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七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11* 台阶/李森祥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台阶》教学实录及评析

还剩 7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台阶》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课堂导入 师: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下一句是? 生(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师:千里的远行,是用脚一步步走出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筐土垒起来。有这 样一位父亲:为了建九层台阶的房子,他从一块砖、一片瓦、一张角票慢慢地积攒起, 用了常人无法做到的艰辛。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台阶》这篇课文。(板书:台阶 李 祥森) 二、初探原因 师:父亲为什么要建高台阶的房子? 生:当地的习俗是台阶越高地位越高,而当时我们家房子只有三层台阶,比别人家 低,自然地位也比别人低。 师:父亲有地位吗? 生:没有地位。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文章第 9 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别人没说过,他自己也从没觉得。 师:所以父亲的愿望是? 生:建高台阶的房子。这样,别人就觉得他有地位。 三、理解形象 (一)体味辛劳 师:父亲用了多长时间建高台阶的房子? 生:大半辈子。 师:请大家精读父亲用大半辈子建高台阶房子的部分。感触比较深的地方,用笔圈 点勾画,写一写你的阅读感受。 生阅读,勾画,写阅读感受。 师:懂得分享,会获得更多的喜悦。哪位同学先和大家分享? 生:我想和大家分享第 10 段:“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 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PPT 配合出示)虽然这些都微不足道,但是父亲没有懈怠,做得很认真。 师:微不足道的是什么? 生:一块砖,一片瓦,还有一张角票。 师:你能为大家读一下这句话吗?(生读该句) 师:听你特意在“很认真”这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为什么这样读? 生:强调父亲做得一丝不苟。 师:我来读这句话,大家听听和他读的看有何不同?(师读该句) 生:老师在“但”这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师:我想强调什么? 生:“微不足道”和父亲的行动形成了对比。 师:对比的双方性质相同,比如现在的你和以前的你,你的态度和他的态度。而一 片瓦、一块砖,这么微不足道,可父亲那么在意、认真,两者形成的是? 生:反差。 师:很好!从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父亲形象? 生:认真,细心。(板书:认真 细心) 生: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第 11 段:“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 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PPT 配合 出示)这句话写出了父亲一直都在劳动,没有停歇过。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几个时间词,七个月、四个月、半个月和剩下半个月。 师:可见,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勤劳的父亲。(板书:勤劳) 师:还有哪位同学对这个句子特别有感触? 生:我觉得这里不光能看出父亲勤劳,还能看出他造高台阶房子的决心。 师:哪里能看出来决心? 生:你看哦,父亲除了给自己留半个月的时间过年、编草鞋,其他的时间都安排满 满的,可见决心之大。 师:种田、砍柴、过年、编草鞋,和造高台阶的房子有关系吗? 生:砍柴,是为了卖钱,为建房子做准备;编草鞋是为了去砍柴,还是为了建房子; 种田和过年,和建房子没有直接关系,但父亲也要正常生活啊,对不对?(生笑)父 亲一边扛着生活的重担,一边还在辛苦地准备着建高台阶房子的必需。你看父亲多么 辛劳!(生鼓掌)(板书:辛劳)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同学愿意分享吗? 生:我想分享第 13 自然段:“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 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PPT 配合出 示)父亲看着别人家的高台阶,内心希望自己家也能这样。从“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 目光”,能看出父亲心里暗暗下了决心。 师: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当时下了什么决心? 