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
2016~2017 学年上期期末联考高二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1~15 题,每小题 1 分,16~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符合
题意)
1.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差别最大的一组物质浓度是( )
A.血浆与组织液的 HCO3
- B.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与血浆中的蛋白质
C.血浆与组织液的 Cl- D.组织液与淋巴液的 Na+
2.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
3.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 B 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
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 STZ 是否成功破坏胰岛 B 细胞,应(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4.某人右下肢因受外伤造成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5.将甲、乙、 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按左下表处理,实验结果如右下图所示。根据
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细胞分裂素
(浸泡浓度)
0ppm 2ppm 0ppm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6.近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7.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8.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9.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样方的多少会影响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10.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 S 型曲线,应使
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K/2 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11.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
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 B.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C.第二营养级的粪便 D.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12.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依据兔留下的
气味来猎捕后者,兔同样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追捕,说明( )
A.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生命活动的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1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
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
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
14.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载体”分别是指( )
3
A.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 连接酶 B.噬菌体、质粒、DNA 连接酶
C.限制酶、RNA 连接酶、质粒 D.限制酶、DNA 连接酶、质粒
15.在判断抗虫基因是否成功转入棉花基因组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检测的是( )
A.通过观察害虫吃棉叶是否死亡
B.检测目的基因片段与 DNA 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C.检测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与 DNA 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D.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特定抗体形成杂交带
16.糖尿病有多种原因。下图所示①、②、③是引起糖尿病三种原因,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上述三种糖尿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
行治疗的是②③
B.①、②、③引起糖尿病是自身免疫病
C.③所示产生糖尿病的病因是,浆细胞产生的抗
体 Y3 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D.若图中靶细胞为肌肉细胞,则胰岛素能促进该细胞内肌糖原的合成和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17.右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下关于导致 ab 段和 bc 段变化的相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时体温的变化
B.口渴和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
C.在寒冷的室外和进入温暖室内时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
D.饭后和饥饿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
18.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
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19.如图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某一器官生长影响的曲线,从图中分析可以得出( )
A.若 B 点对应为顶芽生长素浓度,则同一枝条的侧芽为 AB
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B.若 B 点对应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为 BC
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C.把植物水平放置,若 B 点对应为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
则茎的远地侧为 AB 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4
D.把植物水平放置,若 B 点对应为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根的近地侧为 D 点以下对应的
生长素浓度
20.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 H 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 ”,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 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F”,使手缩回
21.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 A、B 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D.农业生产中的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22.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的调查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先轻轻振荡试管
C.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滴加培养液,然后放置盖玻片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处理插条的方法中,浸泡法适合溶液
浓度较低,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
23.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 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
的是( )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③内的递质的合成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密切相关
C.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 d 的兴奋
2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
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
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5
A.捕食者主要捕食锄足蟾蝌蚪和蟾蜍蝌蚪
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雨蛙蝌蚪
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雨蛙蝌蚪可获得的资源
减少
25.下图是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第 1~5 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
B.第 20~30 年间种群增长率为 0
C.到 20 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大
D.第 15~20 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26.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若 A 代表下丘脑,a 为血糖浓度下降,则 b、c 可分别代表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B.若 A 代表棉铃虫种群,a 为诱捕雄虫,则 b、c 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
C.若 A 代表草原,a 为过度放牧,则 b、c 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D.若 A 代表人体 B 淋巴细胞,a 为抗原刺激,则 b、c 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
27.请根据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表示甲乙间为捕食关系,其中乙是被捕食者
B.在图中 D 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在图中 C 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D.若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曲线的振幅越大
28.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
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
