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第 9 课《桃花源记》 教学参考资料与练习 作家与作品 一、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东晋著名诗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 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 使之壮志难酬。陶渊明 29 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渊明 35 岁时,在江 陵为桓玄僚佐。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令。 郡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离 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离任时,做了一篇《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因深感官场污浊、仕 途凶险,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 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了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 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 遁世的思想。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简洁含蓄而富有 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桃花源记》是他的散文中最为有名的一篇,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 了当时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写作背景与写作动机 1.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 421 年),作者时年 57 岁。他目 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 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 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 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他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 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 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桃源仙境?这要从他的时代和思想说起。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 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 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及至晋宋易代,人民逃亡情形更为严重。《宋 书·荆州蛮传》说:“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强 者又不供官税”。这些史实便是虚构桃源仙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从思想来说,陶渊 明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并又追慕阮籍高洁,久慕淳风,眷爱丘山,厌恶官场,曾以“羲 皇”上人自谓,幻想做无怀氏、葛天氏之民。这些思想意识积聚起来便成为其虚构仙境的 思想根源。《晋书·本传》说陶渊明自以曾祖为晋世宰辅而“耻复屈身后代”,故何文焕 说他是以“避宋之怀”写桃源人避秦之事,也可作为剖析其创作动机的参考。 三、桃花源:中国的乌托邦 自从有了阶级社会以来,人们都幻想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财产共分的理想社会 生活,这就是“乌托邦”。 “乌托邦”是欧洲拉丁文的音译,原意为“乌有之乡”,即不存在的地方。自从 16 世 纪初叶,英国人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按计划 生产和消费及人人都从事劳动生产的理想社会后,人们便把“乌托邦”理解为“空想的理 想社会”,“乌托邦”也就成了“空想”的同义语。 在中国,乌托邦同样令人憧憬、神往,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作品中,就 表现了对“乌托邦”的美好向往。 陶渊明一生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灾害频繁的年代中,几次出仕,壮志难酬,终于归隐田 园。自己一生的贫病交加,以及亲眼目睹的社会腐败混乱、民生疾苦,使其内心深处产生 了一种对美好、平等、安定的社会生活的渴盼,正是有了这种渴盼,才使得他唱出了一曲 世界上最古老的“乌托邦”恋歌——《桃花源诗并序》。 《桃花源记》是《桃花园诗并序》中的“序”。陶渊明以优美自然的文笔,再现了田园 牧歌式的桃花源人的生活。 《桃花源记》共五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身份,实为说明事情的缘起。时 间的确凿与人物身份的普通,意欲增加故事的可信度。作者以极其简洁的笔墨描绘了桃花 林美丽的景色,寥寥几语所绘就的桃林图,令人不觉心驰神往。也难怪渔人不仅“甚异之”, 而且产生了“欲穷其林”的强烈愿望。桃林景色之“异”,已透出世外的味道,这就为进 一步描写山内异境营造了迷离恍惚的气氛,也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 第二部分自“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包括二、三两段,具体写渔人在桃花 源中的所见所闻。这是全文的主干部分。渔人的探异终于有了结果:展现在渔人面前的是 一个欣欣向荣、平和安宁的全新的世界——桃花源。一切景象都让渔人既惊且喜、目不暇 接。渔人所看到的是迷人的田园风光,听到的是离奇的生活经历,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好客 之情。不管是自然景致,还是世态人情,这儿的一切都与外面的世界迥异。“土地平旷” 以下十句,采用近似铺排的描写,将桃源世界的社会状态全面地概括出来:人人劳动,生 活富足,没有剥削压迫,老少都怡然自乐,民风纯朴美好。这正是陶渊明多年来梦寐以求 的理想世界。战争频仍、政治腐败、万物凋敝、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早已使陶渊明感到 厌倦、疲惫,因而他一直在寻求这样一方乐土。 