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江苏省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一语文 (重点班)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每个伟大的时刻都是由无数平凡和渺小组成的。把“我”跟所有观众连接起来,释放每一位观众心里 的情感,是这部电影的努力方向。正如电影的总制片人黄建新所说“我们就是想把《我和我的祖国》的这 个‘我’拍好”,因为他们最普通,但他们内心最深处有温暖,有情感,有伟大。 从为了新中国第一面电动国旗“万无一失”的林治远,到为了第一颗原子弹惊世一爆不敢与爱人相认 的高远;从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一秒不差”的升旗手朱涛,到把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送给汶川地震孤儿的 张北京……电影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都击中了每一个“我”内心最深处的柔软。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女排夺冠,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2015 年九三阅兵,电影中人物的经历, 见证了祖国每一次向前的坚实脚步,唤起了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忆。不管是身处繁华的首都,还是身处荒凉 的草原;无论是生于建国初期的 70 岁古稀老人,还是成长于新世纪的青春少年,每个“我”都在电影中看 到了自己,重温了记忆,找到了共鸣,牵引出了与祖国最深层的情感羁绊。原来,那些镌刻在新中国发展 历史上的伟大时刻,那些熠熠生辉的璀璨画面,有他,有你,也有我!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更 是参与者。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我和我的祖国》带领我们重温了新中国 70 年的峥嵘岁月,激发了我 们内心最朴素的爱国情怀。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中,在共和国的星河里,正是无数个 “我”默默奉献、无私拼搏,用忠诚、执着、朴实的赤子之心,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无怨无悔对事业 坚守,坚定不移为国为民奉献,撑起了共和国的铮铮脊梁,筑起了共和国的雄伟大厦,铺下了民族复兴之 路的块块基石。 (摘编自《人民网评:, 伟大的时刻有你有我!》) 材料二: 中国社会演进到夏商周时期,“家国同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血缘亲情为本位的家庭或家族管理 形式,不仅父权与君权互为表里,而且两者的传承方式也如出一辙。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国与家虽有 大小之别、上下之分,却仿佛一个有机体的微小局部与庞大整体的关系,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命运相 连休戚与共。一方面,家是国的最小社会单位、是国的细胞和缩影,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 的放大和延伸、是家庭细胞赖以生存的肌体,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这种“家国同构”的理念, 使我们的先人将家与国的治理几乎看作是同一回事。 《左传·桓公二年》晋大夫师服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 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 觊觎。 这虽然主要是描述春秋早期邦国社会的主从等级秩序,表明尊卑上下之异,但也显示出血缘亲情之和, 传达了家与国紧密相连的信息。在这种“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等级分封、家国“胶结”的社会结构中, “家”里对父母之“孝”与“国”中对君主之“忠”自然结合在一起,“亲亲”与“尊尊”很大程度上相 互重合、融为一体。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 移于官。”(《孝经·广扬名》)《大学》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 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如此等等表明, 儒学家常常把家与国的联系看作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一方面,家兴可以影响国运:“一家仁,一 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曾子语,见《大学》第十章)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天下大乱, 无有安国; 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一家皆乱,无有安身。”(《吕氏春秋·谕大》)这种“小之定也必恃 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的家国同构认识,长期延续、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 结构。 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心理认知,正是家国情怀萌生滋长的“肥沃土壤”和“适宜气候”。 孔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依此而论,要想“天下归仁焉”,则要从做人 的最根本处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等做起。可以说,为仁的基础在血缘亲情之中,而治国安民则是对血缘亲 情的放大。 《大学》里“八条目”对此说得最清楚;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这里一方面强调一个人要想立德于天下,就要为国效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另一方面又指出,要想 报效和治理国家,必须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而整顿好家庭和家族,则应从修养自身做起,在格物致 知、正心诚意上下功夫。如此,不仅将个人、家庭、国家纳入联动递进的演进链条和轨道,而且为千千万 万明德有为之士指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步阶梯和人生目标。家国情怀的产生和弘扬,正是在 这条人生道路上开拓前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激励人们为国为家拼搏奋斗的情感基础和精神力量。 (摘编自钱念孙《家国情怀溯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和我的祖国》所引发的观众的感动,既来自于见证祖国重要历史时刻而产生的自豪感,又来自于“那 就是我”的强烈代入感。 B. 