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八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22 《孟子》三章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1.了解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人和”的作用、“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气节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从而培养个人的道德修养。 反复诵读,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理解文章的观点。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课前导入 二千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颁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 卸下了 191 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简短,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千年,传诵至今。 这就是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背景探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 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 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 孟子从 40 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 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 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 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三)字词归纳 PPT 展示文言现象 (1)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2)古今异义 ①委.而去之(古义:放弃。 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委托) ②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3)一词多义 ① 七里之.郭 (助词,的) 夫环而攻之.(代词,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之 亲戚畔之.(代词,他) 寡助之.至(动词,到) 三里之城.(内城) ②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 (4)词类活用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震慑) (四)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②学生伴随着音乐试读课文,初步理解语句意思。 ③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工具书或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五)研读赏析 PPT 展示如下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小组选代表发言, 教师明确。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由战争推及治国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前面文章的中心论点已经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在前面课文的基础上,由战争推及治国,孟子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 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从而全面地体现 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有普遍性。 1. 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富贵不能淫》。 第二课时 富贵不能淫 (一)课前导入 复习孟子相关常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注意: 断句、正音) 2.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四)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 1.小组代表展示。(形式:以学生为主解答,老师适时更正) 2.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作答。 3.学生结合所讲再次翻译文章。 (五)课文分析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代指什么? 3.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4.文章的写作特色 (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 第三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导入新课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 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悠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体质明显下降, 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焕发活力了。孟子 2000 多年前就概括了这种现象。 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合作互动 1.扫除字音障碍 (1)教师强调重点字音、字形。 (2)学生齐读重点字音,加深印象。 2. 学生识记重点词句意思。 (1)重点词语: 发( ) 畎( ) 举 士( ) 举于士( ) 市( ) 任( ) 空乏( ) 拂( ) 所以( ) 曾( ) 恒过( ) 衡( ) 作( ) 入( ) 拂( ) (2)重点句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 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④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朗读课文 (1)同桌互相给对方朗读课文。 要求:A、读准字音。 B、注意停顿、语速、重音。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 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指导字音、停顿方面的问题,强调: 字音:舜发于畎亩之中( ) 傅说举于版筑之( ) 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法家拂士( ) 停顿: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全班齐读。 (三)导学归纳 1.教师指导 朗读要求: A.认准字音、字形。 B.注意停顿、语速、重音和语气、语调。 2.学生试着背诵课文。 (四)课文重点文言知识讲析 1、重点实词; 2、重点虚词; 3、通假字(古今字); 4、一词多义; 5、古今异义; 6、词类或用; 7、特殊句式 (五)反馈训练: 1.反馈练习:重点句子翻译 2.老师指导: 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老师重点指导易出错的地方。 3.思考: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困 境出人才”,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 就事业;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 会有所作为。 二是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而言是极 为重要的。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臣弄权,君主沉湎于享乐,丧失警觉,那么 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4.文章的写作特色: 多样的论证方式。 将中心论点置于篇末,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 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 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的论述,这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二、 三题。 《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 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一是分类整理文言词汇,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字词句的含义; 二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且提高文 化欣赏品位。 在我的有效引导下, 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 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 想内涵,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紧迫, 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解读不能水到渠成地展开。 23 愚公移山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言文。 2.了解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课文意思,学会质疑问难。 3.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导入文本 现在我让同学们欣赏一幅油画,哪位同学知道这幅油画的作者是谁? 这幅油画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与 1940 年为了宣传抗日而创作的一份不朽艺术作品,油 画取材于中国古代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愚公移山》, 了解油画讲述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互动学习:你敢挑战吗? 活动规则:①以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文言原文为诵读对象。 ②其他学生从“音准、停顿、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作出评价。 4.学习小组之间就课前预习中圈点勾画的难词难句互相质疑解惑,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5.互动学习:智勇大闯关 闯关规则: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闯关者;一共有八道题目,由闯关者自选其中一道 题目作为闯关内容;闯关过程中,如遇困难,可以求助本组其他学习成员,但同时意味着 闯关失败;只身闯关成功者获“闯关小勇士”称号,奖励一颗五角星,计入平时成绩。 附:闯关题 【第一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年且.九十 ②且.焉置土石 ③以.残年余力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⑤始一反.焉 ⑥ 汝之不惠. ⑦亡.以应 ⑧一厝.朔东 ⑨无陇.断焉 【第二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始一反焉. ②且焉.置土石 ③无陇断焉. ④谨食之,时而献焉. ⑤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⑥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⑦惩.山北之塞 ⑧ 出入之迂.也 ⑨指.通豫南 ⑩杂然相许. 【第三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其.妻献疑曰 ②其.如土石何 ③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面.山而居 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第四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何苦而.不平 ②面山而.居 ③而.山不加增 ④黑质而.白章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 ⑥既而.,儿醒 ⑦河阳..之北 ⑧达于汉阴.. ⑨投诸.渤海之尾 ⑩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第五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以君之.力 ②跳往助之. ③隐土之.北 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 ⑥辍耕之.垄上 ⑦故为之.说 ⑧怅恨久之. 【第六道题:翻译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第七道题: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移山各持怎样的态度?】 【第八道题: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有哪些现实困难?】 6.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根据画面和画面标题朗读课文相关片断;或者根 据画面和课文相关片断用自己的语言拟写画面标题。