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
[内容提要]:本文从活动的依据、信息技术运用、活动过程、活动评价和审美鉴赏等环节全面详细地描述了该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效果,较完整系统并具体感性地展现了新课标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过程。旨在追求有效驾驭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以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并为新课标下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提供个案实例。
[关键词]:综合实践 课程整合 审美鉴赏
课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材定位: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
一、活动计划
1.活动名称: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
2.活动组织:陈光荣
3.主持人选:肖展诗、李贝尔
4.参与活动:初三4班
5.活动时间:①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在周末和课外时间按要求准备;
②2005年12月1日展示一课时;③总结审美鉴赏一课时。
6.活动地点:中学楼223多媒体演播室
二、活动依据
1.乐有乐章,文有文章,都是指有一个主题,可以独立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来欣赏的单位。作文与音乐有许多相通的地方,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而自古至今文人一直特别重视文章的声律,如沈约的“声律说”、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声律》篇,都是谈论文章声律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把诗喻为果树。把诗的内容、思想感情比作根,把语言比作苗,把声比作花,把义比作实。据说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时,每写完一章都要弹钢琴朗读,以验证是否通顺。所以,欣赏文学与学习作文,音乐有许多可以借鉴的东西,如音乐的节奏、旋律、韵味等。
2.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广州市教育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于2005年9月印发了《广州市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定的实施意见(试行)》。该文件的“评价内容表”中,对学生“艺术修养”的有关要求是:①审美与艺术表现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或美术表现形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②活动参与:个人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艺术学习的持久兴趣。③掌握基本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设计意图
整体设计意图: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理解,宣泄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聆听音乐,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我们设计这一活动,就是要在音乐和语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感受音乐,并且用语言文字去描述和发现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
四、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对音乐与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培养学生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的活动中喜爱音乐,同时培养学生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活动准备
1.搜集整理一些关于贝多芬与音乐的参考资料给主持人。
2.布置学生阅读教材P146—P147的相关内容及要求,印发一份例文给学生;部分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同学,准备好乐器弹奏。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一些音乐光盘;制作多媒体课件。
4.邀请音乐老师一同参与,共同指导。
六、信息技术运用
本次活动所用到的软件制作平台和软件:
1.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课件的展示页面,用于连贯活动的各环节和渲染气氛。
2.FrontPage:制作网页,用于展示一些视频或多媒体插件,如《乡愁》配乐诗朗诵,可以收到更好的视觉听觉效果。
3.Authorware: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如《听潮》的配乐朗诵,让学生欣赏大海的波澜壮阔的图景,倾听从沉吟到激昂的潮音,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听潮》的真实意境,领略大海真正的美。
4.Flash:制作图文并茂插件,如《乡愁》配乐诗朗诵,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文学中的音乐图画美和音乐图画中的文学美。
5.Movie maker:用于编辑视频、合成音乐,如肖展诗朗诵音乐小说所用到的一组音乐就是由这一软件编辑合成的。
6.《128音乐大师》软件:安装后,依靠鼠标和键盘就可以演奏钢琴、电子琴或钟琴等等。活动课上,黄可可同学(获钢琴八级证书)就是使用这一软件,在键盘上弹奏了动听的《小舞步曲》的。
七、活动过程
活动开始,主持人开场白(1—2分钟):
肖: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贝:音乐可以诠释人生中的酸甜苦辣,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它带我们飞翔,飞到那梦幻幸福的境界。 肖:音乐响起的时候,你会想起什么?
贝:也许是瞬间穿过时光隧道飞驰而来的旧日情节。
肖:也许是缓缓蒸发蔓延开的朦胧心情。
贝:也许,只是沉浸在音乐里,咀嚼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的深意。
肖:在音乐里,我沉重的躯壳脱落,浑浊的灵魂出窍。生出透明的双翼,飞向无尽的天空。
贝:多么美的时刻,多么美的幻觉。
肖:有些事,只能隔着音乐回望。
贝:有些梦只能借着音乐痴狂。
肖:现在,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去感受音乐,也去了解那些为音乐付出了大半生的音乐家的故事!
[多媒体运用]:
幻灯片首页面描述:一条呈水平横穿页面中部的跳动着的音符带,将主页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正中位置是红色醒目的艺术字“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两旁各有一只可爱的小天使在扇动着翅膀;下部是大家熟悉的坐落于二沙岛上的星海音乐厅图片。页面上还用小一些的字体注明了本次活动的课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活动的班级、策划人、主持人等信息。以《致爱丽丝》作为主持人开场白的背景音乐。