影片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我”与祖国的血脉相连,意在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一如既往地努力拼搏,为民族 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C. “家国同构”理念将治家与理国相提并论,体现了家、国间的关系:家是国的基础,无家则无国;国是 家的保障,决定家的兴亡。 D. 家与国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家国同构”认知,一旦成为一个民族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人们 的家国情怀便会油然而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强调从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同时又跟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相挂靠,展现了新中国发 展历程中的一个个辉煌时刻。 B. 在家国同构观念影响下,父权与君权在传承方式上如出一辙,对父母之孝与对国君之忠相交相融,治家 与治国也可互相融通借鉴。 C. 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和国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是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情感基础,在中华文明演进历 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D. 材料一立足于现实热点,材料二着眼于学术探究,但都围绕家国情怀这一话题展开论述,揭示了家庭利 益让位于国家利益的主题。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符合《大学》“八条目”理念的一项是( ) A.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 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庄子·人间世》) B. 故责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第十三章》) C. 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躬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 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 D. 人无法,则任化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街子·修身》) 4. 请结合材料二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说明作者是如何增强其论证的说服力的。 5. 《我和我的祖国》强调拍好平凡普通的“我”有什么好处? 【答案】1. D 2. D 3. B 4. 大量引用《孝经》《大学》《吕氏春秋》等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论证,极具权威性;从正反两方面切入进行 辩证分析,使说理更加全面、透彻、深刻,更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5. ①可以使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更真实,更容易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感,更温暖人,更打动人;②更容易 引发观众身份上的自我认同感、成就感、自豪感,让人感同身受,大家都是祖国建设发展的见证者、参与 者、贡献者;③更容易激发观众朴素的爱国情怀,激起他们事业上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进而勉励所有 人用平凡的行为去铸就祖国的伟大。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人们的家国情怀便会油然而生”错。原文是“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心理认知,正是家国 情怀萌生滋长的‘肥沃土壤’和‘适宜气候’”,可见“家国同构”的认知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稳固的文 化理念和心理结构,只是为家国情怀提供萌生滋长的条件和环境。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和信息的辨析能力。 D.“揭示了家庭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的主题”错。材料一通过对《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的剖析,表达 了“我”与祖国的紧密关系;而材料二则从“家国同构”的角度对家国情怀溯源。因此选项对主题的判断 和阐述错误。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八条目”强调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在治家理国中的重要作用。不符合“八条目”理念。 A. 认为修身蓄德就是贪求名声,会招致杀身之祸。不符合“八条目”理念。 C. 论述的是君主的用人之术、为君之道。不符合“八条目”理念。 D. 倡导人们遵循礼法。不符合“八条目”理念。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增强论证说服力的方法无非论据典型,采用多种论证方法等。 分析材料二第三自然段,可以看出文章大量引用了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句子,如“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广扬名》)《大学》云:‘所 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 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曾子语,见 《大学》第十章)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天下大乱,无有安国; 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一家皆 乱,无有安身。’(《吕氏春秋·谕大》)”,这样的引证极具权威性; 另外,此段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一方面,家兴可以影响国运:‘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 让。’(曾子语,见《大学》第十章)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天下大乱,无有安国; 一国尽乱, 无有安家; 一家皆乱,无有安身。’(《吕氏春秋·谕大》)”,从正反两方面切入进行辩证分析,使说理 更加全面、透彻、深刻,更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运用文本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题目问:《我和我的祖国》强调拍好平凡普通的“我”有什么好处? 