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跟着时评学写作:女足精神、博鳌亚洲论坛、课后延时服务、车
顶维权、为梦想而奋斗
1、中国女足酒店训练视频曝光:铿锵玫瑰为什么行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李鹃
1 张门票,4 个对手,5 场比赛……中国女足为何能摧坚决胜、逆境绽放?一段刚刚
披露的中国女足酒店训练视频,记录下她们一年前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也用镜头语言诠
释了铿锵玫瑰为什么行。人们读懂了中国女足战胜亚洲劲旅、拿到东京奥运会女足入场门
票绝非偶然。
所有的光鲜亮丽背后,无不浸透着奋斗的汗水。2020 年 1 月,中国女足所在的奥运
会预选赛 B 组比赛原定在武汉举行,因疫情改至悉尼。1 月 29 日,队伍从布里斯班入境澳
大利亚后,接到当地卫生部门通知,需隔离一周。全队被困在酒店的两个楼层,9 天不能
进行室外训练。陌生的国度、封闭的状态,没有阻挡女足姑娘加紧训练、冲击奥运的步伐。
她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条件不够就创造条件,环境艰苦就适应环境。没有热身训练的
专门场所,就在狭窄的走廊里铺上毛巾练体能,井然有序、不间断地跑楼梯;没有绿茵球
场,就把狭仄的过道当训练场,哪怕颠球转身碰到门和墙也毫不在意。过道里空气不流通,
喘不上气,她们练一会就回房喘会儿,站在窗前的“透气”成了她们最惬意的时光。汗水
浸湿头发,笑容里满是充实。全封闭状态下坚持训练,既能夯实根基、保持打比赛的最佳
状态,更是在特殊的环境中锤炼意志。
铿锵玫瑰冲击东京奥运会的征途颇为坎坷。无论是猝不及防失去主场优势,还是主
力球员因疫情防控无法出征,或是隔离状态下的心理焦虑,都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困
难吗?压力大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女足不放弃、不低头、不懈怠,
用努力和拼搏去战胜挫折和挑战。短短 3 分钟的视频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怨天尤人,不是
垂头丧气、士气低迷,而是坦然面对变化、积极拥抱变化的昂扬精神,是努力克服不利因
素、坚持训练的坚韧与顽强。视频中,姑娘们满是汗水、累得通红的面庞上却满是灿烂的
笑容,那是拼搏努力后满怀底气、心里充实的自然流露。看到这样的画面,人们怎能不心
生感动,怎能不感到自豪?
没有场下扎实刻苦的训练,就没有赛场上敢打敢拼的竞技状态。足球比赛是技战
术、团队意识的较量,也是精神和意志的比拼。从 6:1 战胜泰国队到 5:0 战胜中国台北队,
从 1:1 战平澳大利亚队到附加赛首回合比赛 2:1 战胜韩国队……比赛场上 90 分钟或 120 分
钟的角逐里,每一次盘带、每一脚传球、每一次射门、每一个扑救,落后时能否不放弃不
认输、白热化阶段能否全力以赴,分分秒秒的比拼何尝不是训练场下“十年功”的集中呈
现?4 月 13 日,在苏州奥体中心,中国女足在 0:2 落后的局面下完成激动人心的逆转,
让场下的中国球迷心潮澎湃,这不仅在于赛场上的积极拼抢,也得益于平日里的每一次训
练。如今看到这段视频,我们也更能理解王霜赛后表现出的那种自信与坦然,“我们 130 多
天的训练,每一堂课都是 10000 米以上的跑动距离。我们即使是冲她们,也能把她们冲垮”。
成功如果有秘诀,那就是日复一日不辞辛劳的拼搏和奋斗;梦想如果有声音,那
就是内心深处永不言败的呐喊。不是因为能够获胜才去努力,而是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
困难,都坚定执着地一仗仗去打、一场场去拼。这是铿锵玫瑰逆境绽放的秘诀,也是我们
每个人前行路上的锦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鹃)
2、中国女足“霸屏”热搜榜,是人们对拼搏精神的致敬
来源:钱江晚报 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4 月 13 日,中国女足在奥预赛附加赛次回合比赛中,危境求生,以连扳两球的
气势淘汰韩国女足,拿到奥运会决赛圈亚洲最后一张门票。
踢出血性的中国女足,不仅让球迷兴奋不已,也引爆了微博热搜话题。据钱江晚报小
时新闻报道,比赛结束后,微博上出现了 11 个与中国女足相关的热搜位,其中,#中国女
足晋级东京奥运会#这一话题持续高居热搜榜第一位。说中国女足“霸屏”热搜榜也未尝不
可,网络热度一时无两。
在笔者看来,在热搜榜激荡的这股热流,正是对体育英雄的致敬。
这场跌宕起伏比赛的结果,是当下中国足球最为需要的“信心果”之一。中国女足叱
咤绿荫场,用绝不低头、永不认输的气概为中国足球赢得了尊严、 守住了底线。
众所周知,中国足球正处于新一轮的低谷中。世预赛亚洲区 40 强赛,首次有归化球
员助阵且赛前踌躇满志的中国男足,被一骑绝尘的叙利亚甩远,且作为根基的联赛也出了
不少风波,就是明证。而在女足这边,尽管 2020 年底中国女足在亚洲的排名保住了第三位,
但不进世界排名前十已经好多年了。尤其是,2019 年夏天的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 0:2
完败于欧洲女足新势力意大利队,无缘八强,创出参加女足世界杯正赛以来的最差战绩。
可比战绩“创纪录”更令人忧心忡忡的是,中国女足闭门修炼的技战术,在欧洲新潮流、
新力量面前显得落后了。被打蒙了的中国女足,几乎失去了和欧洲强队掰手腕的能力。在
这种局面下,如果中国女足再被长期居于身后的韩国女足超越,甚至失去奥运会的参赛资
格,那将是沉重的、致命的打击。
相对于从未进入过奥运会决赛圈的韩国女足,中国女足的压力更大。正因此,中国女
足涉险完成中国足协 2021 年三大任务的首个任务,意义重大。这意味着卧薪尝胆的中国女
足仍有机会与世界列强切磋,从而检验近两年来中国女足立志求变的成效,而不是猝然掉
队。而这是靠一群满血苦练了 130 天的姑娘以亮剑精神争来的有利局面。
正因如此,以王霜为代表的铿锵玫瑰重新归来的场景,才让人热血贲张,才让无数的
网友感动泪目,才让素来“苛刻”的热搜榜向女足英雄敞开怀抱。无疑,中国球迷和中国
