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问题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标要求】
引导学生继续理解小说的特点,学会鉴赏小说。让学生懂得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尤其是学习细节描写。
【学习目标】
1. 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
2. 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学习通过对话、细节、对比等刻画人物的写法。。
【重点难点】
1.重点:范进、胡屠户的形象对比 。
2.难点: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民的毒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时安排】:两课时
【作品简介】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共五十五回,刻画了100多个人物。
《儒林外史》大概成书于公元1750年前,即吴敬梓50岁以前,当时正直雍正、乾隆年
间,清朝统治者在镇压武装起义,大兴文字狱的同时,用考八股、开科举来笼络士人,用
提倡理学的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度伟害最深,影响最广,使
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
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不愿参加科举,憎恶士子们醉心科举,热衷功名利禄的风
习。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地事物进行
了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思想。
【作者简介】
吴敬梓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字敏轩,号粒民,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自主学习】
1.在该字后面的括号内注音。
中( )举 作揖( ) 商酌( ) 拙( )病 相( )公
兀( )自 带挈( ) 名讳( ) 桑梓( ) 啐( )在脸上
倒( )运 不省( )人事 攥( )紧 解( )元 腆( )着
2.释义
唯唯连声:
拙病:
不省人事:
兀自:
3. 《范进中举》缩写(200字左右)
4.学生疑惑。
(1)
(2)
【问题探究】
1.阅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将全文分成五部分并概括段意。
(1--2段):写范进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 -- 段):
( -- 段):
( -- 段):
(12段):范进赏银给胡屠户。
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胡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
3.范进中举后,周围人有什么反应?说明了什么?
4.你怎样评价范进这个人物?
【教后反思】
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问题案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在该字后面的括号内注音。
中举( zhòng ) 作揖( yī )商酌(zhuó) 拙病(zhuō ) 相公( xiàng)
兀自(wù ) 带挈( qiè ) 名讳( huì )桑梓(zǐ ) 啐在脸上( cuì )
倒(dǎo)运 不省( xǐng)人事 攥(zuàn)紧 解(jiè)元 腆(tiǎn)着
2.释义
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 拙病:倒霉的病
不省人事:不明白人事;昏迷。 兀自:只管
3. 《范进中举》缩写(200字左右)
范进年年进考场,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了秀才。家里人都很高兴,岳父胡屠户也来贺喜。随后他想去参加乡试,问岳父借盘缠,却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他只好向别人借钱去应考。不料他竟中了举人。当邻居把在集市上卖鸡的范进拉回家,他竟高兴得疯了。他不由分说,就往外跑,一路拍着笑着,跌跌撞撞地一直往集市上去了。众邻居赶忙叫来胡屠户,请他帮忙打醒范进。胡屠户推辞再三,喝酒壮胆后,打了范进一嘴巴,终于把范进打醒了。此后,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都先后纷纷前来巴结。
【问题探究】
1.阅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将全文分成五部分并概括段意。
(1--2段):写范进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3--5):范进发疯。(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6--9):胡屠户治疯。
(10--11):张静斋拜会范进。
(12):范进赏银给胡屠户。
2.中举前,胡屠户对范进又训又骂;中举后对范进又敬又畏,阿谀奉承令人肉麻。文中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夸口的、奉承的、恭维的话,占了很大的篇章,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一个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形象。
3.中举前,邻人们对范进的困窘不闻不问,甚至百般奚落嘲讽;中举后又拿鸡蛋又拿白酒,“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通过这些鲜明对比,无情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揭示了科举制度扭曲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本质。在现实基础上的夸张,是讽刺艺术的重要手段。课文成功地运用了夸张这一手法。范进因中举而发疯,就是通过合理夸张而设置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因中举而发疯的事未必多见,但热衷科举、醉心功名利禄的封建知识分子,十年寒窗苦,有的甚至是读到须发皆白,中了举欣喜若狂,落了榜痛不欲生乃普遍现象。小说在此基础上合理夸张,不仅真实可信,而且更典型,更能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
4.范进: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中举前穷困潦倒,地位卑微,逆来顺受,甘受屈辱。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使他惊喜得发了疯。课文刻画范进中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