借用电影的总制片人黄建新的话,“我们就是想把《我和我的祖国》的这个‘我’拍好”,因为他们最普 通,但他们内心最深处有温暖,有情感,有伟大”,可以得出,强调拍好平凡普通的“我”可以使电影中 的人物形象更真实,更容易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感,更温暖人,更打动人; 材料一第三段说,“每个‘我’都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重温了记忆,找到了共鸣,牵引出了与祖国最深 层的情感羁绊。原来,那些镌刻在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伟大时刻,那些熠熠生辉的璀璨画面,有他,有你, 也有我!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可见强调拍好平凡普通的“我”更容易引发观众 身份上的自我认同感、成就感、自豪感,让人感同身受,大家都是祖国建设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 者; 材料一第四段通过观影人的感慨可以看出拍好“我”的价值,“激发了我们内心最朴素的爱国情怀”,激 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责任感,“正是无数个‘我’默默奉献、无私拼搏,用忠诚、执着、朴实的赤子之心, 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无怨无悔对事业坚守,坚定不移为国为民奉献,撑起了共和国的铮铮脊梁,筑起 了共和国的雄伟大厦,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可见强调拍好平凡普通的“我”更容易激发观 众朴素的爱国情怀,激起他们事业上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进而勉励所有人用平凡的行为去铸就祖国的 伟大。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花开的声音 高学升 田间的苘麻花开了,金灿灿的十分好看。打瓦村的村民老季本想去听苘麻花开的声音,但他现在再也 没有这份心情——老季已经两无没有吃喝,他萌生了绝食的念头——“好人都死掉了,咱这个瞎子,还活 在这世上干什么?”卓冬婷因公殉职的消息对老季打击很大,他满脑子都装着那个女孩。 几年前,老季的两只眼害病,成了瞎子,家里只剩下一个十几岁的孙子小旺跟着老季过日子,日子过 得很艰难。 那天,他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打理苘麻。打瓦村的田地种不出好粮食,倒是盛产苘麻,村前村后遍野都 是。苘麻打理利落,会有人到村里收购去制麻。老季的家庭收入,就寄托在几亩苘麻上。“大爷,您这是 在侍弄苘麻?”村主任大成带着一个女孩走过来,女孩和老季打招呼,她甜甜的声音让老季感受到一股青 春活力。 “二叔,这是县里下来的干部,来咱们打瓦村扶贫,她选了你家结对搞帮扶,你就叫她卓科长。”“大 爷,可别叫什么科长,我大号叫卓冬婷,您喊小卓或者冬婷就行!” 卓冬婷穿着紫色高帮水鞋,因为刚到田间去,泥巴覆到膝盖。“哦,好咧,好咧!”老季努力睁大眼 睛,但他什么也看不见,身上刚增添的几分力量又跑掉了。老季重重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家的情况太难, 先前几任负责帮扶他的干部,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女孩听到老季一声叹息,脸色凝重。“主任,您先走吧, 我留下来帮大爷打理苘麻.” 打瓦村位置偏僻,四面环水,外出都靠轮渡。卓冬婷在打瓦村住下来,很快走遍了全村所有住户一包 括老季家在内,每家的锅门向哪个方向,她都清楚地记在心里。卓冬婷穿着紫色高帮水鞋,泥巴覆到膝盖, 上门送物资。老季边打理苘麻边和她闲聊,“姑娘,你从城里到咱打瓦村受苦,生活可习惯?”“大爷, 看您说的,我才在村里呆多长时间?要说受苦,苦了的是你们哩!”卓冬婷坐到老季对面的凳子上给他当 下手,在卓冬婷的鼓励下,老季对生活又重新充满信心。“二叔,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没想到这苘麻还有 大用!卓科长帮助咱们联系一家制药公司,光你家每年就能增收一万多块。”村主任大成抑制不住内心的 喜悦,和制药公司签完协议,挨家登门相告。打瓦村的村民很快知道,苘麻不仅是制麻的好原料,而且也 可入药解毒祛风。 第二年,苘麻花开的时节到了,老季的一心情变得开朗。“小旺,快领咱去看苘麻花。”小旺对老季 的话有当诧异:“爷爷,您说什么?…‘冬婷姑娘说,咱的眼睛不方便,但耳朵好使,一定能听到苘麻花 开的声音。”在盛开的苘麻花旁边,传出了祖孙俩的欢声笑语。卓冬婷看到这一幕,欣慰地笑了。 自打卓冬婷来到打瓦村,老季的开心事一件接着一件。“大爷,医生的话您也听到了,换上眼角膜, 您完全可以重见光明,”卓冬婷说服老季,带他到省城的医院检查眼睛,医生说,只要费用准备齐了,手 术随时可以做。卓冬婷听了医生的话很高兴,老季却又是重重叹了口气。“姑娘,眼瞎怕什么?咱可以用 耳朵听花开。”卓冬婷明白老季担心巨额手术费用,她安慰说:“大爷,医生说的费用,并不是天文数字。 除了合作医疗应该报销一部分,我会为您争取上级大病救助资金,还会为您在网上筹款。”老季的脸上再 次露出开心的笑容。打瓦村的面貌改变很大。村里修上了平坦宽阔的公路,只缺河面上再架一座桥,打瓦 村的发展瓶颈就能打破。正在老季和全村村民幸福地憧憬之时,没想到,一则噩耗传来,让他们心痛如刀 割。为了选准修桥位置,卓冬婷亲自下水测试水深,不幸溺水身亡。“二叔,你不吃不喝作贱身体,自己 解脱容易,可丢下小旺他怎么办?”得知老季绝食,大成登门劝导。“咱走了才不给小旺添累,现在政策 好,还会让他饿死?”大成见劝说无效,出门沉思片刻,又返回去编了几句话骗老季。“二叔,你听说卓 科长出事不假,可你不要太难过,她目前只是受了伤,还在住院抢救呢,还是先吃点饭要紧!”“咱不信, 你欺负咱眼瞎。”在大成哀求下,老季终于断断续续开始吃饭, 这天,老季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搓麻绳,大成又带着个女孩走过来。“哦,大成,是不是冬婷姑娘来了? 原来你真的没有讲假话!”大成正要搭话,只听老季突然改口说:“哦,还是不对,这脚步声不像是冬婷。” “大爷,您说得对,我既是冬婷又不是冬婷,我叫郭早春。冬婷姐殉职后,为了纪念她,县里成立冬 婷志愿者工作队,她没有完成的遗愿,由我来接替她,”不久,郭早春来到老季家。“大爷,经过冬婷姐 前期努力,现在时机成熟,我来接您去给眼睛做手术。”“不去,咱都是快死的人,还费这钱干什么?”“二 叔,村东头河面上的大桥已经破土动工,难道你不想亲眼看一看?还有宽阔的马路,还有即将投产的苘麻 原材料加工厂,这些可都是卓科长拿性命和付出的心血换来的!”郭早春和大成不停相劝,老季这才答应 去做手术。 苘麻花又开了。经过苘麻地,老季突然停下脚步,竖起了耳朵。“早春姑娘,咱又听到苘麻花开的声 音哩。”郭早春心疼地打量老季,只见几滴老泪挂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写老季无心听苘麻花开的声音并绝食,主要原因是卓冬婷的去世让他失去依靠,对生活失去信心。 B. 小说多次写到老季的心理变化,这样写既丰富了其人物形象,也反映出了卓冬婷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 C. 老季接受卓冬婷的建议去听苘麻花开的声音,说明他已经对卓冬婷充满信任,这也让卓冬婷感到欣慰。 D. 郭早春接替卓冬婷完成其遗愿。“冬婷”“早春”相承,含有冬去春来之意,象征扶贫工作前景美好。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其中通过打瓦村前后面貌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卓冬婷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 B. 