足球一样,背负了沉重的负担,每个人都需要“激情燃烧的赛场”给予的释放之力。
相对男足,女足受到的关注可谓有限。举国“怒赞”玫瑰绽放,仿佛昨日重现,这
份感性十足的瞩目与拥抱,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 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呐喊与期冀。那
一刻,把中国足球水平搞上去的不灭理想,与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中国梦发生了奇妙的共鸣。
这一幕,与当年女排夺冠激发的集体共振虽不能比,但其产生的效果,也相差不远。
热搜榜在某种意义上折射着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是当时当地人们关注的焦点。以英雄
之名,以家国“榜样”之名,垂青和呵护为所有人奋斗不息的卓越者,这显示了“网络评
价机制”的应有内涵。这是让人特别欣慰的地方——谁说热搜榜只能有明星八卦和浮云口
水?它一样可以被热血和力量带动起来。
壮歌不已 。
3、命运与共创未来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1-04-20 21:530
“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习近平主
席 20 日以视频方式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1 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演讲高屋建瓴、
审时度势,深刻总结世界百年变局,倡议亚洲和世界各国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共克疫情,
加强全球治理,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为推动亚洲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发
出响亮的中国声音。
恰逢博鳌亚洲论坛成立 20 周年。20 年来,论坛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启航,成长为具
有世界影响力的高层次对话平台。从亚洲国家深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到亚洲和世界各
国携手应对恐怖主义、印度洋海啸、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
全威胁,再到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动地区合作,与亚洲同进步,与世界共发展,
论坛见证了中国、亚洲、世界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也为解决亚洲发展及全球治理难题提供
了宝贵经验,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力、推动力。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
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同时,世界
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特殊的时代背
景,赋予论坛重要现实意义。聚焦本次年会“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合奏‘一
带一路’强音”的主题,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提出通
过平等协商、开放创新、同舟共济、坚守正义,开创共赢共享、发展繁荣、健康安全、互
尊互鉴的未来的 4 点倡议,充分彰显中国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担当。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理念与实践正在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
赢,传递的是希望。受疫情影响,全球跨境投资不同程度下降,但是“一带一路”投资合
作稳中有进,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宝贵动力。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
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
共同合作、共同受益。这体现了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合共生发展理念。面向未来,中国将同
各方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开放、绿色、廉洁理念,
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通过建设更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互联互通
伙伴关系、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开放包容伙伴关系,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
长之路”,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这是从博鳌亚洲论坛发出的时代强音,也
是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共同期待。
4、共襄盛举,为全球治理贡献“博鳌智慧”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21-04-19 15:10
