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一、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的背景、“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过程、意义及对海峡两岸关系缓解所起的作用;理解“一国两制”和“和平统一”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可行之路;进一步认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现实意义,增强只有综合国力的提高,外交上才能取得更大成绩。2,过程与方法采用教材阅读法,阅读邓小平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通过讲述法,讲述香港回归前香港的历史问题,中英谈判的过程,体会“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发问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行办法及对未来的期望。总体采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分析比较法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用整体认知方法分析、评价“一国两制”的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包括全体中国人一道,共同奋斗。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助于中国在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国家的统一有助于国力的增强,教育学生增强团结统一的意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奋斗的信心与决心。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了“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一国两制”的实践及“一国两制” 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现实意义。从中我们应认识到“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对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了中国人高超的政治意识和为实现世界和平的理想。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的内容、提出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是实现海峡两岸和平和统一的唯一出路五、学情分析    高中同学都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方法,但其知识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不能够进行理性分析,加之高一学生不够重视,基础不牢。因此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课本知识有机构建成新的知识,夯实基础,拓展视野,活化思维,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六、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情景导入-----自由探究------合作探究------知识整合------延伸拓展”来组织教学。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教学过程    通过学生朗读于右任的《望故乡》引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本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探究    探究一: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突破方法:第一步:结合所学知识,讲讲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第二步: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的本质相同吗?如果不同,他们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第三步:针对台湾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曾采用了什么方式解决?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应认识到,怎样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才最好呢?   探究二:统一之策: “一国两制”的提出(形成、内涵、意义)         突破方法:第一步: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什么没有马上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是怎样做的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步:学生看书,归纳“一国两制”形成的过程 第三:全班齐读课文,了解“一国两制”的内容,然后展示图表,加深对其的认识。 第四步:自由讨论,设计问题,让同学们归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过渡:我们知道这一构想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那么它最早是在什么地方得以实践的呢?从而导入。探究三:统一之路——港澳的回归及意义突破方法:第一步:给出三段材料加深理解中英在香港问题上的主要分歧及解决方法。指出“主权与治权的关系”及对其认识 第二步:中国在谈判中取得优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指导学生看【学思之窗】)进行归纳。(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第三步:展示香港、澳门回归图片,然后找同学谈谈感想并说说其意义。   过渡:在港澳回归几年后,一位著名的人士写了一副对联:今逢盛世倍思亲,遍觅中华少一人。你们知道这幅对联是什么意思吗?探究四:统一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突破方法:第一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有哪些有利因素和阻力? 第二步:在台湾统一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我们能否放弃台湾,任其独行?面对当前的形势,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本课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实践及远景,香港、澳门的回归证明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及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让我们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了期望,相信祖国一定能够实现完全的统一。 八、课堂检测:(见课件)九、深度探究: 请结合目前的形势,尝试在“一国两制”基础上,拟订一种可以承受的甚至是最小的代价来成功阻止“台独”和实现统一的理想方案。结束:投影出示余光中的诗《乡愁》,并配以朗诵,学生在朗诵声中体会此诗所表达的强烈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心愿,也是我们相信,只要全体中国人民一起努力,不远的将来,两岸一定会实现统一。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可现在,乡愁是一道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十、知识拓展1、港澳问题≠台湾问题港澳问题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结果,解决港澳问题涉及中英、中葡双边关系;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结果,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在解决方法上 同:都实行一国两制;异:权力不同 台湾有更大自主权,可拥有自己的军队; 2、特别行政区≠特区:同:都是地方行政区域。都有一定的特权。异:高度自治/特殊经济政策.3、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1)相同点: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2)区别:①设立的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②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③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④设立的目的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而设立的。4、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有哪些基本经验?1、祖国的强盛是统一的根本保证。2、包括香港澳门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统一信念是祖国统一的力量之源。3、一国两制是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4、坚定的的外交立场和灵活的外交策略是解决国际问题的重要条件。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