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1 届高考语文八省联考后新高考题型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Ⅱ(文
本、文本二)
01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材料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
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
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
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
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
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
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
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
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
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
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
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
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
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
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
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
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
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
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
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
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
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
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
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 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
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
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权,售货员忙着
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
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
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
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
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
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
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
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
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
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
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
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
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
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
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
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
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材料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
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
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
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
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
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
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
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
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
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
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
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
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
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
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B.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
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
识到: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
D.标题“套不住的手”,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
阅读兴趣。
8.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分)
9. 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
的“窍门儿”。(6 分)
6. D “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错误。
7. B “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错误。
8. ①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②
语言描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
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③心理描写: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
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
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④侧面衬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
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
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9. ①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
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
套的零散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③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
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
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④结尾突转。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
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02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注 ]
朱光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
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同事夏丐尊、朱佩弦、刘薰宇诸人和我都和子
恺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概,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
一团和气的风度。后来我们都离开白马湖,在上海同办立达学园。大家挤住在一条僻窄而又不大干净的小巷里。
学校初办,我们奔走筹备,都显得很忙碌,子恺仍是那副雍容恬静的样子,而事情却不比旁人做得少。虽然由山
林搬到城市,生活比较紧张而窘迫,我们还保持着嚼豆腐干花生米吃酒的习惯。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
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刻都在片时中完成,我们传看,心中各自欢喜,也不多加评语,在文艺
中领取乐趣。
当时的朋友中浙江人居多,那一批浙江朋友们都有一股清气,即日常生活也别有一般趣味,却不像普通文人
风雅相高。子恺于“清”字之外又加一个“和”字。他的儿女环坐一室,时有憨态,他见着居然微笑;他自己画
成一幅画,刻成一块木刻,拿着看看,欣然微笑;在人生世相中他偶然遇见一件有趣的事,他也还是欣然微笑。
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黄山谷尝称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我的朋
友中只有子恺庶几有这种气象。
当时一般朋友中有一个不常现身而人人都感到他的影响的——弘一法师。他是子恺的先生。在许多地方,子
恺都得益于这位老师。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弘一。在我初认识他时,他就已随
弘一信持佛法。不过他始终没有出家,他不忍离开他的家庭。他通常吃素,不过做客时怕给人家添麻烦,也随人
吃肉边菜。他的言动举止都自然圆融,毫无拘束勉强。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能了解佛家精神的人。他的性情向来
深挚,待人无论尊卑大小,一律蔼然可亲,也偶露侠义风味。弘一法师近来圆寂,他不远千里,亲自到嘉定来,
请马蠲叟先生替他老师作传。
我对于子恺的人品说这么多的话,因为要了解他的画品,必先了解他的人品。一个人须先是一个艺术家,才
能创造真正的艺术。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都是艺术的。他的作品有一点与时下
一般画家不同的,就是他有至性深情的流露。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作木刻,这两点对于他的作风都
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些只是浮面的形象,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或者说,东方的。我知道他尝玩味前人诗
词,但是我不尝看见他临摹中国旧画。他的底本大半是实际人生一片段,他看得准,察觉其中情趣,立时铺纸挥
毫,一挥而就。他的题材变化极多,可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我二十年前看过他的一些画稿
——例如《指冷玉笙寒》《月上柳梢头》,到于今脑里还有很清晰的印象。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
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人物装饰都是现代
的,没有模拟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是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的画极家常,造
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他的画就像他的人。
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时下一般画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
来看时,好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他们自以为超逸空灵,其实是画家所谓“败笔”,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
是生命力微弱的征候。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他用笔尽管疾如飘风,而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
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的功夫。
文本二:
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能产生诗意。现在有些散文似乎蛮有诗意,但那不是真正的诗意。如
有些诗一样,有些诗每一句似乎都有诗意,但通篇读完后,味似嚼蜡,它是先有一两个好句子然后衍变成诗的。
而有些诗每一句都平白如话,但整体却留给了我们东西,这才真正称作诗。我害怕那些表面诗意的浮华的散文。
现在人写东西,多是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是我们现在作品多但好作品少的一个原因。试想想,
你有多少诗意要发,有多少情要感慨?其实许多作者并不是专门写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
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
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
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节选自贾平凹《我对当今
散文的一些看法》)
【注】朱光潜(1897-1986),当代著名美学家,文本一《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为作者为嘉定丰子恺
画展所作。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C)
A. 丰子恺兴之所至提笔作画,体现出他高超的技艺,同时也让朋友们感受到文艺中的真正乐趣。
B. 丰子恺的画作平易深刻,用笔沉着,深受人们喜爱,这得益于他的性格和他深厚的艺术功底。
C. 这篇散文通过介绍丰子恺的人品进而让人了解其画品,作者赞美他是基于其画展宣传的需要。
D. 这篇散文通过对丰子恺的神态、行为等特征的描绘,展现出了一个人品与画品统一的画家形象。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具有民族气节。和丰子恺的画一样,朱自清的散文也充满
了诗意。
B. 黄山谷即黄庭坚,“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形容一个人的个性如春风般和煦,借此意在赞美丰子恺
雍容恬静。
C.“月上柳梢头”是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的句子,描绘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赏灯时年轻人约
会的情景。
D. 文中所写诸人,热爱文艺,情趣高雅,虽然性格各异,却有“竹林七贤”那种不羁的性格特征,
颇具魏晋风骨。
8. 贾平凹对当今的散文创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其心目中好散文的特点。(4 分)
9. 某中学组织学习名家优秀散文,欲对《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进行评论,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评论要
点。(6 分)
答案
6.C【解析】本文虽是为丰子恺画展所作,但作者与丰子恺相交二十年,了解丰子恺且敬重其为人,故
而写出如此深刻的文章。其实,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情流露,并不是为了宣传而赞美。)
7、A
B. 黄山谷即黄庭坚,“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形容一个人的个性如春风般和煦,借此意在赞美丰子
恺雍容恬静。(诗句指人的胸怀坦白开朗就如同雨过天晴明朗洁净的景象,重在说明丰子恺先生的“和”,不
是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阅读要找到对应文段,看看作者对诗句的引用是为了表明作者的什么观点。)
C.“月上柳梢头”是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的句子,描绘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赏灯时年轻人约
会的情景。(元夕是现在的元宵节。)