作者:皮 波
4 月 18 日至 21 日,博鳌亚洲论坛 2021 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是疫情
防控形势下一次特殊的年会,也是今年世界上首个以线下会议为主的大型国际会议,主题
议程呼应时代需求,凝聚广泛共识。本次年会设有“解读中国”“把握世界变局和亚洲的发
展大势”“一带一路合作”“拥抱产业变革”“与新技术共舞”和“共享发展”六大板块,将
举办 60 多场活动。
博鳌亚洲论坛 2021 年年会的主题为“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 合奏‘一
带一路’强音”。这是时代提出的大命题,而“全球治理”也不啻是紧要的关键词。当今世
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国际多边贸易体制面临
严峻挑战……在波谲云诡的大环境之下,仅凭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
全球治理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何解答时代之问,国际社会都予以关注。
“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东方智慧历来就有“美美与共,天
下大同”的核心思想,把其融入到全球治理的理念之中,符合全球各个国家人民的利益需
求。从亚洲一体化到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博鳌方案”之
中,世人能清晰地看到这条主线的延伸。本次年会设有“解读中国”“把握世界变局和亚洲
的发展大势”等板块,这是“局部”与“整体”相互呼应的逻辑关系,旨在立足于中国以
及亚洲的热土,把目光投向全世界,为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发声,为全球治理问路。
把握全球治理的历史大势,首要之义,是要有智慧的理念来引领。“我们生活在同
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
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将加快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积极
探讨搭建地区性融资平台,促进区域内经济融合,提高地区竞争力”“共同营造对亚洲、对
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述了全
球治理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具有指向性的话语为亚洲和世界发展注入正能量。只要路走
对了,就不怕遥远。随着博鳌亚洲论坛 2021 年年会的拉开帷幕,全球治理的“圈子”将越
做越大,“声音”将越扩越强。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20 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各国受
到严重冲击,博鳌亚洲论坛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20 年后,国际形势越发复杂,更有新
冠肺炎疫情的重大冲击。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前进,同解全球
治理的时代命题,始终是博鳌亚洲论坛的主线。共襄盛举,为全球治理贡献“博鳌智慧”。
5、天府网评:“博鳌智慧”把世界连接得更加紧密
来源:四川在线 2021 年 04 月 21 日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冲云破雾呼唤守望相助,劈波斩浪更需勠力同心。4 月 20 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
论坛 2021 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主旨演讲,倡议亚洲和世界各国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共
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
有谚语称,“只有结满果实的大树才会引人注意。”从最初的只有 26 个国家 500 余
人出席,到今年来自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 4000 人线下参会,博鳌亚洲论坛成立 20 年来,
规模从小到大,声音由弱到强,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兼具亚洲特色和全球影响的国
际交流沟通平台。博鳌,是中国的,也是亚洲的、世界的,从亚洲一体化到构建亚洲命运
共同体,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扬声器”,论坛与时
俱进,见证了中国、亚洲、世界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为亚洲和世界繁荣发展汇聚“博鳌智
慧”、贡献“博鳌力量”。
水滴汇成溪,稻穗集成束。尽管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
荡变革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但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大势,
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越是面对惊涛骇浪、逆流险滩,越需要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越需要把准航向、破浪前行。聚焦 “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合奏‘一带一路’
