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
4
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
、“一五”计划制定的背景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西方列强一百多年的长期掠夺。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统区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比较
内容
中国
1952
年产量
印度
1950
年产量
美国
1950
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
千克
4
千克
538.3
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
千瓦时
10.9
千瓦时
2949
千瓦时
比较内容
全国总产量
人均占有量
国民收入
358
亿元
66
元
粮食
1.1
亿吨
209
公斤
钢
15.8
万吨
0.29
公斤
1952
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
1952
年产量
比
1949
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
亿吨
49%
9.3%
棉
130.4
万吨
193%
53%
钢
135
万吨
754%
46.2%
煤
6649
万吨
105%
7.4%
发电
72.6
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
万吨
272%
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
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材料研读:
新中国成立时的初期,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想一想: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
、一五计划:
1
、时间:
1953-1957
2
、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
、基本任务
重工业
钢铁工业
能源工业
机械工业
军事工业
……
(
1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
2
)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
3
)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4
、主要成就
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
156
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
1
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山钢铁厂
“
一五
”
期间,全国重点建设工程之一
——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车间一角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6
年,我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制造厂
一一二厂(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956
年
7
月
19
日试制成功的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沈飞集团公司先后研制生产了
20
多种型号几千架飞机,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交通成就
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
30
余条
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
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1957
年,长江大桥建成
武汉长江大桥
相关史事: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
1953
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
-----
辽宁阜新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5
年,新中国第一套
6000
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开始建立中国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1955
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1956
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
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
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相关史事:
在旧中国,公路上跑的汽车没有一辆是我国自己制造的。连修理汽车的零件,也是从外国进口。中国人渴望有自己的汽车生产厂,生产自己的汽车。
1956
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
----
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近郊建立起来了。
解放牌
CA10
载重卡车,新中国第一辆汽车,与
1956
年
7
月
13
日在吉林省长春中国第一制造厂(一汽集团的前身)成功下线,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之作。该车以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的吉斯
-150
型载重汽车为蓝本设计制造的,匹配
6
缸汽油发动机,马力
90
匹,载重量
4
吨,最高时速
65
公里。
它含着民族的骄傲,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从此结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长春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纲管厂等三大工程
鹰厦铁路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新藏公路
宝
成
铁
路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主要成就
武汉长江大桥
4
、意义
到
1957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一五”计划
(
1953-1957
)
的建设成就
品种
1957
年产量
比
1952
年增长
粮
1.95
亿吨
19%
棉
164
万吨
26%
钢
535
万吨
296%
煤
1.3
亿吨
96%
原油
146
万吨
235%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圆满完成,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勤劳奋斗的结果,也和当时
苏联
的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
问题思考:
你怎样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
,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1954
年
9
月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大会制定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
内容
(
1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1954年9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表决票样
(1954年)
1954
年
《
宪法
》
的蒙、汉
、
维
、
哈
、
藏
、
朝文版本
相关史事:
1953
年
12
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
5.7
亿。全国各地共选出
500
多万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人大。许多工业、农业和其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被选为人民代表。人们把选举的日期当作节日,张灯结彩,庄严隆重地行使自己的选举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民参加的规模空前的普选。
材料研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1954
年)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国家主席
国家副主席
第一届
全国人大
常务委员会
委员长
国务院总理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周恩来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
、意义 :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宪法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
4
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
、背景
2
、一五计划
3
、一五计划成就
4
、意义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3
、意义
本课小结
1
.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运动之后
C
课堂练习
2.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
A.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B.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
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
3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产生于( )
A
.
1951
年
B
.
1952
年
C
.
1953
年
D
.
1954
年
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