作者在这一部分中仍是着笔于一个“异”字。“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桃花源的发 现,是紧承上段渔人“欲穷其林”而来,传奇色彩颇浓。进入桃源之后,所见所闻更使渔 人惊奇不已。这正是此文引人入胜的地方。最后两段为第三部分,写离开桃花源与再寻桃 花源。渔人在归途中虽“处处志之”,待到再访时终“遂迷,不复得路”。高人刘子骥又 “欣然规往”,也未果。如此作结,使故事又增加了几分真实感。 《桃花源记》的作者以简洁凝练、通俗流畅的语言,虚构了一个与动荡不安的黑暗现实 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它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的心声,是 中国古代人民追求的“乌托邦”。从体例上看,这篇“记”颇似一篇小说,它以渔人进出 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描绘了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最后离开桃花源 的过程。而且文中悬念迭起,曲折回环,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桃花源记》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优美宜人,社会生活安定祥和,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这种恬淡自然的叙述、优美的意境创造,使这篇“记”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桃花源 诗》本身。但《桃花源诗》又以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热切期盼。 诗歌开头即阐明“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桃花源避世的背景,是因为贤者为避乱 而隐居。通往桃花源的路已无人知晓。大家一起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桑竹成阴,菽稷遍 野。春天收丝,秋日打谷,不需纳税,没有兵丁。这真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 社会。源中人的食物衣着都有古相,没有等级差别。人们的生活其乐融融,童孺放歌,老 者欢游。这里没有岁历的记载,草荣木衰、寒来暑往任凭自然。这里也没有狡黠欺诈,只 有怡然乐趣。桃花源五百年避世,一朝向外敞开。旋即又恢复了它的幽蔽。借问那些游于 四方的人,怎能测定尘嚣之外的事呢!诗人最后抒发真情愿意驾着轻风,高飞着去寻找那 些和我志趣相投的人们的志向。 《桃花源诗》道出了《桃花源记》中所没有揭示出的意旨:桃花源人富庶安定的生活关 键在于“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可见,无论是近似于小说的叙事散文,还是五言体 的抒情诗歌,二者所表现的思想情趣是一致的,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的, 广大人民希冀的理想社会——有民无君,和谐友爱,民性纯朴,风俗淳厚。诗人在对美好 的理想社会加以勾画时,也完成了对丑恶的现实社会的批判。 从《诗经·硕鼠》中对“乐土”的追求开始,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梦想着一个理想的乐 园,陶渊明汇集了人们的梦想,以浪漫的艺术想象勾画了这千古一梦——桃花源。 思考与讨论 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皆出 酒食”。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芳草 鲜美,落英缤纷”。 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详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桃花源的特点。 二、渔人向桃源中人介绍了外边的朝代更迭,世事动乱的情况以及人们遭遇的疾苦。桃 源中人听了渔人的介绍后,对外界世事变化之大,感到惊慌,为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 灾难而叹息。“叹惋”渗透着桃源中人对外界乱世中人们的感叹与同情。 三、渔人初次误入桃花源,再次访求是太守所遣,但归途中处处作了标记,已看出意欲 重返,当然是被桃花源仙境般的生活吸引,希望重新享受这样的美好生活。 太守访求是欲辨真假。刘子骥访求则是“欣然规往”,作为思想高尚的名士他非常高兴 世间还有这样的乐园,应是在访求精神家园。“不复得路”或“未果”说明了桃花源的虚 幻不存,只是作者心中的理想。 四、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作者时年 57岁。他目睹当时社会的黑暗:统 治者内部互相倾轧,战乱频繁,加之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给百姓造成了 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惨象。陶渊明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他对当朝者不满,加 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从陶渊明 的思想来看,他受道家的思想影响很深,并且追慕无君无臣、无富无贵的社会理想。他素 怀高洁,久慕淳风,眷爱丘山,厌恶官场,幻想无剥削、无压迫的人人平等的社会。这些 是陶渊明虚构桃源仙境的思想根源。 《桃花源记》一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愤恨,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以及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从这篇作品也反映出作者无力改变社会而采取的一种逃避现实的 消极态度。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虽然是虚构的,但他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个崭新的无限美好的人 间社会。他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 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桃花源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政治上没有统治者与 压迫者,“虽有父子无君臣”;第二,在经济上没有剥削;第三,人人都劳动,并得到一 定的休息;第四,人们都过着幸福愉快的生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第五,社会风 气淳厚,没有欺诈等坏风气。 