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历史 / 教学同步 / 人民版 / 必修第二册 /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中国近现代化问题

中国近现代化问题

  • 2021-05-25
  • 27页
  • 68.17 KB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近现代化问题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第一:理论分析 一、近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 1、从过程上看: 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2、从内容上看: 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二、主要领域及内容: 经济领域:经济上的工业化、机器化(用现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人类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发展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政治领域:政治上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用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专制制度,以法治取代人治);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 思想领域:思想上的理性化(以民主和科学的理念取代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 军事领域: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 外交领域: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近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 经济政治人本身 传统社会自然经济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臣民 近代社会商品经济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公民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1、大事 (1)经济上: 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上 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3)思想文化上: 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2、阶段特征: 这一时期,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变 (1)经济(工业化):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快速发展与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2)政治(民主化):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 (3)思想(理性化): 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阶段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内涵的全面体现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的充分体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 阶段性的成果: 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经济上,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 思想文化上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的进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 1、经济现代化: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 (1)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2)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2、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当然,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 (1)从清政府来看,经历了从镇压维新变法到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2)从资产阶级内部来看,发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发生了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斗争; (3)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遇到了逆流; (4)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3、思想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 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1)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2)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 (3)资产阶级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4)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4、文化领域现代化: (1)教育:新式学堂兴办、科举制废除和教育部的设立 (2)文学:文学革命等 (3)史学:史学革命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特征: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由于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机乎陷入绝境。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 如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发行了“法币”,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改订新约运动,推动了工业、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同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退让,对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血腥屠杀等都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2、抗战期间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 3、抗战胜利后 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4、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四)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1、表现 (1)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 (2)政治上: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立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建立 (3)经济上: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进程 ·走苏联的路: 从论十大关系开始毛泽东就探索建设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但是由于没有坚持八大的正确方针,连续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出现左倾错误,偏离了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摆脱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模式,使得现代化遭遇重重挫折 ·走自己的路: 中共在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四大、十五大等的主要理论 实践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三大步: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对外开放(1978年—1999年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本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新一轮的对外开放) ·经验教训: 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 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不能照搬他国的模式 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认识中国的主要矛盾 要勇于创新   3、特征:中国现代化突飞猛进。 三、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 关系:相互交叉、同步进行,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 民族民主革命是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过程,是封建势力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在华走狗不断受到打击的过程,是中国由封建专制统治到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四、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原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封建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看,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经济了,我们称之为半封建。 在这种半封建的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等三种所有制。它们相互勾结,三位一体,严重地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虽有一定的发展,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在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中还存在着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式,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形成的。至解放战争后期,根据地已形成了个体经济、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经济格局。