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1年高考考点:阅读题中举例的作用
考点:
1.教材对“举例”考点的定位
2.举例的作用
3.试题对接
一、教材对“举例”考点的定位
(一)举例论证的方法
【1】必修三教材P21
《语言的演变》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请结合文
本,分析这一论证方法的作用。
【2】必修三教参P16
2.作者运用了三种类型的举例论证,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
假设孔子与弟子谈话,朱憙完全听不懂,就从语音具有时代特征
的角度说明了语言的演变,既明确又有趣味。二是典型举例,如
第一部分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从
字形、语汇、语法等方面加以论证,有代表性,说服力强。三是
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
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等许
多例子,既全面又明确。
【考点】
1.说服力——历史资料;感染力——生动形象的故事;震撼力—
—排比。
2.假设举例——明确有味;典型举例——代表性,说服力;列举
举例——全面明确。
(二)典型举例——《简笔
与繁笔》教参解读
本文写法上最大的特点
是选例典型。文章为了证明
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
其妙,作者各举了两个事例
作为论据,其中三个例子取
之于古典文学名著《水浒
传》,简有简的妙处,繁有
繁的特点,这样的例子典型
性更强,可以以一当十,有
很强的说服力。同时作者在
举例时,只摘引精要,而不
是大段抄录原文,这样事例
既典型,能充分论证,篇幅
又简短,亦合乎作者倡导的
简练为文的原则。
(三)例子的角度
【1】必修三教材P28:文本研习
在《咬文嚼字》中,作者用了哪几个例子?又分别是从什么
角度来具体论证“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的?
【1】必修三教参P16
(1)文章首先举了郭沫若《屈原》和《水浒》《红楼梦》
的例子,从情感的角度谈炼字。
(2)接着举了不同文本中李广射虎的例子,从简与繁的角
度谈炼字。
(3)再举了著名的“推敲”的例子从情境的角度说明选字
的贴切与否。
(4)而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的例子是文化语言的角度,
说明字面的意思是与字背后的意义相连的。
(5)最后说的是“套板效应”的同题,因此作者从正反的
角度来谈,什么是陈词滥调,什么是创新和个性。
【考点】例子的角度:情感;简繁;情境;文化语言;正
反。
二、举例的作用
1.丰富内容和文化内涵
2.证明观点,有说服力
3.与下文对比【二项对立模式】
【示例】曹文轩《前方》
【原文】⑪人的悲剧性实质,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
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
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
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
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
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
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
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
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考点】引用诗句,增强文章表现力
【解读】
为了证明“人们流浪时,总惦念着家园”这一观点,作者列举了大量的
诗句,如崔颢、宋之问、卢纶、李益、韦庄等,并由其中的一个作者崔颢延
伸开来,证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的观点,增强了
文章表现力。
三、试题对接
(一)李汉荣《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
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
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
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
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
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
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
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
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
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
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
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
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
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
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
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由此,人变得辽阔而谦卑,对
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
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
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
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
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
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
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
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
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
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
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
(选自《南山》系列散文)
1.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
远离人群的人”,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
1.作用:①表明了伟大的灵魂和精神创造是如何产生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
力;
②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二)林如求《听雨的奢侈》
听雨的奢侈
林如求
近日夜雨,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
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之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
就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
雨自然无太大的区别,今时的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
