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3、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年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年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年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充分预习,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引导、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二、介绍常识 1、关于孟子的常识。 2、关于《孟子》一书。 三、检查预习读课文的情况 齐读。 四、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节奏 1、听课文录音:(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节奏和作用: 这篇文章大量使用结构整齐的骈句,朗读时要注意它们的节奏,读出气势。如用了排比句式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于叙述,列举事实,为后面的论证奠定了充分的事实基础。 试标出下边句子的节奏(用“/”表示),然后练习背诵课文。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特别是像《孟子》这样短小严密而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为重要。本题就是锻炼学生划分句子结构、学习诵读的能力。 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五、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疏通文意 六、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 这一题是帮助学生积累古今语义有差别的字和词,为学好文言文打下基础。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举: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出征 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七、讨论交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现当代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识,用一些实例验证本文所说的观点,也可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八、课堂小结 九、拓展延伸、分层作业 1、联系本课内容,比较以前学过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课外阅读《孟子》的其他文章,如《鱼,我所欲也》等,体会孟子的雄辩文风。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