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表现;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归纳其中的共性和个性。
2.过程与方法:本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突出“时空观念”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重温史实,使学生对历史问题产生疑问,然后教师协助其解决问题;借助年代尺,让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掌握自主归纳的方法;借助图片,生动再现历史,加深对史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各国同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学生能明确知道,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从而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产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当中强调的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对历史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思维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但是,学生所积累的许多知识是零散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课堂特色】
本课注重主要体现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时空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比较难掌握的环节,本课涉及的时间、是指点较多,在授课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学生时空观念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设问(1):观察表格《新中国成立至今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表》,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又少变多急剧增加是在哪个年代?
设问(2):为什么8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急剧增多,70-80年代究竟发生了什么,使新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原因又是什么,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
观察表格思考问题,并回答。 表格导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外交事业发展的转机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使学生对本课要掌握的知识点有
一个大致的时间概念。
讲授新课:
一、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回顾】在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当中,我们了解50年代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设问】展示图片《乔的笑》1971年10
回顾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使学生对于史实的学习融会贯通,形成系统,并提醒学生注重史实
回答: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 通过阅读第一目的内容,四人为一小组,回答问题。
1、中国在______年,在第______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合法席位?
2、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强调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国民政府窃据。)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 阻力是如何被冲破的?
(注重讲解中国政府如何突破美国带来的阻力)
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
注重记忆,加深印象,思考问题。
【合作学习】结合教材,自主学习,完成上述的问题。
四人为一小组迅速通读教材,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完成自学,大致掌握本目书本提供的学习材料。
之间的关联性。 引入《乔的笑》作为中考考点,加深印象,展示图片,直观体验,创设情境。
注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学生回答时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分析图片、文字材料的能力,并引发积极思考,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艰辛,以及非洲国家对中国的帮助。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的变化 【创设情境】
展示(1)1954年日内瓦会议杜勒斯与周恩来争锋相对、甚至不愿握手的图片。
设问:杜勒斯与周恩来的关系如何?折射出中美关系如何? 展示(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军
事包围示意图》。
设问:根据该图和书上的提示,回答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美关系如何?持续了多长时间?
(新中国的外交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艰难起步)
展示(3):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机场与周恩来握手图,该图片展示两人关系如何,折射中美关系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和所学知识结合思辨新中国成立之初(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
思考:从拒绝握手和近20年的对抗,到主动握手,中美关系如何变化?为何会发生变化?两国关系的转机是什么事件
根据文字材料完成示意图。
充分分析图片和文字材料,提高对史料的分析能力,结合历史背景思考问题。
人物之间的关系折射国家关系的变化,从细微的史实变化拓展到历史情境的变化,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培养分析史料的能力。
分析材料到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
展示20世纪70年代美苏关系、中苏关系两段文字材料。
设问:分析材料寻找70年代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注重强调时间,培养时空观念。) 了解中美关系的缓和是在国际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双方共同的需要。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四人为一小组自主学习,完成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表格。
展示:《联合公报》《建交公报》的两段材料。 设问:从1971年乒乓外交到1979年正式建交,中美双方的斡旋经历了8年之久,中美关系之间最敏感、最重要无法避免的问题是什么?
设问:中美关系缓和之后,作为美国的追随者其他国家会如何表态?
总结:因为70年代取得了如此多的外交成就,所以达到了建交热潮的局面。
三、全方位外交 【过渡】
20世纪70年代不仅是我国外交事业大发展的时间,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70年代末期我国发生了某件事,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什么事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很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也表现在外交事业上。
通关观察材料,找出能佐证中国反复强调,美国最终认可的相关词句,发展两国外交关系转变的原则是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合法性以及台湾的主权归属问题。
联想、回答问题。
结合从生活中获得的实时信息思考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整合成示意图,提高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示意图能帮助学习整理三国在70年代关系的变化,培养学生在国际环境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掌握历史规律。
将书本上的文字知识归纳整理到表格中,以时间为线索补充历史史实,既可以培养学生提炼重点的能力,又已时间为线索将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方便记忆。
反复强调,主权问题是我国无法让步的原则问题,培养学生的主权意识,正视台湾主权归属问题,使学生明白在国家主权问题上丝毫不的退让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美日关系,牢记中日建交的时间 解决导入时留下的为题,呼应主题。
设问:(1)新世纪的中国外交形成了什么样的布局? (2)中国辉煌外交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的实施。
整合材料,回答问题
考察学生对于时事信息的了解情况,要求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事发展,培养作为国家小主人公的意识。
培养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归纳、整合、总结的能力,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难点突破】
我们掌握7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大致脉络,为什么这一时期中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外交成就?展示由教师自己剪辑的中国外交发展史? (选段剪辑了鸦片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万隆会议、原子弹的成功研制、大庆油田的开采、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举办奥运会、APEC会议、抗战胜利大阅兵、中国高铁的兴建等等)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通过完成时间轴,总结并回顾本 所学的知识点。 回顾八年级上册、下册所学过的知识点,回顾旧中国、新中国的发展,总结外交事业发展变化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国际形势的变化。
对比新旧中国的发展变化,使学生将过去所学的知识串联总结,通过视频资料达到震撼和恍然大悟的效果,使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成就是过去一百多年的努力的结果,达到情感的自然过渡和升华,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产生危机感继而提升自己的使命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板书设计】
完成时间轴,并学会掌握用时间轴归纳知识点的方法。
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归纳掌握记忆历史知识点时间的方法,并激励学生自己寻找记忆知识点的小秘诀
通过板书归纳新中国成立之后每个时段的外交特征,方便学生记忆,从新旧中国外交事业重点词的对比突出难点。
三、课后反思
本节课注重突出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培养,从多种方式多角度出发,结合文字、图片、图示、视频等多种历史材料帮助辅导学生进行学习,取得很不错的效果,既有效的学到了知识点,也进行了学法指导,学生收获良多,页提供了许多学习的灵感。但是学生活动的方式较为专一,虽摒弃了“为活动而活动”的无效活动,但是没有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活跃性,有待改进,需要继续努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