生:虽然这一天非常辛劳,但是为了尽快造成高台阶的房子,得到别人尊重,还是 要加油! 师:“摇不散”,能表明什么? 生:坚定,执著。 师:把坚定和执著加进去,再试着描述你的决心。 生:虽然这一天非常辛劳,但是为了尽快造成高台阶的房子,得到别人的尊重,我 要更努力!总有(“总有”重读)一天我们家也会有这样高的台阶,我一定(“一定” 重读)会造出来的!(生鼓掌) 师:我从你的描述里读出了父亲的心理变化,由渴望变得坚定。 生:我想分享的是第 15 自然段:“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 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 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PPT 配合出示)鸡叫三遍时就出发,黄昏贴近家门才回来,说明父亲每天工作都是早出晚 归。 师:“鸡叫三遍时出发,黄昏贴近家门时归来”,表明什么? 生:劳作时间很长。 师:还能表明了什么? 生:仅用一天就把草鞋给磨穿了,说明草鞋质量很差,路程很长,工作很苦。 师:你注意到草鞋,这很好!但要纠正一点,文章并没有说草鞋是一天就磨穿了的。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句话中父亲穿草鞋的季节? 生(齐):冬天。 师:冬天穿草鞋什么感受? 生:非常冷。 师:鞋子都磨破了,表明什么? 生:路十分不平坦。 师:路崎岖不平,十分不好走,鞋子穿破了多少? 生:超过了台阶。 师:他家台阶原来多高? 生:三层。 师:垒了三层高的穿破了的鞋子,又表明什么? 生:父亲为建高台阶的房子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十分执著。(板书:执著) 师:作者是直接描写父亲执著吗? 生:没有,用间接描写来表现的。 师:间接描写还这么有力量! 师:还有没有同学想分享?时间所限,只能最后一位了。 生:文章第 16 段:“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 父亲挣钱特别不容易。 师:哪个字特别能表现不易? 生:“满”,因为父亲每挣一角钱都不容易,瓦罐满一次的时间该是多么漫长! 生:我认为“几次”更能表现父亲的不易。父亲要用很长很长时间才能换来一次满, 满了一次倒出来,还要从头再来,非常不容易。 师:辛苦劳作了一天,换来了一两张角票,就这样一天天地挣,一张张地塞,终于 满了,满了之后再空,空了之后又满。我们仿佛看到了埋头在岁月里不辞辛劳的父亲。 感谢大家的阅读分享!这样细细品味才叫精读,抓住文章里的关键语句、语句里的 关键字词,换位共情,感同身受,慢慢地便能融入其中。大家的阅读分享,也让我们 读懂了父亲的辛劳与坚韧。 (二)体会变化 师:高台阶的房子建好之后,父亲什么表现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找房屋建 好之后父亲的具体表现。(提示:找到的地方,做标记。) 生:虽然新台阶很气派,但是父亲有一点失望,而且感觉浑身不自在。 (板书: 不自在) 师:从哪里看出来不自在? 生:“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 猛然愣住。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 生:“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 父亲回答,没有吃过,其实他是吃过的,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 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 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 门槛上去。但门槛是母亲的位置。”自己明明吃过饭了,可他回答错了;还有坐在高 台阶上一级一级往下挪,还是觉得高。总之,就是不自在。 生:第 28 段中说:“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 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 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父亲习惯了原来的三级台阶,所以 走完三级就习惯地抬脚,把腰闪了。 生:第 21 段有:“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 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造了新房子理应高兴,却露出了尴尬的笑,驼惯了的腰怎么也直不起来,非常不自在。 生:“自从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意找别人聊聊,也很少 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原来的顽强向 上的精神,没有了。 师:浏览,就是快速抓取有用信息的阅读方式。大家能力都很强,注意到了父亲的 反常表现。 (三)思考原因 师:父亲辛劳了一辈子,得偿所愿,可为什么浑身不自在呢? 生:可能是因为伟大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感觉像在做梦一样,不适应。 