有关资料 一、对课文的理解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作品的主题是通过对桃花源的描绘,歌唱自己的社 会理想,鞭挞黑暗的现实社会。作品的主要思想倾向是积极的,但是由于作者有追求超脱 现实的一个方面,所以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世外桃源”成为了某些 失意文人的精神麻醉剂。这点是应该批判的。这篇文章的语言自然朴实,生动流畅,情节 安排也顺理成章,写人状物简练而又传神。这些都可以借鉴。 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便舍船,从口入”)写渔人的“奇遇”和桃花源外的优美景色。 这一层先交代时间、人物,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而后记叙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渔人沿溪捕鱼“忘路之远近”是极自然的,“忽逢桃花林”,妙在以无意得之。以下四句 极写桃花源外景色的奇异和幽美。从而引起渔人“欲穷其林”,并衬托桃花源内境界之美。 文笔朴素自然。“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境外之境,接踵而至, 真是奇中又奇。作者极善叙事写景,行文至此,不仅武陵渔人不得不“便舍船,从口入”, 就是读者也极想穷其究竟。 第二层(从“初极狭”到“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发现桃花源以及桃花源内的情况。 作者先写桃花源入口狭窄,点明其不易发现,人迹罕至,而长期与世隔绝。紧接着围绕 桃花源的地势、房屋、田地、人物、种作和衣着等,以生动的笔调,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 幅“怡然自乐”(没有压迫、剥削,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美好生活图景。作者把自己美好 的理想全部倾注在描绘和记叙之中,以环境的美衬托人间的美,以桃花源的美好境界否定 现实的黑暗社会。写桃花源中人的款待,以突出其热情、纯朴和好客,写因秦时避乱来此, 说明桃花源是乱世的对立境地;写桃花源中人不知道的演变,暗示他们不知动乱、艰辛、 痛苦为何物。“叹惋”,渗透着桃花源中人对乱世人们的感叹与同情,“不足为外人道也”, 则表明不愿与外界交往,害怕受到干扰。文章就是这样通过人物的简短对话,便把桃花源 中人的思想感情反映出来了。全段故事情节的发展合情合理。景中有情、话中有话,作者 的匠心和用意是不难觅见的。 第三层(从“既出”到最后)写渔人出来后,再无法找到桃花源。 这一层在情节安排上照应第一层,给桃花源更添上奇异的色彩。武陵太守派人并命渔人 为向导尚且“遂迷,不复得路”,可见复见之难。高士刘子骥决心计划找到,“未果,寻 病终”,可见规往之不易。这样一来,桃花源就变成一个亦仙亦凡、飘渺莫测的另一个人 间世界了。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是有深意的,一方面突出自己对理想的社会的向往,这正如 《桃花源诗》末两句说的:“愿言蹑清风,提举寻吾契”;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对所理想 的社会不可能实现而感到惆怅哀伤。 (《语文教学》) 二、对思想意义的理解 1.《桃花源记》不仅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还大胆地否定君权。桃花源中人“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表明作者对现实社会中统治者那些争权夺利,兼并更迭的事件的 否定。联系《桃花源诗》中“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作者希望人们的劳动果实再不 会遭受统治者的掠夺。在当时条件下,这是极为大胆而具有人民性的。 不过,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只能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空想。它表现了作者无力变革社会而 采取那种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古代名家散文选读》) 2.《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有如下几方面特点:第一,政治上没有统治者与 压迫者,即是王安石所阐明的“虽有父子无君臣”。第二,在经济上没有剥削,即所谓“秋 收靡王税”。第三,人人都劳动,并得到一定的休息。“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第 四,人们都过着幸福愉快的生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第五,社会风气是淳厚的, 没有欺诈等坏风气,“淳薄既异源”。作者描绘出这样一个理想社会,不仅在中国的中古 时代,就是在中古时期的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陶渊明只是一篇短短的散文,与圣西门、傅立叶的成本著作不能相提并论;但,它们的 最基本思想,即是幻想消灭阶级与剥削,主张人人劳动,实现社会和谐这几点,是一致的。 它们对于各自当时的社会现实,也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因此,经典作家对法国空想主义者 的全面公允的评价,应当作为我们评价陶渊明的基本准则。何况圣西门、傅立叶要比陶渊 明晚了一千几百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在傅立叶的著作中,几乎每一页都放 射出对备受称颂的文明造成的灾祸所作的讽刺和批判的火花。”给予了热情的历史主义的 肯定。为什么我们不应当对比他们早一千几百年的陶渊明著作中的“批判的火花”加以肯 定呢? 当然,我们从历史的角度肯定《桃花源记》,并不是说它在今天仍是值得肯定的政治思 想。这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要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阶级斗争愈发展和愈具有确定的形式,这 种超乎阶级斗争的幻想,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就愈失去任何实践意义和任何理论根 据。”《桃花源记》在当时虽然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到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今天,这 种空想却只能是消极的了。假如有人在政治上坚持它,就要犯错误。弄不清上述的马克思 主义历史主义原则,就必然会在评价《桃花源记》时产生混乱。 (吴云《论〈桃花源记〉》) 3.有进步和消极的两面性。首先,有进步意义。文章一是鞭笞和批判了当时长期战乱、 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它的美好图景和当时人民在统治阶级无情压榨之下弄得家破人亡的 血腥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之下,更显得现实社会的不合理。