在这五种经济成分中,个体经济比重最大,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比重最小。 近代中国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1)它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复杂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交织在一起。 (2)使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中外反动势力逐步勾结起来,使中国社会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奋斗才取得成功。 (4)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 首先,形成了多元化的阶级结构和复杂的阶级关系。除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外,新增加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关系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压迫其他各个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对象;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深受压迫,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民族资产阶级则具有两重性。 其次,产生了不同的政治派别。地主阶级中有顽固派和洋务派,资产阶级中有维新派和立宪派、革命派和民主派。再次,出现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国民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等。   五、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一)先天的不利条件: 1、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 2、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 3、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济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4、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二)面临三大政治障碍: 1、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取得的关税协定、海关管理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起来,支持反动派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2、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的意识形态特别顽强。当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反而愚昧无知,不思进取,白白延误了20年的宝贵时间。 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在中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占有压倒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日益萎缩。 (三)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近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正常进行。 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六、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任务,近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只有中共在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能迎来新纪元。 2、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明清闭关锁国,导致中国愚昧落后,而中国近代化历程实际上是在敞开国门、不断向西方学习,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的。由此可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思想文化,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中国实现近代化的保证。实践证明,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 4、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中国近代化的启动和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清除封建思想对近代化的消极影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国近代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逐渐更新。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 5、知识、人才是关键:英美等国近代化历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发达的教育为近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科技的发展,科技发展靠人才,而人才培养需要教育的发展,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近代化要早日实现,教育要先行,改革开放之前,教育的落后,严重制约中国近代化事业。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首先是教育要先行。科教兴国是实现中国四个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 7、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程。 8、在认识中国现代化问题时,要坚持把爱国主义放在第一位、现代化放在第二位的原则。 9、辩证客观地认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意识曲折探索的进程,中国人民做出巨大牺牲和付出了巨大代价。 10、运用主现动机和客观效果的关系,认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是充当了不自觉的推动工具,这与他们的主观愿望是不符的。 11、运用内外因关系的原理,认识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斗争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第二:经济近代化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过程和历史地位 (一)产生: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见教材第35页表)。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包括买办手工业主),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它使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二)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三)短暂繁荣: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一时期,由于辛亥革命胜利的鼓舞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涌现了一批代表人物。如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但好景不长,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这说明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不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得到正常发展。 (四)日益萎缩: 1、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2、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破产。 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空前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11月,国民党同美国签订了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 (五)获得新生: 1、建国初期,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2、在1953年—1956底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及付偿定息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六)历史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中国四次发展机遇与挫折(原因、表现、结果、成败原因分析) 1、19世纪60年代中外和好局面出现后洋务运动的产生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辛亥革命后到一战期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3、抗战胜利后 4、文化大革命后   二、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一)总特点: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二)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 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3、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 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三)具体特征: 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三、新中国的工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首先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国营经济,奠定了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随后在国营企业开展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建设,到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工矿业成就突出,鞍钢无缝钢管厂、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沈阳机床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方面新建了宝成、鹰厦等铁路30多条,建成武汉长江大桥,及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等。