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名师课堂:跟着名篇学写作--希伯先生(附:技法提炼及范文点评)
希伯先生
李健吾
接到哥哥来信,说家乡失陷,希伯先生被迫做了几天维持会的新贵,设法逃到外县。
他有一个儿子被日本兵打死了。
希伯先生是一位风趣的好好先生。一张并不虚肿的圆脸,沿边布满了荆棘似的短髭;鼻
梁虽高,眼睛却不算大;毛发浓密,然而皮肤白净:处处给人一种矛盾的印象。小孩子初次
站在他的旁边,不免望而生畏,听他三言两语之后,便意会到这位大人是怎样一位赤子,
心灵和他的年龄又是一个可爱的对比。他中等身材,相当宽大,夏天他爱脱掉上身衣服,
露出厚实的胸脯,他的健康和强壮值得人人羡慕。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结实的身体,藏着
一颗比鸡胆还小的小胆。方才我说他赤裸上身,未免有伤风化,实际当着亲朋家小,他才
敢这样洒脱无礼。
我喜欢他。十岁的光景,父亲托了两位朋友把我远迢迢从西安送到津浦沿线的一个小
站。他是其中之一。另一位是著名的二楞子,一句话就瞪眼,两句话就打架的李逵一流的
人物。他们两位永远在冲突,我夹在中间像一道坝,或者不如说像一位判官,因为最后排
难解纷的一定是我。我很乖巧。他们一路在轿车上争吵,临到歇店的时候,我总插进一句:
——叔叔,回头喝酒吗?
他们在这一点上永远是同意的。看着我矜矜在意打开我的小箱,一枚一枚数着我的铜
元,预备下了轿车请客,他们彼此望了望,眼睛全闭小了。我母亲给我小箱放了十块钱的
铜元,因为我的乖巧,变成了他们的调节费。
我想他们不会真打真闹起来的,希伯先生的性格先不允许。然而他之所以要抬杠,大
约只是寻开心,故意激逗而已。假如他晓得对方霸道的时候,他会笑着脸,寻个机会,一
转身溜掉的。
这种怕事的性格决定了他退守的举止。他不肯接受我父亲的介绍,孤零零到一个陌生
的队伍。同伴远走高飞,有的发了财,有的做了官,有的为害于民,有的为利于国,有的
流转沟壑,死而不得其所,只有他,自从我父亲遇了害,收了他仅有的野心,烧掉所有我
父亲寄给他的危险的书札,安分守己。默默然,只做了一个善良顺民。每一个人有他自己
的磁石,我父亲是希伯先生的磁石。这块磁石碎了,也就没有谁能再吸引他这块顽铁了。
年轻时候尝够了冒险,如今心灰了,面冷了,他牢牢守住他的处世哲学:明哲保身和与世
无争。名有好处也有坏处,他不要了;利,他要的,然而也只是那饱暖无缺的蝇头小利。他
像一条蚕,啃着他那一片桑叶。还不如蚕,他放弃了走动的念头。二十年来,难得有人听
到他的名字。我晓得他在家乡一个什么职业学校教书,发两句无谓的牢骚,讲两句他那点
儿半新不旧的破劳什子,如斯而已。
一阵狂风暴雨卷进了这和平的渺小的生活,他把自私当作他的硬壳,慵慵逸逸,拖拖
沓沓,胶着在他绿英英的石头上面。他已经忘记什么叫作行动。万一他在滚转,那不是他,
而是石头,是波浪。但是,可爱而又可怜的希伯先生,我同情你。现在你陷在沸腾的血海,
还丢掉了你所依恃的小小石头,你心爱的儿子也被强敌打死了,逃到什么地方去,你这前
不着天后不着地的田螺?你学会了生活,却不晓得怎样生活:生活是一条链子,你是一个
环子。他不是一块块不相连接的石头。
我一点没有责备希伯先生的意思。我宝贵我过去的生命,希伯先生是它一个寂寞的角
落。他属于我的生命,他的悲哀正是我的悲哀。有谁说我不就是希伯先生呢?有谁说谁不
是呢?站出来,让我崇拜你。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第四卷,有删改)
技法提炼
1.运用形神互衬的手法,摹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惟妙惟肖。在千余字的篇幅
里,作者塑造出了一个活脱脱的希伯先生:希伯先生这强壮的身躯里,“藏着一颗比鸡胆还
小的小胆”。作者以身體强壮反衬其内心的软弱,从这极度的不协调中,显露出时代造成的
人物心灵的扭曲。
2.通过典型事件,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希伯先生是一个半新不旧的文人,是一