D. 文中所写诸人,热爱文艺,情趣高雅,虽然性格各异,却有“竹林七贤”那种不羁的性格特征,
颇具魏晋风骨。(竹林七贤放荡不羁,文中诸人表现并非如此,丰子恺更是一团和气。)
8.①要有真情,散文应是有感而发,不可有太强的功利性。②要有趣味,要关注形式、语言、节奏,可用闲
笔。(每点 2 分,写对一个要点得 1 分,分析正确得 2 分。)
【解析】扣住文本二的两个重要观点句子,即可组织答案。
9. ①丰子恺的形象的呈现都出于作者平时的观察感受,出于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意, 真实动人。②所写
都是生活小事,如叙家常,颇有趣味。③语言平易,较少辞藻的堆砌,不饰浮华却引人入胜。(每点 2 分,其
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先要对文本二进行研读,看看贾平凹先生对当今散文的看法是什么。
其实许多作者并不是专门写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
这一句评评论好像是为朱光潜先生(美学家、文艺评论家)散文量身定做。我们读到这里应该感受到,朱光
潜先生的散文符合贾平凹先生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好散文。
那么我们如何对《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进行评论呢?这就想到文本二的作用。文本二中,贾平凹先生所提
出的关于散文创作看法,就是我们“对标”评论朱光潜先生散文的方向。
贾平凹先生关于散文创作看法是理论层面的,我们回答时要结合《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分析一下这篇文
章在写法上是如何与贾平凹先生的观点相一致的。,实际上就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认知感悟。
比如:
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能产生诗意。现在有些散文似乎蛮有诗意,但那不是真正的诗意。如
有些诗一样,有些诗每一句似乎都有诗意,但通篇读完后,味似嚼蜡,它是先有一两个好句子然后衍变成诗的。
而有些诗每一句都平白如话,但整体却留给了我们东西,这才真正称作诗。我害怕那些表面诗意的浮华的散文。
现在人写东西,多是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是我们现在作品多但好作品少的一个原因。试想想,
你有多少诗意要发,有多少情要感慨?其实许多作者并不是专门写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
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
这一段,贾平凹先生认为散文创作要有真情。有些散文第一句读起来有诗意,但全篇读起来味似嚼蜡,作者
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有诗意的浮华,但不是真正的诗意,因为它缺少一样东西:真情。而有素散
文虽然“每一句都平白如话”,但整体却留给了我们东西,因为其有真情感慨。
总结起来,贾平凹的观点有二:一是思想内容,散文要有真情;二是语文风格,语言不必有诗意的浮华,平
白如话一样可以,或许其更真实些、自然些。
由这一评伦,我们可以想想丰子恺散文《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①是不是够真情?怎样个真情法?丰子恺的
形象的呈现都出于作者平时的观察感受,出于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意, 真实动人。②语言风格是不是平白如话?
语言平易,较少辞藻的堆砌,不饰浮华却引人入胜。
再来看文本二的后半部分内容:
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
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
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读完之后我们已经很明确地感受到了贾平凹关于好散文的另一观点同,要有趣味,要会说些闲
话。
由这一评伦,我们可以想想丰子恺散文《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 是不是读来有趣,是不是说了些闲话?
认真研读《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一文,题目中的人品与画品,正式谈到“人品与画品”的在第四段。第一
到三段是谈及丰子恺的往事回忆,如第一段谈到最初相识与共事,丰子恺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第二段写丰子
恺具有浙江人的一股清气,生活别有趣味;第三是写丰子恺在许多地方,都得益于弘一法师,他的音乐图画文学
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老师。还有第五段,谈到了丰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与他的画
的关系,引出他的性格。
闲话特性:这些内容,事情片断众多,属“形散”,好像是在说些闲话,但是暗里都与丰子恺的人品有关。
趣味特性:在讲一个本身有趣味的人的众多趣味故事,所写都是生活小事,如叙家常,颇有趣味,人物形象
饱满,给读者留下印象深刻。
贾平凹说的“趣味+闲话”这两点,《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一文都具备。
由此可以找到第三个得分点。
03.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国文教员 金克木 [注 ]
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
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
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
中间讲解难点。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
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了。
文短,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或短或长,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
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
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夸记忆力好,
是因为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
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
记得五年级上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又是白话,大家背
完了还有点时间。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
你们听到过把孔夫子叫作‘孔丘’吗?”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叫出名字的。我在
家念的《论语》里的“丘”字都少一笔而且只能念成“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
但也不能直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个“轲”字就是有意的,
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
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
他们会高声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选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
馆记》。从他讲课中我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课文背完了,老师
说了一句:“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下课。
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景变
化。诗中提到不少山水画名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的。当
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
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寒”,“高处不胜寒”,两个“寒”有什么不同?一个怨被薄,
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
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还有许多人背不出,站
着。老师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起头先摆出双方兵力。
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樊哙,
这就够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个“立”字是什么意思?