强音”的主题,展示疫后繁荣发展的新愿景,区域经贸合作、金融合作、平台合作、合作
共享、合作共赢……仍然是“博鳌智慧”中的“高频词”,把世界连接得更加紧密,让世界
读懂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
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能踩出阳关道。后疫情时代,加快推动经济复苏增长、
全面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让人类社会发展的巨轮行稳致远,是世界各国面临最紧迫的“头
等大事”。面对“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这一时代考题,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
之路,也是从根本上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必然选择。在历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
都会听到回应时代呼唤的“中国声音”,都能看到开创美好未来的“中国方案”,世纪疫情
背景下首次举办的本次论坛,更加令人充满期待。
立足亚洲,放眼世界,洞察历史规律、把握时代潮流,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
提出通过平等协商、开放创新、同舟共济、坚守正义,开创共赢共享、发展繁荣、健康安
全、互尊互鉴的未来的 4 点倡议,为推动亚洲和世界的繁荣发展,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方向不断迈进,再次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力量,彰显了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坚
定信念和责任担当。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连接世界的中国声
音、与世界同行的中国力量,必将凝聚更多共识,注入更强动力,让“博鳌智慧”给亚洲
和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更多的灿烂。
6、特斯拉车主再维权:双方表达难称理性,当以诉讼解决问题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 年 04 月 20 日
4 月 19 日,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上,一名女子身穿印有“刹车失灵”的 T 恤,爬上车
顶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发酵后引发舆论热议。特斯拉方面回应称,该车主此前“曾
因超速违章发生碰撞事故,以产品质量为由坚持要求退车”,其与车主沟通过程中提出多种
解决方案均遭拒,“且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
几乎同样的维权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以这样激烈的方式为公众所知了:2 月下旬涉
事车辆出现车祸,3 月 9 日,车主手持喇叭坐在特斯拉 Model 3 车顶维权引发网络热议,4
月上旬,车主亦曾携涉事车辆出现在郑州某车展,扯出横幅表示“绝不背黑锅,坚决维权
到底”。类似的场景又在上海车展出现,而且从社交平台的围观看来,特斯拉方面所说的“劝
离”过程,显然并不雅观。
同一桩纠纷,几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对于车主而言无疑是一种精力消耗,3 月初,涉
事车主曾在微博为其“占用公共资源”再次道歉,并表示已“决定寻求司法途径”解决,
但缘何在此后又多次选择以车企所称之“非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
作为公共事件的特斯拉车主维权纠纷,有必要搞清楚此前车主所表态选择的制度化维
权渠道,是否已经启动并仍在进行之中?以特斯拉方面第一时间给出的回应看,如果其所
言的“积极协商”确实存在并正在进行、并未中断,则车主在此期间的多次激烈维权并不
值得提倡。况且,车主本人在此前回应中亦曾表示,愿意选择常规的纠纷解决途径伸张权
利。
但是同时也要留意,作为纠纷一方的车企,特斯拉在事发后的处理,可能并不只是“劝
离”时的动作不雅那么一点毛病,其在官方回应中颇多倾向性明显的公关话术,同样难称
理智。首先是对维权车主的称谓,车企以“超速违章事故车主”相称,但在此前涉事车主
援引安阳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文书,否认“超速”的说法。对车主超速与否的判定目
前来看并非来自有处置权限的官方说法,而只是源自车企方面事发后的单方测算。
单方的说法、数据以及主张,是否经得起推敲需要权威、专业、中立的调停方来做判
断,但有倾向性的脸谱化对方是不可取、不理智的做法,这既包括车主所坚称之“特斯拉
刹车失灵”,也包括车企所给出的“超速违章事故车主”称谓。
紧接着问题又来了,按照特斯拉此番回应所言,涉事车主先是拒绝车企提出的多种解
决方案,同时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及车企“提出的所有方案”。但在车主一方
的此前陈述里,所谓“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并不存在,而是对特定检测机构的专业性
和权威性表达了质疑。4 月初,车企工作人员亦曾向媒体表达过,车主“不愿意接受对车
辆检测”的原因,只是“对第三方的检测机构也不是很信任”。两厢对照之后很难不让人生
疑,特斯拉方面指车主“拒绝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的说法究竟是确有新的证据支撑,
还是在刻意模糊、夸大车主的不理智?
