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 农业国 。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基本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
4.时间:1953年— 1957 年。
5.主要成就
工业建设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建设
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 建成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 社会主义工业化 迈进。
知识点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
1954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内容
(1)大会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大会选举 毛泽东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 周恩来 为国务院总理
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第一个五年计划
1.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探索计划经济发展道路。其实施的历史条件是( D )
A.轻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土地改革开始实施
C.农耕技术领先于世界各国
D.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2.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C )
A.农轻重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3.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建设成就是( A )
知识点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4.( 无锡中考改编 )下图所反映的会议通过的文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该“文献”是( B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会经过认真的讨论,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会选举决定了国家领导工作人员……这次大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这次大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会议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课后巩固提升
1.( 鄂州中考 )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该表凸显了中国当时( B )
中国( 1952
年产量 )
印度( 1950年
产量 )
美国( 1950年
产量 )
钢产量
( 人均 )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
( 人均 )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可行性
B.制定“一五”计划的必要性
C.科教兴国重要性
D.发展电力工业的紧迫性
【解析】材料表明我国在重工业领域不仅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发展中国家,因此需要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人阶级一马当先,站到工业化建设的前列。全国广大职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高涨的生产热情,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努力增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管理水平,保障并全面争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材料表明( B )
A.“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B.“一五”计划成就的取得同工人阶级的努力分不开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激发了广大工人的积极性
D.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完成“一五”计划至关重要
3.( 安徽中考改编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遵义会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4.下面是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统计表。它突出反映了( C )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机关
工人
人数
9
6
4
8
53
比例
5.11%
3.41%
2.27%
4.55%
30.11%
类别
文教卫生
私营
工商业
少数民族
宗教
街道居民
人数
24
13
13
4
42
比例
13.64%
7.39%
7.39%
2.27%
23.86%
A.第一届人大代表来源高度集中
B.文化落后的农民阶级无法担任代表
C.国家政权中工人阶级居领导地位
D.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从投资的分配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分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布局特征。
东北优先,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工业基地建设。
材料二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摘编自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
出台的台前幕后》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分析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国情:工业落后,重工业比重低。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等。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给你的启示。
要依据国情,制定合理发展经济的政策;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
(1)根据材料,这部宪法规定的国家政权基础是什么?这部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基础:工农联盟。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根据材料的条文说明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
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