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卓冬婷的紫色高帮水鞋,泥巴覆到膝盖”这一细节,刻画了她不怕脏、累的形象。 C. 小说首尾呼应,构思缜密。由老季听苘麻花开的声音写起,以他又听到苘麻花开的声音结尾,结构严谨。 D. 小说语言精致典雅,蕴含感人力量。如“郭早春心疼地打量老季,只见几滴老泪挂在他饱经风霜的脸 上”。 8. 小说三次写到了苘麻花开,请简要说明每一次描写在内容表达方面有何作用。 【答案】6. A 7. D 8. ①第一次写苘麻花开,反衬老季内心的悲伤。②第二次写盛开的苘麻花,烘托老季祖孙内心的喜悦。④ 第三次写苘麻花开,引起了老季对卓冬婷的怀念。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失去依靠,对生活失去信心”错。首段写老季无心听苘麻花开的声音并绝食,主要原因是卓冬婷的去 世带给了老季无限的伤痛。 故选 A。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语句含义,品味语言艺术的能力。 D.“精致典雅”错。根据文本“郭早春心疼地打量老季,只见几滴老泪挂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等内容可 知,本文的语言简洁朴实,但蕴含感人力量。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根据文本“田间的苘麻花开了,金灿灿的十分好看。打瓦村的村民老季本想去听苘麻花开的声音,但他现 在再也没有这份心情,老季已经两无没有吃喝,他萌生了绝食的念头”可知,第一次写苘麻花开,老季无 心听苘麻花开的声音并绝食,主要原因是卓冬婷的去世带给了老季无限的伤痛,反衬老季内心的悲伤; 根据文本“在盛开的苘麻花旁边,传出了祖孙俩的欢声笑语。卓冬婷看到这一幕,欣慰地笑了”可知,第 二次写盛开的苘麻花,是因为卓冬婷帮助老季联系一家制药公司,且联系了医院帮助老季治疗眼疾,烘托 老季祖孙内心的喜悦; 根据文本“苘麻花又开了。经过苘麻地,老季突然停下脚步,竖起了耳朵”可知,第三次写苘麻花开,卓 冬婷因公殉职,老人对她充满了无限的怀念之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 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 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 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 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 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敞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 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材料二: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牧陈,军于城父。用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 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 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 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子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子一以 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 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 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 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 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 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 吾为尔宰.。” (节选自《孔子世家》) [注]:“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意为: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而行。孔子用以形容他与弟子被 围于野的困境。 9. 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军队 B.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犹:尚且 C. 又欲肆.其西封 肆:肆意 D.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赐:赏赐 10.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不同的是( )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 A.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 夫晋,何厌之有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楚救陈,军于城父 11. 下列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B.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C.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D.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 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名“丘”,“尼丘”为山名,“仲”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C. 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D. 宰,原指贵族的管家,后也作县令别名,如“家君作宰”,本文为第一种含义。 1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材料一: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 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 材料二:孔子为人正直,不畏危难。他因批评陈国和蔡国国君的问题,在陈蔡之间遭遇两国的围攻,断 绝粮食,但依然坚持教学。 C. 材料二:子贡面对困境,主张妥协。他认为孔子的学说虽然确实非常伟大,但为了便于让下人接受,应 该适当降低一些要求。 D. 材料二:颜回面对困境,信念坚定。他认为即使不被接受,孔子也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正道,不被接受, 更能显出君子的品格。