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我若为王》教学设计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要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封建思想是造就奴才的思想制度,它迫使人失去人的本性,异化为奴才。扫除奴才孳生的封建制度、思想,才能使人性复归。
2.揣摩本文的语言,分析作者的语言特色。
3.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4.正确理解本文的辩证思想
教学难点:重点语句的体会。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导入
聂绀弩 (1903─1986)曾用笔名耳耶、 二鸦、 箫今度等。 湖北京山人。1922年任国民党东路讨贼军前敌总指挥部秘书处文书,旋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当教员。1924年考取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二期学员,参加过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任《中华日报》副刊《动向》编辑时,认识了鲁迅、茅盾、丁玲等人。这期间写了大量杂文,并在193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邂逅》。抗日战争期间,在桂林与夏衍、宋云彬、孟超、秦似编辑杂文刊物《野草》,并出版杂文集《历史的奥秘》、《蛇与塔》。1949年后历任中南区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理事、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1960年后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国古典小说论集》。
二、默读课文,积累字词
1.生字注音
绀(ɡàn)弩(nǔ)匍匐(púfú)盔(kuī)呵斥(hēchì)葸(xǐ)
2.词语释义
谄媚:卑贱地奉承,讨好别人。谄:曲意迎合。
匍匐:使自己俯卧。这里指臣子俯卧在国王面前。
畏葸:畏惧,诚惶诚恐。
昂头阔步:仰着头,迈大步。形容精神奋发的神态。
恍然大悟:突然醒悟过来了。
三、语句分析
学生自己挑选难理解的语句,小组讨论分析,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的准备:
1.我将看不见一个人的脸,所看见的只是他们的头顶或帽盔。
看不见一个人的脸,因为大臣见国王的时候,必须低头;在上朝朝见国王的时候,也必须匍匐在地,不准仰视“王”,只有国王说“恕你无罪”时,大臣才敢抬头视君。所以王将看不见一个人的脸。这句中的“头顶”是指伏地请罪的臣下摘去帽子的脑袋;帽指代文臣,盔指代武将。
2.或者所能够看见的都是谄媚的,乞求的。
一旦“王”恕其无罪时,这些文臣武将才敢抬起头来见君,但是哪张脸敢对王露出“抗颜”呢?这些文臣武将只能顺国王之意,说王爱听的话,王不对,也得谄谀“吾皇圣明”。“伴君如伴虎”,哪个文臣武将敢捋虎须被虎吃掉呢?真正有硬骨的海瑞进谏时,不也扶 (即抬着棺材,以备王赐死)入觐吗?就这样,海瑞也不能不颂“吾皇圣明”。“乞求”,未必大臣们都向王乞求金银财宝高官厚禄,就是谏国王改正一种错误,臣也不敢不“乞求”王改。所以,能见国王的脸是谄媚的脸,“乞求”的脸。
3.快乐的时候不敢笑,不快乐的时候不敢不笑,悲戚的时候不敢哭,不悲戚的时候不敢不哭。
大臣在王的面前,不能有个人的感情表现,一切惟王之情绪是从。王悲伤的时候,你纵使快乐也得去与王一起悲伤;你死了爹娘而悲伤的时候,如果王要举行盛大庆典,你不能哭,还得笑,喜气洋洋。总之,在王面前,臣下不能将个人感情随意宣泄表达,因为臣下是王的奴才。乐不敢乐,悲不敢悲,人性遭到摧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异化:由人异化为奴才。
4.我是民国国民。
这句中的“民国”是指解放前的“中华民国”,此文写在旧中国时期。
5.我以为世界之所以还大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生活在奴才们中间,作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这句中的“世界”,应该指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世界”,“大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这就是说,蒋介石的文臣武将不过都是一些奴才,这些奴才捧着蒋介石,把那个旧“世界”弄得不像样子;“大有待于改进”,是要改进到没有奴才的“世界”。然后作者又借“我”这假想中的“王”影射蒋介石,他不过是一个“奴才们的首领”。那是蒋介石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据载,抗战时期,在重庆,国民党治下的一部分奴才曾给蒋介石献过“九鼎”。当时蒋介石“大怒”,质问奴才们:“这是干什么,拿我当皇帝了吗?”当时有人评论,蒋介石不愿承认自己是皇帝,但在他的奴才们的眼里,他已经是皇帝(或“王”)了。在那个“世界”里,蒋介石实际上就是他的奴才们眼中的“王”——奴才们的头儿!所以作者说,他这个奴才头儿是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6.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怎么理解这“暴君”与“明君”的统一呢?“暴”,指杀尽“奴才”;“明”,指扫除一切奴种,不给人间留下一个,叫奴种断子绝孙,自己也不再当奴才头儿。这“暴”中寓着“明”,“明”才需要“暴”。