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时因人因
情而异。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地放声高歌“好雨
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
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闲忆
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
深情的怀念和咀嚼。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
到慨叹,更是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达至今,简直痛人心髓。
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
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
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
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令我惶
恐万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
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即令是和风细雨,
我也不大喜欢。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那时,家里穷,没有
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
衣裤难免要淋湿。冬春时节,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冷冰冰的地上,
更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
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
渐渐也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因为
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图
谋。别的无庸费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急风骤雨,无雷鸣电闪,
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
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怨屈、激愤、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
无畏……才有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杰作。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
家和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
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
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会因此生出一种遗憾。但我
还是喜欢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
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污染严重,整日笼罩
在电视卡拉OK歌吟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
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
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
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
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因此,每当
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
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
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化的舞台灯光,隆隆
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
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
2.从全文看,作者举杜甫、李建勋、蒋捷的例子,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分别
起了什么作用?(4分)
2.⑴内容上:①强调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人因情而异;②丰富了雨
(或雨声)的文化内涵。
⑵结构上:①宕开一笔,使文章摇曳多姿;②引出下文“我”对雨的好恶,
为写对雨的不同感受作铺垫。(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三)许达然《远方》
远方
许达然
⑴远方似乎总是使人向往的。
⑵其实有美的远方,有丑的远方。
⑶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那神秘常使我们幻想:远方的平房变成
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远方的雪原变成绿土,远方的强悍变成温
驯。一些最坏的形容词,也可能被加在我们不了解的远方。
⑷山是纵的远方。有限的高峻是无限的诱惑,长年的沉默是不变的磁力,
总是使人自动地往它那里去;登高山又有高山,登不完的高山,登不完
的向往。跛脚的拜伦以眺望写出对山的感情。对一个爱纵的远方的人来
说,只能做山下的青草,而不能做山上的云,也是悲哀的了。
⑸东方!中国!曾许久是西洋人心中的远方。想象中的天堂,招引着多
少西洋人金碧辉煌的梦想。虽然它不是天堂,但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意
大利青年仍兴奋地向我说:“我终于来到这里,来到了从小就向往的东
方!”
⑹一个最真最善最美的远方一直使人向往,那就是天堂。对天堂的向往
长久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他们渴望通过上帝启示的窄门走进那远方。
地狱也是最远的远方,关于它的传说令人恐惧。有人因向往天堂而做好
事,有人因怕进地狱而做好事。远方,常在冥冥中驱策着人们!
⑺血液里似乎遗传着流浪的鲜红,几乎每个人都有远行的冲动。远
方的漫游,虽然掺着乡愁,却一直在拓展着人们的胸怀,成熟着人
们的思想。司马迁曾漫游远方,为他的《史记》积淀了底蕴。古希
腊的两位史学家希罗多德与修西底德斯曾漫游远方,从而写出了那
么有气魄的历史!年轻时远游埃及,看到了与雅典不同的另一形态
的文化,使柏拉图开拓了视野,而影响到他《理想国》的写作。
⑻远方也许像非洲的莽林,布满死亡,也充满生机。远方也许是荒
漠,但乐园是开拓了的荒漠。幻想可以点缀生命,但不是人生。曾
看过赛克爵士写的《探险史》,那是人类从古到今,用行动去抵达
远方的奋斗的记录。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向往永不能
成为历史。
⑼无论我们到哪里,天空总在上面。远天的星辰以常年的静默逗人
遐思。我们发现一颗星,却另有一颗星。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山脉,
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我们到了一个远方,却
又有另一个远方在呼唤。无穷的远方,有限的生命,多少英雄要以
有限的生命去征服无穷的远方,但远方依旧微笑,而英雄却一个个
倒下。即便如下,也只管去走自己这段路,英雄的身后自会有新的
英雄。
⑽总是有许多人愿舍弃眼前的幸福到远方去,就让他们去吧!
不必用佳肴把志在高空的鸟桎梏在笼子里,不管笼子多大,
笼子不是天空。
⑾或美或丑,对你,远方仍是温柔而有力的挑战,你去吗?
3.第7段中使用司马迁、柏拉图等人的事例,有哪些作用?
