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历史 / 教学同步 / 北师大版 / 选修5 / 探究活动课 知识竞赛:历史奥秘知多少? / 庆祝建国60周年知识竞赛200题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庆祝建国60周年知识竞赛200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何时召开的?‎ ‎1949年9月21-30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 ‎2.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换来的。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涌现出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开国大典,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执政党,党和国家的历史也将翻开了新的一页。‎ ‎3.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何进跨过鸭绿江的?‎ ‎1950年10月19日‎。‎ ‎4.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抗美援朝的胜利维护了我国的安全,捍卫了远东和世界和平。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经济建设也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土地改革是何时开展的?颁布了什么法令?‎ 从1950年冬至1953年春,党在新解放区占全国人口一半多的农村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8‎ 到1952年底,除新疆、西藏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外,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经过这次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消灭了延续几千年的地主阶段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各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7.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的重点是什么?‎ 是土匪、特务、恶霸、反动会道门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 ‎8.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这一运动粉碎了国内外阶段敌人的破坏活动和复辟阴谋,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基本上扫除了大陆上残留的反革命势力,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安定了新中国的社会秩序,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斗争。‎ ‎9.什么是“三反”运动?‎ ‎“三反”是指在党政机关人员中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 ‎10.什么是“五反”?‎ 是指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1952年1月26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在城市中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在全国一切城市首先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中,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守法的资产阶级及其他市民,向着违法的资产阶级开展一个大规模的“五反”斗争,以配合党政军民内部的“三反”斗争。‎ 58‎ ‎11.如何看待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亿万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向往,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拥护,成为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性纲领。‎ ‎12.第一个五年计划人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从1953年到1957年。‎ ‎13.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为我国计划经济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培养了大批计划经济工作干部,在我国经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4.什么是“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指的是我国过渡时期对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迈进的过渡时期。为了明确社会主义的前途和目标,党于1953年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宣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迈开了步伐。‎ ‎15.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何时阐述的?‎ 是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6.《论十大关系》是如何论述政治方面的?‎ 58‎ 在政治方面,要解决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是非关系。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阐明了在新形势下对待反革命分子的方针;重申在处理党内矛盾方面,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17.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重要意义是什么?‎ ‎《论十大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问题的阐述,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标志着我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它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文献。‎ ‎18.整风“反右”运动是何时开展的?‎ ‎1956年11月召开的八届二中全会,针对当时许多党员干部中仍然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的思想和作风,决定1957年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着重解决人民群众同领导者之间的矛盾,并且学会在由革命转入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课题。‎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在全国逐步展开,1958年夏基本结束这一运动。‎ ‎19.党的八大是何时召开的?‎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20.党的八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了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体现了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成果,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58‎ ‎ 21.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什么重要决定?‎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2.‎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哪一个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文献?‎ ‎《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23.“小城镇、大战略”的基本含义什么?‎ ‎1998年10 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 24.什么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4 年初,中央决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 25.党中央在部署1994年的工作时,提出了作为全党和全国的工作大局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26.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基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7.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58‎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28.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在选举的基础上产生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集中同一行使国家权利;其他国家机关有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哪些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0.改革开放政策30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仍然面临着那两大任务?‎ 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一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31.面临改革开放政策30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必须推进哪两大改革?‎ 一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是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 ‎32.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三个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58‎ 一个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一个是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3.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哪两大任务?‎ 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的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的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 ‎34.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5.什么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6.当前我国经济存在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58‎ 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状况没有改变,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规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依然存在。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 ‎3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何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39.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什么?‎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中央于2004年11月正式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0.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2)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3)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4)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5)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4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2.‎ 58‎ 党的哪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哪些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四是必须坚持民主法治;五是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六是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45.“八荣八耻”是何时提出来的?‎ ‎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 ‎46.“八荣八耻”的含义是什么?‎ ‎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 58‎ ‎,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7.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人均国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48.什么是“三讲”活动?‎ ‎“三讲”是指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 ‎49.“三讲”活动是何时开始的?‎ 从1998年11月底开始到2000年底结束。‎ ‎50.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党中央先后召开了七次全会分别就哪些关系到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和部署?‎ 党中央召开了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定“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 ‎5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哪些原则?‎ 58‎ ‎(1)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2)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3)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4)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5)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5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什么?‎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53.“十一五”时期需要处理好哪些重大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第二,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第三,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第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4.“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1)宏观经济平稳运行。