◆王晓怀《音乐,心灵表白》中这样描述:活动一开始,两位主持人的开场白说得优美,押韵,犹如一首精美的诗。多媒体课件也随之播放,同学们都说“哇!好漂亮!”“技术好高超!”“光荣兄不愧是光荣兄”等等。
1.序幕——走进贝多芬(5分钟)
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学生带入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故事中,从而将学生引入音乐的神圣殿堂。
[多媒体运用]:
字幕:“序幕 走进贝多芬”(6秒自动消失)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贝多芬”(6秒)
效果:上面两行字幕分两屏从底部缓缓升起;第二行贝多芬的这句话,是他留下的昭示天下的最强音。
艺术字:神圣的音乐,心灵的震撼(对称分列于视频、中心图片的两侧)
视频:黑暗中,一声雷鸣,三次电闪;一点白光由远处缓缓逼近,逐渐变大,到达眼前,猛烈爆炸;然后,以贝多芬图像为背景,一串音符随着转动的地球由里向外呈圆弧状翻卷而来;紧接着,隆重推出“震撼”两个字。最后,中心位置的少年贝多芬图像自动闪现。(视频长度38秒)
视频之后,主持人结合幻灯,讲述有关贝多芬的两个故事:“欣然忘食”和“对猪弹琴”。听罢,让人对贝多芬肃然起敬。
图片:上下分别以老年时的贝多芬头像图片平铺,组成类似电影的带状标志;中心位置先出现少年贝多芬图像,接着出现有关贝多芬故事的文字图片(与主持人讲的故事同步显示),最后出现一幅“维也纳中心的贝多芬广场”图片。
图片效果:老年时的贝多芬,岁月的沧桑销蚀着他的肉体,却不能毁灭他顽强搏击的精神,他深邃的目光里有着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也有着对命运的不断挑战。少年时代的贝多芬,炯炯有神的双眼和棕色的鬈发,透露出一种睿智和英气,显示出年少时的贝多芬才华横溢、卓尔不群的音乐家的气质。
背景音乐:致爱丽丝。出现在视频播完之后,贯穿贝多芬的故事,直至本屏幻灯片结束。
音乐意图:让人以平和的心境听故事,并从中受到教育。
2.上篇——真情演绎:难忘的旋律 尽情的演奏(8分钟)
乐器弹奏安排三个人(每人约2分钟):
郭梦旋:二胡独奏——《美丽的花朵》
张彦平:小提琴独奏——《花儿与少年》
黄可可:钢琴独奏——《小舞步曲》。采用“128音乐大师”软件,以键盘代替钢琴演奏。
[多媒体运用]:
字幕:“上篇
真情演绎”
效果:字幕分两行从底部缓缓升起,6秒。
艺术字:“难忘的旋律 尽情的演奏”
效果:半圆弧状呈现在屏幕上部。
图片:浅灰色大理石纹理作背景,下部是跳动的五线谱拉成一线,中心位置是一组乐队在演奏。
意图: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背景音乐:短暂的一声(14秒)音乐由弱而强欣然扬起又落下。
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
[审美鉴赏]:
音乐教师王丹丹老师现场点评如下:
郭梦旋:表现比较大方,基本掌握二胡颤音的演奏方法,乐曲的音准欠缺,乐曲演奏不够熟练。
张彦平:小提琴的演奏姿势、技法较熟练,音准把握的比较好,略有些紧张。
黄可可:在电脑中操作乐曲很熟练,可见对简谱的掌握还是很扎实的。
总之,在演奏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对乐曲的处理太缺乏表现力,可能是练习时间不够或对作品理解不深刻的缘故吧。
忠告:无论是在任何时候演奏乐曲或演唱歌曲首先要自己感动自己,这样才能感动听你音乐的人。
王丹丹老师从音乐专业的角度对三位上台演奏的同学给予了评价。在演奏技巧方面,黄可可比较熟练,她毕竟已获钢琴八级证书,也算是很专业的了;另外两位同学在演奏技巧方面可能欠缺,但他们的坚持与沉着,也为他们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好评。在这一环节中,看看同学们有些怎样的收获:
◆王玥《活动感想》:
吖郭,她和我住在同一个宿舍中,她每天晚上都十分努力的练习。甚至有时老师关了大厅的灯,她就躲进厕所练习;她怕吵着我们休息,便用一支笔卡在弦上,降低音量并关上厕所门和窗。在上这节活动课前一天晚上,她不断的调弦、试音,还让我们帮她听听那个音不准,那一晚她调了很久,终于把音调好了。她开心的笑了。我也为她的成功而笑。
你知道吗?吖郭在课上演奏时忘记了曲子,在下面坐着的我,心也嘭嘭直跳,嘴里不停的嘀咕:“惨了,惨了,怎么办?她忘记曲子了。”尽管如此,吖郭没有放弃,她凭着自己的记忆力和对音乐的感悟把曲子改了,她成功了,她坚持把这首曲子拉完了。
起初,我并不知道张彦平要表演,在上这节活动课的前一天晚上,他在办公室里练习。那时我正在回宿舍的路上,听到不知从那里传来的优美的声音,便兴致勃勃的坐在宿舍楼下的草地上听,去寻找那优美的声音是从那间教室传出来的。后来我们班的女生说那是张彦平在办公室里拉小提琴,我这才知道他一直在努力的练习。
在这节课上,张彦平拉得十分投入,他闭着眼睛,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拉,他好厉害,我十分羡慕他。
可可弹的那首《小步舞曲》我很喜欢听,但是十分可惜,她弹的时间太短了。
◆胡炜茵《享受音乐》:
在昨天的活动课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郭梦璇、张彦平和黄可可的表演。刚开始上台表演时,我感觉到她们是很紧张的。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和同学,心里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郭梦璇和张彦平的演奏频频出错,这让她们更加紧张。只见郭梦璇她停了一停,深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用二胡中最难的抖功继续为我们演奏。张彦平也是一样,我知道她们都不想让我们失望,也不想让这节活动课失败。慢慢地,她们脸上的紧张渐渐被自信覆盖了,她们已经完全投入到自己的演奏中了。我知道只有投入自己的演奏,才能表现得更加完美。也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才能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当时,我被她们的演奏感染了,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感受到了音乐的美。看到她们的指尖在琴玄上跳动,就像一个舞动的精灵,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优美的音符。我承认,我当时是羡慕她们的。她们早已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由飞翔了。
◆黄可可《音乐能体现人格》:
音乐是高雅的,懂得欣赏音乐的人也是高雅的。
这次活动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郭拉二胡的那一幕了。或许有人认为小郭拉的二胡不是很好听,也不是很熟练。但我的看法与他们不同,小郭需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把她那非常生疏的二胡回忆起来,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当时,她到了场上,由于紧张而不能正常发挥。但是,我看得出,她在尽量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也在努力地把这一首生疏的曲子演奏完。这就是她的可贵之处了,她尊重自己,她尊重在场的所有观众,同时,她也尊重音乐。虽然她不能弹奏出那种美妙的旋律,但是她的勇敢,她的坚持,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欣赏的地方!
