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 . 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4.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我们已经知道,绿色植物一生中要吸收很多水,每天都有大量的水吸进植物体内。如一株玉米一天可以吸收几千克水,比你一天喝的水都多许多。我们又知道,水进入植物体后,是通过茎中的导管运到植物体各个部分的。那么,这些水是存留在了植物体内,还是又离开了植物体?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幼根上有白色的“毛”—根毛,大量的根毛的意义是? 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能力。 新课讲解 水分的运输途径: 讨论: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 导管 叶脉 导管: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的通 道。 茎 新课讲解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方 向 从 下 到 上 果实←花←叶←茎←根 新课讲解 植物 的“吐水 ” 现 象 新课讲解 用透明干燥的塑料袋将一株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罩起来 , 在茎部扎紧。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现象出现? 说明什么? 水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 蒸腾作用 :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水蒸气 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 程。 在叶片进行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新课讲解 实验:观 察叶片的结构 1. 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 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横切的方向,迅速切割。 3. 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把切下的薄片放入培养皿中。 4. 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 , 制成临时切片。 1 2 3 4 新课讲解 5.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永久切片。 上表皮 下表皮 叶肉 叶脉 (内有导管) 新课讲解 叶片的结构 表皮 叶肉: 叶脉: 上表皮 下表皮 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有输导组织,起输导支持 作用 ( 无叶绿体 ) (气孔较多) 上面有 气孔 ( 受 保卫细胞 的控制 ) 新课讲解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气孔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 保卫细胞 围成的空腔。 新课讲解 保卫细胞 内壁(薄) 外壁(厚) 气孔张开 气孔闭合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 ( 保 卫细胞失水收 缩 ) 白天 — 晚上 — 空气涌进气孔,叶片吸收 二氧化碳 制造有机物,释放 氧气 ;当然水分也会通过气孔散失。 叶片的生产活动 停止 ,蒸腾作用 随之减弱 。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新课讲解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新课讲解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 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2.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新课讲解 一、叶片的结构 1.叶肉 2.叶脉 3.表皮 二、蒸腾作用 三、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根→茎→叶脉→气孔 四、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  ) A.花瓣 B.花萼 C.花托 D.雄蕊和雌蕊 2.受精后,形成种子的结构是(  ) A.子房 B.胚珠 C.子房壁 D.极核 D B 当堂小练 3. 与结出果实和种子直接有关的花的结构是( ) A.花柱和花丝 B.花冠和花萼 C.蜜腺和花托 D.雌蕊和雄蕊 D 当堂小练 4. 生一朵苹果树的花,哪一部分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 出果实 、 种子来(    ) A.花被  B.雄蕊  C.雌蕊  D.蜜腺 C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 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这样,动物也是如此,绿色植物每天也需要一定的营养,那么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消耗的大量有机物是从哪来的呢?它是通过绿色植物生产出来的,这些绿色植物是如何制造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们今天就用实验来探究一下,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生物圈中有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利用简单的无机物生产出大量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新课讲解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目的: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否为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实验原理 : 淀粉特性:遇碘变蓝。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新课讲解 设计探究实验 : 1.单一变量:( 光照 ) 2.设置对照:将叶片的一部分( 遮光 ), 另一部 分( 照光 ) 3. 提出问题:( 1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否为淀粉 ( 2 )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吗? 4. 做出假设: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 1 )盆栽 的天竺葵放到 黑暗处 一昼夜。 ( 2 )用 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然后 移到阳光下照射。 ( 3 )几小时 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暗处理) (遮光对比) (光照后摘叶) 5 . 制定 与实施计划: 新课讲解 ( 4 )把 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隔水加热 ,使叶片 含有的 叶绿素溶解到酒精 中叶片变成 黄白色 。 ( 5 )用 清水漂洗 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 叶片 滴加碘液 。 ( 6 )稍 停片刻,用 清水冲 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 了什么 变化。 (酒精脱色) (漂洗加碘) (清洗观察) 新课讲解 实验现 象 实验结论 2. 光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 淀粉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变蓝 结论: 绿叶在 光 下制造了 淀 粉。 见光部分: 遮光部分: 不变色 (黄白色)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讨论分析 : 1.为什么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将叶片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为什么要用黑纸把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 设置对照实验,看看叶片的见光部分和不见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只要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 叶绿体 ,就都能够制造有机物。 思 考: 除了叶片外,植物体的其它 绿色 部分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叶 片。 新课讲解 叶绿体 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新课讲解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类等其他有机物。 思 考: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全是淀粉吗? 新课讲解 1 . 水由 导管 从下向上运输,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 有机物由筛管向下运输 。 木本植物幼茎横切纵切面结构图 韧皮部 木质部 形成层 (导管) ( 筛管 ) 有机物 有机物 新课讲解 1 . 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 、 。 2 .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 。并参与构建植物 _ ,进而构成各种 、 ,直至整个植物体。 水 无机盐 有机物 能量 细胞 组织 器 官 二、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新课讲解 ( 1 )从细胞水平看,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________ 。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主要 成分是纤维素 主要 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主要 成分是 DNA 有机物 有机物 溶液 溶解多种有机物 溶液 溶解多种有机物 新课讲解 ( 2 )从器官水平看,植物体的每一种器官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__________ 。 有机物 蛋白质和油脂 蛋白质 淀粉 新课讲解 思考: 10 千克干杂草燃烧后,还剩下多少灰?说明了什么? 构成植物体干重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 。 ( 3 )构成植物体的干重绝大部分是 _______ 。 有机物 有机物 新课讲解 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新课讲解 可食用的根 新课讲解 可食用的茎 新课讲解 可食用的叶 新课讲解 三、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绿色植物如何养育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新课讲解 草食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 肉食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它们的食物直接来源于各种动物。 杂食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动物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新课讲解 绿色植物既给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自身的材料,也给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 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总结: 课堂小结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1 )实验操作 暗处理——遮光对照处理——摘取叶片——叶片在开水中浸没——酒精隔水加热脱色——清水冲洗——滴碘液——漂洗观察 ( 2 )实验分析 二、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三、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当堂小练 1.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是 (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种子植物 D.所有绿色植物 D 当堂小练 2. 关于用酒精隔水加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让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进行脱色 B.把叶片的细胞杀死,有利于碘进入细胞 C.让酒精促使叶片产生更多的淀汾,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防止酒精受热燃烧,发生危险 C 当堂小练 3. 生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能量最终 来自 ( ) A.狼 B.羊 C.草 D.光能 4.天竺葵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后,经碘液染色,没遮光的 部分呈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 ) A.糖 B.蛋白质 C.淀粉 D.脂肪 B C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