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七年级下册《鲁迅自传》问题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掌握人物传记的一般写法;
3、学习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主义思想。
【学习重难点】
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感受、解读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课前导读】自传:是传记的一种。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按篇章长短分为大传和小传。一般先写明自己的姓名、出生年月、籍贯、家庭情况、爱好、主要经历(包括求学过程、工作简历、主要成就等方面。)、自己的理想、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等内容。传记属于记叙文的范畴,除应符合记叙文的一般要求外,还要特别注意内容实事求是,真实准确;结构完整,线索清楚。同时写传记文章要注意自己作传和给别人作传的区别。给自己作传,除写出自己的一般情况外,还要写出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给他人作传,除记述其主要经历外,还可有所评论,但评价一定要公正。
【自主学习】
1. 给加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厦门( ) 皖南( ) 学籍( ) 乞食( )侮蔑( ) 怙( )páng huáng( ) shuāi败( ) chóu办( ) 亲qī( )
2. 本篇文章的体裁是 。鲁迅,浙江绍兴人,字 ,原名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 家、 家、 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3、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述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经历。
年份
主要活动
1881年
1893年
1896年
1898年
1902年
1906年
1909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26年
1927年
【问题探究】
1、课文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四个方面的内容,请加以概括:
⑴ ⑵ ⑶ ⑷
2、熟读课文,思考:鲁迅的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
3、从课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在青年时期,特别是留日期间,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说说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鲁迅先生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后,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哪些重大成果?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文章还写了鲁迅的著书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学生疑惑】
答案:【自主学习】
1、xià wǎn jí qǐ wǔ hù 彷徨 衰 筹 戚
2、自传 豫才,周樟寿,后改为树人,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
年份
主要活动
1881年
出生
1893年
辍学回家,家中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1896年
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
1898年
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1899年,改进矿路学堂学开矿。
1902年
被派往日本留学。进了仙台医学院。
1906年
弃医从文,提倡新文艺。
1909年
回国。
1910年
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1911年
做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
1912年
到北京教育部做部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1926年
做厦门大学教授,12月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
1927年
辞去中山大学教授,出广东,定居在上海。
【问题探究】
1、第1段主要写家庭情况(生活经历);第2段自述求学经历;第3段写工作经历;第4段写创作和著述概况 。
2、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重大转折:
(一)从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表明思想进步,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二)到东京留学决意学医,为了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走上医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三)弃医从文,学文学,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这三次大的转折,隐含了鲁迅先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特别是第三次重大转折,直接表露出鲁迅先生一心为了救国救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3、选择学医,是出于维新救国的目的;在电影中他看到中国人的麻木、愚昧时,他同样出于爱国思想才决定弃医从文的。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时刻以国家兴亡为已任,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伟大作家。
4、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不能删去这些内容,否则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