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孟子 孟子 孟子名 ,字 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 并尊称他为 , 《 孟子 》 是记录孟子 、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 作。 轲 子舆 战国 孔孟 亚圣 仁政 民贵君轻 南宋朱熹将 《 孟子 》 与 《 论语 》《 大学 》《 中庸 》 合在一起称 “ 四书 ”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孟 子 长 大 后 , 被 孔 子 的 儒 家 思 想 吸 引 , 于 是 决 定 离 开 邹 国 到 孔 子 的 家 乡 鲁 国 学习 ,其 老 师 正 是 孔 子 的 孙 子 子 思 的 徒弟 。 通 过 学 习 , 孟 子 认 为 孔 子 是 有 人 类 以 来 最 伟 大 的人,于 是 他 立 志 发 展 孔 子 的 思 想。 孟子的思想   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 孔孟之道 ”。    a 、 性善学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b 、 理想人格 :“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 、 “仁政”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的 仁政思想 一、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 孟子尽心下 》 二、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战国中期,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 为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增殖人口。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 背 景 给下列字注音 : 1、王 好 战: hào 2、弃甲 曳 兵: yè 3、 数罟 不入 洿 池: cù gǔ wū 4、衣 帛 : 5、鸡 豚 狗 彘 : tún zhì 6、 庠 序: xiáng 7、饿 莩 : piǎo Yì bo 第一部分 梁惠王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 提出 “民不加多”的疑问 为什么? 移其民 移其粟 民不加多 民不加少 尽心 无如寡人之用心 附:译文 梁惠王说: “ 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 黄河以东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 像 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 第二部分 孟子怎么回答他的? 分析   “民不加多”的原因 投其所好,便于启发 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层层推进 王如知此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王好战,请以战喻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含义: 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做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 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第三部分 孟子否定了梁国极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 —— 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①不违农时,谷 不可 胜食 也 。 找出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句子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 不可 胜食 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 不可 胜用 也 。 ④五亩 之宅 ,树之以桑,五十者 可以 衣帛 矣 ⑤鸡豚狗彘 之畜 ,无失其时,七十者 可以 食 肉 矣 。 ⑥百亩 之田 ,勿夺其时,数口之家, 可以 无 饥 矣 。 ⑦谨库序 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 矣 。 仁政 王道 之始 不违农时 (农) 保护鱼类 (渔) 按时砍伐 (林) 王道 之成 鼓励养蚕(纺) 繁兴六畜(牧) 生产粮食(农) 兴办教育 ( 教) 初步 措施 根本 措施 不可胜食 不可胜用 保民 教民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 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 供养活人安葬死人 不至于感到有什么 遗憾 。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 ; 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 可以 不闹 饥荒 了 ; 注重 学 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 会 再 在道路上 肩挑头顶了。 /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思考:孟子在最后 一段 旨在说明什么?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旨在阐述统治者 想使“民加多”应有 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对比 狗彘食人食(贵族) 涂有饿莩(百姓) 比喻 涂有饿莩 归罪于 年成不好 刺人而杀人 归罪于 武器 施仁政 除暴虐 天下之民至焉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 , 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 , 人死了反而说 : ‘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 ’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 , 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都到您这儿来了。” 