◆李嫣然《与音乐再次相见》:
上完那节活动课,音乐又再次在我心中浮起。音乐,曾经让我辉煌。记得小时侯我学芭蕾舞,有优美的音乐在身边伴随,那时一切都是那么美;后来我学钢琴,我与他相随相伴,成了日日夜夜的好朋友。但是初三到了,我似乎不再与这些有任何瓜葛,感情渐渐在模糊的水雾里挥手而去。那节课,小郭拉起了二胡,张彦平拉着小提琴,还有黄可可在电脑键盘上奏起了“小步舞曲”,在屏幕上的镜头是飞跃的刘翔,他飞得那么高,那么好。而我却在不知不觉中与音乐疏远,我也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一丝特长,但是我到现在还是无法做到。是音乐的神奇让我害怕了?是因为我的懒惰,我胆怯,让我忽略了身边音乐的美妙?我知道,当一个人失去了享受音乐的感觉,这个人就不再美丽……
想到这些,我惭愧了。他们与我同龄,与我同班,这样在无形之中也告诉了我,音乐还在我身边等待着我,我是可以的;只要我爱上音乐,我将与音乐在空中快乐飞翔。音韵美,人的心灵美,我与音乐正是再次相见的时候了。
◆杨嘉玲《心随你飞翔》:
在这节课中,每一个人都显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露出了自己真情的一面。
郭郭的表演让我十分感动,她是第一个上场的,从她上场时给我们投来无助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十分紧张,即使她表演中有了失误,但是她却始终坚持着,坚持着,她勇敢的表现让我不得不佩服,我在宿舍里每晚看着她把已经生疏的二胡重新拉起,身为她的好朋友,我只能在她身边默默的支持她,跟她说一声“加油”,而张彦平的小提琴与黄可可的电脑钢琴演奏同样表现得十分出色。
◆潘松深《感受音乐的美》:
昨天,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活动实践课。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有趣,特别是那两位主持人,她们那高超的主持能力,让这节特别的课进行得很顺利。
在这节课上,最让我感动的环节是张彦平同学表演的小提琴。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学里给同学和老师们演奏小提琴。一开始,他特别紧张,当他拿起小提琴时,我感觉他就像拿起了一块巨石一样沉重。但是,小提琴声帮他缓解了一下情绪。他越拉越投入,整个人都陶醉在自己的琴声中了。就算是不小心拉错了一个音调,他都能冷静地调整。整首曲子听上去感觉很快乐,在曲子里更能体现出张彦平同学在台下花的功夫。整个过程他完全闭上眼睛凭感觉去演奏,他已完全融入到了音乐里,最后他完美的结束了演奏。教室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掌声中可见全场的人都被他感动了。正如王老师说的“想要感动别人,必须先要感动自己。”他真的做到了,他把全场的人都感动了!
他让我体会到真正的音乐,体会到音乐的美,更让所有观众的心都一起飞翔。
◆钟健华《我的感触》:
昨天上的那节活动课,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同学们表演的乐器,这让我了解到同学们除了一些正常的学习以外,还学了些什么?看着他们表演,我很羡慕他们。原来我们班还有这么多乐器好手在,这让我觉得,一般的学习是无法满足一个人的需要。我们应更多的从课外学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在我眼中,他们演奏得好极了,就连音乐老师也给予极高的评价。所以,我非常喜欢这一部分。
◆张彦平《演奏》:
昨天的活动,我也参加了演奏,表演的是拉小提琴。表演的同时,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刻。表演的时候,由于紧张,我几次想草草了结了这首歌的演奏。但是,我看见了台下在全神贯注聆听演奏的师生,以及他们那种渴望我继续表演下去的眼神,我觉得如果我停下来,我就会对不起观众了。在整个表演中,我双腿不停地发抖,不断地出现差错,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最终赢得热烈的掌声。这短短的三分钟不到的表演,我受益匪浅。我也深深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的真正含义。
3.中篇——音乐与文学:配乐朗诵欣赏(8分钟)
(1)学生欣赏《乡愁》配乐诗朗诵: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但全诗四节,节与节之间,对称、和谐、均衡,呈现整饬美。根据抒情需要,诗人用了复沓手法。全诗各节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句式。复沓手法的运用,既突出地抒写了乡愁,又分清了诗的层次脉络,从而增添了旋律美,增强了节奏感。各节的第二句,都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2)学生欣赏《听潮》配乐朗诵:
听 潮(节选)
鲁彦
(一)海睡图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指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二)海醒图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三)海怒图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
鲁彦《听潮》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它着重从听觉的角度,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表现了大海落潮时静态的“柔美”和涨潮时动态的“壮美”,讴歌了大海的伟大力量,寄托了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怀,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和对未来的热烈追求。
[多媒体运用]:
《乡愁》艺术字:鲜明的旋律美,强烈的音韵美;背景图片详见附图。
《听潮》的艺术字:壮美的渲染,伟大的乐章;背景图片详见附图。
课件播放:《乡愁》时长2分28秒,课件界面详见附图;
《听潮》时长4分45秒,课件界面详见附图。
意图: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节奏已在逐渐改变。原来要一、两课时能教完的课文,也许用学习软件只要几分钟,原先写上半天的板书,教师只需敲击几下键盘就尽显无遗。如《听潮》这篇写景散文,作家鲁彦讴歌了大海的雄壮美,可我们很多学生都未见过大海,很难真正融入这种审美意境中,因此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赏析大海的波澜壮阔的图景,倾听从沉吟到激昂的潮音,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听潮》的真实意境,领略大海真正的美。
[审美鉴赏]:
《乡愁》配乐诗朗诵和散文《听潮》的配乐朗诵,是怎样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文学中的音乐图画美和音乐图画中的文学美的?请看——
◆吴博成《感悟音乐与我》:
下了这堂音乐与文学并重的活动课,我的耳里仿佛依旧可以听到海浪汹涌撞击的雄伟之声,伴有重金属与旋律并重的流行歌曲的美妙之音。走出了教室,心中带有或多或少的惋惜,飞翔的梦被残酷的铃声无情地击碎了。
但我又庆幸,至少我已经听到文学的美妙之处,配乐朗诵的奇妙总令我遐想不断。我在那一课之后才发现,文学原来如此多姿多彩,斑斓绚丽。特别是散文配乐朗诵的那一段,我似乎已完全被精湛的散文、美妙的音韵所打动,插着音乐的翅膀,驾着文学的云梯,漫游飞翔到一个文学的至高点。这时,我感到我来到了——天堂。
意犹未尽的遐想,优雅美妙的格调,富有文学与艺术意义的这一堂活动课,却被仓促的时间带走了——又回到了现实的我有点失落,有点不舍。
◆杨洋《潮如歌——听潮有感》:
是的,世界上最神圣的莫过于音乐,神圣而且庄严。无论是哪种音乐,所要表达的都一样,一个目的,让听者理解自己。的确,在昨天的活动课上,我们做到了。
你听,海潮撼动着大陆架。心中汹涌的却不是潮水,是情感,是河坝决堤后的宣泄。你看,海潮那肆意的姿态。击打,是她的方式;解体,是她的结局。她的力浩大无边,轻易击败试图力挽狂澜的无知者,然后将他回卷入死亡的深渊。于是,这股伟大的力变得神秘、不能接近。
夜晚的她,却似乎换了一个形态,我们所听到的,只有她温柔的抚摸,抚摸着被她击打了一天的海岸。也许,她并不想表现出白日里的凶悍,并不想击打海岸,但是,为了掩饰那藏在深渊之中的伤害,她违心地做着。海岸默默地在白日接受她的击打,他不想拒绝。因为他知道,潮真的很需要他的帮助,而他能帮的,只有日复一日的被她打着,希望藉此能够抚平她深渊中的伤。
夜晚的风静静的,星星布满天际,银河横越在一角,潮叹息着,一边抚摸着海岸,一边说:
“如果天能够和地连在一起该多好啊。”
“为什么?”海岸问道
“我就可以见我的银河了。”
“真的那么想他吗?”