(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4)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5)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6)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7)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8)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9)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58‎ ‎5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哪三者的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6.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必须把哪三个“度”统一起来?‎ 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5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强大动力分别是什么?‎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5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求是什么?‎ ‎(1)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5)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6)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来为人民谋利益。‎ ‎59.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党的建设的五个重点是什么?‎ 58‎ ‎(1)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2)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3)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4)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5)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60.‎2008年1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中强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和体现什么基本要求?‎ 要注意把握和体现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基本要求。‎ ‎61.‎2008年1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中强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是什么?‎ 坚持党的领导,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 ‎62.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何时发射成功的?‎ ‎ 么;舞党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四子王旗着陆场,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8分。‎ ‎63.中国航天事业的三个里程碑分别是什么?‎ 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载人航天飞行,月球探测工程 ‎64.什么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五句话”的总要求?‎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65.军队建设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什么?‎ 在军队建设上要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性转变、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66.我军己形成怎样新型保障体制?‎ 58‎ 全军己形成以军区为基础,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通用保障与专用保障相结合的新型保障体制。‎ ‎67.我国何时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 ‎1997年7月1日 ‎68.我国何时在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 ‎1999年12月20日 ‎69.香港、澳门回归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70.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香港政治体制的最大特点是行政主导。‎ ‎71.中央提出的海峡两岸的“三通”是指什么?‎ 通邮、通航、通商。‎ ‎72.什么是“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73.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 ‎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 58‎ 制,特别要注重制度建设,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全党在重大问题上的统一行动。二是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数以百万计的党的基层组织,使之成为能够团结和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斗堡垒。三是必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数以万计的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培养和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形成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干练而充满活力的领导层。‎ ‎74.《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何时通过的?‎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75.党的哪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 ‎76.《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缓慢行走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77.什么是精神文明建设“三下乡”活动?‎ 58‎ 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1990年12月中央农救会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并从1997年邢台正式实施。“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78.2001年9月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是什么?‎ 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是:(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3)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4)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5)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6)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79.邓小平理论是如何产生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80.党的十五大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58‎ ‎(1)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2)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纲领。(3)确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4)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对中国“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跨世纪的第三步战略作出了具体部署。(6)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继续推进邓小平开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7)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主张。‎ ‎81.党的十五大对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了哪些明确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性困难,不生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82.党的十五大指出,20世纪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议。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83.‎ 58‎ 党的十五大指出,20世纪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剧变,产生了哪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这三次历史性剧变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分别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 8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8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达到什么目标?‎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通俗易懂、简练精辟的总体概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85.我国农村改革实践迈出了哪三大步?‎ ‎ 农村改革30年来,我们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第二步,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第三步,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 86.我国农村改革第四个阶段的重点是什么?‎ 58‎ ‎ 党的十六大以来是农村改革的第四个阶段。这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点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87.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生历史性重大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 三是农村改革取得了一些制度性成果。‎ ‎ 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 五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劳动力市场进程不断加快。‎ ‎ 六是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生活状况有了实质性改善。‎ ‎ 七是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  88.如何深刻认识把做好“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 ‎ 第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点。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了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点。第三,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迫切需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点。第四,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特殊性和特殊价值,决定了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点。总之,从农业的产业特点看,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58‎ ‎ 89.为什么说村民自治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 村民自治是农村民主政治的关键,也是农村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 ‎ ‎  第一,村民自治制度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第二,村民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的有效实现形式之一。‎ ‎   第三,村民自治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 第四,村民自治制度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90.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资源、环境、生态等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而在发展观念和发展实践上的深刻转变和战略转型。‎ ‎91.目前一些地方村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务公开发展不平衡。在全国农村中,已有95﹪以上的行政村实行了村务公开。有的村务公开工作存在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 58‎ ‎ 二是村务公开内容不真实。有些村对应当公开的村务内容,公开的不完整,内容虚假,使村务公开成为应付上级、糊弄群众的“花架子”。‎ ‎ 三是村务公开时间不及时,随意性大,不少村没有定期公开。‎ ‎ 四是对村务公开工作中的违法行为查处不力。‎ ‎ 92.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哪些?‎ ‎ 一是耕地和水资源短缺。二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三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缺口较大。‎ ‎   93.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 第一,必须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使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协调发展。‎ ‎ 第二,必须更新观念,加大投入,加强农村教育队伍建设。‎ ‎ 第三,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必须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 9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 ⑴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结合的原则。‎ ‎ ⑵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 ⑶现代社会保障与传统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 ⑷商业性保险与社会性保险相结合的原则。‎ ‎ 9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 58‎ 一是养老保险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二是正确确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办法;三是努力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四是加强养老保险的管理。‎ ‎   96.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是正确选择合作医疗形式;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医疗筹集机制;三是合理确定报销比例;四是强化管理与监督。‎ ‎ 97.当前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主要应做好哪几个方面工作?