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思茅港镇小学三年级数学组(二备)
一、教学内容:毫米 、分米的认识
课本第 2、3 页的例 1 及做一做,第 4 页的例 2 及做一做,练习一的
第 1、2、3、4、5、6 题。
二、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单元中,
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
学生身边的数学,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
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分析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体验 1 毫米、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难点:1、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
算。
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实际操作等突破
重点,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动手操作,计算等突破难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
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
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
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
思考相结合,在测量中,学生可能对毫米的测量更难掌握一些,可让学生
多操作,单位换算和计算也要加强。
四、目标预段: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单位。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定位
重点:体验 1 毫米、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难点:根据长度单位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
三备
2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
多少?老师板书学生估计的结果。
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谁估计的结果更接
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不到 21 厘米,差 2 个小格。
宽:不到 15 厘米,差 2 个小格。
厚:不到 1 厘米,只有 6 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
时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
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2、学习 1 厘米=10 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 1 厘米的长度,数数在 1 厘米的长
度里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通过观察和数格从中得出,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就是 1 个
小格,长是 1 毫米。1 厘米=10 毫米。
老师板书:1 厘米=10 毫米
3、深刻感悟 1 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现象。
(一)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 1 毫米?然后动
手量一量看你说的对不对。(硬币、超市会员卡、钥匙等)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
(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同学合作验证猜得
对不对。
三、巩固练习
1、第 3 页做一做
2、第 5 页练习一第 1、2 题及第 3 题的前 2 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导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它叫什么
吗?到现在为止,我们共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2、请同学用语言表述或用手比划出来 1 米、1 厘米、1 毫米的长度。
3、量出下面物体的长度,并用合适的单位表示出来。
3
照片长: 蜡笔长:
宽: 宽:
(二)探究新知
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1)估算课桌的长和宽。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和宽。
(3)汇报测量方法: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四位小朋友。(出示例 2 情景图)他们也参加了
我们的测量活动,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看看他们是怎样测量的。(有条件
可用多媒体演示)
用学生尺测量。
方法一:15 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方法二:18 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方法三:10 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方法四:20 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用米尺或卷尺测量均可。
(4)针对 10 厘米为一段连续量的方法,师提出:“10 厘米的这一
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板书:
分米)类似课桌的长和宽这样的长度,一般选用分米作单位来表示。
2.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一)观察测量尺,你们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
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板书: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2)练习:2 米=( )分米
30 厘米=( )分米
1 米-2 分米=( )分米
14 厘米+26 厘米=( )分米
3.会选择分米为单位进行测量。
(1)以分米、厘米为单位,测量课桌的宽是
分米 厘米,课桌的高是 分米
厘米。
4.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
(1)闭上眼睛想一想:1 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 分米的长度。
(3)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 1 分米?
(4)估测一下黑板的长度约是多少分米?
指名到前面测量,看谁估测的最接近准确长度。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 4 页做一做
2、教材第 5、6 页第 3、4、5、6 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