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预习·梳理与积累
预习助读【了解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一部署凝聚了全社会崇尚劳模精神、追求工匠精神的广泛共识。
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在于对本职工作的执着、专注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付出。弘扬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使命呼唤。当前我们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方式推动形成先进生产力,以“质”的提升带动“量”的提高,其中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终究是由人来完成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不仅是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石,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
【相关链接】新闻评论: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阐述观点、发表议论、表达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它针对的往往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等。新闻评论主要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等。
社论: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表的权威性言论。它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表明媒体的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指导性。评论员文章:仅次于社论的重头评论,规格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以体现媒体的立场为主旨,通常不署名。短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简明扼要的评论文体,是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短评以其形式短小精悍、内容鲜明独到、语言生动活泼的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2)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3)离群索居:离开同伴而过孤独的生活。(4)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5)尽心竭力: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6)臻于至善:达到善的极致。(7)超今冠古:超越古今。(8)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9)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1)巧夺天工鬼斧神工辨析:“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所能为。前者强调人工事物,后者强调大自然的力量。例句:①苏轼曾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意思是诗和画在法则上都是一个道理。要巧夺天工,要有生气和意境。②这里既有天然去雕饰的鬼斧神工之作,又有独具匠心的人造景观,二者完美融合,浑然天成。
(2)废寝忘食宵衣旰食辨析:“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例句:①河南郑州的时大爷是郑万铁路河南段的农民工,他爱写歌词,经常废寝忘食。②唐文宗即位之初,曾颁了一道试贤良策,其中讲到自己任用贤良,警惕小人,宵衣旰食,希望能把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发扬光大。
研习·讨论与鉴赏
问题研讨【任务一】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观点1.这篇评论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参考答案: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2.文中的“工匠精神”具有怎样的内涵?参考答案: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的极致追求,专注、物我两忘的境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技近乎道的信念。
3.文章第1段引用一位企业家的话,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①用企业家的话印证当今时代更加注重品质这一现象。②作为道理论据引出自己的观点。③使读者易于接受,增强真实性与可信度。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对于企业来说,为什么工匠精神“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参考答案:工匠精神使企业更符合时代需求;工匠精神使产品更精致,从而经受住用户挑剔眼光的检验;工匠精神厚植可以使企业气质雍容、活力涌流。
【任务二】分析论证方法,体会语言特色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参考答案: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普通人的话,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读第4段中“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这句话。参考答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
3.怎样理解“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参考答案:并非人人都要成为手工匠人、从事技术工作,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追求并践行工匠精神,热爱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课堂活动作者说:“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提示:本题要求理解句子含义,答案可以不唯一,但要结合句中关键词“工匠精神”“安身之本”“生命的尊严”来思考。
整合建构
【审美鉴赏】言之有文,辞达理举1.修辞的运用,使语言有文采。文章第4段中排比句的运用使得语言气势磅礴,突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另外,文中灵活引用古文、诗句以及他人的言论,在丰富文章论据的基础上使文章显得文采斐然。
2.语言表达准确、鲜明。新闻评论要做到以理服人,必须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而准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又要借助准确的语言。文中“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等句中“才”“一定”等词语的运用使得表达准确有力,观点鲜明,突出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素材挖掘】●尽职尽责工匠精神是尽责。工匠精神是一种传统美德,尽责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凡是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是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只有时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忘我奉献,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选择。
●坚守自我与信仰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所谓工匠精神,是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其实质就是企业人的信仰及对信仰的坚守。
练习·思考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答案:A解析:B项,“诣”应读“yì”;C项,“锉”应读“cuò”;D项,“强”应读“qiáng”。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雕塑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图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图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答案:A
解析:“精益求精”指(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励精图治”指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第一个横线处修饰对象为“工匠精神”,应用“精益求精”。“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第二个横线处修饰对象为“作品”,应用“耳目一新”。“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数不胜数”指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材料中强调的是作品的美,应用“美不胜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评论已经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发展方向,电视新闻评论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类型。B.每个人都不需要成为一个“全能选手”,只要有自己的专长,做好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就行,而工匠精神就是要在这方面做好做精。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育人,更在于传授技能,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D.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答案:B解析:A项,缺主语,可删掉“随着”或“使得”;C项,不合逻辑,应调整为“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D项,搭配不当,“广泛而热烈”只能和“讨论”搭配,而不能和“思考”搭配。
4.下列各句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B.因为在它的背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C.在20世纪50年代初,扫除“文盲”一度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D.“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答案:C解析:C项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其他三项表示引用。
您好,谢谢观看!
二、思考与探究5.在这个节奏飞快的世界,每个人都渴望快速成功。各种宣扬速成的成功学让人感觉成功唾手可得。结合本文所谈及的工匠精神,谈谈你对“速成”的看法和认识。答案: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