“当然是真的呐。”
“我能代替他吗?”
“不”
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晚上过去了,但是他们之间的谈话却在此永远结束了。就这样延续了千年,直到现在,直到将来。岸就是岸,潮就是潮,即便他们找到了平衡。
他们的沉默不是隔阂,而是沟通。丝丝的感情荡漾在潮起潮落中,天长地久、海枯石烂,这永恒的承诺成了他们的写照。于是,当我在听着这首诗的时候,总会会心一笑,因为这份感情已经随着一切布散到了世界,布散进了我的心。
◆秦楚琪《活动课之心中感音》:
是谁?是谁那么大胆放飞我的世界,让我不知不觉飘到云层蓝天中……让我手舞足蹈地在空中遨游。是她,是她……《乡愁》,这篇小诗。文字简单却意味深长,一字一句的出现,开启了我沉寂的思绪,让我感触甚多。诗中的那份牵挂、那份哀伤使我联想到现实也如此多情,浓浓思乡之情是那么玄妙。有许多的不如愿,发生在你我同一片天空下,分隔两地的相望,心中有着千言万语,但却无一知心人,只有默默守着这份情感,独自去思考,独自去承受。
“同乡同命根”,你我何必要忍受这种煎熬,忍受着分割两地。这让我想到以后自己到外工作、学习时,想家的情感浓烈到能使我整个人麻痹。就像一条在外漂泊而归的小船,总希望靠在岸边停息那么一会儿……如果雾气迷惑了小船,小船也只有在水中徘徊,孤单疲倦地流淌着、荡漾着,它的背影是那么的忧愁、迷惘……
我乘着音韵之船,久久不停息地漫游文学浩海,却情不自禁地飞离了船,伴着轻柔的风,我迷失了方向……请原谅我的情不自禁,就让我飞翔吧~!
◆王玥《活动感想》:
在这节活动课中,最让我深刻记住的那一幕是:播放余光中《乡愁》片段,由于老师的电脑技术高超,使得每播放《乡愁》中的一句,都会出现一幅与句子相吻合的图片,图片与朗读一同欣赏,记忆更深刻。
《乡愁》这篇课文第三段“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一段,在电脑上朗读时,语气带着一种悲哀的情调,仿佛自己也感受到那种悲伤的情怀——(母亲死了)
《乡愁》的第四段“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段,正表达了我国现在与台湾的情景,只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却让人感到这是可望不可及的样子。在这浅浅的海峡中,却载着一艘艘渴望的帆船,船上的人只能以望远镜去看那模糊不清的台湾,却不能身在其中,可想而知,那种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在听《乡愁》的时候,读的人正好读出那种心怀,你有感觉得到吗?我就有感觉,听《乡愁》这首诗的时候,朗读者每读一句,我的心仿佛也跟着一起读,是默默的读。
◆杨嘉玲《心随你飞翔》:
我们班一共举行了两次活动。一次是班主任林老师带领下的班会课,属于活跃性,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而这次在《乡愁》的思乡之情与波浪翻滚的海浪声中度过,场面却较为肃静,让人感动,让人终生难忘。主持人同样是李贝尔和肖展诗,他们出色的表演与高超的主持天分让人佩服,博得了全场观众连绵不断的掌声。他们在幕后为这次活动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点评作文,制作课件……才造就了一节令所有人念念不忘,流连往返的完美无暇活动课。听《乡愁》时,我的心里似乎已经流下了眼泪;听着《听潮》,我听到了海的怒吼声,看到了它的波澜壮阔,再联想到我们班的团结心,令我感到能在四班真是非常幸运,能和同学们在一起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再想到半年后即将分离,眼泪在眼眶里再也抑制不住了。
◆王文彬《活动随想》:
《听潮》这一文章,在一阵又一阵的海浪声中朗读着,铿锵的语句就如一个又一个拍打着岩石的汹涌的海浪,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我的心。动人的朗读声音和伴随着的海浪声,仿佛把我带到海边,眼前就是一片无际的大海,看得到他的汹涌,他的活力,他的凶猛。细听海浪声,似乎是音乐,就如铁锣、大鼓一阵又一阵的演奏。每一下敲击,似乎与心脏共振,每敲打一下,心脏就有规律地跳动。而我的思维也投入到这海里,投入到这文章里,投入到这幻想中的音乐里。
◆孔健任《活动课感受》:
昨天的那一节活动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无非就是《听潮》那一片段了。看完了这一节内容,我可以用四个字来描述:技术高超。为什么呢?这一片段首先用几段话来讲述海的“心情”,写得非常地逼真。朗读这一片段的人似乎与大海是结为一体的,他读出了海的“心情”,与这段文字的背景音乐,(也就是文字所描写的大海那一刻的情景)相结合。当大海“愤怒”的时候,朗读的人就读出了那种雄伟;当显示的文字、背景片段以及其背景音乐是大海“平静”的时候,朗读人的声音就变得平静。这样,给观赏者一种感觉就是:好象自己身临其境,享受着大海的雄伟壮观与静谧。
◆麦嘉俊《“潮醒”了》:
在这次语文活动课筹划前,我都缺乏对活动的热情,像一只在大海上迷失方向的小船。但是在活动课上我被“潮醒”点燃了激情的活力。在播放潮起的那一瞬间,我沉重的眼皮被赐予新生的活力,空洞般的身躯又像被什么充满似的,对了,就是那——初醒的潮水。海潮醒来之时,点燃了我对活动的激情,在一次次海水敲打岩石的时候,我的心也随之震动,“他”仿佛要对我说些什么,但最终一字不留的走了。从“他”行动来看,“他”像是想激起我对音乐、对活动的热情。潮水翻腾,又重新掉落,来回的壮阔的乐章在大海徘徊,“他”告诉我音乐的壮丽、生命的激昂、潮水的汹涌,我终于明白贝多芬对对音乐那么执着,因为音乐能带给我们无形强大的力量。
◆曾子豪《活动课感想》:
乡愁,究竟是什么呢?这堂活动课引起我最大兴趣的就是余光中所写的《乡愁》。我觉得作者写这首诗,不只是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想念,还表达出两岸间彼此分离的家庭的悲伤。这令我联想到大陆与台湾的问题,我相信大部分台湾人民是希望两岸关系和好的,但为什么一些分裂分子一定要出来完成他们“台独”的奢望,令到一些家庭支离破碎。难道他们的愿望就只有搞“台独”吗?这些事实都需要人们深思的。余光中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深深表达出广大异地分离的家庭共同的愿望,再见家人,再次投入祖国的怀抱!
