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八年级上册 / 第五单元 / 19 苏州园林/叶圣陶 / 19 苏州园林 说课稿

19 苏州园林 说课稿

  • 2022-11-19
  • 6页
  • 36 KB
还剩 1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19 《苏州园林》说课稿 一、说教材:  ‎ ‎《苏州园林》是初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本课原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  ‎ 叶老先生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非常适合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沿着作者的思路,去领略说明文的魅力,把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 二、说教学目标: ‎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 初二学生他们有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但更多的是茫然和由于说明文本身文体特点可能带来的枯燥感。同时,他们的年龄段心理特点为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逻辑思维能力尚有待发展。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教学目标为:    ‎ ‎1、知识和能力目标 ‎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对说明文的四要素有初步了解,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 ‎2、过程和方法目标 ‎ 整体感知课文,培养说明文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 ‎ 本文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而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课文说明顺序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因为初二学生来说,“逻辑”还是一个新名词。如何突破这些重点和难点呢? ‎ 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多给学生看苏州园林的照片,甚至观看有关苏州园林的电视专题片等,与课文相配合,方便学生理解,同时教给学生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和欣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方法。 ‎ 三、说教学方法  ‎ 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鉴于此,我觉得应该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一)问答式教学法:它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二)情境教学法: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具备审美条件的园林艺术,文章又是文笔优美的典范,完全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达成教学目 标。具体采用多媒体课件(苏州园林的照片、故宫和西方园林的照片),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 ‎(三)小组合作交流法:在问答法中结合采用讨论法。其优势在信息交流量更大,信息呈立体交叉方式传递,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民主气氛更浓。‎ 同时在学法上, 本节课主要教给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以及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朗读法。‎ 四、说教学程序 ‎ 本课课时计划为两课时。这里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本课时主要目的是明确说明对象特征,理解文章总分结构。‎ ‎(一)导入教学 ‎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国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天下”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极品,处处体现中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多媒体放映图片)有一位从小在苏州长大的著名作家,他以一双欣赏美的慧眼,以对故乡的丝丝眷情,写下了一篇质朴又典雅的文字,引领我们去探访苏州园林之美.这就是叶圣陶的《苏州园林》‎ 设计依据:‎ 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有趣,又补充了与课文有关的具体情况,增强直观感受,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进入理想的学习氛围。  ‎ ‎(二)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特征 ‎ ‎1.作者介绍 ‎ ‎2.检查字词预习 ‎ ‎3.设疑引导速读课文 ‎ 问: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认为苏州园林具体一种什么样的美? ‎ 提示:可以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为一个词. ‎ ‎4. 学生速读全文,教师佐以学法指导——扫视法:找中心词、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结句、起始段、结尾段;借助注释、提示、思考和练习迅速把握文章。带着明确的目标扫视课文,取己所需,省略其余。 ‎ ‎5.提问并引导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并概括为“图画美”  ‎ 设计依据与目的:本环节主要是以问答式教学法进行教学,用一个提纲挈领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扫视法”这一学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默读、速读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三) 品读课文,交流探究美与思路 1.提问式引导过渡 ‎ 问:①为实现“图画美”设计者和匠师们是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的? ‎ ‎   (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 ‎②他们的愿望达到了吗? ‎ ‎   (“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③文中哪句话是为此证明? ‎ ‎   (“浏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想着“如在画图中”的) ‎ ‎④你读了作者的文章,也有同样的感受吗?  ‎ 设计依据与目的:这四个问题紧跟第(二)环节,环环相扣,步步引导,答案都在第二自然段,学生很容易就能把握,紧跟着教师的引导进入本环节。‎ ‎2.自读课文3-9段,划出能具体表现图画美的句子,在小组中交流互读。‎ ‎3.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用刚才从文中找到的句子里所表现的“美”去鉴赏图片,说说“美在……”‎ 设计依据与目的:充分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魅力,并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发现美,领略美,并学着鉴赏美,以图片和文字互相配合补充,全面深刻地领会苏州园林“图画美”特征,同时在让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训练。 ‎ ‎(四)小结拓展,引申练习 ‎ ‎1.小结:‎ 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从主要设计到次要的细节都处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 ‎2.拓展练习 ‎ 多媒体出示本校多角度照片,让学生说说,如果写一篇关于我们的校园的说明文,你会抓住它的什么特点,用什么说明顺序去写。‎ ‎3.作业:完成写作提纲,结合下节课说明方法等知识的学习后完成写作。 ‎ 设计依据与目的:继续运用情境教学法,并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 六、教后反思 ‎ ‎1.由于情境教学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本课至始至终学生保持了较大兴趣,尤其是拓展练习部分,对于自己的校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热情。说明文在这里不再成为文体障碍。 ‎ ‎2.强烈地感受到,在德育和智育之外,我们的学校亟需加强美育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