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现在我国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第三: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实质是政治民主化 一、史实 1、政治民主化的开始——维新变法运动 (1)基础知识(兴起背景、进程、意义、败因、教训等) (2)比较地主阶级洋务派、顽固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基本主张的异同点 (3)比较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成败的原因 经济基础: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中国民资虽有初步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社会基础:日本的改良派借助于人民群众的反封建力量;中国维新派则脱离了人民群众 思想文化;日本民众较早地接触西方文化;清政府在文化上严格限制,中西文化交流几近断绝,对民族危机并未作深刻思考 领导力量;日本是在民族危机,幕府统治危机下,由商人、新闪地主、资本家与中下级武士和部分要求改革的大名进行的;中国是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依靠无实权的光绪帝进行的 改革前提;日本经过了武装倒幕发起的;中国变法前没有经过政权的变动 国际环境;日本当时正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强瓜分世界的高潮尚未闪起,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斗争也为其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中国此时已处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强已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他们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 2、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辛亥革命 (1)基础知识(兴起背景、兴起、发展、高潮、失败、败因及历史地位) (2)三民主义的含义及评价 民族主义:内容(略)评:客观上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广大爱国者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但没有明确反帝,容易产生排满情绪 民权主义:内容(略)评:这是阶级矛盾尖锐的反映,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的愿望。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政治革命的根本;但它反封建是不彻底的。 民生主义;内容略,评;这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它体现了民资希望解除封建生产关系束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把解决土地所有制和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的革命纲领;但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不可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3)正确评价“新政”和“预备立宪” ①主观目的的反动性 ②活动本质的落后性 ③客观影响的进步性 ④实际作用的背离性 (4)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不同点 ①领导者不同 ②性质不同 ③政策的内外侧重点不同 ④历史地位作用不同   二、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中国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但在甲午战争前主要限于经济领域。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转折,标志着现代化由经济领域转入政治领域。 这一时期发生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借助皇权进行政治变革的第一次尝试。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国的第一个成功行动。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共和制度的建立。此后,虽然发生过两次复辟帝制的事件,但政治现代化的总趋势不可逆转。历届民国政府不论封建军阀如何独占鳌头,但不少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也参与了政权。 19世纪末的清末新政也是值得一提的重大事件。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受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侵略的鞭挞后,为巩固统治而被迫进行的改革。就其性质而言,不言而喻应是资本主义的或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在清末新政中形成的立宪派,积极倡导兴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矿权、路权等,他们虽然反对革命派用武力推翻清政府,但在向清政府请愿立宪遭到拒绝后,便转而加入反清行列,支持辛亥革命。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革命派怀着由革命而共和的信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正面有力地冲击了清朝专制统治。立宪派则从实业、教育、启蒙等多方面为民主大厦在中国的建成添砖加瓦,赢得了多数工商业资本家和开明士绅的支持。他们以谘议局和资政院为基地,利用合法手段从事反专制的斗争,掀起了请愿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使清政府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观点,两种模式,既对立又统一。他们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二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都缺乏本质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国家民主化仍有自己的特殊认识。民族资产阶级先是追随蒋介石,参与南京国民政府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一方面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又对蒋介石消极抗日、专制独裁、压制民族资本经济发展不满。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对美蒋抱过幻想,并企图走第三条道路,但最终还是站到人民斗争的行列,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中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业。 第四:思想和文化的近代化 1、文化思想观念的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正统文化的批判 这是继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流,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 (1)基础知识(背景、兴起、内容、影响、局限) (2)前期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的特点 ①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历史传统持全面批判态度 ②主张以文化的革新社会的主要手段,认为政治革命的方法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民主化问题 ③主张引进西方文化精神来改造中国民众的状态 ④它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   2、西学东渐与近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意为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这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也是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历史。 (1)近代前期文化的两个阶段三个层次 两个阶段:第一: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主要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 第二: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三个层次;第一:技术成果(器物层) 第二: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制度层) 第三: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气质等(思想层) (2)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 A、林、魏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其作用在于;引导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和面对现实,但重在思想而没有具体实践 B、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其实质是立足封建主义,借助于西方物质文明,以谋求涉及王朝的自强;它突破了传统观念,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一定条件,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得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C、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主张反对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和传播西方科技文化 其作用在于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一次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开展 D、民主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其具体现在三民主义 其作用在于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E、前期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开展深入的反封建的斗争 作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及其特点 ①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③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3、中国科学文化近代化的轨迹 先是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后是“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于是不自觉或自觉地开始了向西方的学习,开始了西方近代文明,首先是西方近代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有激烈的冲撞,有艰难的移植,也有别具匠心的创造,最后导向中国科学文化的近代化。