‎ ‎ ⑴加强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 ‎ ⑵加强村民委员会思想建设。‎ ‎ ⑶加强村民委员会制度建设。‎ ‎ 98.如何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 ⑴要牢牢把握农村改革和发展和主动权。‎ ‎ ⑵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 ⑶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 ⑷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 ‎ ⑸要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的氛围。‎ ‎ 9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特别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58‎ 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 100.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点有哪些?‎ ‎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质量与安全性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 101.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 ⑴必须科学把握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 ‎ ⑵必须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 ⑶必须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 ⑷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 ⑸必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102.如何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 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二要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 三要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 ‎ 四要积极发展农业机器化。‎ ‎ 五要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 103.怎样理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性?‎ ‎ ‎ 58‎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实现城市与农村良好互动的重要措施。‎ ‎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乡不公、城乡差距过大问题的重要途径。‎ ‎ 104.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第一、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 ‎ 第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 第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 第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 ‎ 第五、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 105.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是什么?‎ ‎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 106.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基本内涵可以高度概括为哪六个字?‎ ‎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基本内涵,可以用六个字高度概括,即“多予、少取、放活”。‎ ‎ 107.“多予”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 “多予”是今后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多予”的着眼点不仅是增加农民当前的收入,而且要普遍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非农产业、进入城市的能力和素质,重在能力建设。“多予”的主要的责任主体应当是各级政府。“多予”的实质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国民收入和社会资源的分配适度向“三农”倾斜。‎ 58‎ ‎ 108.“少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 “少取”的核心是减轻农民负担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中央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和减免农业税的政策措施必须认真落实,中央明令禁止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必须取消,并防止以新的形式反弹。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在农产品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的情况下,缩小“剪刀差”的主要途径是,在投资过热的情况下控制农资价格的上涨。‎ ‎  109.“放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放活,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110.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哪些举措?‎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金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率。‎ ‎  110.从当前的情况好、看,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哪两方面?‎ ‎ 一是损害农民的经济利益。二是损害农民的民主权益。‎ ‎ 111.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8‎ ‎ 第一、大力创建文明生态村,探索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 ‎ 第二、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第三、发展农村基层文化,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1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新型农民基本素质有哪些要求?‎ ‎ 我们党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出发,对新型农民在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114.为什么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我们的历史任务?‎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深深地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植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这就是中国必须统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 115.如何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 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和胡锦涛同志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要贯彻实施《反分裂国家法》,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58‎ ‎116.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什么法律?‎ ‎ 2005年,根据台海局势的发展,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117.《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国家采取哪些措施,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 ‎ (1)鼓励和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增进了解,增强互信;‎ ‎ (2)鼓励和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直接通邮通航通 商,密切两岸经济关系,互利互惠;‎ ‎ (3)鼓励和推动两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 (4)鼓励和推动两岸共同打击犯罪;‎ ‎ (5)鼓励和推动有利于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的其他活动。‎ ‎ 118.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119.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10+‎3’‎’和“10+‎1”‎框架是什么?‎ ‎“10+‎3”‎和“10+‎1”‎的是东盟10图和中日韩三国 58‎ 以及东盟l0国分别与中口韩三国合作机制的简称。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东盟国家逐步认识到启动新的合作层次、构筑全方位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并决定开展“外向型”经济合作。在这种形势下形成了“l 0+‎3”‎和“10+1”机制。‎ ‎120.中国是何时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2001年12月1日‎。‎ ‎121.什么是“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组成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14 日,“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15日,6国元首举行了首次会晤,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面积近3018.9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面积的五分之三;人口约15亿,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作语言为汉语和俄语。‎ ‎ 122.上海合作组织要共同打击的哪“三股势力”?‎ ‎ 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 ‎  123.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始于何时?‎ ‎ 首次中美战略对话于‎2005年8月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我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和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率团参加了此次对话。‎ ‎124.中欧领导人峰会几年举办一次?‎ 58‎ 中欧领导人峰会每年举行一次,轮流在中国和欧盟国家之间举行。‎ ‎ 125.我国要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必须依靠哪些因素?‎ 必须靠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靠人民生活富裕幸福,还要靠国民素质、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 ‎  12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理念是什么?‎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 ‎127.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什么?吉祥物福娃的名字分别是什么?‎ ‎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吉祥物福娃的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 ‎128.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中国分别获得多少枚金牌?‎ ‎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位。在2008年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89金位居金牌榜第一名。‎ ‎129.《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何时通过的?‎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30.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58‎ 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131.为什么说执政党的党风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 这是陈云首先提出来的。这个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执政党党风的极端重要性。首先,党风的好坏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其次,党风的好坏关系到党能否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正确地贯彻执行。再次,党风的好坏关系到党能不能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夏力。最后,党风的好坏还直接影响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132、为什么要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 ‎ 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是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和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首先,是由党的性质和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党的先进性和崇高的使命必然对党自身提出严格的、高标准的要求,必然要求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按照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条件严格地全面地加强建设和治理。其次,是由执政党的地位和它面临的繁重任务决定的。再次,是由我们党的现状决定的。党目前的组织和领导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按照党的先进性和领导人民实现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我们还有不少问题和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而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 58‎ ‎133.为什么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党的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是因为党的制度是在党的长期活动实践中形成并被全党所认可的,是党的根本行动准则和依据,是全党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的体现。制度好,就可以有效地约束违背党的利益的行为,使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无法立足,制度不好,则会妨碍党的肌体的健康,妨碍党的目标的实现,甚至使党变质。说它更带全局性,是因为党的制度不是只与党的工作的某一具体方面相联系,而是与党的工作的所有重要方面相联系,制度的完善与否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全局都会发生影响。说它更带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因为党的各项制度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便不易变动,对党的现行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实现起保证作用。