这也正是作者对当时 现实的严厉批判;二是目空今古,大胆否定了君权。在那里,没有帝王,也没有王朝的更 迭,桃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说明在当时的条件下,人民一样可以不要君主, 同样可以生活得很好;三是作品中的淳朴、安乐的乌托邦的思想,反映和表现了人民群众 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作者还满腔热情 地讴歌了桃源人纯朴善良、勤劳笃厚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 的热爱。 这就是作品历史进步意义之所在。 其次,作品也还有消极影响的一面。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世界观所致,作品也表现出 明显的历史和思想局限。作者虽发现并提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却没有也不可能 设计出一个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把理想的实现寄托于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脱离 现实的“绝境”。这种处世态度是不足取的,因而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作品 没有也不可能找到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也找不到实现理想的正确道路。所以只好幻想到 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去实现,这就表现出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 三、艺术特色 1.构思巧妙,引人入胜。全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作者把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 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和出来后的事情都贯穿起来,使文章的层次清楚;同时又按照生活的 逻辑、事情发展的顺序,以及人物、时间、地点和前因后果等都作了合情合理的交代和叙 述,而这些人物和事情的来龙去脉始终都有依据,不显得奇异突兀,吸引读者进入桃花源 境地,令人心驰神往。如开始假设在“晋太元中”,未确指,这就使故事具有无从查考的 传说性质。接着引出武陵渔人“忽逢桃花林”,这给故事抹上了神秘的色彩。从“忽”字, 表明渔人完全是无意中进入桃花林。渔人走完桃林,又发现了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的路径, 也和开头写意外地遇着桃花林一样,采用了移步换形的手法,层层设下疑团,又层层加以 解开。最后以太守派人探访迷了路,刘子骥(《晋书》有传)“寻病终”作结。这样既曲 折而富于变化,增强了真实感,又富有小说色彩。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2.内容取舍,详略得当。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达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 的关键。总的说,桃花源里面写得详,桃花源外面写得略;生活图景较详,一般过程较略; 渔人进桃花源时写得详,出来时写得略;桃花源人“自云”详,渔人的答话略。正因为该 详就详,该略就略,详略得当,所以全文仅 320 个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 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的动人故事,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 3.首尾照应,韵悠神远。作者在布局谋篇方面是成竹在胸、匠心独运的。如开头写渔人 摇着一叶轻舟,顺水漂流,在无意中发现桃花林。渔人仰望空间,初绽桃花,灼灼欲燃; 俯视地面,芳草鲜美,萋萋如茵。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出一个红绿相映,气象非凡的桃花 世界。这优美的桃林景物,自然给人以美的启示,唤起读者产生丰富的美的艺术联想。这 为下文正面写桃花源的色彩美和情调美作了相应的铺垫。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依然写得扑朔迷离,亦真亦幻。如写渔人走出桃花源虽“处处志之”, 但终“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亦未果而终。结尾将桃花源写得如此玄妙, 形影飘忽,回映全篇,与整个故事浑然一体,这更加突出了故事传奇性的特点,使读者感 到韵味无穷。 4.曲折回环,虚实结合。作者写桃花源境界不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而是迂回曲折, 幽深奥秘。如开始写了溪流、桃林、芳草、高山等,描写出一个无人区,十分洁净、清新、 美好,它隔断了现实社会污秽的生活,为桃花源的隐蔽幽深作了过渡性的描写;同时,写 渔人进入桃花源是一忽儿水路,坐船逆水;一会儿山路,钻洞爬山。这种跌宕起伏的笔触, 使读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随之骤变:进入桃花林,使你“喜”;走到水穷隘口,使人“疑”; 钻入桃花源,便觉“惊”;当再寻访桃花源时,又使人“迷”。这种种复杂的感情变化, 正是作品产生征服读者心灵的艺术力量。 另外,作者还采用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相结合的手法来描写桃花源,使文章既具有浓 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具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如文章描写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虽 然是虚构的,情节也是离奇的;但写桃花源是“避秦之乱”而形成的,这又是反映东晋时 逼真的生活现实,它使读者通过这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到主题的真实性。又如开始交代 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人物的身份职业等,这一切都好像是真的一样,结果刘子骥 (实有其人)也“寻病终”,免得以后的人再去寻找,写得虚实结合,加强了作品的诱人 力量。 5.本文题材与写实手法。文章通过写实的手法,表现了浪漫主义题材,但它又不像一般 浪漫主义作品那样借助于非社会的事物、场景,对现实生活作曲折的反映;而是用这个题 材去反映社会的本质,去引起人们对现实的审视、对未来的憧憬。文章中没有神话般的色 彩,也没有作虚伪的描写,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采用写实手法,描写符合生活实际,使 人有真实感。