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 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 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 种群
D.丙和甲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乙 种群
6
29.现有一长度为 3000 碱基对(bp)的线性 DNA 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
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 H 单独酶切,结果如图 1。 用酶 B 单独酶切,结果如图 2。用酶 H 和酶 B
同时酶切,结果如图 3。该 DNA 分子的结构及其酶切图谱是 ( )
30.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 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
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根据图示
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7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 55 分)
31.(10 分)分析下列两则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垂体是高等动物的重要内分泌腺,它由前叶和后叶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活动受到
下丘脑的控制。为了研究这一机制,科学家用犬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 将垂体后叶切除,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显著减少,犬的尿量增加。
实验二 将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一相同。
实验三 将垂体前叶切除,犬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症状。
实验四 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血管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三相同。
材料二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有关联系如下图: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①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A 表示的结构名称是 。
(2)由实验三可知垂体前叶能释放 ,A 分泌的 可以促使该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垂体后叶能释放 ,其主要作用是促进________重吸收水。
(3)图中表示神经调节的过程有 ,表示激素调节的过程有____;图中受⑥的调节过
程有 ,这种调节被称作 。
32.(10 分)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 表示仓鼠种群在没有天敌等较好环境条件下
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
(1) 据甲图分析,
仓鼠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_型增长;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
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在_______处(单选)。
A.a B.b C.c D.d
(2)乙图中所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3)乙图中 A 属于________营养级的能量,C 表示______________的能量,某种天敌粪便中的
能量应该属于仓鼠同化量中哪一部分能量 。(用简要文字说明)
(4)由仓鼠想到家鼠,那么对家鼠的控制,若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应当采取什么措
施来降低环境容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3.(15 分)Ⅰ.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
103kJ/m2•y)。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贮存。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_kJ/m2•y。
(3)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_____。
(4)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
的原因 。
Ⅱ.目前,粮食安全是 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
(1)上图原来膳食结构为鸡肉︰粮食=1︰3,若改为膳食结构为鸡肉︰粮食=1︰5,理论上,
玉米供养的人数将会______(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____________,人类要最大限度
地获得能量,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一年中,玉米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除图中所示的能量外,还将有三部分能量,它们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未被利用的。
34.(9 分)图甲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某经济鱼类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
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9
(1)图甲中,猫头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 2/5 来自于兔子,
2/5 来自于鼠,1/5 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增加 30g 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____________g。
若蛇全部死亡,猫头鹰数量可能会____________。
(2)图乙中,t1 时期该经济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在 t1 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
类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 30 条全部标志后释放,一天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
中,未标志的 50 条、标志的 10 条,估算该鱼类种群 K 值是_____条。若另外某一海域该经
济鱼类种群现存量约 3000 吨,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 300 吨,为充足利用该
鱼类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该鱼类的量为( )
A.3000 吨 B.1650 吨 C.1500 吨 D.不超过 300 吨
(3)下表是某湖区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 A、B、C 为不同
的营养级,D 为分解者。
分析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增加还是减
少?____________。
35.(11 分)右下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 EcoRI、BamHI 的酶
切位点,ampR 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 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 为启动子,T 为终止子,ori 为复制
原点。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包括有 EcoRI、BamHI 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据图回答:
(1)将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 与质粒表达载体分别用 EcoRI 酶切,
酶切产物用 DNA 连接酶进行连接后,其中由两个 DNA 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目的基因
—载体连接物、________ 、________ 三种。图中 ampR 和 tetR 可以作为
10
质 粒 表 达 载 体 的 基 因 , 其 目 的 是 为 了 鉴
别 。
(2)目的基因表达时,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启动子,其合成的产物是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
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第一小问的 3 种连接产物与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宿主细胞进行转化实验。之后将这些宿
主 细 胞 接 种 到 含 四 环 素 的 培 养 基 中 , 能 生 长 的 原 核 宿 主 细 胞 所 含 有 的 连 接 产 物
是 ;若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
的连接产物是 。
11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选择题:1-15 小题,每题 1 分,16-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5 分
1----5 BABDA 6--10 CBDCB 11-15 CBBDA 16-20 ADBCD
21-25 CCCDC 26-30 BBDAD
31.(10 分,每空 1 分)
(1)传入神经 下丘脑
(2)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不完整不给分)
(3)①②③⑦ ③④⑤⑥ ③④ (不完整不给分) 反馈调节
32.(10 分,前四个空,每空 1 分,后三个空,每空 2 分)
(1)S C (2)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完整不给分)
(3)第一 仓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不完整不给分)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4)粮食储藏在安全地方、硬化地面、释放天敌猫等(至少答出两条,答案合理即可)
33.(15 分,除标明外,每空 1 分)
Ⅰ.(1)呼吸作用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答有机物不给分) (2)1.1×105
(3)15.6%(2 分)
(4)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输出量(2 分,答一条给 1 分)
Ⅱ.(1)增多(2 分)
减少了玉米通过鸡这个环节所散失的能量,因此人获得的能量增加(2 分)
消灭害虫,停止养鸡,玉米秸秆养牛,生产食用菌或发酵产生沼气作为能源等
(至少写出两项。)(2 分)
(2)通过呼吸作用所消耗的 被分解者利用的
34.(9 分,每空 1 分)
(1)捕食和竞争 1350 增加 (2)增长型 360 D
(3)9.5×108 15% 增加
35.(11 分,前五个空,每空 1 分,后三个空,每空 2 分)
(1)载体—载体连接物 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连接物(答案不分先后) 标记
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2)mRNA(3)EcoRI 和 BamHI
(2)载体—载体连接物 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载体—载体连接物(不完整不给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