‎ ‎134.新时期对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是什么,?‎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概念:“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党对新时期党的历史方位的正确认识,为执政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前提。我们党强调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执政党建设理论也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58‎ ‎ 135.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要担负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当代的主题,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136.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是什么?‎ ‎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为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 总要求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 总方针即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8‎ ‎ 总目标即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7.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根据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即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后来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进一步发展为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的丰富和发展。‎ ‎138.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139.为什么说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 第一,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 第二,改革开放是中国在新起点上夺取新胜利的必然要求。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 140.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58‎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141.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即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坚持党的先进性所进行的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实践过程。‎ ‎142.如何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 胡锦涛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 58‎ ‎,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终保证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143.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有:(1)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2)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3)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4)修改党的章程;(5)选举中央委员会;(6)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44.在哪些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党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 ‎ 党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团结党外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145.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认真做好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58‎ ‎146.如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党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反对和防止腐败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实践;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政治保证;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制度,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必须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反腐败斗争的整体合力。‎ ‎ 147.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洋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 148.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工作原则上,要坚持教 育、监督、制度并重。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正确处理惩治和预防、治标和治本的关系。‎ 58‎ ‎ 149.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150.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51.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要求是什么?‎ 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制。‎ ‎ 152.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所总结的“十个结合"?‎ ‎ “十个结合”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其中,前三条是管总的,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第四条到第七条,分别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真谛;最后三条,则强调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改革发展的保证作用。‎ ‎ 153.新世纪党的三大历史使命是什么?‎ 58‎ 在新的世纪,我们党所肩负的三大历史使命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54.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党内监督方面应履行哪些职责?‎ ‎ 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党内监督方面履行的职责包括:(1)领导党内监督工作,明确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在党内监督方面的任务和要求;(2)制定贯彻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的代表大台关于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决议、决定的措施,研究解决党内监督工作中的重要问题;(3)对党委常委、委员,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4)对下一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5)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监督上级党委、纪委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 155.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1)要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贯彻落实。‎ ‎(2)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58‎ ‎(3)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着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 ‎ 156.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提出选拔任用党政干部的原则是什么?‎ ‎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党管干部的原则;(2)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5)民主集中制的原则:(6)依法办事的原则。‎ ‎  157.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迄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传承关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科学定位。‎ ‎158.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 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8‎ 这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严谨的理论体系,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要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59.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形成的?‎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把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加以进一步集中、概括和升华,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 160.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长期以来我国发展实践经验,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 58‎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新变化,要求党和国家必须准确把握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趋势,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长远和全局,与时俱进,实现发展观上的新飞跃。科学发展观就是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的,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 16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 但是,必须看到,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前进中积累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亟须我们以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发展办法加以解决。‎ ‎162.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是什么?‎ ‎ ‎ 58‎ 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深刘总结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社会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和有价值的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 ‎ 163.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要求提出来的,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 16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 ‎ 科学发展观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继续推进理论和实践探索,用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入。‎ ‎ 一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认识。‎ ‎ 二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认识。‎ ‎ 三是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 四是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58‎ ‎16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 ‎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从根本上囊括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五个主要的矛盾体,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整体布局,从根本上体现了全面小康的科学内涵,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在这详—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必然还会遇到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有效应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才笼科学趣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综合发爱考标体系;才能真正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 ‎ 166.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 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58‎ ‎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致为民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发展观点,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想方法,揭示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指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67.怎样理解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了发展就没有任何意义。发展始终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的深化。‎ ‎ 168.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当代中国式发展道路的基本理念。‎ ‎169.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58‎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深化了对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的认识。