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答案】9. B 10. B 11. A 12. B 13. B 14. (1)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担心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 (1)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 (3)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 加土地呢? (4)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 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解析】 【分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为“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扎。 C.句意为“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肆:扩大。 D.句意为“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赐:动词活用为名词,恩赐。 故选 B。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现代汉语与文言文不同句式及其用法的能力。 例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其于晋无礼。 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夫晋,有何厌。 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D.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楚救陈,于城父军。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人接受。如今 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接受。赐,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纲而纪之/统而理之”属于对称结构,排除 CD。 “而志不远矣”中,“而”,你的,作“志”的定语,“而志”作句子的主语,“不远”作谓语,成分简 单的主谓之间不用断开,“而”前断开,“赐”,是称呼,独立断开,排除 B。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仲’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错误,应该是指孔子在兄弟间排行老二。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B.“他因批评陈国和蔡国国君的问题,在陈蔡之间遭遇两国的围攻”错误。原文信息是“陈蔡大夫谋曰: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则陈用事大夫 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可见原因提取错误,应该是他所指责讽刺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 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么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于是大夫们就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 围困在野外。 故选 B。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虽然,即使这样;“不容”,被动;“何病”,宾语前置;病,名词活用为动词,担心;见,显现, 通“现”。 (2)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庠序,古代的乡学(学校);申,反复陈述;孝悌,敬爱父母和 兄长;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负,背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均为状语后置句。 (3)鄙,使动用法,使……为边疆;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处;焉,为什么;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陪,增加。 (4)损,减损;益仇,充实对手;树,动词,构筑;树怨于诸候,状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 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 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 “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 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 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 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 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 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 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 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 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 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 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材料二: 孔子迁居到蔡国三年,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国和蔡国的 边境上,楚国便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正要前往拜见接受聘礼,陈国、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孔子是位有 才德的贤人,他所指责讽刺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长久地停留在我们陈国和蔡国之间,大夫们的施政 措施、所做所为都不合仲尼的意思。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却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 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双方就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 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粮食也断绝了。跟从的弟子饿病了,站都站不起来。孔子却还在不停地给大家讲学, 朗诵诗歌、歌唱、弹琴。 子贡面有怒色。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 孔 子说:“不是啊。我做人能始终坚守一个根本原则。”