这句中的“我”与上一句(第5句)中的“我”不是一回事,而是“假定又假定”“若为王”的“我”。这个“我”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改进”“世界”,必须把奴才消灭干净,反过来说,消灭尽了奴种,包括奴才的头儿,才能“改进”“世界”。
7.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
不为王,才是最大的王,含着这样一个历史辩证法:不为王,世上没有任何奴种,自己和他人的人性会完全复归。人,再也没有奴性,有的是真的人性,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充分的人的生活,这才是最大的“王”:可以尽情发展自己的人性。
8.真的人们
即没有奴性、人性自由发展的人们。
四、作业(略)
第二课时
一、结构分析
请学生自由发言,划分层次,为分析中心和艺术特色服务。
第一部分(1~5段)设想“我若为王”后的情景。
第一层(第1段)由影片名引起“我若为王”的假定。
第二层(2~4段)“我若为王”后,妻子儿女不管有无才德,都将受捧,成为贵人。
第三层(第5段)“我若为王”,自己将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臣子们都将是一副奴才相。
第二部分(6~8段)表达对王权意识、奴才思想的愤慨和铲除奴种的愿望。
二、思路探索
课文先揭示了“我若为王”后的 “假定事实”——我的妻子,纵然没有任何德性,纵然不过是个娼妓,那时候,她也依然是王后;——我的儿子,纵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也仍然是太子或王子;——我的女儿,我的亲眷,无论他们怎样丑陋,怎样顽劣,怎样……三者的的结果都一样——“会被人们像捧上天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我呢——更不用说,没有任何过失,没有任何罪行,看不到真正的面孔,听不到真正的声音……这种种情景,正是为下文正面展开议论和提出批判作铺垫。这里作者设想“我若为王”后出现的情景,从妻子到儿子到女儿,再到自身,把“势”蓄得很足。但这仅仅是手段。作者真正的目的却是——先把“我”推向虚幻的顶峰,然后一把拉下来,示其本相,加以批评,所谓“抬得越高,摔得越重。”这就叫“欲擒故纵法”。
三、探讨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设想“我若为王”后的种种情景,巧妙地表达了对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憎恶和否定,对民主、平等思想的强烈呼唤。
不要求记住结论,要注重探讨的过程。
四、艺术手法点拨
教师提出基本点,学生分析。
1.排比段
文章结构很是严谨,这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作者运用排比段,几乎是一气呵成地揭示了封建专制的王制是孳生奴性、迫使人性异化的本质力量。第二、三、四自然段,从不同侧面,严密地揭示了王制专制的反动力量。句式相似又有变化,如行云,如流水,语势流畅。
2.先扬后抑
在三个排比段中,作者又取先扬后抑的方法,把奴性的“奴”字揭了个透:娼妓丑,但她若是皇后,奴才们也得捧,也得以之为美;白痴、丑陋、顽劣,都和“娼妓”一样丑,但他们若是太子、公主,奴才们照旧得捧。这种先扬后抑的写法,把“王制”的反动力量、奴性形成的社会原因,写得形象而又深刻。
3.语言朴素、流畅
本文语言朴素、流畅而风趣,有些词值得揣摩:“王是什么东西呢?”至高无上的“王”在作者笔下成了“东西”,作者对封建残余的轻蔑甚为鲜明。“捧来捧去”的“捧”,活活画出奴才们的那种媚态。“没有人敢说”,一个“敢”字就表现了王权专制的程度。“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这个“娇痴”更活现了奴才的可憎、恶心的面目。
五、现实意义探索
教师尽量不参与讨论,由学生挖掘课文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合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回忆上个世纪的“造神”运动,以及眼下的这风那风,“追星族”是不是具有那么一点“奴性”呢,李洪志的“法轮功”等等。尽管本文写作时距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今天读来,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人们往往把个人专断只看做一个人的工作作风问题,同时在把民众抬成“真正的英雄”的时代,好像民众是永远没有过失的。作者见地深刻的是,民众甘当奴才,是专制主义的土壤,没有奴才,也就没有奴才们的君主。在封建时代,臣民在君主面前自称“奴才”。推翻了封建君主,“奴才”这个称号真成了“恶谥”。虽然人们不想当奴才,而且自以为当家作主了,但是几千年封建意识深深地浸入人们的脑髓,从心理到言行,不自觉地会成为奴才。1958年毛泽东说:中国人民还有过去那一副奴才相么?没有了,他们做了主人了。可见毛泽东是希望中国人民不但在外国人面前站起来,而且在国内政治生活中也能够站起来。我们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消除头脑中“封建的残物”,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教案点评:
本文立意新颖,由一部影片的名字作引子,通过“假定又假定”展开联想,把尖锐、犀利的观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先从语言入手,通过分析语言,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了解作者的思路。再以课文中的议论为基本点,分析、归纳课文的思想主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