科学发展观从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局看发展,把发展观提到统领全局的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和实践中的中心内容,深化对发展重要地位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问题,赋予“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要从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的联系,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的联系中把握发展。发展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既包括经济的也包括社会的,既包括人也包括自然,既要看局部和眼前也要看全面、看长远。 ‎ ‎170.为什么实现科学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又好又快”,体现了发展主体和目的的统一,体现了发展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统一,反映了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协调、均衡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指导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 58‎ 径。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 ‎ 171.为什么说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 ‎172. 为什么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坚持发晨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表明我们党所领导的发展不是为了少数人利益的发展,而是为了全体人民利益的发展。‎ ‎173.为什么要坚持协调发展?‎ 58‎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它们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经济建设处于基础地位,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发展就缺乏物质条件。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条件和法律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 174.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永续的利用,实现社会永续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58‎ ‎ 175.为什么统筹兼顾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宝贵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对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人点和重要现实途径。‎ ‎176.为什么说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运动,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事物发展总是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再到不平衡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五个统筹”既坚持突出重点,又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方面,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不同方面的良性互动,这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增强我们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五个统筹”深刻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 177.全面落实统筹兼顾的要求是什么?‎ ‎  ‎ 58‎ 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一致,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 ‎ 178.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求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要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努力实现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良性互动。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在作出重大部署、制定方针政策时,既要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也要照顾不同地区、部门的特点和利益,区别对待。地方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做好工作,但必须坚决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自觉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 ‎ 179.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 ‎180.为什么说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 ‎ ‎ 58‎ 用加快发展来解决前进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我国人口目前已经超过13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期望很强烈,如果不加快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还有一些突出的矛盾如社会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贫困人口还有相当的数量,一部分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关系到群众生活质量的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也必须要通过经济发展才能解决。在改革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且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例如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也只能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 ‎ 181.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们要走的工业化道路,不是简单重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而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汲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符合时代和国情的战略抉择,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 182.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哪些特征?‎ 58‎ ‎ 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 技发展紧密结合。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是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 型产业相结合。‎ ‎ 18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 ‎ 184.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之路。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是以改革为动力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185.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58‎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186.如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 (1)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和核心。(2)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3)着力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和政策,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 187.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为促进我国经济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58‎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们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使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国内改革发展。‎ ‎ 18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证人民群众既享受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又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既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叉坚持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 ‎ 189.为什么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 58‎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 190.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 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 ‎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 191.怎样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舆论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改进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 58‎ 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要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着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着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干部群众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192.如何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应重点在四个方面下气力:一是要坚持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为重点,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二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三是要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传播的深度决定影响的深度。四是要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坚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93.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特征是坚持和平发展,它深刻揭示了中国自身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的紧密联系,强调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发展目标,坚定不移的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58‎ ‎194.怎样选择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选择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即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195.我国是如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关系的?‎ 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牢牢巩固我国对外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凡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团结发展稳定的事情就坚决支持;凡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团结发展稳定的事情就坚决反对。必须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继续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把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向新水平。要扩大同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开展同各大国的对话、磋商和友好合作,不断改善并发展同各大国的互利合作关系。‎ ‎196.如何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 58‎ ‎(2)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应坚持以公正为基础,实现平衡有序发展,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 ‎(3)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197.为什么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有效的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198.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新阶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以明确定位、优化结构、完善机制、提升能力作为重点,加强科技宏观管理与协调,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新型运行机制,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的协调互动,提高科技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为促进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58‎ ‎199.提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哪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 二是统筹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边疆稳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三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200.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1)要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贯彻落实。‎ ‎(2)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3)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着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 58‎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