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确定位置》教学预案
常州市实验小学 张祖润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15-16 页“确定位置”。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
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第几排第几个”等方
式描述物体在方向或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
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
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数对也能帮助学生初步建立
二维空间的表象,架起数与形间的桥梁,初步渗透数形结合及坐标思
想,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
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
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
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知道数对与方格图上点的对应,逐步掌握用
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
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
会数学文化的价值,拓宽知识视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并掌握数对的含义,理解用数对描述
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1.组织谈话:同学们,确定位置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仔细观
察这一张座位图,你知道小红的位置在哪里吗?(出示学生座位图。)
2.交流: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确定小红的位置。
3.设疑:为什么同一个位置,说法却不一样呢?引发学生对已
有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进行质疑。
4.揭课:怎样才能统一、正确、简明地确定小红的位置呢?今
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小红的位置,激活了学生头脑中
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学生的描述可能比较准确但不够简练,也可能比
较简练,但不够准确,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使他们认识到这些表示方
法的优点和不足,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体会到学习新
知的必要性。
二、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
1.认识列和行的概念。
谈话:像这样排列时,一般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你知
道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吗?
交流:哪儿是第一列,哪儿是第一行呢?
讲授:一般从观看者的角度,从左往右确定列,从前往后数确定
行。
2.用列和行确定位置。
表示:小红的位置,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确定吗?让学生尝试用
第几列第几行进行描述。
简化:为了研究方便,还可以把这张座位图简化成点子图,小红
位置所在的点,我们用 A 表示。
练习:这儿还有两个点,B、C,你也能用第几列第几行说出它们
的位置吗?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立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规则,
并观察从人物图到点子图的变化过程,感受到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
简明性和准确性。这一板块是学习在方格图上确定一个点位置的必要过渡环节。
三、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1.初步认识数对
谈话:第几列第几行,让我们确定位置有了统一的说法。不过数
学还追求简明,像第 4 列第 2 行,能否写得再简明些呢?想一想,再
试着写一写。
比较:比较一下,这些方法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在小组里说一
说。
交流:学生在交流想法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方法
的基本要素。
讲授:这些想法跟数学上的规定非常接近,也是先写一个 4,表
示——第 4 列,再写了一个 2,表示——第 2 行,中间用逗号隔开。
这两个数共同表示一个位置,再用一个括号括起来。数学上用这样的
数对来表示 A 点的位置,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运用:这两个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你能试着写一写吗?并交流
写法。
2.及时练习。
谈话:学会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那根据数对,你能找到对应
的点吗?这儿有两个数对,请你找到对应的点。
交流:生介绍找到两个点的过程。
感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数对的含义,掌握数对的写法。
【设计意图】根据数学的简明性特点和符号化特点,自主探索更简捷的表
示方法,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尽情释放。在此基础上提升到“数对”
的方法上,使学生更加感受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和和准确性。
四、用数对的方法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1.根据方格图上的点说出数对。
谈话:刚刚我们在点子图上研究了数对,如果在我们熟悉的方格纸上,你
能用数对表示出这个点的位置吗?
交流:如果这就是学校的平面图,你还能用数对说出其他景点的
位置吗?
感悟: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时,怎样确定位置呢?
2.根据数对在方格图上找到对应的点。
谈话:在方格图上,你还能根据数对找到对应的点吗?这儿有三
个数对,请找到对应的点并标上数对,边找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然后再和你的同桌交流想法。
交流:在你描点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延伸:根据这一个发现,想一想,同一列上的数对又有怎样的特
点?
总结:看来数对不仅能表示出点的位置,还能反映出点和点之间
的位置关系。
3.根据图形特点在方格图上选择数对。
谈话:如果顺次连结这些点,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如果再确定
一个 D 点,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D 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多少呢?
交流:学生生介绍选择数对的过程。
感悟:看得出,同学们对数对又有了新的认识。是啊,图形的特
征可以反映在数对中,数对的特点也能通过图形来体现。
【设计意图】本课有两大主线贯穿始终,一条是图例的抽象和演变,二是
是确定位置的方法。两大主线的层层递进与发展,充分展现了本课的数学知识
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不仅关注了数对方法
的运用,还关注了在方格图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背景,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
学图形与数对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学生真正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
形成过程,这些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用数对的思想确定位置
谈话:其实类似这样的现象生活中非常多见,比如下棋时确定棋
子的位置。(向学生介绍国际象棋的走法。)
延伸:地理学家建立了经纬线的概念,描述地球上各点的位置,
介绍北京的位置大约在北纬 40 度,东经 116 度。。
总结:同学们,数对真是简单而又神奇,相信此刻,你心中一定
会有一个疑问,这数对究竟是谁发明的呢?介绍数对发明的背景。
【设计意图】学生掌握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数对
的思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和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两
个环节,让学生感悟了“数对思想”的价值,体验“数对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介绍数对产生的背景,促发学生学会思考,做一个“思
想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