这是科学文化在中国近代化的轨迹。 在这个过程中,自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万历十年(1582)年进入中国内地,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颁布并厉行《防范外夷规条》、闭关自守、禁传天主教等,这是西学东渐第一波的涌动和沉落时期。这一时期处于明清之际近200年间,中西文化随着天主教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发生了一次有力的撞击。就当时输入的西学而言,主要有两部分:天主教教义和科学技术,前者是主导,后者只是附属。在当时传入的西方科学技术中,最突出的是历算学即天文学和与之相关的几何学,以适应明清之际修历、制历的需要。其次是地理学和测量技术,它们开阔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念,并导致康熙年间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的绘制。传教士所介绍的内容还涉及数学、力学、光学、解剖学、逻辑学、实验仪器以及水利、机械、建筑、采矿、兵器等技术,也有零星的西方哲学、音乐、绘画、历史方面的知识。这些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入,不但促进了明清之际学风向实学的转变,而且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运动作了重要准备,不期而然成为后者的一次彩排。 19世纪中叶,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执行近百年后终于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率先开眼看世界,从而掀起了传播西学的第二波。这一次与上一波不同的是,进入中国内地的主要已不是西方传教士,而是以胜利者自居的列强,那些作为闯入者的商人、外交官和军人。此时,国力的衰颓突显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在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又开始面向世界,学习西方也获得了比明清之际更大的推动力。但自上而下关注的焦点却集中在“船坚炮利”的器物层及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林则徐以后,甲午战争以前的西学领域中,洋务运动是主流。这期间传播西学与明清之际最大的不同,一是社会影响程度上的差别,此时具有切肤之痛,中国被逼着非学西方不可;二是角色上的变换,译介虽然仍借助洋人,但以中国人为主,以满足洋务运动的需要。甲午一役战败,洋务运动也以失败告终,中国时局危如累卵,一部分朝野有识之士要求变法自强。学习西方的重点,从器物层转向制度层和学术层。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认为要救国,只有学习外国。不但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而且学习外国的学术和政治制度;不但向成功建设了现代国家的西方列强学习,而且向学习西方卓有成效的日本讨教。维新运动以后,更准确地说在辛亥革命以后,自觉地开始了中国科学文化近代体制化的进程。不再仅仅是零散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是全面地从教育体制、科研体制、社会支持系统、价值取向、思想意识诸方面,克服各种阻力面向世界,建立近代体制化的科学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虽然还很贫弱,但确已重起炉灶,实现了中国文明向近代科学文化的转折。   4、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及影响 (1)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有两个明显的目的;一是培养殖民地人才;二是混淆和动摇民从的爱国和民族精神这其政治侵略服务 (2)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也为西学传入中国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促使中国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引起内部的观念对立和斗争(对封建地主阶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都是如此)   第五、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始即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为己任,从党的“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到“七大”提出要把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建设起来;从建国前夕以恢复经济为中心任务,到1952年提出“一化三改造”的方针,其着眼点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1954年在一届人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用几个五年计划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党的“八大”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毛泽东在1957年初南下视察时特别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195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虽然发生了种种偏差,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始终没有动摇过。即使在“文革”中的1975年,周恩来还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提出了分两步实现现代化的设想。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主要是围绕推进中国现代化而进行的。在革命战争时代搞武装斗争乃是为了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建国后的建设则是利用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力,向现代化目标迅速前进,而改革则是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首先是从结合中国国情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始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共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用毛泽东1960年的话说,十大关系“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1957年初,毛泽东在南方视察的过程中,提出科学技术是重要生产力的观点。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更是成绩卓著:(1)邓小平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中,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观点。(2)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设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蓝图。“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最早提出工作重心转移,最早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早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改革开放的方针,并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中,特别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为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使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3)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4)提出了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理论创新,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对自己的使命有了进一步认识。使全党认识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先进”的现代化,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是经济、资源、人口、科技、环保、文化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第六、世界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历程 1、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过程 ·17——19世纪: 亚非拉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奴役,只有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模式。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先发内生型,如英法美;后发外生型,如德意日俄) 本时期,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翻了封建制度,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如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拿坡仑法典、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等)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经济上,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实现了工业化; 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准则,理性取代了愚昧和迷信。 ·20世纪上半期: 现代化模式突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多种现代化道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产生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以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为代表,产生了民族独立国家现代化模式) ·二战后: 现代化模式更加丰富多彩(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产生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独立国家探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多种现代化道路,如韩国与新加坡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吸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长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西亚国家形成了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工业结构) 2、重要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日本的近代化进程 近代化(明治维新;19世纪80年代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和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强国) 现代化(战后对日本的民主改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等) ·美国的近代化进程 主要推动因素:三次科技革命、两次社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西进运动)   3、中国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比较 (1)中国与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比较: 19世纪中日近代化几乎同时起步,但结局截然相反,原因主要有: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相对有利、中国的顽固势力强大而幕府势力衰微、中国的改革势力单薄而日本的中下层武士为首的改革力量强大、中国的近代化进展迟缓措施不得力而明治维新措施得力、中国有排外的传统而日本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并善于把外来文化内化为本民族的文化 ·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 ·20世纪50—70年代中日现代化的比较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中国经济挫折的原因:左倾错误的干扰,政治上错误地估计了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偏离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经济上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与速度,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代化的基础薄弱;外部的孤立和封锁; (2)重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比较亚洲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范例点评】 近代山东建有两家著名的酒水企业,一是1898年广东华侨张振勋在山东烟台创设的张裕酿酒公司,生产葡萄酒、白兰地。一是1904年英德两国资本家合资在青岛创办的英德麦酒厂。1948年,该厂被齐鲁公司接管,改名青岛啤酒厂。 回答:(1)指出张裕酿酒公司和英德麦酒厂(青岛啤酒厂前身)建立的历史背景。 (2)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在山东可以创办大量酿酒企业的原因。 (3)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有何本质不同。 ■点评: 该题是一道文科综合题,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是目前中国较大的酿酒企业,以这两家企业初创的历史切入,从时间、空间和意识三个维度去综合考查相关政、史、地知识,可谓匠心独运。 第(1)问要从这两家企业创办的时间入手去思考,张裕酿酒公司创办于1898年,青岛啤酒厂创办于1904年,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创办的。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何变化?民族工业发展有何机遇? 第(2)问考查的是地理知识,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地要建酿酒厂必须保证有原料(优质小麦、葡萄、水等)、有市场、交通条件好等,然后分析青岛、烟台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第(3)问具有“古往今来一线牵”的特点,要求学生把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的本质不同找出来,应从其设厂的目的、影响去分析思考。 应该说该题学生解题用到的知识在课本中大多已学过,但由于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是课本外的,是鲜活的生活素材,学生必须对材料进行确认、解读,并根据设问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整合、构建,从而实现了由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向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转换。 ■答案: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成为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由此外国在华设厂数量增多。同时,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华侨创办的企业也日益增多。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2)山东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暖温带气候,土地比较肥沃,适于种植小麦、葡萄等农作物,这给酿酒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山东一些地区靠海,如青岛、烟台等,其他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也比较充足,如济南等,可以为酿酒业提供水源;山东交通便利,产品很容易运输,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旧中国列强在华设厂,其主要目的在于掠夺中国财富,赚取超额利润,具有突出的殖民侵略性。而现在我们吸引外资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我们可以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与世界的差距,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原创试题】 1.现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确实也始终伴随着多方位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演变历程来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序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 (1)“器物”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影响? (2)“制度”变革是指哪些重大事件?它们在建立国家政治制度上的主张有何不同? (3)“观念”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有人认为,当陈独秀一派思想家在此时得到“伦理的觉悟才是根本觉悟”的反省时,才算达到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完整境地。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4)在近代中国,晚清政府为适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也进行了几次政策调整或改革。试列举这几次政策调整或改革的名称,谈谈你对晚清政府现代化的认识。 答:(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实业方面,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开兴办近代工业风气;军事方面,创办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增强了国防力量;教育方面,创立了同文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外国书报等,培育了一批对西学有认识的人才;外交方面,创立外交机构,促进了与外国的交往。因此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辛亥革命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新文化运动。理解:①器物层面技术资源的现代化必须与制度和观念层面非技术资源的现代化配套,没有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同步变革,器物的变革只能落于浅尝辄止的表面文章,最终归于失败。②“伦理觉悟”的反省,其目的不在观念变革的形式本身,而是求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协调。这是对“体用”关系认识的突破和深化,它表明,中国的现代化不只是需要移植西学的“用”,还必须在“体”上实现社会结构性的转换。 (4)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坚持“中体西用”,不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是这些调整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些调整是清政府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整体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2.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百年进程与这三次历史性巨变、与这三位伟大人物紧紧相连。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三次巨变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分别是谁? (2)三次历史性巨变给中国现代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概括指出三位伟大人物对中国现代化的突出贡献。 (4)三次巨变都伴随着对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三位伟人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人”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结果。 答:(1)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2)①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这个时期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得到史学家的确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和国家政权性质、架构和功能性的转换。“一五”计划建设的提前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3)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帝制,积极投身实业救国。毛泽东: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领导人民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实施“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召开一届人大,制订社会主义宪法。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按“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等。 (4)孙中山仿效欧美“走美国的路”,毛泽东“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