蓝蓝的天空,浅浅的海峡。两岸人民心连心,很快就会相见的。
◆陆键培《感受“乡愁”》
活动课前,我读《乡愁》这首诗,都是用一种平和的语气、平淡的感情来读的,也没有什么节奏感。活动课上,每当节目进入另一环节时,我只想着:到播放《乡愁》的那段录音了吗?那段录音会是怎样的呢?几个同学的演奏结束后,终于等到了。一开始,我就听到一段伤感的音乐,看到一幅幅交替出现的优美的画面。原来这不是简单的朗读录音,而是制作精美的Flash课件呀。朗读者是怀着一种悲伤忧愁的心情来读的。我在这音乐烘托下的朗读声中,听到了乡愁的音韵美;在时隐时现变幻着的画面中,我仿佛感受到了余光中当时写这首诗的心情。那一刻,我体会到音乐与文学合为一体的美,是那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非凡的美。
4.下篇——我心飞翔:最爱的音乐,精彩的解说(15分钟)
主要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曲、一个作曲家、一张光碟或者一个歌手,推荐给大家。当然,要让大家接受自己推荐的内容,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这就必须要对这首歌曲的演唱者(作曲家或者演奏者)、作品的内涵有一定的理解,同时需要把自己对这首歌曲的感受传达给大家。可以采取媒体常用的“歌曲推荐”(或者“歌手推荐”“专辑推荐”等)的方式进行。假设每个同学都是电视台音乐栏目的主持人,他要向观众推荐一支歌曲,首先把这首歌曲放给大家听,然后介绍这支歌曲的演唱者(作曲家或者演奏者),以及这首歌曲之所以值得推荐的理由,最后再放一遍歌曲,让大家重新回味一下。或者以音乐作背景朗读。
赵强、杨洋、肖展诗等依次朗读了他们的作品。
(1)赵强:原创歌词《前进歌》
——谨以此歌献给月考失利的同学,希望能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还记得昨天那次测验
翻开考卷的一瞬间
似乎难倒一切
只剩信心啃黄连
如今卷依旧在改
沉重的心跟随心中的热却不退
仿佛继续闭着双眼
自信的脸又会浮现在眼前
失败的经验
突然演变成了动力的源泉
成功的希望
不会很遥远
秋天已仿佛不再留恋
枫叶的思念
冬季来了春季怎会遥远
仅剩一季的时间
我们奋力向前
准备迎接丰硕的夏天
(2)杨洋:音乐欣赏《赏拙感》(此处节选,全文详见附件)
[琵琶曲《十面埋伏》作为背景音乐伴随朗读]
这首琵琶曲很有名,有名到我很早前就听过了。听完后首先就想到了行军作战,再然后就是会想到弹奏这首曲的肯定很厉害,想象不出来她的速度能有那么快,至今我也没看过怎么弹奏这首曲的,对这个中间的过程很感兴趣。
从头到尾听这首曲子的话,会发现很有趣味,因为乐曲的节奏音调不停在变换,特别是到4:40以及后面5:33时断弦的音调,直到最后那段让我们觉得整首曲子达到了高潮,但同时又是结尾,这段乐曲激情澎湃强调了战役的结尾的残酷的现实,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全景象被展现出来。乐曲中简单的音乐素材经过各种独特技法的巧妙运用,变奏处理,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达,在没有机器的情况下制造了人工合成的效果,相比现在的合成效果来说,现在的人单在乐器变化的音乐创作中就显得有些笨拙了。所以这守曲子简直就是中国古代音乐的代表,高水平的代表。想象不出来那些没有流传下来的名曲又是何等精妙、上乘。
(3)肖展诗:原创音乐小说《她,他》:
(一)
[先播放《不是不想》音乐,然后朗读]
不敢面对你说起 实在是不得已 这是我藏在心里的秘密
——《不是不想》
她紧紧地把纸条攒在手心,像做了亏心事似的面红耳赤。
“小熙同学,你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请位同学陪你去医务室看看。”
“啊?哦,不是不是,我没事,我真的没事,不用去医务室。”
嘴上说的是一回事,可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她脸上的温度直线上升,一点也没有要下降的趋势。她吞了吞口水,假装镇定自然地把他刚刚扔过来的纸条放进口袋,心却像小鹿般地乱跳,思想早就飞离教室十万八千里了。
好不容易挨过了这个下午,她匆匆忙忙地赶回家。不经意间,三魂六魄就被散落在了街道的角落。
今天的余晖似乎特别温柔,像棉花糖般又甜又腻。
她锁好房间的门,放下沉重的书包,却始终放不下沉重的心情。慢慢地从口袋里拿出那张皱巴巴的纸条,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小心翼翼地把它摊开。只见纸上写着:“小熙,可以为你弹首《不是不想》吗?”她之前听说过一些谣言,说这个钢琴才子会在即将来临的校庆晚会上弹奏《不是不想》,她当时还为碰巧选上她最喜欢的歌而兴奋了好一阵子。
“难道这首歌是他特意为我而选的吗?但是,他又是怎么知道我喜欢这首歌的呢?他这个问题又是什么意思呢?会不会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我该怎么答复他呢……”一连串的问题瞬间向她涌来,但她也只能用一身的不知所措来应付。
欣喜与不安一直纠缠着她,直到入睡。
终于,在校庆晚会上,小熙给了他一个轻轻的微笑。在别人看来,这个微笑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但只有他们深深的了解,这个微笑没有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那是他们不需要言语就能一起默默许下的愿望。
优美的旋律在月光下荡漾开来,还有谁的心能保持清醒呢?