如对人事的描写:“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便要还家,设酒杀 鸡作食”等。作者将这些农村常见的情况,巧妙地组合成一幅高于现实的“世外桃源”图 景,显示出作者强烈的理想,赋予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但这种理想和意义,又熔铸在 真实的描写之中。这样使文章收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6.语言朴素,凝练生动。文章用了白描手法,语言十分朴素,叙事像说家常。如在第 1 自然段中写桃林景色,仅用了 20多个明白如话的字,就描绘出一幅迷人的桃林图。又如用 “乃大惊”三字,既写出了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又揭示了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文章的语言不仅朴素,而且简练生动。如“设酒杀鸡作食”几字,虽着墨不多,但亲切 之情溢于言表。又如“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是以少胜多,仅两句八个字,就从反面 高度概括他们已经过了汉魏以来整个漫长而动乱的历史年代。文章里还有许多词语,由于 简练生动,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仍有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 朗”“土地平旷”等等。这些词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 四、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靠捕鱼谋生。(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 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生长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 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 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就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 点光似的。(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 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 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 声音。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个个 都安闲快乐。(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 尽地回答了他。(有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 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 领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 了往来。(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为 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各自请(渔 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 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 到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到了郡里,去拜见太守, 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 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 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给人以美的感受。应很好地指导 学生朗读和背诵,同时让学生认真地揣摩、体会文章。在此基础上,就文章的几个重点问 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意图。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教学互动试卷 互动目标: 一.反复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二.感受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试卷内容: 第一部分:自主探究 一.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 请你大胆地谈出第一遍听读后对作者描述的境界的最大感受吧: 二.以默读为主,探讨下列第 1、2 段中加横线的词语意思。 1.缘溪行( ) 2. 芳草鲜美( ) 3.渔人甚异之( ) 4.欲穷其林( ) 5.林尽水源( ) 6.仿佛若有光( ) 7.豁然开朗( ) 8.屋舍俨然( ) 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10.阡陌交通( ) 11.悉如外人( ) 12.黄发垂髫( ) 13.并怡然自乐( )( ) 三.反复诵读。充分感受第 1、2 段中作者所描写的美好境界。 1.作者极力表现渔人怎样的感觉?借用文中词语回答。 2.默写表现桃花林美异的文字。 3.默写表现世外桃源中环境美异的文字。 四.默读并探讨第 3-5 段中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1.乃大惊( ) 2.具答之( ) 3.便要还家( ) 4.咸来问讯( ) 5.妻子邑人( ) 6.来此绝境( ) 7.不复出焉( ) 8.无论魏晋( ) 9.具言所闻( )( )10.延至其家( ) 11.不足为外人道也( )12.既出( ) 13.便扶向路( ) 14.处处志之( ) 15.及郡下( ) 16.诣太守( ) 17.说如此( ) 18.寻向所志( )( ) 19.欣然规往( ) 20.未果( ) 21.寻病终( ) 22.后遂无问津者( ) 五.反复诵读,补充下列语句中的省略词。 1.( )具答之。 2.( )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 4.林尽( )水源。 六.反复诵读,感受桃花源内外世界的不同,体会陶渊明虚构理想社会的时代根源。 1.桃源中人为何来此? 2.桃源中人为何皆叹惋? 3.桃源中人为何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4.作者为什么又写后人无法寻找到世外桃源? 第二部分:综合探究 一.