课文回顾 1、提出问题: 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 2、转换问题: 五十步笑百步 3、介入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深入问题: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解决问题: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总结全文 尽心焉 移其民 移其粟 而民不加多 提出问题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 邻国之君 喻 分析问题 行仁政 之果 之始 之成 则斯天下之民至焉 解决问题 走 未施 仁政 数量不同 实质相同 以现代观念审识古人的思想 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   1 .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2 .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   3 .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 孟子注意到了 可持续发展 问题: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一、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的末尾,依次用 “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 。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善用比喻。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 “五十步笑百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三、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 雄辩 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 排偶 句式。如叙述 王道之始时的三组排偶句、王道之成时的四组排偶句。 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写作特色 雄辩艺术 1 、 正面阐述 自己的主张,提出“仁政”的一系列措施: ① 合理的发展生产; ② 加强教化; ③ 关心老百姓疾苦,不 推诿 责任。 2 、当对方一个错误的论题出现,孟子往往从 侧面进攻 ,并不急于反驳,而是 以退为进 ,水到渠成,说服对方。 3 、 长于设喻 ,贴切的比喻使其说理充满不可辩驳的力量。 通假字 (1)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斑” (2) 涂 有饿殍而不知发 “途” (3) 直 不百步耳 “只” (4)则 无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毋” 知识点归纳 名词活用作动词 ( 1 )填然 鼓 之 鼓: 打鼓 ( 2 )七十者 衣 帛食肉 衣: 穿 ( 3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王 者,未之有也 王: 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词类活用 ( 4 ) 树 之以桑 树: 种植 ( 5 )王无 罪 岁 罪: 归罪、归咎 动词作名词 1 、请以 战 喻 战争 2 、是使民养 生 丧 死 无憾也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使动用法 则 移 其民于河东, 移 其粟于河内 使 …. 迁移 形容词作动词 谨 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为动用法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宾语前置句 未 之 有也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 、是亦走 也 2 、 非 我 也 ,兵 也 3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也 介词结构 (状语) 后置句 1、申之 以孝悌之 义 2、树之 以桑 3、则无望民之多 于 邻 国也 固定句 式 1 、 直 不百步 耳 , 是 亦走 也 直 …… 耳 ,是 … 也 只是 …… 罢了,那还是 …… 2 、 或 百步而后止, 或 五十步而后止 或 … 或 … 有的 … 有的 …. 3 、 是何异于 刺人而杀之,曰:“非 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 … 这与 …… 有什么不同呢? 古今异义 1 、 河内 凶 (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 常指人或运动 暴躁,心肠狠。) 2 、 邻国之民不 加 少( 更,再,副词 / 常指增加) 3 、 或 百步而后止( 有人,有时 / 选择连词) 4、 兵 刃既接弃甲曳兵而 走 ( 兵器 / 战士,士兵; 逃跑 / 行) 5、 谷 (稻谷) 不可 胜 食也( 尽 / 胜利) 6、 数 罟不入洿池( 细、密 / 数字或者数数) 7、 树 之以桑( 种植,动词 / 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8、 七十者 可以 食肉矣( 可以凭借 / 表同意认可) 一词多义 王: 1 、然而不 王 者 2 、梁惠 王 曰 1 、为王、称王、统一 天下 wàng 名作动 2 、 君王 wáng 名词 食:1、谷不可胜 食 也 2、狗彘食人 食 1、吃 动词 2、食物 名词 时:1、不违农 时 2、无失其 时 1、季节 名词 2、机会、时机 名词 以:1、请 以 战喻 2、可 以 无饥矣 3、 以 时入山林 4、申之 以 孝悌之义 5、老臣 以 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认为 动词 用 介词 凭借 介词 按照 介词 把 介词 于:1、则无望民之多 于 邻国也 2、寡人之 于 国也 3、颁白者不复戴 于 道路矣 1、比 介词 2、对 介词 3、在 介词 之: 1 、填然鼓 之 2 、王道 之 始也 3 、五亩 之 宅 4 、申 之 以孝悌之义 1 、音节助词 无义 2 、结构助词 主谓间取消 独立性 无义 3 、结构助词 的 4 、代词 百姓 然:1、河内凶亦 然 2、填 然 鼓之 3、 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4、太后曰:“ 然 ” 1、代词 这样 2、助词 地、…的样子 3、连词 然而、但是 4、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 则:1、 则 移其民于河东 2、人死, 则 曰:“非我也, 兵也” 1、顺接连词 就、那么 2、转接连词 却 胜 . shēng ( 1 ) 能承担,能承受 :沛公不胜桮杓 ( 2 ) 尽 :谷不可胜食也 . Shèng ( 3 ) 胜利 :二败而三胜 ( 4 ) 战胜、超过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5 ) 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 作业 背诵全文。 巩固知识点。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