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科学 / 教学同步 / 浙教版(2013) / 九年级下 / 科学九年级下册

科学九年级下册

  • 2021-06-11
  • 10页
  • 417.5 K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 ---- 第一章 演化的自然 第 1 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 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2、1543 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 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 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3、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①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②星系离我们越远,运 动的速度越快;③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4、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勒梅特于 1931 年创建)。其主要观点: 大约 150 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和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恒星、、 行星乃至生命。行星乃至生命。 5、宇宙的将来—两种结局:永远膨胀下去, 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 胀的结果。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胀的结果。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66、、英国人英国人史蒂芬史蒂芬··霍金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他的宇宙无边界设 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7、宇宙: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宇宙是均匀 的、无边的、膨胀的。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类天体。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1、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1)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2)公元 1609 年,意大利科学家加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后,人们才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 (3)1781 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 (4)1846 年法国的勒维耶与英国的亚当斯发现了海王星。 (5)1930 年,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6)20 世纪 50 年代,航天探测器的运用,是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 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 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近圆性。 4、太阳系的形成——星云说 (1)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直径大多十几光年 (2)人们把宇宙中星际气体、尘埃和粒子流等物质叫做“星际物质”。 星际物质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气体和尘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 来,形成云雾状。人们形象地把它们叫做“星云”。 5、太阳系家族的诞生 (1)50 亿年前原始太阳星云因万有引力作用而收缩凝聚 (2)凝聚的星云,绕着中轴旋转,形成中间增厚的大圆盘 (3)继续旋转,盘面形成几个同心圆的圆环 (4)中心部份质量较大形成恒星——太阳,圆环部分形成一颗颗行星及卫星。 --- ---- 6、恒星的演化 (1)星云:质量体积比太阳大,但亮度较暗 (2)红巨星:表面温度比太阳低,但体积比太阳 大,亮度比太阳高。 (3)超新星:亮光相当于十亿颗太阳 (4)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体积小、亮度低, 但质量大、密度极高。 (5)决定恒星寿命的因素只有一个——质量!质 量越大,寿命越短! (6)太阳的演化:星云→原恒星→主序星→(太 阳)恒星→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星云) 7、太阳的光和热是靠太阳内部的氢核发生核聚变 而产生的。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1、地球的演化 (1)46 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在距今约 38 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海洋 中诞生。 (2)25 亿至 6 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大片陆地和山脉,海洋中的藻类释放初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逐 渐增多: (3)6 亿至 2.5 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增加,原始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海面,出现昆 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等生物; (4)2.5 亿至 0.7 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类动物 出现; (5)0.7 亿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等许多世界上的高大 山脉,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 2、生命的起源 1953 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氨气、氢气和水的密闭装置,以加热、放电来模拟原 始地球的环境条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 3、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 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①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②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 分子;③从有机大分子组成能自我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多分子体系;④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第 4 节 生物的进化 1、神创论和进化论的斗争。 2、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动植物化石。 (1)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都称为化石。 (2)动物化石的形成:动物死后落入水中→尸体上的肌肉腐烂→水中泥沙掩埋骨骼→水进入无机盐沉淀在 里面(化石形成)→将化石保存在外围泥沙堆积沉淀而形成的岩石中→某些化石随地壳的运动露出水面回 到地面,在风雨作用下露出化石。 3、生物进化的顺序和意义。越是古老的地层(深层)里化石生物越简单、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层(浅层) 里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级。 (1)进化顺序:①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②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③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种子植物④人:森林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 ---- (2)意义:化石在地层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 了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简单→复杂;低等→高等; 水生→陆生。 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比较 DNA 和蛋白质的差异。 5、进化论的演变 (1)最早较为系统地阐明生物如何进化的是法国博物学家乔治·布丰,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现在活着的种 类是从今天已经不存在的种类演变而来的。 (2)1809 年,法国博物学家让·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观点,认为现存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其他物种 变化而来的,现在存活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物种进化的原因是自身存在着一种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力 量。 (3)对神创论造成致命打击的是达尔文于 1859 年发表的《物种起源》,其中解释物种进化原因的自然选择 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主要观点: ①地球上的一切适于都起源共同的原始祖先,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内因是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 外因是环境的选择,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③变异对生物个体来说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遗传的作用是积累微小变异遗传和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第 6 节 遗传与进化 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变异: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2、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人类有 23 对 46 条染色体),染色体是由 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的。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由 1953 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共同提出。 脱氧核糖、碱基、磷酸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3、基因是起遗传作用的 DNA 片断。一个 DNA 分子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基因控制性状。 