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朗读相关片段) 第二幅:举家献策图 (拟写画面标题)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朗读相关片段) 第四幅:公叟辩难图 (拟写画面标题)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朗读相关片段) (三)研读课文,文本升华 1.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这篇寓言故事的作者在构思本文时,对愚公和智叟的感情倾向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褒 扬愚公贬损智叟。 现在我们改写一下其中的一个细节,弱化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观色彩。 将“河曲智叟亡以应”改为“河曲智叟复笑而对曰:‘……’”。请同学们补写省略 号部分。 (四)思辨争论,主题拓展 1.课堂辩论:学生分男生和女生两组,展开辩论。 ⑴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⑵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⑶辩论说明:①先有正方一学生发言,接着反方一学生发言,依此反复,直至辩论结 束。②辩论时不能抢话、插话。③对本方观点提出有力论据者,奖励一颗五角星;对对方 学生发言能针锋相对驳斥者,奖励两颗五角星。④根据正反双方所得五角星数目评定辩论 胜利方,胜利方每人奖励一颗五角星。⑤所有五角星计入个人平时成绩。 学生辩论。 教师总结陈词: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辩驳,我们班的同学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尽显辩 论之才华。愚公智叟到底孰智孰愚现在大家是各持己见,如果从学习这篇古老的寓言故事 所传达的意义上说,老师认为无需一定要得出个单向的答案。一方面,愚公“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的实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智叟“对现状冷静分析”的审时度势务 实态度也值得我们借鉴。 2.拓展延伸:在当今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愚公和智叟两位古人谁应该是我们的学习榜 样?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 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不少于 300 字)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在本案中,笔者通过诸如“你敢挑战吗”“智勇大闯关”“改写文本”“课 堂辩论”等一系列精心预设的语文活动,把课堂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将质疑讨论,交流 评价的空间尽量归还学生。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动性,探究未 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展现和发展。 然而教学中也发现,这种学习方式生成的有效性要求学习主体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个 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自主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 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在课堂上得到良好发挥和发展。而学困生基础薄弱,参 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参与过程中, 参与的机会常常被别人抢走,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这些 学生的学习权利被变相剥夺。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认识、 研究这一现象,格外关注、呵护学困生,通过教学预设的调整和教学生成的调控,想法设 法为其提供机会,以使语文课堂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天地。 在学生全体参与的积极性调动方面,笔者感觉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方式的运用 彰显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教学设计中,学生朗读时的生生互评,“探究文意”和“课 堂辩论”过程中五角星的表扬记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和表现的潜能。当然, 形成性评价的操作需要教师进行周密和整体的规划,要注意数据和材料及时积累和整理, 这需要语文老师有坚守的意志和毅力。 24 周亚夫军细柳 1.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1.学习本文通过侧面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2.理解文中对比衬托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理解其精神内涵中所包含的现实意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多么震撼人心的语言,由此 可见,军纪严明,才能成就伟业。今天,我们就要去见证这样一位刚正的将军。 (二)顺畅朗读 1.录音范读。 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齐读全文。 (三)作者及背景介绍 1.司马迁(约前 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被后世尊称 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其所写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 雄浑雅健的风格。代表作品有《史记》《报任安书》等。 2.汉文帝即位后,同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政策,双方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 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交。公元前 158 年,匈奴的单于起兵六万, 侵犯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汉文帝派三位将军带领三路人马去 抵抗。为了保卫长安,另外派了三位将军带兵驻守在长安附近:将军刘礼驻扎在霸上,徐 厉驻扎在棘门,周亚夫驻扎在细柳。 3.《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它记述 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 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不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着巨大的价值,故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翻译课文 1.按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句子边初步了解课文意思。将有疑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2.翻译接龙,请学生们逐句翻译并互相纠正。 3.老师讲解归纳难点字句。 (五)朗读课文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讨论分析 1.文章通过文帝劳军的场面塑造了周亚夫的形象,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 2.你同意文帝的观点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引导学生找出文帝在细柳营所遇所见之情景,并归纳出细柳军营的特点; 追问:文帝在细柳所见所遇以军士的言行为主,而周亚夫写了两句话,难道文章要表现的 主要人物不是周亚夫?如果是,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什么写法?) 3.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以本问引出三组对比) 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 ——军容 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 “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直驰入” ——军纪松弛。 对比三:三营将领 “持兵揖”、“以军礼见”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将以下骑送迎”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 4.小结分析:周亚夫性格及本文所用描写方法。 5.“既出军门,群臣皆惊”,这一“惊”字是对群臣反应的高度概括,请为“惊”后加一 个字来谈谈他们的感受和反应。 (追问:群臣皆惊,为什么文帝不“惊”?由此可见,文帝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 1.抄写词语并背诵 2.熟读全文 这节课我紧紧围绕着《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进行教学, 充分调动了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气氛活跃, 并且有效地兼顾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 习效果的检验。 学生把课堂当成展示自我的平台, 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很好地培养了 口头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质疑、 探究环节, 有助于学生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并且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 在体验中进取。 在分析周亚夫的形 象时, 我加用了适当的点拨, 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教育, 完成了“文以载道”的德育任务。 25 诗词五首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 操。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第 1 课时 《饮酒(其五)》《春望》 一、激情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 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本课我们要学习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 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 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饮酒(其五)》 1.辅读资料 陶渊明(352 或 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 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 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 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2.基础知识 结庐:构筑房舍。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悠远闲适的样子。 见:看见(读 jiàn),动词。 日夕:傍晚。 相与还:结伴而归。相与,相伴。 3.诗歌赏析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 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 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前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 后所产生的感受。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 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 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 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 淡心情。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分辨清楚,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实是 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4.小结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 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 不可分割。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 弃和厌恶,抒发了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 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三、《春望》 1.辅读资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 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 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 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 1500 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 多集于《杜工部集》。