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鲁 迅 自 传
鲁 迅
传:也叫传记,是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
。
传
篇幅长短
小传
大传
立
传人物
自传
他传
自传:
自述生平的文章。
特点:
1
、用第一人称来写
2
、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
3
、语言要朴实、简洁
写法:
1
、突出人物的主要经历、
主要特点
2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学力: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现在常写:学历
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乞食者:
qǐ
要饭的人。乞:乞讨。
筹办:
chóu
筹划办理。
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呐喊:
nà
大声喊叫助威。
彷徨:
páng
huáng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二、阅读全文,思考:
1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
、请概括各
(
自然
)
段大意。
第
1
段主要青少年时家庭情况;
一、给下列词语匹配相应的解释:
1
、筹办:
2
、衰落
3
、学籍
4
、乞食者
5
、呐喊
6
、彷徨
7
、
学力
8
、变故
9
、侮蔑
1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A
筹划办理。
B
(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C
要饭的人。乞:乞讨。
E
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D
大声喊叫助威
F
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G
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第
2
段写离家求学;
第
3
段写工作经历;
第
4
段写创作概述。
H
轻视、轻蔑
I
意外发生的事情
时间
影响(主要经历)
家庭情况(原因)
1881
年
13
岁时
三、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课文介绍了鲁迅青少年时期哪些家庭情况?给他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按时间顺序排列)
出生
寄亲戚家、辍学、回家
家里遭了很大变故
几乎什么也没有
幼小时
不很愁生计
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
16
岁多
父亲去世
母亲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
时间
事件
(主要经历)
原因
18
岁时
约半年后
毕业以后
待
到
东京预
备学校毕业
四、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鲁迅求学的主要经历(按时间顺序排列)
考入南京水师学堂
改进矿路学堂
往日本去留学
决心学医,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因为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了很大的助力
旅行到南京
我又走出
被派
二年后
(
1904
年)
弃了学籍,再到东京,提倡新文艺。失败了
偶然在电影上看到中国人被杀,觉得医好几个中国人没用,要有广大运动。
29
岁
回国工作,求学结束
作业
一、认真书写课后
【
字词积累
】
的词,每词写三遍。
二、根据自传的特点和写法,模仿课文第一、二段,写写自己家庭情况和学习经历。
(
刚
)
回国
29
岁
第二年
绍兴光复后
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做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
一、阅读课文第三段,了解鲁迅的工作经历。(时间顺序)
时间 工作经历
南京政府成立后
到北京做部员兼北大、北师大等讲师
1926
年
到厦门大学做教授
1926
年
12
月
到广东中山大学教授
(
1927
年
4
月辞职)
1927
年
9
月
往上海定居
二、阅读第四段,了解鲁迅文学创作经历。时间 文学创作经历 原因
留学时
在杂志上登载过几篇
1918
年
做小说,登在
《
新青年
》
上,短论
钱玄同劝告
两本小说集;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等
创作概述
鲁迅自传
1.
少年时代
:
2.
求学时代
:
3.
工作经历
:
绍兴
北京
厦门、广州
上海
教员
教务长
编译员
校长
讲师
教授
杭州
家庭 求学 工作经历
创作成果
《
呐喊
》
、
《
彷徨
》
、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两本专著
不愁
生计
遭受变故
外出求学
1881
年
学
洋务
日本学医
弃医从文
回国
29
岁
18
岁
三、根据自传中的事件评价人物:
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
后来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目的。
如果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是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士。
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思考与练习”四
(P27)
答题思路:
1
、回答能否换。
2
、说原因(
A
明确词语的意思。
B
与上下文的意思
)
第一小题:不能换。
“变化”是指事物在形态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换后不符合文意。“变故”指的是意外发生的事情;用在这里非常合适,写出了“我”家由“并不愁生计”忽然变成“几乎什么也没有了”的遭遇。
第二小题:不能换。
“居住”指比较长时间住在一个地方,而“我”只是暂时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换后就不符合文意。“寄住”一方面表明短时间的住,同时“寄”还含有依附别人或依附别的地方的意思,用在这里与文中的“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互相印证。
揣摩思考:
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文章还写了鲁迅的著书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明确: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不能删去这些内容,否则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拓展
:
1
、我们还学过鲁迅哪些作品?
2
、还知道鲁迅哪些事情?
3
、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业:
课后阅读附文一、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