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二.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分别解释。 1.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 今义: 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古义: 今义: 6.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7.诣太守,说如此。 古义: 今义: 三、选择与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 1.屋舍俨然( )A.好像 B.整齐的样子 C.严肃的样子 2.欲穷其林( ) A.彻底 B.穷尽,尽 C.没有钱,与富相 对 3.芳草鲜美( )A.色彩鲜艳美丽 B.新鲜美丽 C.这里指味道好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A.妻子一人;没有出路的地方 B.妻子一人: 与世隔绝的地方 C.妻子和儿女;与世隔绝的地方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竟 B.就 C.才 6.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A.标记 B.志向 C.做标记 四.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A. B. C. 五、选择下列语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A.有好的田地好的池水和桑池之美。B.有良田池水桑叶竹子等。C.有肥沃的田地,美好 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D.有良田池水和桑竹等各种植物。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A.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说魏晋了。 B.问起现在是什么社会,于是不知道有汉朝, 无论是魏还是晋了。 C.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无论如何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D.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六.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 黄发垂髫( ) 怡然自乐( ) 便要还家 ( ) 七.下面几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八.《桃花源记》作者 ,他是 时人,名 ,是著 名 。本文原是 中的“序”。《桃花源记》是一篇的名作,它虚构了一个 与 的 美 好 境 界 , 寄 托 了 , 反 映 了 的意愿。本文以 为线 索,以 为顺序。 九.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十.下列句中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中:晋太元中 中无杂树 B、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C、皆:皆叹惋 皆出酒食 D、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十一.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B、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 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D、它的出现反映当时社会黑暗, 战乱频繁。 十二.解释下列多义字: 武陵人捕鱼为业( ) 复前行,欲穷其林( ) 为其 不足为外人道也(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见渔人,乃大惊( ) 寻向所志( ) 乃乃不知有汉( ) 寻病终( ) 便舍船( ) 便扶向路( ) 舍向 屋舍俨然( ) 寻向所志( ) 便得一山( ) 处处志之( ) 得志 既出,得其船( ) 寻向所志( ) 答案: 第一部分: 一.略 二. 1.沿着 2.鲜艳美丽 3.对此景感到惊诧 4.走完没有 5.隐隐约约 6.开阔的样子 7. 整齐的样子 8.之类 9.交错相通 10.都 11.老人小孩 12.都 13.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三.略 四.1.竟然 2.详细 3.通“邀”4.都 5.妻子和儿女 6.与世隔绝的地方 7.这里 8.更不必说 9.详细 所听说的事情 10.邀请 11.值得 12.已经 13.沿着 14.做标记 15.到 16.到,拜见 17.像这样 18.原来的 所做的标记 19.计划 20.实现 21.不久 22.访求 五.1.渔人 2.村中人 渔人 3.村中人 村中人 4.于 六.1.先世避秦时乱 2.为外面世界变化之大而惊讶,为其动荡不休而叹息。3.担心外面 世界的侵扰。4.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 暗示桃花远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第二部分: 一.要,通“邀” 二. 1.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2.妻子:古义, 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毫无出路的 境地 3.无论:此处为“不用说”“更不用说”之意;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鲜美; 古义,色彩鲜艳美丽;今味好,香浓 5.得:此处义为“看到”,今义,用为助词 6.不足: 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 7.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三. 1.B 2.B 3.A 4.C 5.A 6.C. 四.A.豁然开朗 B.世外桃源 C.怡然自得 五.1.C 2.D 六.略 七.C 八.陶渊明;东晋;潜;诗人 《桃花源诗并序》;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作者的政治 理想;广大人民 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时间先后 九.B 十.C 十一.A 十二. 为:作为、对,向 其:这,那 他(指渔人) 乃:就,于是 竟 然 寻:寻找、不久 舍:舍弃、房屋 向:旧、原先的 得:看到、找到 志: 做标记、做的标记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