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9-2020 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word
精品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了解环境问题的分布,分析其产生原因。
4.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丰富内涵和原则。
教学重点:
1.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全球性特点。
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原则。
课型: 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是式谈话法、讲议练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生产力
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
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总是能
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
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人地关系思想。
【讲授新课】
1.人地关系思想是如何演变的?
时期 生产方式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崇拜自然
采猎文明时期 群体采集和狩猎
部分物种灭绝,环境
问题没有对人类构
成危险
人对环境是依赖和恐惧
改造自然农业文
明时期
农业耕作和灌溉
技术得到发展
森林、草原遭到破
坏,生物多样性减
少,生态系统日益简
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
单脆弱
征服自然工业文
明时期
工业科技突飞猛
进
出现污染公害,气候
变暖臭氧层破坏
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
化
谋求协调 20世纪
60 年代以来 背景
人口激增、资源短
缺,环境污染、生态
破坏
思想: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
展相互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
战略
2.人类与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
人类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
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人类社会与环境是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3.目前人类面临的是哪两大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何差异?
第一、由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过度,目前人类面临的是资源短缺(水资源、土
地资源、矿产、能源)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
第二、环境污染加重: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过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4.目前人类面临的是哪两大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何差异?
从城乡看:城市,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人类聚居密集,导致城市环境污染
严重。农村,由于利用资源方式不当、强度过大,农村的生态破坏严重。
从全球看: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发达国家
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均严重,且处在经济发展初级阶
段,人口增长快,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工业的
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5.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经济目标 环境观念 经济行为 措施
传统
经济
产值和利润
的增长、物质财
富的增加
认识不到或不承
认环境价值
以损害环
境为代价换
取经济增长
先污染后治
理
发展
经济
经济、环境、
教育、健康、安
全等领域
人类是环境的一
部分、环境是人类社
会的发展基础
注重环境
保护、走可持
续发展
发展中产生,
发展中治理
环境问题是伴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产生。本质是发展问题,可
持续发展。
6 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发展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代内、代际、人与物、国家与地区之间;
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
【总结新课】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发展的
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发展目的。
【课后作业】:
完成高一地理第二册填图册第六章第一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