4、变异实质上是遗传物质(基因、DNA、染色体)发生改变而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例如白化病患者不 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造成的;先天愚型是 21 号染色体多了一条。 5、新达尔文主义(综合进化论)认为:亲代的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自然选择。如含有体格 强壮、反应敏捷的基因的动物往往能在择偶竞争中获胜,因此这些基因遗传给子代的机会较大,相反,含 有某些遗传病基因的动物往往得不到配偶或过早死亡使这些不利基因传给子代的机会减小。 6、“人类基因组计划”于 1990 年 10 月由美国启动,中国 1999 年 9 月 1 日正式加入。 7、育种与优生。 (1)杂交优势:杂交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如马和驴杂交产生骡,袁隆平杂交水稻。 (2)基因工程: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等。 (3)克隆:1997 年“多莉”羊诞生 (4)太空育种:将种子送入太空,使种子产生变异,有益变异多、高产、优质、抗病力强的特点。 (5)遗传病与优生: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 ----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第 1 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非生物影响:阳光、温度、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物因素:互助、斗争、寄生 3、生物适应环境:仙人掌肉质的茎、刺状的叶,竹节虫像竹节或树枝,枯叶蝶像枯叶,其他毛色等。 4、生物改变环境:植物蒸腾作用影响降雨,柳杉净化空气,鼠破坏农作物,蚯蚓松土增加土壤透气等。 第 2 节 种群 1、种群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的特征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生物种群中增加(或减少)生物 个体的主要方式是繁殖(或死亡)。 4、种群密度=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5、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 6、出生率=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 7、死亡率=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 第 3 节 生物群落 1、群落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种的所有生物种群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1)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2)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 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2、群落的结构:①垂直分布: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地衣层;②地形起伏、光照明暗、湿度大小 等影响,如树荫多苔藓和喜阴植物,树冠间隙多灌木和草丛。 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5、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总 厚度大约 20 千米,但是,绝大多数的生物都集中在地面以上 100 米到水面以下 200 米这一薄层当中。 6、生态系统成分 (1)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和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不可缺少成分:①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 的能量来源; ②分解者: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转化的作用(把有 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3)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不可直接比较。 7、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形成联系。举例:草→鼠→蛇→鹰。 (2)变化规律:能量按箭头方向逐级递减。 (3)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食物链连接交叉,形成一种网状联系。 (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渐减少的,即食物网中下一级的生物只能获得上一级生物的一 --- ---- 部分能量。 (5)注意:①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绿色植物——生产者。 ②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 8、固氮途径有:雷电固氮、人工固氮和生物固氮。 第 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破坏原因: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遭破坏。 (1)自然因素:自然灾害,如地震、 火山、 台风等。 (2)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 (3)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3、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4、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必须贯彻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5、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土流失。 --- ---- 第三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 第 1 节 健康 1、人类的健康 人的健康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2、做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 社会适应能力。 第 2 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1、19 世纪 60 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 的传染。 2、什么是细菌:①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②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 质;无成形的细胞核。④种类:杆菌、球菌、螺旋菌 细菌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①有些细菌能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②有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能产生 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3、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青霉素:英国微生物学家弗来明在 1928 年发现。 4、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 致病细菌 主要感染途径 病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 甲:粪—口传播 乙: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 粪—口传播粪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 飞沫传播 生殖器疱疹 疱疱疹病毒Ⅱ型 性接触 SARS 飞沫等传播 5、右图实验, (1)仔细观察,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无细菌,清 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比。 (2)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是: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浓度越高效果越 好。 (3)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4)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1943 年开始投入使用)。 6、滥用抗生素:①毒副作用,②过敏反应,③二重感染,④耐药。 7、病毒:个体微小,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没有细胞结构。 8、感冒分为普通感冒(有病毒性和细菌性)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7、什么时候流感(或当地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最高?(调查) 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编制调查表;④实施调查;⑤统计原数据进行分析。 8、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三要素: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5)预防的方法:①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②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③进行流感病毒疫苗 接种。 9、常见的传染病 浸有不同浓度 青霉素圆纸片 营养琼脂 浸有蒸馏水圆纸片细菌滋生 --- ---- 传染病种类 常见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 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 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消化道传染病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蛔虫病、 蛲虫病 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 血液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 主要通过吸血昆虫为媒介传播 体表传染病 血吸虫病、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 和癣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性传播疾病 梅毒、淋病、艾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 巴肉芽肿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人体。 