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怒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 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或许 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或许我们还没有达到‘智’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 学说。” 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 夷、叔齐(的遭遇)?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的遭遇)?” 子路出去,子贡进来见面。孔子说:“赐啊,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 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 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 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 被世人接受。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接受。赐,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出去,颜回进来见孔子。孔子说:“回啊,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 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 它,不被容纳担心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 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担心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 色!”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井冈山【注】 毛泽东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 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 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注】本词为毛泽东于 1965 年 5 月重上井冈山时所写。 15.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回到阔别三十八年的井冈山,故地重游,引发了无限感慨,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气和雄心。 B. 该词上片主要描写了井冈山宏伟壮丽的景象,下片主要回忆曾经的革命战争,让读者领略到作者豪迈的 风采。 C. “犹记”两句,是作者对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回忆,革命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激战如同发生在昨 天。 D. 词的下片中“万怪烟消云落”一句,运用了夸张、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喜 悦。 16. 试从情与景的角度,对上片内容进行赏析。 【答案】15. D 16. 上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通过树木繁茂、群岭广阔、山峰险峻等自然 之景,写出了井冈山的宏伟壮丽。同时借楼台亭阁、如跃飞车展现了井冈山的巨大变化。抒发了作者对井 冈山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欣喜与自豪之情。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 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 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本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词的下片中‘万怪烟消云落’一句,运用了夸张、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诗句中没有使 用拟人的修辞,“万怪”比喻旧中国的各种大小反动势力,“万”以数量突出说明反动势力之多,而“烟 消云散”则突出展现铲除之干净,突出革命彻底的自豪感。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试 从情与景的角度,对上片内容进行赏析”,然后到上片中找出写景的句子,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再分析 景和情之间的关系。景和情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等几种。先看上片写了哪些 景,分析这些景有何特点,前三句,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井冈山壮丽的总体风景画图,春末初夏的井冈山, 万千林木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一派青翠翻卷延绵千百里直入云端,而井冈山这一雄奇的大山又一次唤醒 诗人一贯的壮志与襟抱,诗人不觉吟道:“飞上南天奇岳”, 这个“飞上”不仅给读者有山势险奇之感, 而且也让读者领略了诗人英俊的风采;旧地重游,诗人看到的除风景依旧在之外,还“多了楼台亭阁”, 在五井碑前面或在黄洋界上,汽车往来疾驰如飞,想当年,这里曾是“黄洋界上炮声隆”的浴血战场;如 今却真的“旧貌换新颜”,成了人来车往的旅游胜地,这一切让诗人欣喜,诗人不禁连用两个“飞”字以 表内心诗兴飞扬的情怀,超脱出了一个“飞”字写山势,另一个“飞”字写车速的本意;物随心动,诗人 面对如此沧桑巨变,发生感叹,化用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二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写出作者的观览感受:祖国的江山如同图画般的美好,有人曾说这里远古 时是一片苍翠的大海,从中应当体会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吐故纳新,朝着好的方面转化。由此可 知,上片的景是宏伟壮丽的,再看其中蕴含的情感,“飞上南天奇岳”“多了楼台亭阁”“车子飞如 跃”“江山如画”等诗句表达出诗人面对此情此景的欣喜和自豪,故景和情之间的关系是寓情于景、情景 交融。 (三)默写 17. (1)在《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人在“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笑子路是因为子 路“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把目光投射到江天一色的远景,描写景物动静结合,凸显“画图难 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谏逐客书》中作者在正面阐明纳客的好处时,从天道规律方面作了阐释:“是以_____,____;____, ____。” (5)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君子喻于义 (2). 