车主维权个案,于社会而言激起浪花可能终究有限,车主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为
与选择也大可商榷,但其此前选择通过司法渠道解决问题的方式,应当在实体和程序上得
到充分支持。对大型车企而言,尽可能的争取自身利益同样会得到法律的保护,但通过某
种公关话术对车主进行“脸谱化”暗示,却也是并不高明、难称理智的做法。
各执一词的特斯拉纠纷,双方都到了回归基本理性、回到以诉讼渠道去解决问题的时
候了。
6、特斯拉终于道歉,尊重消费者是最基本的企业责任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 年 04 月 22 日 社论
4 月 20 日深夜,特斯拉再发声明,一改此前“没有办法妥协”的态度,表示“就未能
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深表歉意”,并将在“配合政府各相关部门调查”基础上,开展严格自
查自纠,做到尊重消费者,尊重市场。”
特斯拉终于也算是道歉了!
尽管个中措辞还有不少躲闪和些许倔强,还在坚持说其“今天与往日一样认真聆听”
了各方的意见和批评,这一如既往的“认真聆听”,似乎也包括了此番上海车展安保架住车
主四肢拖拽“劝离”的场景。看似谦恭的道歉,怎么还暗藏着点桀骜不驯呢?
首先必须要拎得清,这次警方处罚车展维权的女事主,针对的是车主激烈维权导致的
治安后果,并不代表警方对特斯拉消费纠纷的态度,这也压根不是警方职权范围内的事儿。
就在特斯拉新款道歉稍早前的时间,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回应车主维权事件,透露此前
在该局介入调解过程中,特斯拉拒绝提供车辆事故半小时前行车数据,“担心数据被当事人
用来炒作宣传造成不良影响”。因为这个拒绝,导致调解失败。而来自监管部门的最新消息
是,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已经确认“纯电动轿车在使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行车数据
属于消费者知情权”,并责令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无条件向张女士提供该车
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执法部门介入的民事调解,可以谈崩,这是各方的权利,但如果是正式的执法调查,
特斯拉就必须配合,也只能配合了!
按照 2020 年 1 月实施的《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市场监管部门经投
诉人和被投诉人同意,可采用调解的方式处理投诉,但并不代表执法介入只有调解这一种
途径。投诉人将诉求诉诸执法部门的同时,也是在向其提供案件线索,而市场监管部门在
调解中发现涉嫌违法线索的,应当依法核查处理,而这一部分就已经不是相对柔性的纠纷
处置了。自然的,惯以技术优势傲视消费者的特斯拉,在可能的执法监管甚至案件调查面
前,也没有什么特权!
不仅如此,在前述规范中,涉及“需要进行检定、检验、检测、鉴定”的情况时,法
定须由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协商一致来进行。这就意味着此前特斯拉声明中所指的车主“拒
绝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不仅可能缺乏事实依据(有夸大拒绝程度的嫌疑),而且对某一
参与检测的第三方主体的选择权与信任度,车主不仅可以拒绝其认为独立性欠奉的特定第
三方,而且也有权通过举报督促执法部门积极作为、介入调查。
行车数据这个宝,特斯拉敝帚自珍也要有个度。几乎与国内热搜同步,美国得州警方
将对特斯拉公司发出搜查令,以确保上周末发生事故的车辆的数据安全。事故车辆的行车
数据不是普通的企业商业信息,而已经是事关公民人身安全以及交通案件调查的关键证据。
不管在哪里,特斯拉在这个问题上的执拗,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多不可预知的运营风险,更
让不特定消费者的安全处在不可知的危险状态。
4 月 21 日,广州增城警方又通报一起备受关注的“特斯拉碰撞起火致人死亡”案情况,
这次是出了人命。诸多涉特斯拉纠纷、事故乃至案件的调查,可能都需要车企配合调查,
提供事故车辆彼时行车数据的详细内容。既然特斯拉最新表态要“配合调查,尊重消费者,
尊重市场”,那就有必要突破其所宣称的“专事专办”的个案危急公关思路,对绝不止于具
体某一起引发舆论热议的特斯拉刹车纠纷的核心数据,都能提供得麻利点、坦诚些。
8、用毅力和恒心托举梦想(金台随笔)
于 石
2021 年 04 月 19 日 05:3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用双手成就梦想”,是很多人奋斗拼搏的写照。也有一些人,在用另一种方式托举着
希望。不久前,一位名叫彭超的无臂少年,在研究生复试考场用脚写字,最终考入同济大
学。考场上,弯曲的身体、认真的神情、执着的眼神,让奋力的书写绽放希望,让多年的
坚持开花结果。
写字、洗脸、刷牙、洗衣、做饭,生活中对常人而言轻而易举的小事,对双臂截
肢的彭超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难事。命运的挫折可能不期而遇,但遇见人生的彩虹一定需