(二)
[先播放《就是爱你》音乐,然后朗读]
我 一直都想对你说 你给我想不到的快乐 像绿洲给了沙漠
——《就是爱你》
脱下这双三寸高跟鞋,解脱了一整天工作的疲惫,小熙终于松了一口气。
一如往常的,她打开抽屉,从一个精美的盒子里拿出一张又黄又旧的小纸条,看着上面歪歪斜斜充满稚气的字迹,她又一次禁不住笑了。
她谨慎地把纸条重新叠好,放进盒子里,向钢琴走了过去。她轻轻地扶摸着钢琴,每一个琴键都有他留下的痕迹,熟悉的气息从指间蔓延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甜蜜又安心。拿起钢琴上的照片,尽管已经有些褪色,但依然能够引起她久久的凝视。照片是在小熙答应他的求婚那天照的。照片里那个握着她的手的男人,虽然已经退去了当年的童稚,可笑容却灿烂得一塌糊涂,露出了孩子得到糖果后的快乐。
小熙恳求似的傻傻地对着照片说:“知道吗?我又开始想你了,快回来好吗?”
她望着,望着……累了,睡了……
寂静中依稀响起了钥匙铃脆的声音,门被轻轻地推开,又被轻轻地关上。进来了一个高大的身影,他径直走向钢琴,果然看到了小熙就在那里。嘴里温柔地呵斥着:“真是的,又在我出差的时候偷偷趴在钢琴上睡觉。”却忙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了小熙的身上,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安静小心,生怕惊动了熟睡中的人儿。
小熙被突如其来的温暖包围着,感觉就像重新回到了那个夜晚……
今夜的梦,好美。
(三)
[先播放《夜曲》音乐,然后朗读]
送你的 白色玫瑰 在纯黑的环境凋零 对你心跳的感应 还是如此温热亲近 ——《夜曲》
她用布满皱纹的手,吃力地在他的坟墓前挖开一个小洞,把那张被眼泪弄得模糊不清的纸条放进去,重新盖上土壤。
一切终究要化做灰烬。
她平静地靠在坟墓旁边,手中的白色玫瑰无息地渐渐滑落。
天黑得像不再会亮了。
(肖展诗的活动后感言:为了这次的作文,我花了不少心血。在家里苦思冥想,改了又改。但终于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陈老师常挂嘴边的那句话:“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在读我自己的文章《她,他》的时候,我竟然完全沉醉在了自己一手策划的梦幻中了。)
[多媒体运用]:
字幕:“下篇
我心飞翔”
效果:字幕分两行从底部缓缓升起,6秒。
艺术字:“最爱的音乐,精彩的解说”
效果:半圆弧状呈现在屏幕上部中间。
图片:蓝天白云作背景,上部两侧各有一个人在飞;中心位置红色字体是“音乐作文 口头表达”;地上有小公仔在跳跃。
意图: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发学生的想象。
背景音乐:短暂(14秒)的一声音乐由弱而强欣然扬起又落下。
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审美鉴赏]:
◆杨嘉玲《心随你飞翔》:
最让我感动的是肖展诗以及她的文章。在《不是不想》这首歌的回旋中,肖展诗以低柔的语音读出了她所创作的小说。全场在那一刻寂静下来了,似乎身边的一切都不存在,出现的是音乐小说中的悲欢离合。男主人公轻抚的手以及女主人公那柔美的声音、温柔的眼泪,加上男主人公弹奏的《不是不想》。而我们,只是故事中一个小小的身影,在男女主人公的拥抱中荡漾而过,衬托起这悲凉的故事情节。同时我们也化作音符,回旋在男主人公的钢琴声中;同样也化作了女主人公的眼泪,随风飘到了《不是不想》这首歌中。当重新播放出《不是不想》时,我想每一个人心中压制已久的情感再也抵制不住了吧!
回到现实生活,回想到身边的一切。我想,该为我们的人生鼓掌,同时也为我们的人生祈祷。愿欢乐的日子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边,驱走忧伤的魔鬼;同时愿每一个人都能珍惜现在的生活,身边的一切,愿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到人心的每一个角落。
◆吴琪君《感动着……》:
给我印象颇为深刻的应是《不是不想》这首歌和肖的那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在肖读那篇文章时,她放了《不是不想》这首歌。我想,世界上如此多的事,人们总会忘记诸如此类吧……但当我听到那首歌时,我清楚地感受到内心的温柔飘摇而来。这种感觉,我想大概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吧。因为《不是不想》让我意识了内心的最深感动,我身上的每一根弦都为它而感动着……感动着……
接下来,是肖的那篇与音乐有关的故事。文章中的“小希”多么像世界中的某一个角落的可怜女孩,她有着每一个女孩在青春时期都渴望拥有的脸红、心跳的感觉。而那首《不是不想》仿佛就是为小希而编的,不是不想恋爱,只是担心受怕……我想,一定有许多中学生都有这种感觉。而最可悲的是在结尾,小希居然捧着花来到了“他”的坟墓……落泪……受伤……怀念……我为小希幸福的失落而感到悲哀,为“他”的死亡感到悲哀。
这篇文章是多么地出色。当时,我真的无法想象,居然出自一个初中生之手。相比起我来,我连举手上台朗诵自己的文章的勇气都没有,是多么地惭愧啊!
我认为这次活动课真的办得很好,因为肖的文章不但感动了我,更感动了223室的每一个人。当肖读这篇文章时,真的是鸦雀无声,直到铃声的响起,活动课的尾声。
◆张天艺《我爱音乐,也爱诗》:
我爱音乐,也爱诗。高贵典雅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寂静当中细细聆听那美丽的乐章使人有种冲动,不经意的跟着哼唱,一种想用身体语言去表达的冲动!那幽美的诗篇,则使人心情舒畅。一遍一遍又地去朗读,自己就越显得漂浮不定,仿佛要在瞬间飞到天上去!诗,也会让人想起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可望而不可及;一首别具一格的诗篇在豪迈的音乐声中被放声读,更让人如梦初醒,如痴如醉,依依不舍;一首富有音韵美,旋律美的诗篇配上绝好的音乐,这才是最高享受,才能让我久久停顿的沉重的心灵得以起飞!
