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壮”,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背诵《西江月》 阅读《清平乐 村居》
豪放派:写的就是军国大事,表的是雄心壮志。语言高亢激昂,直抒胸臆。
婉约派:婉约派词写的是风花雪月,表的是儿女情长。语言 清新委婉,情思曲折。
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我们今天一起来研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二、显示学习方法
请同学们读一读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屏幕显示学习方法)
学法指导:“三分诗七分吟”, 反复朗诵是解读经典著作的有效途径。通过诵读去体味古诗词中的韵味,在诵读中品味古诗词的情感。
如此看来,我们这节课的学习重点突出在一个字上,是什么字?
(学生读)我们突出在“读”字
三、读题。
突出一个“读”,读什么?首先读题。
1、“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才是题目。
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写作目的: 赋壮词:表达雄心壮志的词
四、读作者,
学法指导:“知人论世”是解读经典的有效途径,走进作者、了解特定的写作背景才能走近作品所塑造的人物,走进经典世界。
1、作者是谁?辛弃疾。
2、你了解辛弃疾吗?你了解多少?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他是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补充
补充资料:
引导:他还是位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英雄。补充材料:
公元1162年,23岁的辛弃疾受北方起义军首领耿京的委派,从山东济南赴建康(今江苏南京)面见宋高宗,联络共同抗金之事。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他听说叛徒张安国杀害耿京,投降金朝,起义军已溃散,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深夜突入有五万之众的金兵军营中,生擒张安国,策马飞奔,星夜渡江,直到建康,将叛徒交南宋朝廷处置。
设疑:就是这样一个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宛如探囊取物的英雄,南渡之后的人生是怎样的呢?
五、读课文。
下面最重要的是读什么?
(一)初读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麾(huī)、炙(zhì) 霹雳(pī lì) 挑(tiǎo)灯 的(dí)卢
节奏: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以怎样的语气腔调读这种风格的作品?
——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昂扬的语调,奔放的气势
3、个别试读——齐读(注意读出高亢激昂,豪迈奔放)
(二)读懂词意
1、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课文,把小组无法解决的难点作记号,然后在班上提出,我们共同探讨解决。好,现在开始。
(讨论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合作解决)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
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倒装句,“分麾下八百里炙”,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翻”字写出了战歌嘹亮,乐器轰鸣的热烈场面;如用“弹”字代
之,就表现不出这种气氛。
“秋”既点明了季节,也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
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作:像。霹雳:弓弦的响声。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统一国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
现两鬓。
2、请两位学生分别说上下阙的意思。
3、理解了词意,请你说一说,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
军营生活 战争场面
4、场面很壮观,语言有气势,下面,我们再次一起读这首词,读出气势来。
(学生齐读)
六、读情感
听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感受到风格豪放的作品在语言上的气势。我们学古诗词,不仅要感受它的语言,更要感受诗词的内涵。
学法指导:古诗词往往都有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概括内容的关键性字眼。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阅读时,抓住文眼斟酌字句,可以深刻品味古诗词的内涵。
请判断哪个字是这首词的文眼,(最能表达词人当时的感情)?
壮词即雄壮的词。
(一)体会雄壮之情
1、这首词当中哪些语句、哪些内容体现它的雄壮? 为什么?
军营生活 豪壮
战争场面 壮烈
雄心壮志 雄壮
“梦回吹角连营”这一句话体现了雄壮。
梦醒了,听到军营里响起号声,可能要打仗了,所以雄壮。打仗是雄壮的。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马像的卢马那么快,的卢马是刘备骑过的占马;霹雳是形容特别响的雷声。
(教师板书:快 惊)可以看出战争激烈。
“八百里分縻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一句写出了军营的雄壮,和将军战士的高昂的战斗意志。分熟的牛肉。 翻歌曲演奏。
“塞外声”指的是悲壮粗犷的战歌。
了却君王天下事。
“天下事”是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我觉得这件事情是一件比较大的一件事情。体现雄壮的内容。首先从事件上看:“分”,分什么?
“沙场秋点兵”的“点”,这个“点”什么意思?
秋点兵,检阅军队。好,这是军营生活。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是战争场面。
2、朗读指导
它的雄壮就体现在叙述的内容是军国大事,表达的感情是一种雄心壮志。这就是为什么这首词要称之为壮词。大家再把中间部分,从“八百里分縻下炙”到“赢得生前身后名”一起读一读,读出这种雄壮。
朗读指导1:
描写场面,朗读节奏要稍快,声音要洪亮,
抒发豪情,朗读声调要高亢,气势豪迈,
(二)感受悲壮之意
1、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天地可鉴!可为什么还要说“可怜”呢?