要顶风冒雨的跋涉。让双脚像双手一样灵活,是“只有这一条出路”的无奈之举,也证明
了“别人做得到的,我也可以”。在宿舍叠被子,用手机发信息,选修足球课……这位少年
用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成功向人们证明:托举起梦想的不只是双臂,更是顽强的毅力和坚韧
的恒心。
为梦想而不懈奋斗,谁都了不起。以脚代手的彭超在生活能够自理之后,开始向更
远的地方出发。喜欢诗词里“带给人力量的豪迈”,他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乘风破浪、夺
得擂主;经历过高考失利、考研失败,但他总能咬紧牙关、百折不挠,“从不向命运低头”。
几年前,彭超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段话,分享一次登山的经历,也映照着他一路走来的心
路历程:“清明去达瓦更扎山徒步登山去了,负重登山 19 公里,走 8 个小时才走上去……
是第一次,可绝不是最后一次”。在迄今为止的人生舞台上,有坚持、有梦想、有收获,也
有恐惧、有绝望、有崩溃,但独独没有“放弃”二字。有网友感慨:自强的人生无需任何
怜悯,“折翼的天使”仍旧可以活得精彩!
人生的境遇各不相同,奋起的背影何其相似。“要么努力,要么放弃”,篮球场上的
独臂少年张家城坚持训练,众多篮球明星为之喝彩、为之感动;“人要发展就要动脑筋”,
乌蒙山里身残志不残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不等不靠、不找不要,书写了脱贫攻坚的故事,
给人以震撼、以启示;“只手绣出别样人生”,绣架前的“独臂绣娘”陈再英依靠刺绣手艺,
开辟出自己的人生舞台……以现实观之,他们的身躯并不健全;从精神而言,他们追梦的
身手无比矫健。漫漫人生路,纵然曲折坎坷,天道酬勤的世界从不辜负奋进者,梦想的光
芒会照耀到每一个人。
崇尚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并不是为了单纯的感动。于普通人,这当然是一种触动、
一种激励,正如网友所言:“还有什么不努力的理由?”对于故事的主人公们,不能止于舆
论的好奇、短暂的关注。张家城的篮球梦想值得尊重,同时,从长远来看,单手打球如何
更好支撑起未来的人生?彭超的求学生涯让人敬佩,未来完成学业的他又该作何打算?张
顺东、李国秀夫妻俩的小康之路走得不容易,后头更好的日子要从哪里着手?感动之余,
感慨之外,给予他们最现实最及时的支持,发现并关怀那些还没有被聚光灯照到的角落,
才是励志故事最合理的展开、最圆满的结局。
无论如何,让生活充满温度、未来充满广度,也让每个人有所领悟、有所感触,
才能让他们继续乘风飞翔,激励更多人振翅高飞。
9、推动课后延时服务真正为学生减负
来源:四川在线 2021 年 04 月 23 日 编辑:盛飞 作者:宋鹏伟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 1605 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92.9%的受访家长期待落实好学生课后服务。72.7%的受访家长希望可以在课后延时安排课
业辅导和答疑。对于课后延时服务,受访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是:孩子人身安全能否保证
(62.0%)、内容安排是否充实(60.6%)和时间能否高效利用(57.3%)。(《中国青年报》4 月 22 日)
家长接送困难、孩子无处可去、学校资源浪费……随着多地课后延时服务的推行,
这项“惠民工程”正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欢迎。不过,延时服务并不只是简单的托管,如
何兼顾不同需求实现多赢才是关键。
学生减负,不能以家长增负为代价,合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极其必要。这便是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应运而生的原因。事实上,早放学带来的副作用,不只是家长接送不便,
孩子自身也是受害者。一个常见的现实是,放学并不意味着一天的学习结束,恰恰由于放
学早,很多孩子不得不面对各种兴趣辅导班,每天的总学习时长只会更多。
由此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小眼镜”和“小胖墩”越来越多。这一点,不仅被
教育部的健康监测报告所证实,也是近一年来教育部反复发文想要改变的现象。中小学生
近视,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是最大原因,其实不是没时间,毕竟小学 4 点多就放学,而是因
为课后时间被大量作业和兴趣辅导班所挤占。可以想见,即使下午不上学,恐怕孩子们还
是没时间户外活动。至于教育部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 10 小时”,也不依靠早
放学和少布置作业就能够实现的,因为竞争意识强烈的家长们没几个敢放心让孩子们“玩
去”。
正因如此,延长在校时间才是减负的真正方向。这段时间内,孩子们的时间由学
