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苏联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2.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阅读、自学、知识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激励引导,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
4.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
教学难点
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周恩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他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博学睿智、反应敏捷、幽默风趣,留下了众多外交趣闻。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的取得与他密切相关。现在就让我们沿着这位杰出外交家的脚印,来看看,在新中国成立初那艰难岁月里,他是如何在敌意重重的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为新中国打开局面,赢得国际声誉的。
二、自主学习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
(2)进一步完善: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2.万隆会议召开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3.万隆会议的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4.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背景: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 “颠覆”活动,破坏会议。
5.万隆会议的结果: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6.“求同存异”:“同”指亚非国家都有反对殖民主义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点;“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社会国家意识形态不同)。
三、合作探究
互动探究一 鸦片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的重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旧中国的外交是屈辱的外交,
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如鸦片战争后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新中国的外交是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基础上的。如新中国成立后,港澳的回归,中国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要想使我们的国家能以独立、富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互动探究二 怎样理解万隆精神?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在会上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从亚非各国所遭受的殖民主义侵略出发,找出了亚非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共同任务,引起了亚非各国的强烈共鸣,从而使万隆会议朝着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各国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四、总结归纳
五、课堂检测
1.2006年,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 C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科教兴国战略
2.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 )
A.1953年 B.1955年 C.1971年 D.1972年
3.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总理说于( C )
A.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万隆会议上 D.第26届联合国会议上
4.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B )
A.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B.独立自主
C.互不侵犯 D.平等互利
5.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D )
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
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6.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 )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7.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B )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以五大国身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
8.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其主要背景是( A )
A.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怀疑中国搞“颠覆”活动
B.亚非国家间社会制度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边界冲突
D.亚非国家过去经历的遭遇不同
9.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B )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一边倒”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阅读下列材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请回答:
(1)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原则?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是谁代表中国政府倡导的?
答:周恩来。
(3)这一原则的提出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11.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从这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最早和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
答: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苏联。
(2)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新旧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不同?导致了怎样不同的后果?谈谈你的认识。
答:旧中国实行的是一种屈辱外交,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了祖国尊严和领土主权完整。认识: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只有提高国家的整体水平,才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六、板书设计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七、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