小人喻于利 (3). 为国以礼 (4). 其言不让 (5). 彩舟云淡 (6). 星河鹭起 (7). 泰山不让土壤 (8). 故能成其大 (9). 河海不择细流 (10). 故能就其深 (11). 戎马关山北 (12). 凭轩涕泗流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彩、鹭、壤、戎、轩、泗。 三、名著阅读 18. 下面对《红楼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 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B. 《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 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C. 《红楼梦》中“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是对贾 探春的描述。 D. 《红楼梦》中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是将薛宝钗比作杨玉环,“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是将林黛 玉比作赵飞燕。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故事情节理解和把握的一道是,考生要注意所给句子要充分理解, 要根据对句子的理解对应相关的人物。B “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19. 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从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 怨谤。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噓。 B. 黛玉是诗社中的佼佼者,“温柔敦厚”是姐妹们对其诗风的赞誉。 C. 《红楼梦》中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说明她们有显赫的家世,从而反衬出林黛玉出 身的贫寒。 D.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来自社会底层,农村生活孕育了她精于世故又朴实善良的复杂性格。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有熟悉程度,特别注意情 节、人物、主题的把握,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做题时要仔细。 A 项,“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从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错, 二人性格正好颠倒,应是“袭人性格温柔和顺”,“晴雯性情急躁直率”。 B 项,“温柔敦厚”的不是黛玉,是宝钗。 C 项,“从而反衬出林黛玉出身的贫寒”错,不是为了反衬黛玉的贫寒,是表现她们与宝玉有着某种联系。 故选 D。 【点睛】名著阅读注意常见题目类型:简单记忆型 情节概括型 结合表达型 简评推荐型。复习重点:① 识 记作者(含国籍)及作品风格或主题。②仔细体会作者的意图,概括小说故事情节。③品味小说的精彩片断, 结合人物描写,分析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20.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湘云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斥为说“混帐话”,宝玉还当众颂扬黛玉不讲这些混话。这 话恰巧被黛玉听见,百感交集。(《红楼梦》) B.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是甄士隐抄给贾雨村的“护官符”,提及的四大家族分别指的是贾政 贾宝玉所在的贾家、史湘云所在的史家、王夫人王熙凤的娘家王家、贾母和薛宝钗的娘家薛家。(《红楼梦》) C. 贾探春系贾政与赵姨娘所生,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她的封建等 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红楼梦》) D. 贾惜春,贾珍的妹妹,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后入栊翠庵为尼。(《红 楼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人物和情节的整体把握能力。 B.“甄士隐”错,不是甄士隐而是小沙弥,;“史湘云所在的史家”“贾母和薛宝钗的娘家薛家”错,贾母 的娘家是史家。 故选 B。 四、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芒种的气候特征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农事耕种以芒种这一 时节为界,过此之后,播种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所以到了芒种,在农业生产上,必须抓紧时间,( )。 如果再推迟,显著升高的气温会使得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到了 秋天收割的时候,产量必然不高。民间把“芒种”称为“忙种”,有“芒种忙、忙着种”的农业生产谚语, 说明这个时节正是农业耕种最忙的时候。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jú)始鸣,三 候反舌无声。”其中“鵙”指伯劳鸟,喜阴的它现身枝头,感阴而鸣,诉说春之离愁,也唱响了夏之诗意。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春作物抢种,水稻及时移栽 B. 抢种大春作物,水稻及时移栽 C. 大春作物抢种,及时移栽水稻 D. 抢种大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 22.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B.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D.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答案】21. D 22. C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上文是“在农业生产上,必须抓紧时间”,下面要衔接的话,应表述为“芒种里要抓紧时间干什么”,强 调的是动作,而且要注意保持主语一致性,从选项中所的句子是“抢种大春作物”“大春作物抢种”和“水 稻及时移栽”“及时移栽水稻”,比较句子会发现,“大春”和“水稻”在句首的句子主语也随之改变了, 重点不是强调动作了,因此应将有这两个句子的选项排除掉,即排除 ABC。 故选 D。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常见修辞的能力。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诉说春之离愁,也唱响了夏之诗意”句将“诉说”“唱 响”两个形容人的动作来形容鵙,将鵙人格化。 A.夸张,“扪参历井”,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 B.