校来进行分配,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起来,解决当下面临的主要矛盾。首先,可以进
行各式各样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见阳光、强体质,以保证每天至少两小时的运动量;其
次,还可以用部分时间完成课后作业和教师答疑,这样孩子回家后的作业量就大幅减少,
既有利于保证睡觉时间,也能够减轻家长的负担。至于兴趣和特长培养,考虑到学生人数
众多,不同学生又有不同需求,不宜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主要内容,有需求的家长完全可
以自行选择。
负担依托于时间,将部分课后时间的支配权交还给学校和老师,无疑是强健青少
年体魄和减轻课业负担的有力举措,比多少通知和文件都管用。只要目标明确,充分发挥
学校和老师的积极性,相信这短短两小时会成为减负的真正利器,并产生深远影响。
10、“课后延时服务”虽好,但要“科学实施”
来源:红网 2021 年 04 月 23 日 作者:赵春雄 编辑:张瑜
小学生下午 3 点半放学,而大部分家长 5 点才下班,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差给大部分
家庭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校外辅导机构也从中嗅到商机,各种托管班应运而生,但这些托
管班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高昂的价格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如何
破解“三点半”难题,解决老百姓的切身之困?在各地政府的积极探索中,“课后延时服务”
脱颖而出,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对 1605 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
示,92.9%的受访家长期待落实好学生课后服务。72.7%的受访家长希望可以在课后延时安
排课业辅导和答疑。对于课后延时服务,受访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是:孩子人身安全能否
保证(62.0%)、内容安排是否充实(60.6%)和时间能否高效利用(57.3%)。(4 月 23 日《中国青
年报》)
可见,家长们对这项政策普遍抱有期待。通过延时放学,与家长下班时间相衔接,可
以解决一直存在的“接娃难”问题。同时,学生在老师的统一指导下完成课程作业,可有
效缓解近年来争论不休的家庭作业问题,大大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对于家长来说,这无疑
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好措施,但如何保障这项措施顺利推行落地呢?
首先,推行“延迟放学”必须考虑老师的权益保障问题。老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除
了上课时间,老师还需要批改作业,制订教学计划和备课,“延时放学”便意味着老师工作
量的增加。“延时放学”不是让学生在学校白白浪费两个小时,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更优
质地完成课程作业以及拓展课外活动,如深圳最新公布的《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
延时服务实施意见》指出: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包括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
素质提升的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学生自主作业、教师答疑辅导等学习活动。因此推行“延
时放学”的同时,也要给予老师适当的补贴,增加师资力量,分担教学任务。
另外,推行“延迟放学”必须因地制宜,逐步推行,不能一刀切。笔者发现不少地方
推行“延迟放学”都是整个市,或整个区同步实施。但现实中,即使是同一个市区,各个
学校的教学资源并不平衡,有的学校缺乏教师,有的学校缺乏操场,要想实现教育资源的
均衡配置是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学校可因地制宜,与社会资源合作,如与就近
的高校合作,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解决教师缺乏的问题,也可组织学生到就近的图书
馆、少年宫、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
“课后延时服务”虽好,但要“科学实施”。任何一项新政策在推行时都难免遇到困难,
目前全社会对“延时放学”整体持积极的态度,笔者相信,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中,三点
半放学带来的难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