生:因为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不适应高高在上的感觉。 师:有道理,父亲原本就是一个朴实的农民,高高在上反而很别扭。 生:父亲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闪了腰,没法下地干活,不习惯闲着没事。 师:习惯了辛苦,闲下来反而难受了,不自在了。 生:青石板已经伴他很多年,就像挚友一样,新台阶全是用水泥抹的面,不再是老 友的感觉。 师:你的比方很形象!青石板像他的挚友。 生:新台阶很高,他觉得新台阶跟他不匹配,还是原来青石板的台阶最适合。 师:为什么不匹配? 生:父亲是朴实的农民,地位一直都低,台阶高意味着地位高,地位一下子高了就 不适应了,他还是习惯老台阶。 师:父亲身上有中国农民传统的谦卑,老实忠厚。 生:父亲当初一心想建高台阶的房子,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地位,让别人看得起,可 是高台阶的房子建成了,别人并没有夸赞和认可,他内心其实是失落的。 师:高台阶的房子建成了,文章怎么介绍别人的反应? 生:只有一句:“晌午饭吃过了吗?”没人夸赞,甚至没有人提他家新建的台阶。 师:心理预期,没有出现,空唠唠的感觉。 生:父亲为了建新房子操劳了大半辈子,新屋建成了,他也老了,身体也垮了,感 觉到头来也挺没意思的。 师:有点哲学命题的思考。父亲垮的只是身体吗? 生:好像还有心理。 师:哪里能看出来? 生:原来在青石台阶上能坐几个小时,闪腰之后失去了兴趣,不愿与别人聊,很少 跨出自家的台阶,若有所失的模样。 师:以至于父亲自言自语地感叹—— 生:“这人怎么了?” 师:我们一起读文末最后两句话。 生齐读:“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怎么了呢, 父亲老了。” 四、探究主题 师:《台阶》中的父亲,是作者李森祥的父亲吗? 生:我认为不是,这是他编的一个故事。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是他编的故事? 生:我总感觉是他编的。 生: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小说。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注释里有,选自小说集《台阶》。 师:既然他不是作者的父亲,那他是谁的父亲? 生:我觉得他是农村朴实农民的代表。 师:作者李森祥也是这样说的:“父亲的形象,在那个年代里,在我生活过的乡村 里,几乎到处可见。他们除了有一双永远也不干净的脚以外,还应该有一双不能碰棉 絮的手(他们开裂着沟纹的手一旦碰棉絮,会将好好的棉絮粘扯得一塌糊涂)。”(李 森祥《给编者尤志心的信》)(PPT 出示) 师:作者笔下的父亲,仅仅是乡村农民形象的代表和缩影吗? 生:我觉得他也像我们每个人的父亲,他们奋斗了大半辈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 好,然后自己慢慢老去了,像文中的父亲一样。(生鼓掌) 师:说得真好!生活在城市里的父亲,一生的命运不也如此吗?每天一样地辛苦工 作,忙了大半生也一样地慢慢老去,人生轨迹和文中的父亲何其相似啊! 生:我认为他代表了天下所有人的父亲,因为我们父亲在家里一般是承担着外出劳 作的任务,他是为了整个家庭奉献一生的男人,是家里的擎天柱。如果没有了他,家 庭可能会变得支离破碎,甚至不完整。就拿我的父亲来说,他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听我父亲说以前我爷爷也是为家付出了很多艰辛,现在我的父亲也在为我们的小家每 天辛苦地工作,让这个家变得更好!(老师、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的分享!你联系了自己的家庭,说起了你的父亲和爷爷,把他们都当作 家里的擎天柱。由此看来,小说里的父亲代表了天下所有的父亲。 师:李森祥说:“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 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 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但是,即使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最 终的命运会不会有所改变呢……”(李森祥《给编者尤志心的信》)(PPT 出示)小 说里的父亲,是乡村农民的代表,也是城市里父亲的缩影。我们每个人的未来,不也 如小说里的父亲一样吗? 小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通过这个典型人物,我们看清了他人,也 看到了自我。这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阅读小说的门道。希望通过这篇小说 的学习,大家也能慢慢地学会怎样阅读小说。 最后,向大家推荐李森祥的《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台阶〉创作谈》和小说集《台 阶》。 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注:该课执教于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语言运用与思维提升”主题研讨会。) 评析—— 小说创作以人物形象塑造为鹄的,小说教学自然也应以人物形象的审美建构为核心。 如何分析,学界目前形成的共识是:由“这一类”走向“这一篇”,亦即在类性辨识 的基础上,注意聚焦篇性进行审美建构。 