有人回答是“立刻”。又问:为什么着重“立刻”?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消息的内奸,
非除不可,还要杀得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也是内奸,为什么项羽不杀
他?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从这一个“立”字可以看出司马
迁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玦也决断不下来。刘邦是聪明人,所以兵少而成功。
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广也失败。他把自己手下的韩信、陈平都
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字字句句
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做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行,光
背也不行。
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我究竟应不应该感谢他?自己也不
知道。
文本二:
评曰:这些小品文算不算小说?绝不是从外国介绍进来的 essay,那种散文的标准是法国
蒙田和英国培根的议论短文以及英国兰姆的随笔文章。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汉
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出于稗官,是“九流”之外的第十流,但仍旧是出于“王官”即中
央政府部门,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世说新语》也是这一类小说。尽管里面的大
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若不叫“小说”而叫“世说”,那就既好
听又符合《汉书》里关于稗官小说的说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说、
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的分类多指长篇,短篇的叫作笔记小说,把唐人宋人的一
些短文有点故事的都算进去,不论所记是真是假。外国到了现代,小说的体裁也够包罗万象了。
所以这里的一些小文收入小说集不能算错。好在都没有列出姓名,是真是假,也就无须考证了。
注:金克木(1912—2000),著名学者。晚年曾写有多篇回忆性的短文,集为“化尘残影”
随笔集,并附自评。文本一《国文教员》为“化尘残影”之一,文本二即“化尘残影”自评。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国文教员在教科书之外自编讲义,在课堂上又往往“随意谈话”,文章重在塑造他潇洒
率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
B.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的“发挥”,不但有他本人对诗文的独到见解,而且含有指点学生
读书作文的方法。
C.这篇“闲谈”文章回忆国文教员的课堂言行,清淡中有深意,其行文体现了国文教员潜
移默化的影响。
D.尽管也曾因为文字而经历波折,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作者始终对引领他走上文字生涯
的国文教员心存感念。
第 6 题 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层级 D。
【参考答案】
6.(3 分)A
【解题说明】
A 项,是对国文教员的概括性介绍,自编讲义、随意谈话这些都是有根据的。关键是要对
这个定性“文章重在塑造他潇洒率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作出分析。“潇洒率性”联系国
文教员的一些行为表现,作出这个判断是可以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这个判断,并没有根
据。文末“我究竟应不应该感谢他?自己也不知道。”表明了作者对如何评价国文教员还是有
犹豫的,侧面也反映了这个“先进知识分子形象”的判断还不充分。该项不正确,作为答案选
项。
B 项,判断的重点在于他有什么样的“发挥”,这些发挥是否反映了他对诗文有独到见解,
而且可以指导学生读书作文的方法。“发挥”,对应文本一第五自然段,他的发挥,就是“教
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寒”,
“高处不胜寒”,两个“寒”有什么不同?一个怨被薄,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
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另外,就是第六自然段教《史记》“鸿
门宴”的发挥。这些反映了国文教员对诗词独到的见解。练字、细节等内容,会对学生读书作
文有指导作用。该项表述是正确的,不能作为答案选项。
C 项,这篇“闲谈”文章回忆国文教员的课堂言行,清淡中有深意,其行文体现了国文教
员潜移默化的影响。文中描述了国文教员在上课时候的一些言行,值得作者多年后仍然品味,
说是“清淡中有深意”是不为过的。文中一句话:“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
缠了一辈子。”表明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该项表述是正确的,不能作为答案选项。
D 项,尽管也曾因为文字而经历波折,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作者始终对引领他走上文字
生涯的国文教员心存感念。判断该项是否正确,关键在是否有“心存感念”,“心存感念”是
有的,多年来对国文教员的记忆仍很清晰,也不否定对自己的影响,这用“心存感念”来表述
是可以的。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蔡元培《洪水与猛兽》一文称孟子为“孟轲”,既表达了“五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
神,更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
B.《老残游记》中大明湖听说书一段,是精彩的白话小说片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来渲