比喻,将节奏紧密、精湛无比的琴声比喻成大小珍珠落入玉盘时那清脆、轻重交织的声音。 C.拟人,写桃花在春风里笑。与文段中使用的修辞相同。 D.对比,这两句的意思是:战士们在沙场上与敌人打得天昏地暗,不知生死如何,而那些将官们却躲在营 帐里,尽情地欣赏女人的歌唱与舞蹈。 故选 C。 五、作文 23.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派一哥申公豹的一句话,戳痛无数人的心:“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 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培根也有一句关于“成见”的名言,他说:“真正可怕的,并不是 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答案】例文: 打破成见,永不认命 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不是压力,是人们的成见。当今社会,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很多人都活在他人 的成见里,活在他人的有色眼镜中。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法避免地遭遇不同的成见。在面对他人的成见 和“恶意”眼光时,我们唯有敢于打破成见,永不认命,才能成就人生。 哪吒一出生,就注定与众不同,作为魔童转世,众人都认定他是个不祥之物,会给世间带来灾难。于 是,从小就被关在深墙大院里的他,决定偷偷溜出家门,去欺负陈塘关的百姓,将祸害形象用行动证明出 来。可这是他想要的吗?当然不是。父亲出于善意,骗他说他是灵珠转世,是要替天行道的,听到这里时 他是那么的高兴。原来,他并非人们眼中的邪恶,他练习仙法,期待着获得他人的认可。然而,即便他抓 到了妖怪,人们仍旧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木棒打在他的身上。 消除偏见,打破成见,需要努力。美国著名演员小罗伯特唐尼,现在是好莱坞的最受欢迎演员。但是 之前你能想到这位受人欢迎的演员,曾经是一个人人厌恶的瘾君子吗?小罗伯特唐尼,在年幼时受到父母 的影响,开始吸食毒品。再多次工作期间被抓入戒毒所。由于多次吸毒被捕,他被逼退了工作。人们纷纷 带上有色眼镜看待他。工作失败,家庭的破碎,大众的成见。让他感觉对生活的失败与失望。于是他在妻 子的陪同下,决定改过自新,打破人们对他的偏见。他在戒毒成功后的第一年,接到了漫威公司的第一部 电影——《钢铁侠》。但是当时人们对他仍怀有偏见,不过小罗伯特唐尼没有气馁,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 通过这部电影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他用钢铁侠般的努力,消除了人们对他的成见。 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成见去伤害自己。我们曾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在别人言语的刺激中,去做一些 不理智的判断和决定,但是,这些只是为了发泄一下情绪,图个一时之快,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内心真正 想要的。我们要保持足够的理智,在遭遇非议和不解的时候,要学会克制,心怀希望,进一步严格要求自 己,不要被他人的成见操纵和压倒。 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是全新的起点。高中阶段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将人生掌 控在自己手中。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摒弃他人成见,刻苦学习,努力追赶,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若天压你,劈开那天!若地拘你,踏碎那地!只要你自己知道想去哪里,没有人可以阻挡你!我们心 中有一团火,在某个节点,它会为了某个信念而熊熊燃烧。不被他人成见拘束,不放弃心中的火焰,是我 们的命。我们要打破成见,永不认命。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的材料中有两句话,一是动漫电影中的人物语言,一是大哲学家培根的名言。材料中的“成 见”二字如何阐述?它可能是个体对他人产生的偏见,可能是他人对自己产生的偏见,也可能是长期社会 生活形成的某种成见(比如种族歧视、以貌取人、性别歧视等)。从材料中申公豹的话可见,成见是人们心 中长期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见解,他认为消除成见困难重重。而培根的话意在强调,成见一旦形成, 演变成盘踞人心的偏见,更具有危害性。它可能对人们的正常交往、社会生活,乃至国际间的关系造成隔 膜和更为消极的影响。考生可从成见产生的原因、消除成见的方法、如何理智看待别人对自己的成见,或 者成见的危害等角度进行立意。从范围上看,成见无处不在,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亲友乃至陌生人之间 都可能会产生成见,这些都能成为我们的立意方向。 【立意】1.打破成见; 2.摈弃偏见; 3.成见不可有,远见不可无。 【素材】1.打破成见 人世百态,见得多了,心中装的东西便日益增多,阅历自然增加,眼界因此会更加开阔。但如果因此 看人处世先入为主,那你看到的世界便可能不是真实的世界,你可能会以偏概全,也可能会庸人自扰。 见的黑暗面多了,便以为世界就是如此,等到曙光来临之际,就开始害怕阳光,甚至刻意拒绝阳光, 认为这布满阳光的世界是虚假的。听多了骗子的故事,便以为天下人都是骗子,听到感动的事,便认为是 在作秀,是在欺骗。听多了腐败的故事,便以为当官的都在腐败。一听到坍塌事故,就会想当官的贪污了 多少工程款…… 2.成见不可有,远见不可无 与人相处,最高明的智慧是心无成见;成就自我,最重要的品质是远见明察。 成见好坏,不过心态一瞬的转变,累的是自己,轻松的也可能是自己。远见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境界, 一艘船是划到对岸,还是航向浩瀚大海,就要看它的目的地定在哪里。 真正优秀的人,早已明白这个道理:成见不可有,远见不可无。 3.摒弃成见 成见是我们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我们之所以常常犯错误,多半是因为这成见二字。 我们都知道二战时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他们因为自己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强意志 成为抗击法西斯的英雄。但是,许多美国人也知道罗斯福相信占星术,有婚外情,是个烟鬼、酒鬼。英国 的选民也知道丘吉尔有过两次被解雇的记录,每一天睡到中午才起床,上大学的时候就因为吸毒差点被开 除。在竞选总统和首相的时候,他们这些劣迹,成为选民不信任的依据。人们知道他们是有能力和智慧的 人,但是自己的成见又成为否定的巨大力量。当时,在美国和英国都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有关成见的争论, 是相信自己的成见否定他们,还是相信他们对未来的许诺投赞成票,让选民们举棋不定。 幸运的是,美国和英国的选民都否定了自己的成见,人类因而拥有了两位战胜法西斯的英雄领袖。 江苏省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一语文(重 点班)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