问题是,如何发现并揭秘篇性? 比较惯常的做法是抓住小说三要素进行:先情节概括——整体把握内容,继而形象 分析——突出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再环境分析——上升到人物形象的时代性,但是 人物形象与情节、环境的独特关联是什么,鲜有深刻揭示。如何从某一视角切入,将 三者关联的秘妙有机灵动,详略有致地加以揭示,也缺少探索。至于说只抓所谓的知 识点或关键点,脱离文本整体观照,得出形象分析的几条结论,更是无可避免地陷入 盲人摸象的片面,致使人物形象分析一直难以形成有效的模型知识,更别说化知成智 了。而人物形象分析,与文化意蕴断裂,与作家言语表现的情趣、抱负、人格等隔绝 的,更是比比皆是。 蒋兴超老师《台阶》教学实录,在将人物形象塑造与叙事张力的营构、抒情气质的 凸显、哲理品格的生成、文化意蕴的接续关联起来审视、剖析,显然有对上述教学窘 境的自觉突围: 一、形象与叙事:对比中的个性变化 对情节审美很关注,却绝不是简单的事件梳理,或者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这种陈腐的情节四要素理论,进行机械切割,他更关注情节叙事与父亲形象塑造的关 系: 父亲为什么要建高台阶的房子?用了多长时间?怎么建造的?建好之后,父亲什么 表现呢?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台阶》中的父亲,是作者李森祥的父亲吗? 引导学生赏析父亲形象,基本上是在这些问题架构中进行的。这天然地切中了作家 小说创作中对文章学起承转合写法吸纳的精神,还有对选择典型事件、细节勾勒人物 一生的史传笔法的继承。 但是,将父亲形象的“转变”作为一个教学主问题单独拿出来探讨,对之又有所打 破——文本有起、承、转,但就是没有合,而是在高潮处戛然而止,呈现出一个非常 开放的结构,这就是文本的篇性。顺着篇性之势而教,所探讨的问题自然出新出彩。 更为重要的是,还引导学生审视事件间的逻辑——父亲有地位吗?种田、砍柴、过 年、编草鞋和造高台阶的房子有关系吗? 父亲辛劳了一辈子,得偿所愿,可为什么 浑身不自在呢?对学生思辨能力的磨砺,非常用心,却又显得一片化机。 虽未在父亲与自我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审视父亲与母亲,父亲与“我”的潜在矛 盾——“我”与母亲并不嫌弃旧台阶低,将情节的表现张力充分揭示,但关注情节中 人物性格变化内在逻辑的意识已经跃然纸上,这与单纯的外部事件概括,不啻云泥之 别。 二、形象与抒情:激情与失落的点染 如果说情节内在逻辑、要素的分析,均指向父亲形象的感知,属于遵类而教的话, 那么关注小说文本的抒情气质,则属于对作家跨类创造的高度敏感与重视。引“史传” “诗骚”入小说的倾向古已有之,这“对中国人审美趣味的塑造以及对中国叙事文学 发展的制约”显而易见,“有诗为证”,引诗词入小说的表面特征自不用说,单就童 话小说,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抒情气质更是不证自明。 李森祥《台阶》这篇小说也有抒情气质,集中表现在激情与失落的点染上,这必然 使小说创作或多或少地染上抒情的气质。 但是,文中的抒情不是直接抒情,而是非常间接地隐蔽抒情:情融于事——如“我” 幼时趴在青石板上啃一嘴泥沫子,稍大些津津有味跳台阶的描写,就是抒发“我”对 台阶的喜爱之情,与父亲嫌台阶低的情感构成了潜在的对比;情融于象——如对新旧 台阶模样的特写镜头描写,是很能体现父子内心的情感的;情融于貌——那极短的发, 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何尝不是在抒发父亲的失落、迷惘 之情,我的钦敬、不安、同情之情? 甚至连题目叫《台阶》,而非《父亲》,都有一定的抒情意味。 与学生的对话也触及了这一面,集中表现在对父亲激情与失落的审美上—— 关于“激情”的审美,用的是“精读法”:精读父亲用大半辈子建高台阶房子的部 分,用笔圈点勾画感触比较深的地方,写一写阅读感受。于是学生很自然地关注到捡 砖瓦、种田、砍柴、过年、编草鞋等事件上,还有“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 父亲那专注的目光”等细节上。关于“失落”的审美,用的是“浏览法”:快速浏览 课文,看看高台阶的房子建好之后,父亲什么表现?于是学生感受到了父亲的尴尬、 若有所失。 虽然以感受父亲形象的特点为主流,但是让学生品咂词语,读出背后的内心世界, 也是在体悟作者和父亲的情感。不过,对文本抒情的含蓄性、复合性,还有真实而概 括的特性,并未明确点出——文中动用了大量农村生活的细节描写,让人恍然而生写 实之感,觉得作者是在写审美散文。又因为父亲形象的象征性极强,自具抒情的概括 性。这些特点,完全可以点染,让学生悟到,进而感受作家跨类写作带来的语言魅力。 三、形象与说理:我们每个人的父亲 优秀小说皆有哲理品格,但哲理不是镶嵌在文本中,而是盐溶于水一般渗 透在字里行间,正如美国艺术史家伯纳德·贝瑞孙在给海明威的信中说的那样:“任 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散发着象征和寓言的意味。”渗透、散发的艺术,正是文本的 篇性。 《台阶》也有哲理品格,教学中捕捉到了。在引导学生感受了父亲抽烟、挑水、打 招呼、挺胸等方面的不自在之后,他问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父亲辛劳了一辈子, 得偿所愿,可为什么浑身不自在呢?学生的回答有: 1.可能是因为伟大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感觉像在做梦一样,不适应。 