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名师课堂:分析“透”一点(附:技法点拨及范文点评)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基础。考生选取论据要紧扣论点,为论点服务,做到观点与材料相
统一;同时要力求论据选得典型,充分。值得注意的是,在说理类作文中,材料的丰富性还
体现在考生对论据意蕴,揭示的深刻程度上,它往往能使作文见地高妙,不落俗套。那么,
考生如何对论据,尤其是事实论据进行分析呢?
技法点拨
写作时,考生如何对论据,尤其是事实论据进行分析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可抓住事例的特点进行分析
对事例本身独有的、不同于其他事例的特点展开剖析。比如“滥竽充数”这个事例,
考生就要抓住“充”这个特点去分析。可以论述不懂装懂、投机取巧的人终将碰壁;也可以
论述“随大流”时侥幸蒙混过关,单独处理问题时便原形毕露;还可以论述人应当学会真本
领,要踏实苦干。
2.对事例本身所产生的影响或作用展开分析
按照逻辑推理的思路,揭示这件事(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影响(好的或坏的),或起到
什么作用。
3.对事例进行对比分析
从正反两方面对事例加以分析,通过对比,肯定正面观点,从而证明作文中心论点的
正确性。
4.对事例进行因果分析
对事例本身所包含的原因与结果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如:
曹禺 23 岁就写出《雷雨》,震动了文坛,此后佳作迭出,《日出》《北京人》《原野》……
39 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获得了很高的声誉,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却没有写出
理想的好作品、大作品。曹禺没有超越过去的高峰,其外部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他被写作
以外的活动占去太多的时间。然而,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进入不惑之年的曹禺更加
注意别人的评价,受外界的影响太大,使他在创作上愈来愈缺乏自信。这些都显示了曹禺
性格中软弱、世俗的一面。
1951 年,曹禺主动提出要写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剧本,得到领导的赞许,于是他
费九牛二虎之力写出《明朗的天》,结果失败了。原因在于,他放弃了自己的创作个性与一
贯的创作方法,按照主题先行的路子,根据明确的主题思想去“深入”生活,找人谈话,
选择人物,设计情节,而且每写一步都小心翼翼。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还要经过多次审查,
反复修改。最后的结果是剧中人既没有揭示人物灵魂的复杂性,又少有真正的激情,更找
不到曹禺昔日作品中的诗意与美感。表面上看所有人物、情节都来自生活,实际上却远离
了生活的真实。
——张天行《外重者内拙》
这是一篇优秀杂文,作者着重阐明的观点是“一个文化工作者,即使他才华横溢,只
要丧失独立思考,或一脑子功利目的,其创作都会偏离创作的规律,哪怕是头顶桂冠、奖
牌满胸,也未必就真的登上了文化学术的高峰”。作者为了使所持观点令人信服,列举曹禺
的创作经历为例,从外因、内因两个方面揭示缘由,而且展示了“没有写出理想的好作品、
大作品,没有超越过去的高峰”“表面上看所有人物、情节都来自生活,实际上却远离了生
活的真实”的后果。这样的因果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
5.对事例进行假设分析
借助假设推理——如果这样,会怎么样;如果不这样,又会怎么样——来说理。如 2019
年江苏卷佳作《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写道:
唐伯虎刚开始学习画画便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尤其是在山水画方面,因此自得于一己
之长。据说有一个夏日,唐伯虎造访老师沈周,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直到他把手放到墙
上,唐伯虎才发现这扇窗竟然是老师的画作。深感惭愧之余,他意识到自我的浅薄和狭隘,
开始奋发练习各种题材的画作,终成一代大家。
试想,如果唐伯虎不接受老师的启发,执拗地待在山水画的一隅里,他能达到登峰造
极的境界吗?再试想,如果唐伯虎仅仅局限在绘画的领域里,他还会成为才华横溢的“吴
中四才子”之一吗?
由是观之,唯有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将荒野中的种子带回,在自己的土壤上开出
多重芬芳。然而,跳出舒适圈,必然伴随着艰辛努力,以及落差感和迷茫。所以,总有人
将自己安置在“思想的井”中,将不理解、不喜欢的人与事贬低,贪图安逸,滋生惰性,
陷入浅薄又短暂的快乐之中。
考生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唐伯虎的例子来阐释“跳出自己的舒适圈”的必要性,
又通过假设分析,有效地增强了作文的说服力。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何谓也?”孔子回答:“绘事后素”。
“绘事后素”,意思是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在上面绘画。油画创作中,第一层着色被称为
底色,底色会影响整幅画的色调。
一个人应该具有或选择怎样的底色呢?请就此写一篇议论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言之有物;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佳作示范
打好自己的精神底色
朱铁志
构成底色的东西很多,有先天的,如禀赋和出身;有后天的,如学习和实践。而最重要
的,是后者,是读书学习,是生活实践,是所谓的“读书行路”。
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人生阅历不同,对精神底色的理解和定位也就不同。有的人非
经典不读,有的人只满足于所谓的“职场攻略”“入行指南”等“实用性”书籍。短时间内
还看不出多大差别,甚至那些看了“攻略”的人,可能还会显出几分“乖巧”和“机灵”。
然而长此以往,后者就难免显出其精神底色的单薄和苍白。所以,人们无不向往和选择厚
重的精神底色。不同的选择,会驱动不同的精神状态,焕发不同的精神力量。其结果,当
然是人生境界的天壤之别。
什么是厚重的精神底色?就是实实在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作品,是为各门类学科起
奠基作用的作品。古往今来的各类著述汗牛充栋,以有涯之人生,怎能学尽浩如烟海之无
穷知识?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更使人们的读书学习变得无所适从。然则,在无穷著述和
海量信息面前能够保持一份冷静,作出理性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我们不能像
希腊哲学故事中那头愚蠢的驴子,徘徊在两堆草料之间,最后因无法作出选择而饿死。知
识的海洋虽然浩瀚无边,但并非无迹可寻。一般说来,一门学科的精髓,往往集中在少量
经典著作中。以西方哲学为例,无论秉持怎样的学术观点,或是哪个流派,都绕不过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巨著,都不能不提洛克、笛卡尔、狄德罗、霍尔巴赫这些先哲,都必须
阅读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作品,都要对尼采、叔本华有所了解。
哲学学科如此,其他学科同样如此。随着知识的大爆炸,各门学科的著述越来越多,
像古人那样穷尽资料作研究几乎不可能了。但真正决定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其实变化并
不大。我们只有抓住那些存在于经典当中的“根本的东西”,才有资格让知识成为我们精神
的底色。
当然,底色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指望一劳永逸。聪明人应该懂得“活到老,学到老”,
不断生长、更新、发展的道理。但不管怎样,总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取得共识的东西需
要反复研习。有些人进入职场之后,特别是当了一官半职以后,就不再读书,把书籍这样
的“敲門砖”扔得远远的,那他的精神生活将永远定格在最初的水平。
先天不足后天补,“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最不可取的,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唯
有志存高远,才能打好精神底色,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
点评
整篇文章举例与分析结合,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完全摆脱了浮泛与肤浅。文章不仅观
点明确、文脉清晰,而且对论据的分析更是足资借鉴。文中灵活运用了对比分析和影响分
析,使其理据充分,说服力强,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观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