生齐读课文中的诗句。01>教师问:这些诗句中均有一个共同的意象是什么?(教师可对这些诗句进行适当点拔)学生答:是“叶”。囹2、教师问:这些诗句中都是用“叶”吗?0学生答:有的诗句用的是“木叶”,有的用"叶”,有的用的是“落木”,而有的用的是“树”)
El3、教师问:对于“树叶”这个物象,融入诗歌后称呼最多的是什么?0学生答:“木”字0(二)让学生齐读第4-6自然段囹4、教师问:古代诗歌中为什么用“木叶”而不用“树叶”?以课文中找出“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0提问让学生在第4段中找出“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的区别。0教师补充“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秋月??高木”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令人感觉到“空阔”的意味;“高树??扬其波”则给人一种饱满感,囹使人感觉层层树叶的波动。0从课文中比较出“树”与“木”的不同:0特征:树,繁茂的枝叶,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囹木,枝叶疏朗,黄色,本质的干燥0意味:树,饱满、飘零0木,疏朗、干燥、空阔0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没有悲愁。0木,秋风叶落,常跟离愁别绪联系起来,有悲愁。囹5、教师问:由此第四段中对“木”和“树”的比较,作者得出了“木”在形象上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是什么?0学生答: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06.教师问:“木”,除了这个艺术特征外,还有没有其它的艺术特征?在哪一段中体现出来?学生答:第六段:“木叶”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217、教师问:第4段和高6段分别讲了“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那么第5段又讲了什么内容?用原文回答0学生答: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这暗示性仿佛就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三)8.学生齐读第7段,然后教师总结。0师讲:在诗歌艺术里,有很多意象在概念上相去无已,比如“树”和“木”,然则到了艺术形象领域,差别却是一字千里。0三、教师总结:0本文作者阐释了在古代诗歌中,很多诗人对“树叶”这个形象总是用“木叶”去替代原因,让我们明白了诗歌语言运用上的暗示性问题,更让我们知道,在诗歌意象里,很多事物在概念上相去无已,其实到了艺术领域却常常是一字千里的道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诗歌鉴赏中特别注意此点。0第二课时回课时目标: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举出些古代诗歌的意象进行训练。S教学过程:S一、教师导入0上节课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
表面上是阐述古代诗人为何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这一概念,分析了“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其实质上是来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0其实,在我们学习的古代诗歌中,这种现象是不胜枚举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些诗歌中常用的意象。0二、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些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让学生去找出学过的诗句。囹“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圆”。一一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一张九龄《望月怀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囹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一王安石《泊船瓜洲》囹“酒”0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0—一曹操《短歌行》0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一杜甫《登高》S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言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S一一白居易《琵琶行》04.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一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一李清照《声之慢》EJ“囹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一一晏殊《浣溪沙》13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S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一王湾《次北固山下》0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一李清照《声声慢》0“柳”0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一《诗经•采薇》囹2、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一李治《送韩揆之江西》03.秦楼月,年年柳色,濡陵伤别。一一李白《忆秦娥》0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囹教师问:这些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那么,大家思考,以上意象的特定意味。0学生答:学生回答一定是众说纷纭。0教师补充:“月”:望月远怀,思念亲人,暗含有月圆人不圆的愁情。0则是“愁”的象征。S“雁”:则在很多诗歌中是传情物.常常成为寄托离愁别绪的载体“柳”:则常常与离情有关,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0三、布置作业。0其实,在有些诗歌中,同一意象的内涵并不是绝对不变的。请同学们分析下面几首诗,看看此些诗中“柳”这一意象因内涵的不同,是如何导致主题的不同。(教师下发资料)咏柳柳
贺知章李商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垂柳咏柳唐彦谦曾巩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乱条犹未变初黄,国倚得东风势更狂。S解把飞花蒙日月,0不知天地有清霜。0四.课堂小结:
0通过这些例子,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更是看到了诗歌语言独特的魅力,也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灿烂与博大精深,也为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所折服。附:板书设计0《说“木叶”》0特征:树,繁茂的枝叶,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0木,枝叶疏朗,黄色,本质的干燥0意味:树,饱满.囹木,疏朗、干燥、空阔0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没有悲愁。木,秋风叶落,常跟离愁别绪联系起来,有悲愁。0木”的第一千叶帆文摘:说木叶优秀教案)个艺术特征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囹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是:它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0palign=right张志敏/p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