2.因为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不适应高高在上的感觉。 3.父亲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闪了腰,没法下地干活,不习惯闲着没事。 4.青石板已经伴他很多年,就像挚友一样,新台阶全是用水泥抹的面,不再是老友 的感觉。 5.父亲当初一心想建高台阶的房子,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地位,让别人看得起,可是 高台阶的房子建成了,别人并没有夸赞和认可,他内心其实是失落的。 6.父亲为了建新房子操劳了大半辈子,新屋建成了,他也老了,身体也垮了,感觉 到头来也挺没意思的。 不管是愿望实现后的不适应,还是社会地位形式上变化后的不适应,从忙到闲的生 活习惯改变带来的不适应,抑或面对新生事物的不适应,理都是蕴含其间的。亦即人 生中这样那样的改变,常会带来精神的不适应,如阵痛、迷惘、失落,等等。学生思 维贴紧文本发散呈现出这样的广度,殊为不易。 不过,如果再深入引导一下,应该还会有更深刻的发现。比如,辛劳付出,得偿所 愿,本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反而跌入深深的迷惘、失落,甚至苦痛之中?你们如何 看待这种反常的变化?学生 6 的言下之意是:操劳了大半辈子,用衰老和垮塌的身体, 换来这么一座新房子不值得,你们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以此激发思维风暴,学生应 该不难发现文本中隐含着的对希望命题的思考——有希望的支撑,人生可以迸发无穷 的毅力与动力;没有希望的伴随,人的精神生命则会很快走向衰朽。换言之,拥有奋 斗的希望,就会永葆年轻;丧失奋斗的希望,则会迅速走向衰老。 事实上,这种哲学思考在很多作家的作品都出现过。比如鲁迅的《故乡》:“希望 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 便成了路。”比如但丁《神曲》中地狱之门上的铭文:“你们走进这里来的,把一切希 望都捐弃了吧!”完全可以进行群文阅读,体会各自的秘妙,以磨砺学生的高阶思维。 四、形象与文化:在铢积寸累中圆梦 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遗憾的是,当下语文教育,涉及文言文教学,老师们还会有这方面的意识;遇到现 代文,常常不知不觉将之过滤掉,仿佛现代文中就不存在传统文化似的。还有一个吊 诡的现象是,谈文化,往往对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造字文化等方面情有 独钟,而对文本中蕴含的自古及今,赓续不绝的精神道统、学统、文统,特别是作家 言语抱负,言语创造匠心上显示的文化特色,往往比较木然,这是很不应该的,更谈 不上对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扎实贯彻,创造性贯彻。 在这种语境下,于现代文教学中,能将人物形象分析与传统文化的血脉接通,就显 得别具手眼了。 他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头的导入部分,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思想,与父亲行动与精神关联;二是 结尾的升华部分,探讨“父亲是谁的父亲?由朴实农民的代表,到城市里的父亲,到 天下所有人的父亲,再到李森祥自己的创作主旨的表达——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 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衰老,并且再也不 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 但是,即使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最终的命运会不会有所改变呢……这其实悄然渗透 了中国的乡土文化,何尝没有对锲而不舍,奋斗不止的儒家文化精神的呼应?只不过, 没有点明罢了。或许是囿于时间,也没有就如何看待这种独特的乡土文化,引导学生 展开充分的讨论。 至于说写作文化的渗透,的教学中也是有所体现的。如对父亲新屋造成前后行为与 精神上背反的感知,对细节与形象的多维度分析,对事件间逻辑关系的审视,对“究 竟是谁的父亲”的探讨,实际上已经触及了矛盾营构中的叙事张力,人物形象塑造的 丰富性,情节与形象发展的同构,叙事中的象征品格等言语表现知识或智慧。 这其实也有对古代叙事文化的承继。说到叙事,古人是很看重的,简直视之为文学 评价的一条重要标准。唐人李肇评《枕中记》和《毛颖传》:“二篇真良史才也。” (《唐国史补)》宋人赵彦卫评唐人小说:“可见史才、诗笔、议论。”(《云麓漫 钞》)明人凌云翰则云:“昔陈鸿作《长恨传》并《东城父老传》,时人称其史才, 咸推许之。”(《剪灯新话·序》)他们所说的“史才”并非指实录或史识,而是指 叙事能力。到了晚清,更是注意叙事艺术的营构。刘鹗自为《老残游记》作评:“历来 文章家每序一大事,必夹序数小事,点缀其间,以歇目力,而纾文气。”吴趼人自为《二 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评:“有一段极冷淡处,便接一段极亲热处;有一段极狠恶处,便 接一段极融乐处。两两相形,神情毕现。”因而形成了一种薪火相传的叙事文化。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