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方法: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2)第二道防线是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有: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 (泪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3)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靠产生抗体“作战”,叫体液免疫,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T 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叫细胞免疫。 (4)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 自身组织(癌细胞)等 (5)抗体:B 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人们通常也称为免疫球蛋白。可使病原菌凝集, 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①抗体附在病原体上,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②抗体附在病原体表面,使病原体更易被吞噬细胞吞噬; ③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或繁殖。 类型 淋巴细胞 病原体所在 产生免疫物质 防御方式 体液免疫 B 淋巴细胞 细胞外 抗体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细胞免疫 T 淋巴细胞 细胞内 直接作用或释放淋巴因子 消灭和清除异物 2、人工免疫:人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 分类:人工自动免疫:接种抗原,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人工被动免疫:注入特异性抗体或淋巴因子 计划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来控制和消灭某种传 染病。如:乙脑疫苗: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脑菌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人体的免疫功能: (1)抗传染免疫功能(防御感染)):皮肤的屏障作用等; (2)免疫监视的功能:识别清除异常细胞; (3)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 消除衰老死亡细胞。①免疫功能失调: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②自身免疫 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③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主要传播途径: 性接触;血液和精液传播;母婴传播。 第 4 节 非传染性疾病 1、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症):细胞分裂失去控制(恶性还能通过血液转移) --- ---- 2、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不吸烟是我们应采取的预防癌症措施。 3、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霉变食品中的黄曲霉素、熏烤食品中的苯并芘都是致癌物。 4、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导致心脏肌肉缺血。降低胆固醇和脂肪等。 5、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控制和调节饮食、适当锻炼等 第 5 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略 第 6 节 健康生活 1、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农药、一些医用药物及工业毒物,经接触或进入人体后,有时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功 能,引起病变,这些物质称为环境毒物。由环境毒物引起的疾病,称为中毒。如: (1)如河豚、毒蕈、发芽的马铃薯; (2)被有毒化学物质(如砷、汞、铅、锌、亚硝酸盐及农药等)污染的; (3)腐败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它们产生的毒素。 2、安全用药:对药物了解全面,用法、用量适当,注意禁忌、不良反应,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 (1)处方药:凭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购取并在医生监控或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2)非处方药: (红色) (绿色) 3、毒品的种类:常见的有大麻、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冰毒”、“摇头丸”。 危害:①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②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损害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分泌系统和生殖 系统、呼吸系统等);③毒品使吸毒者倾家荡产,走上犯罪道路;④吸毒、贩毒破坏国家的安宁和经济发展。 6 月 26 日:国际禁毒日 4、香烟烟雾主要成分: (1)焦油:致癌物(苯并芘)诱发肺癌。 (2)烟碱(尼古丁):①影响神经系统,易得胃溃疡等;②促使动脉硬化、诱发心脏病;③让吸烟者上瘾。 (3)一氧化碳:减慢血液中氧的运送速度,诱发冠心病。5 月 31 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5、过量饮酒(酗酒)对人体有危害: (1)①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等;②心血管系统的疾病;③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等;④胃酸过 多、胃出血和消化道肿瘤等;⑤消化不良、腹泻和便秘等。 (2)酒精中毒(醉酒):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 (3)孕妇酗酒会引起胎儿发育障碍或智力低下,甚至产生畸形胎儿。 6、急救时,第一位的工作是抢救生命,首要的行动是排除致死因素: (1)对溺水者——首先要将他救上岸; (2)对触电者——首先要切断电源; (3)对气体中毒病人——首先要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 (4)对误服农药中毒者——立即催吐。 7、当患者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其心肺复苏。 --- ---- 第四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 1 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造成的问题:人类发展与环境间的主要矛盾:人口问题 2、人类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 (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而形成的生态破坏类环境问题。 如由于盲目开耕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挖滥采、过量抽取地下液体资源等而引 起的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森林面积急剧缩小,矿藏资源遭破 坏,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以至流行性、地方性疾病蔓延 等问题。 (2)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和农药污染等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 层破坏、酸雨等。 第 2 节 能源及其利用 人类发展面临的第三类问题:即人类发展与能源的问题。 1、目前,人类主要使用了哪些能源:煤、石油、水 2、能源的分类: (1)一次能源:如化石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和潮汐能等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 (2)二次能源: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能 (3)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等不能短时间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4)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 3、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千百万年前埋藏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 4、新能源:太阳能、核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和等 5、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及能源结构的变化:消费总费逐年上升,消费结构不断改变。 原因①生产技术与消费技术变化②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影响③环境污染的制约存在的问题:环境污 染及不可持续发展(存量有限) 6、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源利用的变化, (1)古代 生物质能和水能 (2)第一次工业革命 煤炭 (3)第二次工业革命 石油、电能大量使用 (4)21 世纪 核能的大量使用 --- ---- 第 3 节 低碳生活 1、碳排放主要指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2、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淘汰白炽灯路线图、《21 世纪远景计划》 3、从我做起:走路或骑车上班、用手帕代替纸巾、拒绝一次性塑料袋、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变废为宝等 第 4 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我们现今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并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发展模式。 2、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4、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1)砍伐的方式(完全砍伐、边砍边种、选择砍伐) (2)森林管理:把森林分割成许多小的区域,每年在不同的区域砍伐,如松树区每 20—30 年砍伐一次, 而一些硬木森林只能每 40—100 年才砍伐一次。 (3)鉴定树木:鼓励公众选择经鉴定为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下培育出的木材。 (4)少用一次性筷子或纸盒 (5)纸制品的重复使用 5、海洋(渔场)的可持续发展: (1)限量捕捞 (2)建立禁渔期 (3)改变捕鱼方式 (4)水产养殖 (5)新资源 6、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 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 7、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1)为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2)为解决资源危机提供理论基础; (3)探究自然灾害成因,防灾减灾; (4)为防治环境污染提供理论基础; (5)为完善经济结构转型,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促进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