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歌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
泰戈尔
:
(
1861
~
1941
)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在二十世纪
20-40
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
诗集
《
新月集
》
、
《
园丁集
》
、
《
飞鸟集
》
、
《
吉檀迦利
》
。
1913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
、
《
金色花
》
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我当时有什么表现?
①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
,
散发香气;
②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③拿灯去牛棚时,我落到地上
,
恢复原形。
2
、你认为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诗中的妈妈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①我
:
快乐、活泼、可爱、调皮、善良。
②妈妈
:
沉静、善良、慈爱。
3
、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呢?(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别的?)
泰戈尔把孩子想象成一朵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的可爱。金黄的色彩正是反映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朵,而花朵也惠及人们,正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
4
、“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为什么“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要“暗暗地”、“悄悄地”呢?)
因为“我”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我”不图妈妈夸奖,只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不让妈妈知道,只是撒娇。
5
、文章第
8
自然段。“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是妈妈在骂孩子吗?为什么?
不是在骂孩子。因为母亲一天没看见孩子非常着急,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起来(或这是嗔怪的语气)。这是似怪实爱的表现。
荷叶 母亲
1
、文中写作者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红莲的样子、作者心情各怎样?(文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为红莲而动的?)
环境
红莲
心情
第一次
繁杂的雨、浓荫的天
开满了、亭亭的立着
烦闷
第二次
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左右攲斜、无依无靠
不适意、徘徊
第三次
雨势不退、肆意的下着
大荷叶覆盖着、不动摇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
通过三蒂莲的花瑞与三姊妹的出生,将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
、为什么作者要写九年前与祖父一起赏莲的事?
3
、“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因为令“我”担心的红莲有了荷叶的荫蔽,同时“我”也回到了母亲身边,由此联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爱
。
4
、文章最后一段中“心中的雨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磨难坎坷。
5
、怎么理解“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文章最后一段话有何作用及含义?)
这一段点名了文章主旨,深化了文章内涵。就像荷叶保护红莲一样,母亲为我们遮蔽风雨,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坎坷与磨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