个旧时代的顺民形象。他既风趣幽默,平易近人,又安分守己,胆小怕事;他寄人篱下,随
波逐流,明哲保身,与世无争,自愿依附甘受奴役而不思独立抗争。
3.抒情议论的笔法,增强文章的思想力量。结尾一段是对希伯先生人生价值的概括,
同时是对自己,也是对其他与之相似的很多人的人生价值的反思。“有谁说我不就是希伯先
生呢?有谁说谁不是呢?”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强调在那个时代(乃至当下)像希伯先
生一样的人比比皆是,这一结尾升华了主题。
印象袁先生
卞玉珂
像曹文轩曾作散文《孩子与海》致敬海明威一样,我取巧拟了这个题目。
并非为了卖弄或模仿名家记恩师的文章,在我看来,博闻、爽朗、经纶满腹,在现代
生活中亦能与时俱进,以有趣的法子授课的师者,才算得上“先生”。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
“师者”。
袁先生个头不高,挺瘦,脊背总挺得笔直,像竹又像白杨,是蓬勃的,向上的。他五
官生得寻常,然而一双眼睛黑眼仁占了大半,显得颇有精神。眉眼常常新月似的弯着,眼
角处便有几条细纹,他嘴角总含着笑,衬着笑眼,整个人显得特和气,好像一天到晚什么
烦心事儿也没有。说实话,单论模样,袁先生和常人印象中的“先生”可以说是迥乎不同,
少了几分清高持重,但胜在“接地气儿”,没什么距离感,让人愿意和他打成一片。
袁先生的课,够有意思的。往小了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意思才有动力,学生才
能对正儿八经的学习也翘首以盼;往大了说,“有意思”是一种生活态度,对知识和世界永
远好奇永远向往,我渴望有意思地生活。言归正传,从引入课题开始,袁先生就极力避免
平铺直叙,总以出人意料的方法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讲课过程中,袁先生常插入小小的
笑话,自嘲同样也不扭捏。他常拿自己的个头儿“开涮”。若同学们提到这点,他也没有一
丝不快,仍和颜悦色的。“有意思”是他讲课的窍门,语文课因这“调味剂”,总上得有滋
有味。
但你若因此以为袁先生的课只是单单“有意思”,那你便大错特错喽!袁先生从不向我
们灌输什么晦涩的理论和概念,他将知识点藏进实例里,耐心引导我们。他清晰地记住每
位同学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向更高、更广之处拓展,我觉得这已不易。然而袁先生思想之
深刻更打动了我。一次上课时,就关于年轻父母为孩子取名为“王者荣耀”这一论题,他
从正反两面进行阐述,条分缕析,有理有据。那时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袁先生,与上世纪灯
下奋笔疾书的文人的身影渐渐重叠,一样慷慨,一样激昂,一样有难得的情怀。我敬佩袁
先生。
我想,从课堂上已可窥得袁先生之性格特点,之风趣,之博学,但有一件事我总忍不
住要一提再提——他曾到过新疆支教。那是遥远而美丽的昆仑山下,袁先生怀着一腔热血,
在那片贫瘠却藏着生机的土地上播下希望。曾经的我也向往远赴他乡,在荒僻滞后的山野
间支教,想象那一声声甜甜的“老师”,随时光流转渐渐散在风里。袁先生仿若那一点火光,
我想即使自己无法做到成为火炬,也定将保存一点火种。
幸识袁先生,得良师亦得益友。
点评
作文通过形神互衬的综合手法表现了“袁先生”的外貌特点和精神状态,在“和气”
和“接地气”中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继而通过典型事例,以先生的课“有意思”表现他
的学识和素养。此外,通过对先生的慷慨、激昂、情怀,风趣、博学和一腔热血的抒情性
赞颂,展现了自己对袁先生的敬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