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 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 将家属安顿在鄜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 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 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2.基础知识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地抓。 浑:简直。 欲:要,就要。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3.诗歌赏析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寄情于 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 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 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家书抵万金”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也是所有受 战争迫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 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 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 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4.小结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 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 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 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第 2 课时 《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 一、激情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分别学了《饮酒(其五)》和《春望》,诵诗应该是个长期坚持不懈的 过程,是一个习惯。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古代诗词的学习 ,继续徜徉在诗词的古风古韵 中。 二、《雁门太守行》 1.辅读资料 李贺(790-816),字长吉,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 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 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 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 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 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 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 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 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2.基础知识 雁门太守行:乐府曲名。 黑云压城: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比喻敌军兵临 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向日:迎着太阳。向,向着,对着。 角:军中号角。 临:逼近,到,临近。 声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报:报答。 玉龙:宝剑的代称。 君:君王。 3.诗歌赏析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 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 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 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 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 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 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 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 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 略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 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 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 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 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 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 贤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4.小结 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 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 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帖,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 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三、《赤壁》 1.辅读资料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 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 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2.基础知识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取。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前朝,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 东风:指火烧赤壁之事。 3.诗歌赏析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 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 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这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 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 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诗人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 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4.小结 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 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 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 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 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写,恐怕用意还在于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四、《渔家傲》 1.辅读资料 李清照(1084-约 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 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 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 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 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 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 清照集笺注》。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 1130 年(宋高宗建炎四年) 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 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2.基础知识 渔家傲:词牌名。 星河:银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殷勤:情意恳切。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嗟,叹息,慨 叹。 学诗谩有惊人句:隐括杜甫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谩有,空有,“谩”同“漫”,空, 徒然。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 鸟。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吹取:吹得。 3.词句赏析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开头两句活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这里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 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潜意识所促使的。 所以,在它里面既有壮丽的一面,又有艰险的一面。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她听着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 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 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上和人间 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 难和心愿。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这里着一“嗟”字,生动 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 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像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三山”, 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 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 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 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 4.小结 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 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 使人为之神往。这种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胸怀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李词中是极为罕见的。 李清照本为婉约派的女作家,能写出如此豪放的词,除了乱世迫使她从闺阁中走出社 会,面对现实这些客观原因之外,还有她的主观因素,就是她的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敢 想敢说;同时,她遍读群书,记忆力强,不常见的字句、故事,都能一一记得,这就丰富 了她的形象思维,使她对各种神话传说和典故,都能运用自如,来书写自己追求自由和美 好生活的心愿,从而构成了这首具有浪漫情调而又气魄宏伟的豪放词。 1. 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五首诗歌。 2. 从五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 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初中阶段重在读懂诗歌, 课标中虽没有提出欣赏诗歌的要求, 但我们仍要着力培养 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其中已包含了欣赏的成分。 这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 其实不然。 因为在本阶段, 培养上述两种能力旨在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并巩固学生对诗句 的记忆。 所以本节课我在教学时, 注重从诵读入手, 精讲多读, 以读带品。品读时, 我 要求学生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读出作者表达的内在感情。 教学 时, 我注重让学生自己理解, 只在关键点上进行点拨, 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课堂参与度。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