◆王晓怀《音乐——心灵表白》:
高潮过后,结尾来临了。音乐把我轻轻放下,我似乎是从半空回到了座位。
5.尾声——真情祝福(2分钟)
[多媒体运用]:
字幕:“尾声 真情祝福”
效果:字幕分两行从底部缓缓升起,6秒。
图片:一望无际的海面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意图:给人以活力和希望。
背景音乐:《祝福》乐曲自动播放,直至最后。
随着背景音乐的响起,主持人深情朗诵结束语:
“乘着音乐的翅膀,在音乐中飞翔,真是美妙。今天的活动给了我们无穷感受,让我们的灵魂得以净化,让我们对人生有所感悟,让我们想到生活是多么美好,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美丽的阳光与平和的微笑。”
接着,片尾文字从底部缓缓升起,并定格:“谢谢参与 谢谢观摩”。
最后,活动在舒缓的背景音乐《祝福》声中结束。
[审美鉴赏]:
◆郭梦璇《没有翅膀,我也能飞》:
张开双臂
我看不到天使的羽翼
找不到凤凰的璨翅
但是,我想飞
但是,我要飞
请不要嘲笑我
这里,就是奇迹发生的天际
——我的音乐狂语
40分钟,就像一瞬间。不过是吃一顿大餐的时间,却足以让我们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这是一场音乐与文学汇聚的盛会。我在音乐的天际翱翔,我在文学的世界盘旋,我在艺术的宇宙遨游。
在这一节活动课上,我表演了二胡,但是,一紧张,就把曲谱忘了,自己在那里编。后面的发言有几次都在心中想好了,却在最后关头不敢举手,有些遗憾。不过,那又有什么所谓,纵使我表演的不好,纵使我没有向大家展示我的口才,那又如何!我在背景音乐下,在其他同学的表演中,我的心随着大家一起在感动。无论是张彦平的小提琴曲,黄可可的小步舞曲,还是课件中的配乐朗诵,这些都让我随着似曾相识的音乐在自己的世界中放松我的心情,摇摆我的身体。
尤其是肖肖的那一篇音乐短篇小说,几首普通的歌,几句简单的歌词,却充分的演绎着主人公的心情,使对人情世故有些麻木的我禁不住为其感动。我在脑海中更为小西安排了数个结局。也许,拥有过幸福的小西会在自己最爱的歌声中,想念着最爱的那个他,在拥有无数美好回忆的那个地方,结束人生的旅程。又或者,在每一个夜晚,她都做着同样的梦,在那梦幻之中,她能闻到熟悉的来自他身上的那股独特的青草味。耳边,响起爱的天使送给他们的那首属于他们的歌。眼前,是他们的容貌……实在是让我意犹未尽。
音乐的天空,无限宽。文学的大地,无限广。不需要洁白的羽翼,不需要缤纷的璨翅。闭上双眼,旋律缠绕耳边,文字叩在心间。我的心,在不知不觉中,长出了透明的翅膀,我能飞。时间只为我操纵,天空只被我占有。我也可以飞。——这就是我的艺术“飞翔之梦”。
八、活动评价
这是一项跨学科的活动,有些内容可能超出了语文的范围,因此评价的时候最好让音乐老师一同参与,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单纯就语文的角度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并不是指热闹),与主持人、同学的合作态度;学生对播放的音乐和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专注程度等等。
2.学生讲故事或者推荐歌曲时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言是否通畅,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说是否符合音乐的内容。
3.学生音乐作文和创作歌词所表现出来的写作水平,给人的感染力。
4.学生是否对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是否在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上有了提高。
5.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效果,音乐与文学的结合效果。
九、中学语文组的综合评价(江柳春组长提供)
关于学科带头人陈光荣老师展示课《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的综合评价:
1、创意大胆,准备精心,形式活泼,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学生的参与度极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要求。
2、课堂结构设计合理,从拉开序幕到活动结束,学生主持收放自如,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学生思维的智慧无处不在。
3、内容与形式如水乳交融,精心选择的朗读材料,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文学与音乐珠联璧合,构建了高雅的格调,高尚的情趣,熏陶感染了学生的心灵与情操。
4、学生的课堂实践独具格调,器乐的演奏与朗读听乐感受使课堂高潮波澜迭起,教师点评的适时与精到,深刻地开掘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新格调。
5、课件制作精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合得到了充分体现;课堂的精彩,浸透了上课老师背后的心血,充分显示了语文课堂既是艺术的课堂,又是真情的课堂。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探索作出了新的尝试与示范。
参考文献:
1.潘晓红: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中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第19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2.马蓉: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第10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3.广州市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定的实施意见(试行),2005年9月印发,广州市教育局。
4.素质教育新学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后附主持人的课后感言和学生在活动中展示的作品选等)
附录一:两位主持人的课后感言
◆李贝尔《主持的感受》:
这节有意义的活动课终于圆满落幕了。在一片赞扬声中,我作为一个特殊角色——主持人,要先对自己进行检讨!以下就是我认为自己没有做足的地方:
1.没有看熟台词,有些环节在接话的时候不算连贯。
2.时间掌握的不算太好,这是我最大的失误。失误的结果是让我们最后的环节显得有些仓促,让许多原本准备好上台演讲的同学没有机会表现……
在活动课刚刚结束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沉重,觉得自己似乎辜负了同学们的期望,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的同学不仅没有责怪我,而且还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而陈光荣老师也在上课的时候肯定了我和肖的表现。我非常感动!也对自己的主持水平有了更大的信心。不管在将来我是否会加入主持的行列,我都会永远记住这节活动课,因为是它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主持的乐趣!
另外,在这节活动课上,更让我感动的就是郭郭上台拉二胡。她是第一个上台表演的,我看得出来,她十分紧张,但她却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琴拉好。她的那首曲子,我以前听过,我知道她把曲子的后半段给忘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乱了手脚,而是把后半段改用手法很高的“震功”演奏。虽然她拉的二胡的确不算非常动听,但是她是用心去拉的!所以,她创造了全场的精彩!
我想,这节活动课一定让所有同学都受益匪浅。因为它不仅使我们重新爱上了音乐,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要用心去做每一件事,这样才不会有遗憾!
◆肖展诗《飘》:
(上)
在这节活动课上,作为一名主持人,我感觉沉重的身躯无法飞扬,我也不能飞走,但我还是在听《乡愁》的时候,禁不住飘了,甚至于飞到了一个更远的境界。
我印象中是没有过久离开过家乡的,广州就是我的家。但《乡愁》中的“在这头”、“在那头”,“在外头”、“在里头”却深深地感动了我。
时光不留人,尽管我幼小,却依然无法躲避亲人的离别。那天,无须在梦里,我们借着音乐的翅膀,相聚了。在幽游的歌声中,《乡愁》的回音里,我的心飘走了,飘远了。
(下)
我承认,我又犯了重复的错误,我再一次飘走了。
在读我自己的文章《她,他》的时候,我竟然完全沉醉在了自己一手策划的梦幻中。简直荒唐!