(4分)
3.证明了远行可开阔视野、有助于成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
含量。(4分,每点2分)
六、考题对接:议论文举例论证
(一)陈群《理想的阶梯》(节选)
理想的阶梯(节选)
陈群
①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
盾。
②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
想努力,但不能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自以为条件差,
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结
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
③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
想而已。有理想的青年,都应从眼前的现实起步,以非常
艰苦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
④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
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
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不断在图书馆钻
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
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废寝忘
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
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
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
兴奋地狂呼:“成功了!”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
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是理想的浪
涛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而奋斗,这
是中华民族空前的事业,其任务之艰,难度之大,更需要亿万
人民,特别是青年,百折不回地艰苦奋斗。有志于为这一崇高
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
天尤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
花。
⑤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富兰克林有句名言: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
材料。”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爱迪
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
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鲁迅以
“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
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
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
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
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
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
⑥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这
也许是事实。但今天的处境,总不致像伽利略、布鲁诺那样冒
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致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
写作吧。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有的青年
埋怨自己的岗位平凡。这也可能是事实。但革命事业需要三百
六十行,绝大多数人都要在平凡岗位上工作。无志之人,将使
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岗位上成功。华罗庚
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夜间在如豆的昏黄油灯下演算,打
下牢固的根基,后来才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开普勒长期操劳杂
役,业余苦钻,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可见问题不在于岗
位,而在于有没有真正的崇高理想和为这理想而奋斗不息的顽
强精神。
⑦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实
阶梯。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登,才能一步步接近那光
辉灿烂的理想高峰。让我们在四化的伟大征途上谱写出自己的
奋斗之歌吧。
1.第④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第④段用了举例论证(1分)。本段举出“马克思为实
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和“诺贝尔为减轻
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的感人事例,
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考点关键词】①举例论证;②证明;③说服力。
(二)《敬业》
【原文】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
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
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①当大总统是一件事,
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
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
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
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
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
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 职业,没有什么
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
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
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一敬。②《庄子》记佝偻丈人承
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
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
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
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
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
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
社会做 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
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
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2.请指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任选一处
分析其作用。(3分)
论证方法:
①
②
作用:
2.
(1)①事实论证(举例论证) 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
(2)作用:具体准确论证“凡可名之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
是可敬的”(或“凡职业都是可敬的”)增强文章说服
力。 ②作用:证明“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
就是忠实”这个观点,说服力强。
【考点关键词】①举例论证,引用论证;②证明观点;③说服
力。
(三)《拐弯》
拐弯
①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当被人
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说:“凡事要想得开,想不开就拐个
弯。”
②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
来没有笔直的。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
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爱因斯坦曾
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
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就是适应、顺应,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不仅在西方人眼中生命需
要拐弯,中国古人亦有类似的认识。陆游也曾说过:“山重水
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
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
水平不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的多种情
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我想如果把拐弯用英文大写的字母来表示,可分出若干种类
型。
③一是把拐弯用字母“V”来表示。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
且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而是一种
迂回型的拐弯,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
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到底部
终止了,又改为向上。这是一种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
许多人和事都是这样由挫折走向成功的。北大著名教授季羡
林,“文革”时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无
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却在困境中发现了有利因素,利用三
年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这
一宏篇巨著,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④二是把拐弯用字母“N”来表示。这种拐弯和“V” 有点
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表示人们按既定的道路和方向前
进时,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穹,但这个弯不是返回原来的
起点,而是扔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城获得断
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控折、不幸。关
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只要你在心里据个弯,就会路随
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
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
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结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
终选择了拐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演的影片还
获得了金球奖。他还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
部书《依然是我》,后来这部书还成为畅销书。
⑤三是把拐弯用字母“W”来表示。这说明人生前进的道路上
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能到达人生终点的,而是要经
过多次拐弯的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练,经受多次失败的
考验。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雄辩地证明了他们正
是在不断拐弯中前进,从而获得成功的。伟大的革命先驱孙
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推行“三民主义”,
虽多次失败,但失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两
院院士王选一生经历了八次选择,也就是八次拐弯,终于研
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
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昇”。
⑥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转换
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
(选自《读者文摘》,有改动)
3. 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3.运用了举例论证(也含有道理论证)。既通过举例——古
人的人生智慧,告诉读者人生起伏,需要智慧;也通过“柳
暗花明”的古诗,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考点关键词】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②说服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