染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
C.司马迁的《鸿门宴》写出了刘邦的决断与项羽的糊涂,直接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
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
D.金克木的“化尘残影”,在命名上同鲁迅的“朝花夕拾”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隐含
了追溯往事的独特意味。
第 7 题 考查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能力层级 B。
【参考答案】
7.(3 分)D
【解题说明】
A 项,对应文本一的第三自然段,过度解读。蔡元培《洪水与猛兽》一文称孟子为“孟轲”,
文中主要是表达其平等的理念。五四运动反封建精神,更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这些都是过
度解读了。
B 项,对应的是文本一的第四自然段,无中生有。《老残游记》中大明湖听说书一段,在
文中主要是表达其篇幅长,文言多,白话少,其余说法并无根据。
C 项,对应的是文本一的第六自然段。“司马迁的《鸿门宴》写出了刘邦的决断与项羽的
糊涂”这个是符合文意的。直接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
这句是没有根据的,文中并没有相应的表述。
D 项,金克木的“化尘残影”,在命名上同鲁迅的“朝花夕拾”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
隐含了追溯往事的独特意味。正确,都是追溯往事,这个从内容上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异
曲同工,有相同的地方,比如都用意向,一个用“花”,一个用“尘”,另外都暗示点滴收获、
感受。
8.作者自评“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
特点。(4 分)
第 8 题 考查概括分析综合小说特点,能力层级 C。
【参考答案】
8.(4 分)①传统小说的作者本出于稗官,写作态度不同于正统史家;②小说内容常取自
街谈巷语,真真假假。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
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答题说明】
这句话出现在文本二中。概括中国传统小说的特点,主要就是紧扣文本二的内容。
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出于稗官,是“九流”
之外的第十流,但仍旧是出于“王官”即中央政府部门,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世
说新语》也是这一类小说。尽管里面的大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
若不叫“小说”而叫“世说”,那就既好听又符合《汉书》里关于稗官小说的说法:“街谈巷
语,道听途说。”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的分类多指长
篇,短篇的叫作笔记小说,把唐人宋人的一些短文有点故事的都算进去,不论所记是真是假。
这一段话,作者通过《汉书·艺文志》、《世说新语》、《汉书》、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
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来发表对传统小说特点的看法。我们需要分析其表达的
角度。《汉书·艺文志》的内容主要是谈小说家的出身,是表述小说家群体的身份问题。《世
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谈小说中人物的特点,人物有名有姓,但是传闻居多。《汉书》的内容
主要是表达小说内容的特点,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清末民初各类小说,主要表达的是小说故
事内容的真实性问题,真真假假混杂。人物、内容方面我们合并一起来表述,就可以得到答案
相关的信息。
9.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
点。(6 分)
第 9 题 考查对文章的评价,能力层级 D。
【参考答案】
9.(6 分)
①记录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风格,具有“世说”类小说的特点;
②以新的方式反映新的时代内容;
③体现了学者金克木独特的小说观念。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
分。
【解题说明】
这道题是一道情景任务型的阅读题,其实就是要求考生按照指定的题目对作品进行评论,
写出评论的要点。很明确,答题是要答评论的内容要点,不是概括文章的内容与艺术特色。考
查的角度,是从阅读者的角度切入的,不是从作者角度切入的。
要答好这道题,首先要明确标题的作用,标题“一则‘新世说’”起到的是限制性的作用,
评论的要点要突出“新世说”这个观点。什么是“新世说”?“世说”在文本二中很明确就是
小说,如作者所言的那一类小说。上一道题考生已经概括过这种小说的特点。“新”在哪里?
新在有反应新的时代的内容。这个是作者金克木对小说独特的观念,他的创作也是按照这样的
观念来进行的。
然后按照这样对“新世说”的理解对《国文教员》一文进行分析评论。
大致的思路就是:为什么说这是“新世说”类的小说;评论一篇小说,要从哪些角度去评
论?什么是要点?
如何去评论一篇小说,个人的方法不同,但会从人物形象、时代内容、语言文体、或者小
说观念等角度去评论就可以了。
(1)人物。能够答出国文教员的教学方法,或能够答出国文教员的教学特色,或能够评价
个人的形象或性格特点或风格特征,或能够记录或评价人物的言行。
(2)时代内容。能够答出文章的时代内容,或反映时代内容、社会环境、价值取向等,或
具体写出时代内容。
(3)语言、文体或小说观念。能够答出“世说”的语言等方面的文体特征,或能够比较“世
说”和稗官小说的文体或观念的某些不同,或能够答出作者对世说文体或小说观念的选择,或
答出文体的风格特征,或者“世说”类小说的独特性,或者“世说”类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
之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