我这样说的目的不在于反衬自己的语文水平高,而是通过这节语文活动课,我学到了不少。
1.锻炼了口才。主持的过程就是我修炼的过程,它让我的应变能力、口语能力都提高了许多……
2.写作的提高。为了这次的作文,我花了大量的心血。在家里苦思冥想,改了又改。但终于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老师常挂嘴边的那句话:“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3.欣赏力的提高。自这节课,我体会到了并非只有流行歌曲才能感动我,而那些曾被我视为平淡的,如《乡愁》,也可以深深地感动我。文学艺术的力量是无尽的,但我们常缺少发现的眼睛,和愿意静静领会的一颗心。
附录二:学生在活动中展示的作品选
◆杨洋:音乐欣赏《赏拙感》:
[琵琶曲《十面埋伏》作为背景音乐伴随朗读]
这首琵琶曲很有名,有名到我很早前就听过了。听完后首先就想到了行军作战,再然后就是会想到弹奏这首曲的肯定很厉害,想象不出来她的速度能有那么快,至今我也没看过怎么弹奏这首曲的,对这个中间的过程很感兴趣。
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猛烈打击下,秦王朝宣告灭亡。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斗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由于西楚霸王项羽骄矜、优柔寡断而一再坐失良机,错过了消灭刘邦汉军的机会,而刘邦却从几次全军覆没中死里逃生,而又重整旗鼓。到垓下决战时,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项羽的十万之众。深夜,张良吹箫,兵士唱楚歌,使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迫使项羽率八百骑兵(才800,要是我的话,10万大军直杀出一条道,也是轻而易举啦)连夜突围外逃,而汉军以五千骑兵追击,最后在乌江边展开一场决斗,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全曲共有十三个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强的标题。这些标题是:一、列营;二、吹打;三、点将;四、排阵;五、走队;六、埋伏;七、鸡鸣山小战;八、九里山大战;九、项王败阵;十、乌江自刎;十一、众军奏凯;十二、诸将争功;十三、得胜回营。而我附上的是不完整的,大概只有前面几个。
从头到尾听这首曲子的话,会发现很有趣味,因为乐曲的节奏音调不停在变换,特别是到4:40以及后面5:33时断弦的音调,直到最后那段让我们觉得整首曲子达到了高潮,但同时又是结尾,这段乐曲激情澎湃强调了战役的结尾的残酷的现实,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全景象被展现出来。乐曲中简单的音乐素材经过各种独特技法的巧妙运用,变奏处理,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达,在没有机器的情况下制造了人工合成的效果,相比现在的合成效果来说,现在的人单在乐器变化的音乐创作中就显得有些笨拙了。所以这守曲子简直就是中国古代音乐的代表,高水平的代表。想象不出来那些没有流传下来的名曲又是何等精妙、上乘。
总体上来说这首曲子超有气势。《十面埋伏》最早见于记载的是1818年出版的《华秋苹琵琶谱》,1895年出版李方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但这是一首在民间流传的传统乐曲。早在十六世纪末,明代王猷定在《四照堂集》一书中就记述了当时琵琶名手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的生动状况。文中写出道:“《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落涕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这段文字说明,《十面埋伏》的内容、结构和音乐形象与《楚汉》一曲所描述的大体一致,证明它的流传年代是十分悠久的。而且琵琶曲向来以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细腻感情。因此,这首琵琶曲则又是难能可贵,是琵琶曲的艺术颠峰之一。
◆林国富:《歌曲给我的启示》:
音乐,就是我的灵魂。没有音乐,我的生命也失去了乐趣!上帝给我一双眼,是让我看遍四面八方;上帝给我一只鼻子,是让我闻尽天下的美食的味道;上帝给我一双耳朵,是让我聆听所有美妙的音乐!
众多音乐中,惟独是你,让我流连忘返——《坚持到底》。
初听时,我的感情被它诱引了,并溶在它旋律中。“是你让我看透生命这东西,四个字,坚持到底,喔……”坚持到底,是多么积极的态度啊!在人生道路上,都应该拥有这种态度,可是大多数人都欠缺它。人们往往在人生道路上半途而废,却不知道离成功只有一步之差……
这首歌勾起了我的回忆。
那是一次校运会,我参加了1500米的跑步。比赛随着枪声的响起开始了,我闭上眼睛,我使劲往前冲,大约冲了100米左右放慢了速度,但还是不停地跑。第一圈,我领了头,后面的对手穷追不舍,距离拉开很大;第二圈了,我还是带头,可是与对手们的距离逐渐拉小;终于最后一圈了,分胜负的时刻到了,可对手们接二连三超过我。我真的跑不动了,于是放慢了速度,离终点200米处我停了下来,放弃了比赛。老师看到了这一切,对我说:“你怎么了?剩下200米怎么不跑了,你知道你差点就能拿第四名吗?记得,做事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不要半途而废!”我红着脸,点了点头。从此,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不管成功与否,都要坚持到底。
“是你让我看透生命这东西,四个字,坚持到底,喔……”无数次倾听这首歌,想象着跳动的音符,我都会回忆起生活中的一幕幕。我只想在那超凡脱俗的音乐世界里,领悟人生的真谛。乘着音乐的翅膀,在旋律中飞翔,音乐真是美妙,给了我无穷感受。让我的灵魂得以升华,让我对人生有所感悟,让我想到生活是多么美好!
◆张天艺:《赏析》:
喜欢音乐的人很多很多,大街上的MP3,MP4,IPOD随处可见。但多都是流行歌曲的忠实FANS。身为广东人的我们,又会有多少人知道这首曾经轰动一时的广东名音乐《彩云追月》呢?
这首歌描写了一幅欢快又带些幽雅的画面。在一个幽静的晚上,天上的一轮明月与几朵随风漂浮的白云互相缠绕着,追逐着。一会儿我缠着你,一会儿我追着你;一会儿我盖着你,一会儿你遮着你;一会儿我照亮你,一会儿你躲过我,可乐了!全曲都是追逐的场面,因此全曲都显的非常欢快,跳跃性也非常大,使观众心情也变得爽朗起来!
我喜欢轻快的音乐,因为听了后会使你心情舒畅,透彻心扉!一首好的音乐,往往使人如临仙境般,飘飘渺渺,如粉如纱,如诗如画,如山如水,如飞似纱沙。音乐停了,如梦回现实,缠缠绵绵,如醉未醒。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如断又未绝!
广东音乐中《彩云追月》也算是其中最有影响的音乐之一,也可谓是广东音乐的经典。广东音乐大多以欢快为主,也体现了全体广东人民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