A、这些都不是词人此时眼前真实的情景。
醉里 梦回
B、“了却君王天下事”原来是“未了”,“赢得生前身后名”原来也是“未赢”。
为国收复失地的愿望却无法实现。壮志难酬
2、从这个“白发生”里,你觉得作者老了吗?
49岁。究竟老不老,我们看看他自己写的诗。
(投影展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生齐读诗句)
材料补充:廉颇是战国时候赵国的名将,晚年受到奸臣的排挤、陷害,最后出逃在外。后来秦国老是来骚扰赵国,赵王想重新启用廉颇,但是又担心廉颇老了,不中用了,于是派了一位使者前去探望廉颇,廉颇也要为赵王效力,所以使者一来,廉颇“为之饭一斗米,肉一斤,披甲上马,以示能用”,体现我老当益壮。但是这位使者被廉颇的仇人郭开给收买了,回去跟赵王禀告说:廉颇老了,饭倒还挺能吃,就是我跟他坐了一会儿,他就上了好几次厕所,肠胃估计不太好。赵王一听,廉颇是不能用了。
辛弃疾是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也是老当益壮,壮志犹存,报国之心仍在。你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几岁吗?——这首词是1205年,辛弃疾66岁的时候写的,而《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1188年49岁的时候写的。
3、可怜的仅仅是辛弃疾吗?还有谁?
大宋之子民
4、词读到现在,你知道辛弃疾为何而醉了吗?
国家大事未了,所以喝酒,喝闷酒,这是借酒消愁啊。
5、结合“游人之醉”,感受心情之悲。
醉的也不仅仅是辛弃疾,还有人跟他一起醉。
(投影展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生齐读诗句)
这些“游人”是南宋官僚。“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就是北宋的都城,北宋都城汴州已经被他们葬送掉了,他们到了杭州,还在干什么?——还在整天寻欢作乐,歌舞升平。这是一个怎样的“醉”?这是腐败的醉。这是“纸醉金迷”的“醉”,这是“醉生梦死”的“醉”!这一帮酒囊饭袋,把我们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给金人!就是这一批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把我们的诗人辛弃疾,把爱国将领辛弃疾给排挤了,给陷害了!
现在,你还觉得这首词雄壮吗?那应该是怎样的心情呢?
明确:无奈、痛苦、悲愤等。
6、感悟“悲壮”
出示《鹧鸪天》,学生自由朗读。引导读出两首词在内容、情感的相通之处,再次感悟词人“壮”中有“悲”的情感。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解: ⑴ 襜(chān):战袍。 ⑵ 娖:音chuò,整理的意思,
⑶ 胡簶(lù):是装箭的箭筒。 ⑷ 金仆姑:箭名。(5)髭(zì)须:胡须
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著名叫「金仆姑」的箭。追忆着往事,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几万多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换种树的书吧。
可惜少年英雄江湖老,从“壮岁旌旗拥万夫”到只能“醉里挑灯看剑”,从写下“万字平戎策”到只能换得“东家种树书”。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正如陆游所说的:“报国欲死无战场”,是爱国者共同的悲慨。虽远隔数百年,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这一份悲壮。
7、朗读指导
在诗人的内心,在他的梦里雄心壮志依然未改。(板书:壮)但在现实中只能是借酒消愁,而且醒后是愁更愁。现实是无比的悲凉啊!(板书:悲)所以老师说这是悲壮。带着这种悲壮的理解,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首诗。
朗读指导2:
描写场面,朗读节奏要稍快,声音要洪亮,
抒发豪情,朗读声调要高亢,气势豪迈,
最后一句,气势陡转而下。
(全体同学朗诵)
8、指导背诵
下面欣赏标准的朗诵,感受词的美。
生听录音。
下面我们一起来背诵,有没有信心? (学生背诵)
七、拓展延伸
读到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名句,不禁让我们想起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的壮志;也会让我们想起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迈;还会使让我想起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叮咛;更能让我们记起岳飞、夏完淳、岑参、王翰、等更多的爱国志士,让我们收集这一类的诗句。
八、总结课堂
明确: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板书设计:
破阵子
辛弃疾
军营生活 豪壮 醉里 梦回
战争场面 壮烈 壮 悲
雄心壮志 雄壮 可怜
【课堂链接】
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发扬了苏轼的词风,是文学史上杰出的豪放词人,后世以“苏辛”并称。著有《稼轩长短句》。
2.创作背景: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